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等候大廳中擠滿了人
春節是合家團圓的日子,按照一些北京人的習慣,春節一定要拍上一張全家福,定格幸福時光。昨天已是初六,但到老字號照相館拍全家福的市民仍熱情不減,需要排一個多小時的隊才能拍上,其中有的市民甚至連續40年來此定格記憶。照相館工作人員介紹說,春節期間攝影師每天要接300餘單,比平時多一倍。
等候一小時 臉上仍帶笑
「這兒就是中國照相館,快看那是毛主席的照片。」位於王府井步行街上的中國照相館門前,聚集著不少前來照相的市民和遊客。從對外展示的落地玻璃櫥窗中,人們可以看到國家領袖:毛澤東、周恩來和劉少奇的照片。除了政界名人,茅以升、侯寶林、李連杰甚至施瓦辛格都曾親臨中國照相館拍照。
昨天上午10點,北京晨報記者推開照相館的大門,著實被嚇了一跳,儘管已是初六,可光顧的客人仍絡繹不絕,拍照等候大廳中擠滿了人(如圖)。有的人對著鏡子整理妝容,有的人躍躍欲試地擺著各種姿勢,場面熱鬧非凡。記者來到排號臺前打聽了一圈,發現幾乎都是等著拍全家福的。「終於輪到我們了,等了1個多小時。」雖然經歷了漫長的等待,但王女士的臉上依舊洋溢著笑容,這次她拍一張全家福和一張兒子的單人照,要等十多天再來取片。「第一次體驗到全家福照的火爆,看來用傳統照片記錄歲月和成長的人還是不少。」王女士笑著說。
不照全家福 過年不完整
「我的周歲照就是在這裡拍的,今年我40歲了。」市民孫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1977年,父母帶他來中國照相館拍了周歲照。時光荏苒,如今,在他的印象中,畢業、結婚、生子、兒子升學、老人大壽……只要家裡有大事、有喜事都要來拍上一張留作紀念。昨天,他帶著一家老小拍了今年的全家福。「過年拍全家福已經成了我家的傳統,感覺有一種代代相傳的儀式感,不照全家福就覺得這個年過得不完整。」
記者採訪發現,像孫先生家幾代人都「紮根」照相館的北京家庭不計其數,他們也成了春節期間的固定回頭客。在照相館二樓和三樓的牆上,展示著十餘張不同年代的照片,記者看到,從兩人的結婚照,「擴員」到十多人的美滿大家庭;從青春煥發、炫耀球技的懵懂少年,到白髮蒼蒼、拄著拐杖的耄耋老人。一張張相片留下浮光掠影,記錄著無數人的人生軌跡。
每天300單 攝影師全停休
「除非早上9點開門您就能到,要不然基本上都得排隊,反正過節期間拍全家福的人特別多。您可以拿完號先去逛逛王府井。」以顧客身份準備排號的記者被告知,要等待大約兩個小時才能照上。照相館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從初一開始,照相館每日的接單量就將近300單,比平時多一倍,十幾名攝影師全部停休,迎來送往著每一個家庭,忙得一刻也不能停歇。
一位攝影師告訴記者,如今過年拍全家福的不是只有老北京人,不少年輕人和新北京人也開始了這個傳統。「雖然有時忙得連口水都喝不上,但能為一個個家庭記錄下簡單樸實的笑臉,定格出一張張其樂融融的幸福畫面,我感到榮幸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