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害兒童權益 父母「啃小」行為亟需糾正

2020-09-20 齊魯壹點

「淘寶童模被踢打」「3歲女童被餵到70斤」「一歲半的寶寶喝啤酒」……近期,網絡平臺上的諸多爭議性事件讓人們把目光聚焦在「啃小族」身上。記者調查發現,隨著短視頻、直播行業發展,越來越多的兒童被父母推到鏡頭前,淪為大人的牟利工具。(燕趙都市報9月18日)

時下,視頻直播流量當道、變現便利,確有一些成年人將賺錢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部分家長心存「出名要趁早」的價值觀,將孩子作為牟利工具,成為「啃小族」。令人吃驚,更令人擔憂。

今年8月,「3歲女童被餵到70斤」的新聞引發關注。據了解,女童被稱呼為「佩琪」,她的母親在去年為孩子申請了直播和短視頻平臺的帳號,並上傳一些關於孩子「食量驚人」「幾秒吃完」的視頻。經營帳號的父母放任她吃漢堡、炸雞等高熱量食品,捕獲一波粉絲。在網友強烈聲討下,相關視頻帳號被封號處理。

值得關注的是, 「佩琪」的遭遇並非偶然事件。四川一位名叫望望的小男孩,在某平臺直播表演走鋼絲絕技,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男孩站在12.5米高的鋼絲護欄上行走1公裡,獲得超高點擊率,僅打賞金就有2000多元。不僅如此,關於他「能喝兩瓶啤酒,爸爸爺爺都支持」的視頻也在網絡上熱傳,其父親卻認為「更多人關注孩子」「沒什麼不好」。

在抖音搜索「寶寶吃飯」「小吃播」,不同視頻博主的畫風基本一致:小至幾個月、大到四五歲的寶寶被推上「主播」位置,超量吃飯成為賣點,直播界面裡還有兜售兒童圍兜、座椅、餐具等商品的連結。

有業內人士透露,創作的低門檻讓網絡直播越發低齡,流量的賺錢效應更讓部分家長紅了眼。僅就吃播而言,起初,多數家長還能保持孩子的健康飲食,但當一些家長摸透了觀眾心理,發現了流量變現的竅門之後,便不淡定了,不惜以犧牲孩子身體健康為代價,人為製造奇觀吸睛。

父母當「啃小族」,是對兒童的傷害。未成年階段是父母教育孩子品行、規矩、教養的黃金時間。未成年人價值觀尚不成熟,如果過度參與直播逐利,價值觀就極易被「帶歪」,導致孩子形成功利庸俗心態。而一些父母的功利庸俗心態會讓孩子誤以為只要「賣萌」「賣顏值」就能掙錢。至於這樣掙錢是否長遠、有無負面影響,則不在其考慮範圍。透過「3歲女童『吃播』胖至70斤」等較為極端的案例,人們注意到,多數「啃小族」家庭「消費」子女的行為危害是隱性的、緩慢的,甚至是裹著「糖衣」的。值得警惕的是,這類「啃小」行為對未成年人施加的精神侵害並不小於肉體侵害。

「啃小族」過度「消費」孩子,既關乎兒童教育,也關乎兒童權益保護。建立健全法律規範,以系統化管理規範直播平臺和家長的行為,為孩子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正當其時、迫在眉睫。

今年7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公開徵求意見,強調不得利用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在網絡直播營銷活動中開展廣告代言活動。一個現實問題是,時下,很多監護人並不清楚自己監護職責的邊界,經常是違法而不自知。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家庭教育是監護的核心組成部分,有關方面應加強法制宣傳,讓父母或監護人意識到自身的監護職責。對於父母錯誤的監護行為,不能僅寄希望其自我改正,而必須通過部門介入加強監管及規範。

保障兒童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政府部門、公檢法、婦聯等社團,都有保障兒童權益的職能。要防止危害兒童權利行為的發生,需要構建以家庭為基礎、政府為主導、社會為補充、司法為保障的兒童權利保障體制,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將孩子作為牟利工具的父母該清醒清醒,不能再當「啃小族」了!

(東方網)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東方快評丨 傷害兒童權益 父母「啃小」行為亟需糾正
    在抖音搜索「寶寶吃飯」「小吃播」,不同視頻博主的畫風基本一致:小至幾個月、大到四五歲的寶寶被推上「主播」位置,超量吃飯成為賣點,直播界面裡還有兜售兒童圍兜、座椅、餐具等商品的連結。有業內人士透露,創作的低門檻讓網絡直播越發低齡,流量的賺錢效應更讓部分家長紅了眼。
  • 父母當「啃小族」是對兒童的傷害
    在抖音搜索「寶寶吃飯」「小吃播」,不同視頻博主的畫風基本一致:小至幾個月、大到四五歲的寶寶被推上「主播」位置,超量吃飯成為賣點,直播界面裡還有兜售兒童圍兜、座椅、餐具等商品的連結。有業內人士透露,創作的低門檻讓網絡直播越發低齡,流量的賺錢效應更讓部分家長紅了眼。
  • 父母當「啃小族」 是對兒童的傷害
    在抖音搜索「寶寶吃飯」「小吃播」,不同視頻博主的畫風基本一致:小至幾個月、大到四五歲的寶寶被推上「主播」位置,超量吃飯成為賣點,直播界面裡還有兜售兒童圍兜、座椅、餐具等商品的連結。  有業內人士透露,創作的低門檻讓網絡直播越發低齡,流量的賺錢效應更讓部分家長紅了眼。
  • 糾正「啃小」歪風,須端正思想觀念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在各大視頻平臺上,兒童類帳號如今成為備受歡迎的對象。萌娃們在鏡頭下或反差或乖萌的表演成功吸引了大批「雲養娃」的網友。兒童博主的「吸金」能力超過成年人早已不是秘密,甚至有博主通過發布孩子的短視頻,月收入就超過15萬,不覺間「啃小族」在悄然流行。
  • 三招輕鬆糾正孩子啃指甲 新手父母快看過來
    原標題:三招輕鬆糾正孩子啃指甲 新手父母快看過來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孩子總是愛啃指甲。從心理學講,啃手指甲是強迫症的表現,與人的性格愛好等無關,因為有不安全感、焦慮,所以會通過這種行為舒緩情緒。如何糾正孩子啃指甲的壞習慣呢?
  • 孩子愛啃指甲可能是這些原因,趕緊及時糾正
    那時候自己不懂事,父母也沒有太在意,或者在意了卻沒有糾正過來。比如啃指甲,是無聊呢,還是因為身體缺乏某些元素?父母對孩子啃指甲是抱著怎樣的態度,是覺得微不足道忽視了,還是千方百計阻止卻效果甚微?  1、無聊打發時間  孩子出生後似乎對吃手這個行為很是熱衷,大了之後還開始啃指甲,這成為孩子閒來沒事打發時間的舉動。
  • 孩子總是吃手指,啃指甲!愁壞父母!5大原因3點糾正,父母要看看
    孩子總是吃手指啃指甲愁壞父母!5大原因3點糾正,父母要看看孩子在出現問題時,我們要先來分析下問題背後的原因,孩子喜歡啃指甲,吃手指有時候是心理問題,有時候是身體的原因造成的。還是在童年時期,是最缺乏愛的,有時候孩子感覺不到來自父母的愛,尤其是剛剛斷奶的兩三歲的兒童,他們感覺不到猶如吸允母汁時的安全感,他們就會通過各種方式,來引起大人的注意,哪怕是通過一種不正確的行為,哪怕是父母吵他,他也會感受到父母在關注他,以此來獲取他心裏面匱乏的安全感。
  • 學生咬指行為的分析與糾正
    咬指行為(包括啃指甲、吮手指)在幼兒期比較常見,但我在工作中發現,身處高中階段的職校學生,有咬指行為的也不少見。在高三年級某班35名學生中,存在不經意啃指或吮指行為的學生約佔三分之一,其中較為嚴重的有三名:男生甲的指關節因經常吸吮而長了厚厚的老繭,指甲被啃得邊緣缺失,參差不齊;女生乙的指甲短小、凹陷,被指肚深深包住;女生丙的十個手指均指肚紅腫,指甲凹陷,指尖關節顯得比其他關節短小。
  • 啃啃啃,指甲都被啃光了,這是缺鋅嗎?
    一看到孩子啃指甲,父母就不淡定了。有的上網查,度娘說是缺鋅。可去醫院查查血,也不缺鋅。也有的家長就覺得是壞毛病,相信「棍棒教育」。可是任憑父母張牙舞爪,孩子依然雷打不動地啃……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根據弗洛伊德的觀點,咬指行為應該是嬰兒口欲期的延續,是緩解焦慮和緊張感的一種自我撫慰行為。
  • 父母「啃小」將嚴懲,嚴重可喪失監護權
    看著佩琪從一開始的「佛系小胖妞」漸漸長成「走路都費勁的胖小孩」,孩子的父母仍無動於衷,甚至不顧佩琪拒絕加飯的請求,不停地往孩子的碗裡加飯。可是一些父母為了提高視頻的播放量,強逼著孩子吃下巨大分量食物,絲毫不顧孩子身體器官的承受能力,一味地打造所謂的「大胃王」人設。眼看著孩子的體重已經處在危險邊緣了,走在路上還要接受路人異樣的眼光,可他們仍不管不顧,強硬地要求孩子進行吃播。毫無疑問,這一類的「啃小」行為已經嚴重損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 孩子喜歡啃指甲怎麼辦?家長要避免訓斥,三招幫孩子糾正壞習慣
    這時候啃指甲就是一個提醒父母孩子需要補充微量元素的信號。3.啃指甲可能是無聊時的一種行為習慣當孩子覺得無聊同時又缺少父母的陪伴時,孩子很有可能會出現啃指甲的行為。啃指甲並不是因為孩子覺得有趣,而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很無聊。
  • 為什麼有的孩子喜歡啃指甲?醫生:除了缺營養,還跟父母有關
    如果您是一名細心的家長,時常關注孩子的日常狀況,那麼不難發現,許多孩子都有著自己的小習慣。有的習慣作用積極,而有的習慣卻讓父母擔憂萬分,比如&34;,是許多家長的苦惱所在。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孩子為什麼喜歡啃指甲吧。小雪是一個漂亮可愛的4歲女孩,皮膚白嫩,頭髮烏黑,一雙大眼睛黝黑深邃,仿佛童話裡走出的&34;。
  • 孩子愛「啃指甲」,刻意糾正不是辦法,家長應該這樣做
    當孩子有這些壞毛病的時候,家長應該要及時地幫助孩子糾正。因為有一些壞毛病,沒有及時糾正的話,很有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所以做家長的,可不要掉以輕心。 相信有不少家長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家長在遇到孩子愛啃指甲時,往往做法都是刻意去糾正,但是,這種做法效果並不明顯,甚至還可能會適得其反,讓孩子變得更加愛啃指甲。
  • 法律|靠孩子賺錢 父母「啃小」或喪失監護權
    一年多的時間裡,小佩琪從最初標題裡的「佛系小胖妞」,長成了「走路都費勁的胖小孩」。雖然在直播中,佩琪一直在說「別弄了,別弄了」,可父母還是不停往她吃空的碗裡加飯,並稱「佩琪馬上會突破100斤」。事態不斷發酵,「為了流量傷害孩子」的質疑聲頻發。網友直言,「佩琪父母靠孩子做『吃播』賺錢」。
  • 父母兩次出賣親子 如何運用撤銷監護權保護兒童權益?
    如何運用撤銷監護權保護兒童權益◆ 真正落實使不稱職父母受到懲罰◆ 及時修改法律增加臨時監護制度◆ 撤銷監護權後須重新確定監護人◆ 建立監護困境兒童強制報告機制□ 本報記者這是福清市首起由民政部門申請的因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而被撤銷監護權的案件。兒童權益受到侵害事件時有發生,使得未成年人保護話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這些案例引發公眾質疑:如果父母存在侵害子女的行為,在追究其刑事責任的同時,能否撤銷他們對孩子的監護權?撤銷父母監護權是國家保護未成人合法權益的一項重要制度。
  • 王一博啃指甲被拍:那些愛啃指甲的孩子,為什麼屢禁不改?
    1對於養育過孩子的家長來說,其實一點都不陌生孩子啃咬手指的行為,幾乎每個孩子都是咬著手指長大,那仿佛是他們天生的本能,不教也會。雖說咬手指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但也只是其中一段特殊時光。不同年齡階段,孩子「啃咬」行為其實有不同成因,父母只有清楚孩子的成長法則,才能幫助孩子及時糾正行為。
  • 愛啃指甲暗示心理「疾病」,孩子這些毛病,別等晚了才糾正
    而孩子也會在和父母分離或者挨罵的時候感到焦慮,從而出現啃指甲的行為,嚴重的甚至可能是孩子患有焦慮症、多動症和自閉症這類心理疾病的表現。除了以上3種原因,還有人說孩子啃指甲是因為缺鋅。但不管是哪種情況,啃指甲終究不是好習慣,影響手的形態不說,還容易導致細菌入口,容易加重焦慮情緒。發現了孩子有啃指甲的習慣,家長別不重視。孩子咬指甲如何糾正?
  • 為婦女兒童權益保護開闢「綠色通道」
    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得如何,體現著一個國家的進步和文明程度。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一套保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法律保障體系,為人民法院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據。但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各類矛盾越來越多,家事案件逐年遞增,損害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案件也相應增加,人民法院迎來新的挑戰。
  • 孩子啃指甲是缺維生素?兩大心理因素有關係,2歲後還啃要制止
    當我們發現孩子出現啃指甲的行為時,多數家長用呵斥的方式來阻止是不正確的。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小孩子在小時候經常會出現一些小毛病,小癖好,父母對孩子的養育過程中,通常要花費很多精力去糾正孩子的言行舉止。
  • 啃啃啃,指甲都啃光了!醫生教你6大方法,解決孩子咬指甲這種病
    導讀:啃啃啃,指甲都啃光了!醫生教你6大方法,解決孩子咬指甲這種病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