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場機制強化企業約束力,有效提升煤礦安全事故預防能力。自晉中市出臺《晉中市煤礦行業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實施方案(試行)》以來,煤礦安責險得到全面推廣。11月27日,記者從晉中市應急管理局了解到,目前全市符合投保條件的99座礦井已投保79座,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累計排查隱患問題及建議1萬餘條,已整改核銷8000餘件。
在煤礦等高危行業領域強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提出的要求。2019年年底,晉中市制定《全面加強煤礦安全工作八條措施》,將大力推行煤礦安責險作為扭轉煤礦安全被動局面的一項重要舉措,出臺《晉中市煤礦行業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實施方案(試行)》,招標確定了5家承保機構和2家技術服務機構。目前,全市已投保的79座礦井,共計收到2家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9個小組提出的煤礦排查隱患問題及建議11544條,整改核銷問題8346件。
晉中市煤礦行業安責險工作,按照「政策引導、政府推動、市場運作」原則全力推動。為了切實發揮保險機構風險評估和事故預防功能,晉中市從投保保費中拿出25%的保費作為事故預防費用,通過引入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面向全社會高薪聘請專家開展事故預防工作,有效提升煤礦安全管理水平。
採用共保模式,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煤礦安責險是對工傷保險制度和監管力量不足的有效補充。對保險公司來說,可以有效解決單一標的風險過高,保險公司承保能力或服務經驗不足,無法獨自承擔風險等問題,同時也避免多家保險公司同時上門、交叉重複服務等情況。對政府監管部門來說,可藉助保險公司這支社會力量參與安全監管,充分利用第三方服務機構的成果,有效彌補煤礦安全監管隊伍人員數量不足、專業技術欠缺的實際,強化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約束機制,防範和減少事故,促進全市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引入安全激勵,激發煤礦安全管理的內生動能。安責險承保機構在計算保費時,會結合煤礦企業上一年度的安全生產事故、聯合懲戒「黑名單」管理、標準化工作、安全隱患整改等情況,實行差別浮動費率機制,保費費率在30%上下浮動,發生重大以上事故或連續3年沒有發生死亡事故的,最高浮動可達到60%,有力地促進了投保煤礦企業安全管理工作,強化了安全事故的預防。
建立「五統一」模式,實現對安全風險的有效管控。煤礦安責險工作通過公開招標確定5家保險公司組成共保體,按照設計方案統一、費率標準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監督管理統一、資源信息統一的模式,統一實施、統一指導、統一推進,實時掌握進度,及時通報情況,快速分析轄區煤礦安全生產的階段性特點。同時,通過建立共保體、投保煤礦、第三方服務機構、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共享的安責險信息平臺,實現投保煤礦網上申請、共保體實時應答、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實時關注、第三方服務機構按時接受指令的監管模式,解決思維盲點、消除潛在風險、將優質經驗、先進技術植入投保煤礦,力爭做到安全生產技術服務閉環運行、安全監管精準執法、安全風險有效管控。
下一步,晉中市將總結推廣煤礦安責險的有效工作模式和經驗做法,在全市高危行業領域全力推行安責險,切實發揮保險在安全生產中的經濟補償和社會管理功能,強化對安全生產事故的前期預防,推動建立保險與安全生產良性互動的工作機制。(記者 張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