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國立大學裁員波及國際學生

2020-12-16 中國教育新聞網

素有南半球第一高校之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在中國頗具影響力。然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亞太學院(College of Asia and the Pacific)所設文化、歷史暨語言研究院 (School of Culture, History and Language)因「預算不平衡」,即將解僱近1/3的教職員工。因導師離職,許多在讀碩士、博士研究生的學業將受到嚴重影響,包括國際學生。這次事件不啻於學界地震海嘯,截止發稿時,解僱名單已經由一臨時組成的評審委員會決定,但除去自行公開解僱信息的幾位教授之外,整個名單尚未對外公布。

以平衡預算之名在爭議中裁員1/3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成立於1946年。亞太學院和所設文化、歷史暨語言研究院的前身為太平洋研究中心,由時任澳大利亞駐新中國第一任大使弗雷德裡克·伊格斯頓爵士建立,為澳大利亞國立大學4個基礎研究院之一。在長達60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人類學、歷史學、語言學、社會學和國際關係、法律等基礎和應用學科交叉的學術生長環境,集中了頂尖的學者和學術資源,奠定了其亞太研究在世界範圍內的領先地位。

2014年,國際法專家維羅妮卡·泰勒教授任亞太學院院長後,對文化、歷史暨語言研究院開展18個月的評審。評審顯示研究院年度預算赤字達150萬澳元,亟需改革平衡預算,但改革方案一經發布即引起學院各方震動。有教授說:「教職員工真的被搞糊塗了。2013年管理層說財政有盈餘,並且還在招募職員。沒過2年,他們就告訴我們預算虧空了?」大部分研究院教職員工也對該評審報告僅僅著眼財政狀況而缺乏學術評估感到憤怒。

部分國際學生因導師離職而陷入困境

維羅妮卡·泰勒教授推出的《變革實施方案》不僅要裁撤教職員工,也要取消小語種教學(古漢語、印地語、越南語、泰語、緬甸語、藏語等),而保留學習人數較多的中文、日語、印度尼西亞語和韓語。

改革方案一出臺就在學院和學校範圍引發了大規模的抗議行動。對於留學生而言,不僅是學習實用知識,在大學裡和多種文化背景學生一起,接受母國文化教育和亞太地區其他國家的文化、語言教育也是同等重要的。一些博士研究生以保護「語言多樣性」為名,自發聯合起來,多次徵集各界籤名,並上書學校決策層。

同時,許多碩士生和博士生因為導師離職而面臨籤證(國際學生)、重新選擇課題甚至放棄學業等諸多困境,也加入到聽證和集會抗議的隊伍當中。由於財政評估不甚明了,學生甚至自發籌集資金,遵照聯邦教育法案以獲取有關信息。聲勢浩大的集會、聯署和面對面的座談迫使新院長更改方案,保留教授小語種的教職工的固定期限合同。對於即將失去導師的學生,學院的措施是逐個安排會談,並給予6個月的延期。然而,對於慕名而來、有既定研究興趣方向的年輕學生而言,輕率地變更導師無疑是學術生涯的挫敗性經驗。

「變革」背景下人文學科受歧視

日前,前任系主任安德魯·沃克教授在校報上發表文章表示,文化、歷史暨語言研究院學者的大部分精力主要集中在研究和帶博士生上,而學校在院系設置上將教學任務交給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院。這種武斷的區分導致大量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院的學生無法或不被鼓勵修亞太學院的課程——儘管後者的學術和研究資源堪稱學界翹楚。隨後,沃克又發表了一篇文章,試圖不通過裁員而平衡預算。他進一步將焦點集中在一項「語言補助」的經費上,認為赤字或只是帳面上的問題。從財政管理角度上講,學校層面按較低比率收取系所運營費(overheads),因此系所截留的本科生學費比較多,盈利用於補助運營成本較高的小語種教學。這種變相資助方式也用於其他需要文化上深入互動的人文社科教學項目。而自亞太研究院(CAP)成立之後,亞太研究院按照與其他6個學院相同比例從研究院抽取更高的運營費用,然後以補助(subsidy)的形式將資金返還給研究院。然而,這項補助並沒有到系所,而是被學院截留。

然而,在師生的質疑下,學院並沒有細化在未來如何扭虧為盈的具體計劃,只是在公開的實施方案中提出以市場調研為基礎、廣招學生以平衡赤字的方向。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幾年前的另一場改革似乎提供了前車之鑑。2012年,在時任常務副校長的海洋物理專家伊恩·楊教授的主導下,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音樂學院以牛津大學的師生比為參照,通過「野蠻」的裁員,僅保留24名教職人員中的13人,教授近200名學生,以平衡預算赤字。但是,近年來音樂學院學生,包括國際學生數量迅速下降,只剩幾十人。

從更大的背景上看,澳大利亞乃至全球範圍內的大學似乎經歷著一場不同尋常的「變革」。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離職政治學副教授大衛·韋斯特近期撰文分析了現代大學管理變革的原因和後果。他指出,高校學術評估日益倚重於發表文章數量、期刊影響指數等可以被數位化的指標,而治理則相應依賴於只能從這些數字和評估報表中評判研究、教學能力的管理層。然而,這些評估可能具有欺騙性,例如,學生的教學評估只反映教師「受歡迎程度」,而不反映其真正的教學質量和人格。

赴澳讀人文社科須重視導師選擇

眼下的變革最直接影響到教職員工及碩士生、博士生和正在做畢業論文的本科生。其中,對於未來本科生和國際學生的影響還需要長期觀察。對於準備到澳大利亞攻讀人文社會科學的中國學生而言,至少可以注意三點:

第一,要有意識地選擇一些規模比較小、互動性比較強、討論比較多的課程,而不要選人數眾多的大課,因為這些大課背後的經濟考量因素可能更重一些,並且課堂討論和教師輔導是提高語言能力的最佳途徑。

第二,堅持學術道德,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剽竊和代寫論文。近年來,澳大利亞媒體有關於亞洲學生舞弊的爭論,但這和澳大利亞政府只著重利潤的教育產業有關係,因為隨著課堂人數的增多,教師對於個體的監管和指導力度也下降,學生也往往接受不到更好的學術規範訓練。

第三,對於志在取得榮譽學士(Honours Degrees)以直接取得攻讀博士資格的學生而言,一定要找到在指導學生方面有口碑的教師,因為面對面的指導、提出問題和解答問題才是博雅教育的精髓。

(陳量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博士生)

《中國教育報》2016年05月20日第6版 

相關焦點

  • 留學籤證五大利好,變化背後是澳高校資金缺口裁員壓力
    目前,國際學生只有在本土完成課程後才有權獲得這項畢業後在澳工作權的籤證。對此,澳洲國立大學高等教育政策實踐方向Andrew Norton教授表示,畢業後工作籤證的問題一直困擾著留學生,新政策將使留學生更有確定性。
  • 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成立: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精英人才!
    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SDU-ANUJOINTSCIENCECOLLEGE)是經教育部批准,開展本科層次學歷教育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聯合理學院的辦學雙方為山東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學院設有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應用化學和生物科學四個本科專業,以兩校傳統優勢學科為基礎,引進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教學模式、課程體系以及教學資源,採用國際先進的辦學理念和教學質量評估標準,使畢業生具有前往世界名校繼續深造和全球就業的能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精英人才。
  • 澳國立大學開放周
    距離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開放周倒計時三天!線上開放周是一個完美的機會,您想了解的一切關於在坎培拉、在澳洲排名第一的大學的生活和學習情況,您都可以藉此機會向我們提問。從我們的招生、全球項目、職業團隊等方面聽取並與澳國立的學院、校友和代表進行交流。8月22日星期六互動日在我們8月22日星期六的互動日上,您將有機會與澳國立的在讀學生暢聊、線上參觀校園和住宿、更多的了解我們的實習機會和靈活的雙學位。
  • 澳洲大學紛紛裁員,原因:留學生不去
    面對這種情況,澳大利亞大學不得不進行大量裁員。疫情肆虐以來,面臨失業的大學教職工高達1.1萬人,這還僅僅只是正式的員工。隨著留學生的流失,直接導致澳大利亞損失近百億美元。 據了解,近日,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斯大學和國立大學分別裁員256和215人,並且澳大利亞的國立大學還決定在2021年到2023
  • 澳洲第一大學:澳國立大學金融專業碩士課程介紹
    作為澳洲排名第一的大學,澳國立大學一直以來都是廣受好評。無論是在國際上還是在澳洲本土,澳國立一直都是眾多學生喜好的大學。咱們廢話也不多說,今天就給大家來分享下它有開設的金融學碩士課程有哪些呢?語言要求:雅思總分6.5,單項不低於6.0課程設置:圖片來源:作者:澳國立大學連結:https://programsandcourses.anu.edu.au/2021/program/7421XMAPFN來源:澳國立大學官網
  • 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成立
    11月30日上午,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成立大會在威海校區舉行。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威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海波,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務長Mike Calford等出席大會並致辭;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教育與研究公使銜參贊賀蓉歌女士向聯合理學院的成立發來祝賀視頻。
  • 留學生不去,澳大利亞大學撐不住了,大量裁員
    而國際學生人數驟減、學校財源隨即被砍斷,澳大利亞大學面臨大規模裁員潮,今年以來,已經有超過1.1萬名大學教職員工失業,這還不包括臨時員工及兼職員工。據稱,澳大利亞大學因留學生流失將損失上百億美元。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與新南威爾斯大學9月16日分別宣布各裁員
  • 清華北外接收中國留學生,澳八大開始瘋狂裁員
    圖片來源:ABC NEWS受新冠疫情影響,國際學生無法返澳學習,給澳大利亞各高校帶來了巨大的財務壓力,各所大學紛紛宣布裁員今年7月,新南威爾斯大學宣布裁去493個全職工作崗位;蒙納士大學宣布將裁員277人;今年8月,墨爾本大學宣布裁員450人,並表示在2020年至2023年,國際學生流失將造成10億澳元的損失。
  • 澳國立大學開放周倒計時三天
    線上開放周是一個完美的機會,您想了解的一切關於在坎培拉、在澳洲排名第一的大學的生活和學習情況,您都可以藉此機會向我們提問。從我們的招生、全球項目、職業團隊等方面聽取並與澳國立的學院、校友和代表進行交流。
  • 【院校傳真】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成立,其實今年就招生了……
    二、合作設立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的中外合作辦學者分別為山東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辦學地址為山東省威海市文化西路180號。  三、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辦學總規模為1200人。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兩個專業每年招收本科生各80人,應用化學、生物科學兩個專業每年招收本科生各70人,招生計劃通過增量予以安排。
  • 2020澳國立大學申請條件介紹
    澳國立大學作為八大名校中其中之一,澳國立的學術水平一直位於世界前列,下面智課選校帝小編一起來看一下2020澳國立大學申請條件吧!澳國立大學本科申請條件:已完成與澳大利亞12年級相當的認可高中或同等程度學習,並達到相應課程的平均分要求標準滿足個別課程學科的先決條件IELTS雅思總分不低於6.5分,單項不低於6.0分
  • 國際教育融合新探索!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落戶威海
    11月30日,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成立大會在威海市舉行。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海波,副市長張偉出席成立大會。樊麗明、張海波分别致辭。樊麗明在致辭中說,作為一所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學,山東大學自建校之初,就兼容並蓄、中西匯通,國際化始終是學校事業發展的題中之義。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是全澳唯一一所由澳大利亞聯邦議會創立的最高學府,兩校共建的聯合理學院成立,是雙方傳承歷史友誼、深化務實合作的又一成果,是兩校積極擔承使命、回應時代要求的積極行動。
  • 澳國立大學,快閃學習空間開啟
    為了支持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學生在新冠疫情特殊時期保持高效率的遠程學習,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將在中國上海啟動其首個海外快閃學習空間。該空間位於「澳洲之家」,與澳大利亞商會上海辦公室緊密合作,空間設有全職工作人員,為到訪學生提供服務,促進學生協同學習並為他們提供安靜的學習環境。此外,空間還將定期舉辦面向澳國立在讀學生和校友的免費研討會和主題活動。
  • 如何升讀澳國立大學?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於1946年始建,坐落於澳大利亞坎培拉市,它是唯一所由澳大利亞聯邦議會創立,全澳唯一享有國立大學資格的最高學府。
  • 澳教育市場遭殃:失去中國留學生後,7大高校或跌出世界排名
    中澳關係持續緊張,澳大利亞教育市場受到波及。自新冠疫情以來,澳大利亞多次跟隨美國與中國作對,並試圖抹黑中國的國際形象,嚴重影響中澳兩國友好關係。兩國關係緊張,中國留學生赴澳數量直線下降,使得澳大利亞教育市場損失嚴重,甚至還迎來更壞的消息。
  • 澳洲八大之首-澳國立大學
    創校宗旨是建立一所頂尖的研究型國立大學,以提升澳大利亞的整體學術研究實力。是澳大利亞第一所研究型大學 ,也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澳大利亞八校聯盟、大學天文研究協會、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的成員。它是唯一一所由澳大利亞聯邦議會立法創立,在全澳享有國立大學資格的最高學府。
  • 2020年泰晤士全球大學就業力排名:澳國立位列全球第15名!
    作為享譽世界的頂尖學府,一直以來,澳國立都以培養未來領袖為目標,不僅致力於為學生提供卓越的高等教育,擁有強大的僱主網絡和校友體系,並且開設多種職業發展項目,幫助我們的學生在大學學習期間,打造合理的職業規劃和職業發展路徑,不斷提升自己的就業能力。
  •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就國際學生申請所作調整通知!
    為了應對新冠疫情及其對出行和學習造成的不便,澳國立對國際學生的錄取流程做了一些調整,其中包括滿足英語語言要求的新途徑和申請截止日期的延後等。無論是線上面試還是寫作測試,都將接受澳國立的評估。因此,你必須在InitialView的官網上指定發送面試視頻給澳國立。InitialView測試費用為220美元,間隔30天以上可重考。問:這會影響我的學生籤證嗎?
  • 教育部同意設立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總規模1200人
    近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同意設立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的函。教育部關於同意設立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的函教外函〔2019〕23號山東省人民政府:《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商請建立山東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聯合國際理學院的函
  • 澳國立大學排名qs好不好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簡稱ANU,是一所位於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的世界著名公立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始建於1946年,是澳大利亞第一所研究型大學,也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APRU)、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IARU)、澳大利亞八校聯盟(Group of Eight)、大學天文研究協會(AURA)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