北京市教委主任:隨遷子女入學仍要審「五證」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無證幼兒園怎麼治理,入園難如何解決?隨遷子女入學審核有無變化?昨日,北京市教委主任線聯平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2015年義務教育入學政策正在研究,將繼續提高就近入學比例,隨遷子女入學審核將會儘快出細則。

  入園難

  「針對有些地區公辦園少,將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也就是從民辦園、自辦園中買園位。今年計劃增加4萬個園位,三年一共增加15萬個園位。」

  未來三年再增15萬個學位

  新京報:前不久北京市教委提出,將加強對無證幼兒園的治理,治理將如何進行?

  線聯平:無證園治理會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有的幼兒園基本條件符合要求,只是審批手續沒辦完,對於這樣的幼兒園,會協助他們儘快辦完手續,成為合格園;有的幼兒園基本條件有所欠缺,需要充實、完善、改造,對於這樣的幼兒園,政府也會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有些地區公辦園少,對於這樣的地區,會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也就是從民辦園、自辦園中買園位。這幾年一直在採取這個方式。目前正在調查摸底,摸清各地區的入園供求關係,今年計劃增加四萬個園位,三年一共增加15萬個園位。

  新京報:基礎教育特長生、推優生是否會取消?

  線聯平:特長生目前還會有,但是比例正在逐漸壓縮,按照教育部的規定,比例不會超過5%。雖然還有特長生,但是特長生的內涵會豐富,會融入傳統文化要素,比如武術,但這只是舉例,究竟會不會有武術,具體的項目還是由各區制定。一個原則就是引導家長、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展,而不是為了入學學習、培養某一方面的特長。

  新京報:去年中招「名額分配」做法取得了一致認可,今年會不會延續?比例會不會擴大?

  線聯平:中招「名額分配」的做法今年還會繼續堅持,拿出優質高中的部分招生名額平均分配,比例不會低於30%。

  非京籍入學

  「去年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入學問題,在北京都得到了解決。今年將儘早出臺隨遷子女入學政策。」

  隨遷子女入學仍要審「五證」

  新京報:對於隨遷子女入學,北京會不會有總量控制?

  線聯平:去年,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入學問題,在北京都得到了解決。今年,隨遷子女入學總的原則還是「五證」,但是審核會細化,比如在就業證明、居住證明、加入社保的證明等。今年市裡也會提出指導性意見,一定按照國務院的要求,解決好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的入學問題。

  新京報:有的隨遷子女家長感覺去年的政策發布時間比較晚,一旦不符合條件,來不及回老家辦理入學手續。今年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何時發布?

  線聯平:今年的政策發布時間肯定比去年早,會儘早出臺。

  ■ 現場

  中小學該在公郵布置作業嗎?

  代表吐槽個別教師依賴網絡教學,恐引導學生上網

  中小學教師為什麼在公共郵箱裡布置作業?這會不會「引導」學生上網?昨日下午,朝陽代表團分組審議會場,北京市教委主任線聯平列席會議,一個個問題向他拋來。也有代表向他求解,該如何理解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在高校實施高水平人才培養計劃」?北京小學校的興趣班為何沒有傳統文化方面的項目?

  求解 1

  「高水平人才培養計劃」會帶來哪些利好?

  市屬高校學生可到國家部委高校上課

  市人大代表、北京建築大學教授秦紅嶺發問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高校實施高水平人才培養、高質量就業創業、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線聯平表示,目前在京的高校共有89所,其中211、985等中央部委所屬高校共計37所,其餘則是北京市屬高校等。兩類學校的水平差距明顯。「高水平人才培養計劃」就是要充分利用北京的高等教育資源豐富優勢,帶動整個北京地區的高等教育發展。

  線聯平解釋說,「高水平人才培養計劃」具體包括三個方面:交叉培養,北京市屬高校和中央部委所屬高校「對口」。比如北京建築大學,前兩年或前三年,學生可以在『對口』的中央部委所屬的高校上基礎課、專業課,學生能享受到中央部委所屬高校的優質教育資源,同時還能帶動北京建築大學的教學水平」。

  求解 2

  學校興趣班有鋼琴班,為啥沒有古箏班?

  特長生考核標準將引入「傳統文化」

  市人大代表、朝陽區文化管理所所長陳巴黎說,目前學生減負後,學校各興趣班中,鋼琴班、舞蹈班比較普及,但是傳統文化方面的興趣班,比如古琴、古箏,幾乎沒有。

  「今年入學,就會看到變化」,線聯平回應說,近年來北京的中小學教育已經開始注重傳統文化培養,比如教學當中特別是考試中,融進了傳統文化要素。

  陳巴黎提出書法等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引發與會代表熱議。來自朝陽區人大常委會的市人大代表王亞貴提出,中小學教師的基礎能力亟待提高,「別怪學生的字寫得不好,一些老師的字寫得也不好」。

  來自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的市人大代表霍晨光認為,學生字寫不好、筆順基本功不過關,主要原因在於「玩電腦,打遊戲」。

  「一邊要求學生少玩電腦遊戲,可是另一邊,一些教師還在公共郵箱裡布置作業,這樣很矛盾。」人大代表蘇煜說。

  秦紅嶺也提出,個別中小學教師甚至用PPT教學,給學生留PPT作業,他認為現代教學手段不應代替傳統教學模式。

  線聯平表示,「現代化教學手段不可避免,但應該少用PPT。還是面授的教學方式,更能啟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城郊教育均衡有商量」

  昨日上午,北京市第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昌平代表團繼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來自北京市昌平區第一中學的人大代表楊啟紅在人代會上呼籲關注郊區教育欠缺優質教師問題,北京市委副書記呂錫文表示「可以跟城區商量」。

  報告審議現場,人大代表楊啟紅表示很高興看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加大基礎教育投入,包括在建設城鄉一體化學校方面,很多變化都能感受到,可她感覺最欠缺的是優質隊伍。

  在楊啟紅看來,遠程教育代替不了交流過程中思維的碰撞,尤其是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昌平區區長張燕友也補充說,昌平優質資源少,去年有9個學校開學,教師編制不知如何解決。

  「教育是有層次的。」呂錫文指出,西城也有打工子弟學校基礎薄弱,孩子們連隊歌都唱不齊。對於教師編制問題,她表示,「可以跟城區商量,現在城區教育外遷,西城富餘400多名小學老師」。

  新京報記者 張媛 侯少卿 攝影報導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新京報首席記者 王姝

相關焦點

  • 北京市教委:隨遷子女在京讀中職升學辦法將出臺
    北京市教委:隨遷子女在京讀中職升學辦法將出臺 原標題 [隨遷子女在京讀中職升學辦法一季度出臺]
  • 主城區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報名即將開始
    按照市教育局等六部門《關於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石教〔2015〕59號)有關要求,石家莊不斷健全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具體辦法,簡化優化入學流程和證明材料,確保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應入盡入,依法保障每一位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
  • 石家莊外來務工隨遷子女入學網上報名,這些重要提示要知道!
    按照石家莊市教育局等六部門《關於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石教〔2015〕59號)有關要求,石家莊不斷健全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具體辦法,簡化優化入學流程和證明材料,確保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應入盡入,依法保障每一位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
  • 九龍坡區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入學:購房優先,積分排序,額滿為止
    5月19日,九龍坡區教委發布了《重慶市九龍坡區教育委員會關於開展流動人口隨遷子女2020級新生報名工作的通知》,區內小學在做好戶籍地學生招生報名工作基礎上,結合學校實際剩餘學位情況,按「購房優先,積分排序,額滿為止」的原則,即優先滿足在九龍坡區購房的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入學申請,再安排符合條件的其他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入學
  • 石家莊隨遷子女上小學及小升初跨區轉學今起報名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馬利)從石家莊市教育局獲悉,石家莊市將於7月22日至26日,進行主城區進城務工隨遷子女上小學及小升初跨區轉學網上報名。三類學生需要報名。第一類是想在主城區上公辦小學一年級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戶籍在新三區和礦區的除外);第二類是非主城區小學生畢業生(含市民子女和進城務工隨遷子女)要到主城區上公辦初一;第三類是主城區之間跨區小學升初中。
  • 2020入學參考!任城區隨遷子女積分入學辦法
    第三條 積分入學辦法是通過設置積分指標體系,對具備入學基本條件的隨遷子女進行積分。濟寧市任城區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領導小組將根據城區學校當年可接納隨遷子女入學學位數劃定入學積分資格線,積分達到資格線分值的,可以在任城區城區學校(含城鄉結合部部分公辦學校)接受義務教育。
  • 武漢幼升小:外地戶籍隨遷子女入學,這些證件務必提前準備
    我們之前曾經講過,公辦小學入學途徑按政策分為對口入學和統籌入學兩類。而統籌入學又包括了房戶不一致、大學生落戶、隨遷子女入學等多種情形。今天,我們就重點關注一下隨遷子女入學的情形。之所以要強調隨遷子女入學的情形,是因為該情形有部分證件需提前辦理,每年都有非武漢市戶籍家長因沒有及時辦理證件而陷入被動,所以各位家長務必關注分享~隨遷子女入學政策
  • 石家莊主城區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上小學網上報名馬上開始了
    按照市教育局等六部門《關於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石教〔2015〕59號)有關要求,石家莊不斷健全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具體辦法,簡化優化入學流程和證明材料,確保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應入盡入,依法保障每一位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
  • 湖南:保障農民工隨遷子女入學升學權利
    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納入公共財政保障範圍,支持公辦校接受隨遷子女就近入學,從2015年起全省範圍內農民工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可以在流入地參加各層次的升學考試......近年來,湖南連續出臺政策,保障農民工子女入學升學的權利。
  • 石家莊幼升小、小升初家長:主城區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報名後天開始
    按照市教育局等六部門《關於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石教〔2015〕59號)有關要求,石家莊不斷健全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具體辦法,簡化優化入學流程和證明材料,確保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應入盡入,依法保障每一位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7月22日—26日,主城區進城務工隨遷子女上小學及小升初跨區轉學網上報名馬上要開始,請家長做好準備!
  • 「隨遷子女」入學以居住證為主!積分制入學條件是什麼?
    ,而且西安市今年小升初部分城區隨遷子女入學也是採用積分制入學的方式,那麼具體隨遷子女入學應該準備什麼?其中就隨遷子女入學政策發生了較大變化。保障特殊群體入學。①健全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政策,落實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流入地參加中考政策。
  • 黔江區開闢綠色通道 方便進城務工經商人員隨遷子女入學
    為了方便進城務工經商人員隨遷子女入學,這段時間,教育部門開闢綠色通道。>  為了均衡化分配教育資源,教育部門都會出臺相關政策,為進城務工經商人員子女提供便利  上述資料提交到黔江區教委將進行審核,按照就近入學的原則為符合條件的學生安排學校。
  • 臨沂中小學幼兒園入學方案:隨遷子女入學試水「積分制」
    2019年,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入學仍按常住人口子女、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兩類分別報名入學,常住人口子女入學,以戶籍、房產(住宅)為主要依據。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入學,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輔以務工或經商情況。需要注意的是,自今年起,蘭山區、羅莊區、高新區和經開區探索實行隨遷子女積分制入學辦法,通過積分高低統籌安排學位,實現隨遷子女規範有序入學,確保應入盡入。
  • 三亞吉陽區:908名隨遷子女搖號入學
    8月28日,吉陽區公開搖號,隨機分派外來務工隨遷子女入學學位,家長李洋得知結果後鬆了一口氣。通過搖號,該區將 908名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安排至28所小學,解決了外來務工人員擔憂的子女入學問題。據了解,從今年6月30日開始至今,吉陽區歷時2個月時間, 全力以赴保障適齡兒童都能順利入學。
  • 保靖縣:"五舉措"保障隨遷子女入學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湖南教育新聞網·教育影像志訊(通訊員 張發軍)8月8日,筆者從保靖縣教育和體育局了解到,為促進教育公平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2019年以來,該縣全力保障隨遷子女入學,確保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僅2019年,該縣就安置187名易地扶貧搬遷子女進入城鎮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接收縣外轉入該縣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415名。同時,認真落實流入地以公辦義務教育學校為主接受隨遷子女就近入學,統一學籍管理的要求。二是堅持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義務教育隨遷子女入學政策。
  • 濟寧高新區發布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積分入學辦法
    第二條  積分入學辦法是通過設置積分指標體系,對具備入學基本條件的隨遷子女進行積分。隨遷子女入學以實際居住地所屬街道為學區劃分,根據所屬學區內公辦學校當年可接納隨遷子女入學學位總數劃定入學積分資格線,積分達到資格線分值的,可以接受義務教育。隨遷子女參加積分入學的基本條件:(一)隨遷子女入學年齡須年滿六周歲(入學當年8月31日前滿六周歲)。
  • 2018年廈門市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積分入學政策
    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小學積分入學工作指導意見  廈門市進一步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小學積分入學工作指導意見  為貫徹落實《福建省義務教育條例》和《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貫徹落實福建省實施〈居住證暫行條例〉辦法的通知》(廈府辦〔2016〕194號)精神,完善積分入學政策,發揮良好導向作用
  • 天津這個區,2021隨遷子女入學登記時間公布,還不來看看嗎?
    秋季學期已經開學,孩子們已回到校園,但不可避免的,一些家長朋友們也要忙碌起來了,尤其是剛來天子女們要隨遷過來的家長河西區2021年居住證持有人為做好取得河西區居住證的來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根據津政辦發《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轉發市發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擬定的天津市居住證管理辦法配套實施細則的通知
  • 教育部:隨遷子女入學要實行混合編班和統一管理
    人民網北京2月19日電(記者申寧)今天,教育部官網發布「關於做好2016年城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切實簡化優化隨遷子女入學流程和證明要求,方便隨遷子女入學。  通知要求,各省(區、市)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國務院《居住證暫行條例》要求,研究建立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切實簡化優化隨遷子女入學流程和證明要求,提供便民服務。學校要實行混合編班和統一管理,促進隨遷子女融入學校和城市生活。學校要按照「一人一籍、籍隨人走」原則,在學生實際到校報到後,使用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做好隨遷子女的學籍轉接和管理工作。
  • 2016年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有關問答
    (1)區人力社保部門開具的《原北京下鄉青年子女身份證明》;(2)區教育行政部門開具的《臺胞子女就讀批准書》;(3)全國博士後管理部門開具的《博士後研究人員子女介紹信》及其父或母的《進站函》;(4)部隊師(旅)級政治部開具的隨軍家屬證明及現役軍人證件;(5)區僑務部門開具的《華僑子女來京接受義務教育證明信》;(6)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開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