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王勝平教授科技服務團實踐心得
科技專家是科技服務團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為地方政府科技經濟融合發展提供智庫諮詢,到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需求進行聯合科研攻關,再到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科技服務團各方面的工作實踐都有賴於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參與和奉獻。在科技服務團凝聚的萬千科技工作者中,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王勝平教授就是一位熱心參與科技服務團工作的科技工作者。
作為一名化工專家,王勝平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基於煤炭的合成氣及二氧化碳高效轉化及利用。在今年年初接到中國化工學會邀請加入「能源化工科技服務團」服務黑龍江七臺河市政府和地方企業時,王勝平教授沒有任何猶豫。「我了解七臺河是一個煤炭型資源城市,城市產業方向和自己的研究方向一致,我就想用自己所學,為地方城市發展盡一份力量。」說起當初加入科技服務團的初衷時,王勝平教授說道。
從此,每次科技服務團遠赴黑龍江七臺河調研考察,王勝平教授總是要在緊張的科研工作安排下協調好時間,親歷參與對企業的需求調查以及和政府的座談。
「科技服務團的組織形式和工作機制非常好,能夠讓供需雙方的對接非常精準,彼此效率都非常高。」
在科技服務團對當地企業多次需求摸排梳理中,企業的科研需求逐漸清晰。七臺河寶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七臺河市集煤炭開採、原煤洗選、煉焦、焦爐煤氣制甲醇、煤焦油加氫(試生產階段)、幹熄焦電廠、供熱於一體的大型煤化工循環經濟企業,在合成氣應用方面,有著較強的聯合科研攻關需求。而這正是王勝平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
「除了寶泰隆,七臺河紫頂光合公司在二氧化碳捕集和高效轉化利用方面,也有著非常強烈的科研需求,後續我們會進一步探討合作。」王勝平教授介紹。
同時,不僅僅局限於自己參與科技服務團的工作,當與自己的研究方向與企業的科研攻關需求不匹配時,王勝平教授就積極為企業尋找對應的專家團隊,為雙方牽線搭橋。
「第一次來七臺河調研之後,我們了解到很多企業具體的科研需求,我回去按照企業科研需求,一個一個匹配相應的專家團隊,將企業的需求發給專家團隊,鼓勵化工學院其他專家團隊也參與進來。」王勝平教授在科技服務團第二次調研七臺河時的座談會上介紹道。
王勝平教授對於科技服務團工作的熱情參與,也得到了七臺河市政府的積極響應。11月8日,七臺河市政府領導帶隊,赴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主動對接,就雙方進一步合作進行深入探討。
王勝平教授表示,驅動自己熱情投身於科技服務團工作的動力,來自於一名科研工作者的責任感。「既然科技服務團找到了我,我就有責任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把這件事情做好,不做則已,要做就要積極參與,並要卓有成效!」
同時,參與科技服務團的工作,在王勝平教授看來,還有另一層意義。「我們科研工作者走出實驗室,走向社會,走向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來牽引我們的科研方向,對於我們科研工作者來說,就是在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說的:將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王勝平教授表示,科技服務團匯聚了科研工作者、地方政府、企業等多方參與,實實在在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幫助企業成長,非常有意義。
「能夠參與科技服務團的工作,既是一份責任,更是一份信任。這份工作意義重大,既促進了企業和高校的合作,促進科研成果向實際生產力轉化,也為我們廣大的科研工作者投身經濟建設主戰場提供了一個平臺和機會。」
如今,在科技服務團這一創新組織中,萬千科技工作者正如同王勝平教授一樣,走出熟悉的實驗室,投身經濟建設的主戰場,在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大潮中,貢獻科技工作者的智慧!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