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當「啃小族」是對兒童的傷害

2020-09-18 紅網

「淘寶童模被踢打」「3歲女童被餵到70斤」「一歲半的寶寶喝啤酒」……近期,網絡平臺上的諸多爭議性事件讓人們把目光聚焦在「啃小族」身上。記者調查發現,隨著短視頻、直播行業發展,越來越多的兒童被父母推到鏡頭前,淪為大人的牟利工具。(9月18日《燕趙都市報》)

時下,視頻直播流量當道、變現便利,確有一些成年人將賺錢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部分家長心存「出名要趁早」的價值觀,將孩子作為牟利工具,成為「啃小族」,令人吃驚,更令人擔憂。

今年8月,「3歲女童被餵到70斤」的新聞引發關注。據了解,女童被稱呼為「佩琪」,她的母親在去年為孩子申請了直播和短視頻平臺的帳號,並上傳一些關於孩子「食量驚人」「幾秒吃完」的視頻。經營帳號的父母放任她吃漢堡、炸雞等高熱量食品,捕獲一波粉絲。在網友強烈聲討下,相關視頻帳號被封號處理。

值得關注的是, 「佩琪」的遭遇並非偶然事件。四川一位名叫望望的小男孩,在某平臺直播表演走鋼絲絕技,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男孩站在12.5米高的鋼絲護欄上行走1公裡,獲得超高點擊率,僅打賞金就有2000多元。不僅如此,關於他「能喝兩瓶啤酒,爸爸爺爺都支持」的視頻也在網絡上熱傳,其父親卻認為「更多人關注孩子」「沒什麼不好」。

在抖音搜索「寶寶吃飯」「小吃播」,不同視頻博主的畫風基本一致:小至幾個月、大到四五歲的寶寶被推上「主播」位置,超量吃飯成為賣點,直播界面裡還有兜售兒童圍兜、座椅、餐具等商品的連結。

有業內人士透露,創作的低門檻讓網絡直播越發低齡,流量的賺錢效應更讓部分家長紅了眼。僅就吃播而言,起初,多數家長還能保持孩子的健康飲食,但當一些家長摸透了觀眾心理,發現了流量變現的竅門之後,便不淡定了,不惜以犧牲孩子身體健康為代價,人為製造奇觀吸睛。

父母當「啃小族」,是對兒童的傷害。未成年階段是父母教育孩子品行、規矩、教養的黃金時間。未成年人價值觀尚不成熟,如果過度參與直播逐利,價值觀就極易被「帶歪」,導致孩子形成功利庸俗心態。而一些父母的功利庸俗心態會讓孩子誤以為只要「賣萌」「賣顏值」就能掙錢。至於這樣掙錢是否長遠、有無負面影響,則不在其考慮範圍。透過「3歲女童『吃播』胖至70斤」等較為極端的案例,人們注意到,多數「啃小族」家庭「消費」子女的行為危害是隱性的、緩慢的,甚至是裹著「糖衣」的。值得警惕的是,這類「啃小」行為對未成年人施加的精神侵害並不小於肉體侵害。

「啃小族」過度「消費」孩子,既關乎兒童教育,也關乎兒童權益保護。建立健全法律規範,以系統化管理規範直播平臺和家長的行為,為孩子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正當其時、迫在眉睫。

今年7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公開徵求意見,強調不得利用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在網絡直播營銷活動中開展廣告代言活動。一個現實問題是,時下,很多監護人並不清楚自己監護職責的邊界,經常是違法而不自知。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家庭教育是監護的核心組成部分,有關方面應加強法制宣傳,讓父母或監護人意識到自身的監護職責。對於父母錯誤的監護行為,不能僅寄希望其自我改正,而必須通過部門介入加強監管及規範。

保障兒童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政府部門、公檢法、婦聯等社團,都有保障兒童權益的職能。要防止危害兒童權利行為的發生,需要構建以家庭為基礎、政府為主導、社會為補充、司法為保障的兒童權利保障體制,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將孩子作為牟利工具的父母該清醒清醒,不能再當「啃小族」了。

相關焦點

  • 父母當「啃小族」 是對兒童的傷害
    紅網 2020-09-21  周志宏  「淘寶童模被踢打」「3歲女童被餵到70斤」「一歲半的寶寶喝啤酒」……近期,網絡平臺上的諸多爭議性事件讓人們把目光聚焦在「啃小族」身上。記者調查發現,隨著短視頻、直播行業發展,越來越多的兒童被父母推到鏡頭前,淪為大人的牟利工具。
  • 傷害兒童權益 父母「啃小」行為亟需糾正
    「淘寶童模被踢打」「3歲女童被餵到70斤」「一歲半的寶寶喝啤酒」……近期,網絡平臺上的諸多爭議性事件讓人們把目光聚焦在「啃小族」身上。記者調查發現,隨著短視頻、直播行業發展,越來越多的兒童被父母推到鏡頭前,淪為大人的牟利工具。
  • 東方快評丨 傷害兒童權益 父母「啃小」行為亟需糾正
    記者調查發現,隨著短視頻、直播行業發展,越來越多的兒童被父母推到鏡頭前,淪為大人的牟利工具。(燕趙都市報9月18日)時下,視頻直播流量當道、變現便利,確有一些成年人將賺錢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部分家長心存「出名要趁早」的價值觀,將孩子作為牟利工具,成為「啃小族」。令人吃驚,更令人擔憂。今年8月,「3歲女童被餵到70斤」的新聞引發關注。
  • 「啃小族」正在興起,毀掉孩子的童年,父母卻還沾沾自喜
    這也就出現了一種"啃小族",所謂的啃小族,就是讓寶寶成為自己的掙錢工具的父母,與啃老族是相對的概念。這種"啃小族"正在悄然興起,這樣的行為會毀了孩子的童年,這些父母卻在沾沾自喜。 "啃小族"毀掉孩子的童年 1、孩子淪為掙錢工具,失去天真 無論是讓孩子當模特,還是拿孩子來拍攝視頻求打賞,都會讓孩子成為父母掙錢的工具,孩子開始有了不一樣的經歷。
  • 對「啃小族」不妨多些理性看待
    萌娃類帳號如今成為各視頻平臺上的大類,兒童博主的吸金能力超過成年人已經不是秘密。同樣是拍兒童短劇,來自山東的韓大鵬給兩個女兒開通短視頻帳號才一年多,月入就15萬元起,「還上帳後都不知道怎麼花」。如今,他是一名全職視頻博主。
  • 「啃小族」比「啃老族」更要不得
    記者調查發現,隨著直播短視頻行業發展,越來越多的兒童被父母推到鏡頭前,小小年紀便成為網紅。對此,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雲曉表示,父母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應避免讓短視頻掙錢等成人式生活過早介入孩子童年。
  • 啃老族沒有解決,啃小族又陷入爭議,啃老又啃小,這屆父母怎麼了
    等上了大學,小蝶的父母以「女孩子上了大學應該獨立」為由不給生活費。小蝶只能一邊兼職一邊上學。小蝶的成績很優秀,簡歷也十分漂亮,在畢業季時,小蝶本來已經收到了很多優秀企業的offer,但是小蝶父母並不想讓小蝶走太遠。限於家人的壓力,小蝶放棄了offer,回到老家考取了老師的事業編。後來禁不住父母的催婚,小蝶和媽媽帶來的男生結了婚,生下一個孩子。
  • 「啃小族」是在啃食孩子的未來
    萌娃類帳號如今成為各視頻平臺上的大類,兒童博主的吸金能力超過成年人已經不是秘密。一些家長開始為流量「啃小」,有的靠娃月入15萬元。(據《中國青年報》)如果說「啃老族」啃的是父母辛苦積攢的血汗錢,那麼「啃小族」就是在啃食孩子的未來。雖然有人點讚「孩子聰明可愛」,有人說「是對孩子的鍛鍊」,但其實對孩子而言,這無異是一種糟糕的「家教」。
  • 6k/小時「啃小族」父母為保持黃金拍攝期,不惜讓娃吃抑制生長劑
    而且很多像現在的網紅,不分年齡和性別,甚至還出現了年幼孩子的身影,類似童星出道掙錢的情況也不少見,一種新型概念"啃小族"已悄然形成。小小童模,竟年入百萬近幾年網絡電商領域高速發展,不僅是成年人服裝,童裝市場的規模也在日益壯大。
  • 「啃老族」已過時,新型「啃小族」來臨,這一代人是怎麼了
    「新興」人群:「啃小族」啃老族大家都耳熟能詳,對這類人非常唾棄,同時也非常同情他們的父母怎麼會有這樣一個孩子。那麼在這裡就給大家提一個可能不太熟悉的詞:」啃小族「。比起啃老族來大家對這個詞可能就不太了解了,有的甚至都沒有聽過這個詞,更別說是了解它是什麼意思了。
  • 「漫畫」啃小族
    「3歲女童被餵到70斤」、「一歲半的寶寶喝啤酒」……隨著短視頻、直播行業發展,越來越多的兒童被父母推到鏡頭前「啃小族」過度消費孩子,既關乎兒童教育,也關乎兒童權益保護。低齡直播對兒童精神損害不可忽視,逼迫孩子表演,乃至讓孩子因此而放棄學業,更有可能涉嫌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應該儘快規範直播平臺和家長行為,不能任由家長擺布孩子。
  • 「看法」「啃小族」是在啃食孩子的未來
    【看法】「啃小族」是在啃食孩子的未來王琦萌娃類帳號如今成為各視頻平臺上的大類,兒童博主的吸金能力超過成年人已經不是秘密。一些家長開始為流量「啃小」,有的靠娃月入15萬元。(據《中國青年報》)如果說「啃老族」啃的是父母辛苦積攢的血汗錢,那麼「啃小族」就是在啃食孩子的未來。
  • 答好未成年網紅與「啃小族」命題,並非無解
    (12月2日 《中國青年報》)#對待「啃小族」不妨多些理性# 李紅軍:自媒體迅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面對「啃小族」日益增多的現象,人們不必過於苛責。不可否認,孩子上學也好,參加培訓也好,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對於沒有殷實家底的家庭來講,在適當場合讓孩子們表演一番,既滿足了孩子們的表演欲望,又能帶來可觀收入、減輕經濟負擔,何樂而不為?
  • 「啃小族」是糟糕的家教課
    萌娃類帳號如今成為各視頻平臺上的大類,兒童博主的吸金能力超過成年人已經不是秘密。一些家長開始為流量「啃小」,有的靠娃月入15萬元。如果說「啃老族」吃的是老人積攢的血汗,那「啃小族」就是在一口口吃掉孩子快樂的童年和未知的未來。與「啃老族」相比,「啃小族」還遠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
  • 3歲女童做吃播胖到70斤:啃小族的父母,正在啃掉孩子的未來
    超過一半的肥胖兒童有血脂異常,發生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的可能性是非肥胖兒童的3倍。約10%的肥胖兒童和青少年會有呼吸睡眠暫停的情況。父母的無能要孩子來承擔,這是父母的失敗,更是孩子的悲哀。和啃爸媽老人的啃老族不一樣,啃小族,啃的是自己的孩子,尤其是未成年的低齡兒童。他們淪為父母賺錢的工具,小小的年紀,扛起了賺錢養家的重任。
  • 視頻平臺靠孩子吸粉:「啃小族」是糟糕的家教課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啃小族」是糟糕的家教課王琦一個粉絲超千萬的「萌娃」博主,睜著大大的眼睛對正在拍視頻的媽媽說:「在這個家裡,我姓劉,爸爸也姓劉,只有你姓李萌娃類帳號如今成為各視頻平臺上的大類,兒童博主的吸金能力超過成年人已經不是秘密。一些家長開始為流量「啃小」,有的靠娃月入15萬元。如果說「啃老族」吃的是老人積攢的血汗,那「啃小族」就是在一口口吃掉孩子快樂的童年和未知的未來。與「啃老族」相比,「啃小族」還遠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
  • 養豬式育兒、片場毆打女兒、直播帶女兒「開房」…啃小族的可怕,你...
    視頻當中,「(體重)馬上突破100斤」的興奮滿溢在女童父母的臉上。 8月24日,3歲的佩琪因為與其年齡不匹配的超額體重引發輿論關注。 3歲的佩琪「富態到臃腫」,面前經常擺滿燒烤、冰淇淋、醬肘等高熱量食物。她的父母在一旁不停地將食物餵到她嘴裡,即使她奶聲奶氣地表示抗拒,父母依然沒有停下。
  • 兒童網紅產業興起「啃小族」正啃食著孩子的人生
    河南商報見習記者曾令統讓孩子直播賣衣服,讓孩子在鏡頭前不斷進食……兒童走到鏡頭前成為網紅,家長變成了「啃小族」。一些家長稱,賺錢並非主要目的,培養孩子的溝通交流能力才是主要的,一切還是為了孩子。但不可否認的是,引發的爭議已成事實。
  • 把孩子當成搖錢樹,「啃小族」父母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大的坑
    要知道,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物,不是父母可以隨意處置的物品,更不是父母的賺錢工具。作為父母,不能因為一己之利,不顧孩子的身心健康,把孩子當成搖錢樹,將孩子推向深淵。法國思想家盧梭說: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一個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他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童年,本是孩子最天真最純潔的時候。但當他們成為了明碼標價的商品,成為了父母賺錢的工具,這是孩子最大的不幸。
  • 3歲女孩被餵到70斤做吃播:「啃小族」父母竟把孩子當搖錢樹
    原因讓人大跌眼鏡,父母為了培養孩子做吃播博主賺錢,堅持讓孩子吃烤肉、烤串、烤腸。甚至還高興地寫到:「馬上突破100斤!」事實可能並非如此,在其中一個視頻裡,大人不斷地給小佩琪加食物,小佩琪用稚嫩的聲音反覆央求:「別弄了,別弄了」,她父母一邊嘴上答應,一邊把她剛吃空的盤子加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