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這三個字,是每一個家長心中的噩夢。寶寶出生了,做爸媽的年輕人就會擔心寶寶在育嬰室裡會不會被人抱走,要讓自家人全程去育嬰室那裡盯著,不敢有一點閃失;寶寶2歲了,帶寶寶出門去樓下曬曬太陽,也要家人一起陪著,年輕寶媽一個人帶娃出門,總覺得不安全。
孩子上小學也不輕鬆,電視劇、電影裡面小孩在上學路上被拐賣的劇情並不少見。有了孩子之後看到手機裡推送的附近兒童走失消息,家長都會覺得心驚肉跳,害怕下一個受害者就是自家的娃。
保護孩子的手段在不斷進步,大家齊心協力使得找回失蹤兒童的成功率越來越高,但是專業的人販子手段也在升級,他們才不會&34;,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販子如今手段已經&34;了,家長們也要跟上&34;才行!
1、人販子的謊言
在很多人眼中這種打著&34;的旗號去欺騙小孩子是常規操作,但現在這種手段已經成為了最低級的招數,也是人販子應用比較少的手段。
一般情況下,人販子拐騙一個小孩,一定會速戰速決,那種編一大套故事給小孩子講5分鐘之久的,多半只存在於小說故事中,或者在荒涼的鄉下村子裡。在幾十年前人口不多、城市不發達的時候,&34;才有發揮的餘地,而現在,人們看到鬼鬼祟祟拉著小孩子說話的成年人,都會覺得有問題而去幹涉。
人販子害怕被周圍人發現自己意圖不軌,所以他們自身就帶著一種不懷好意的氣場,不方便在一個地方多做逗留。
因此,現在的人販子編謊話往往只有簡短的一兩句話,比如&34;,言簡意賅,或者&34;。這些謊言利用了孩子們想吃好吃的、喜歡小動物的心態,人販子以此來吸引孩子跟他走。
一般來說,人販子說出這兩句話之後看到孩子動心了,就直接手拉手帶孩子走了,如果孩子不動心,拒絕跟人販子走,人販子就會立即改變策略,直接把孩子抱走,或者選擇放棄。
2、人販子最喜歡&34;
人販子眼中拐賣孩子的手段,最好用、最常用的其實就是&34;,這是一個非常殘酷的現實。
很多小孩子乃至成年人,都會幻想如何與人販子鬥智鬥勇,如何識破他們的謊言反而讓他們被抓住,但警方在網上分享了他們經辦的案例後我們才明白,人販子作案10次裡有8次都會選擇&34;。
一般情況下這樣作案的人販子,會是一個2-3人的小團隊,他們有專門負責開車的人,專門負責下車搶小孩的人,分工非常明確,把孩子搶到手就開車逃走,完全不給家長反應的餘地。
&34;的手段近幾年又進化出&34;的模式,人販子團夥會有3-10人不等,男女老少都有,一上來就給帶著娃的寶媽潑髒水,比如他們會先出來一個大媽,哭著求寶媽:&34;然後周圍出現很多&34;的人,這些人也是人販子的隊友,他們議論紛紛引導輿論,讓周圍真正的圍觀群眾認為這是別人的家務事,不想來幹涉。
這時候無論寶媽怎樣撇清關係,都得不到任何幫助,最終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寶寶被他們搶走,這樣的案例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
客觀地看待人販子的手段,家長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應當時刻提醒自己,要準備好&34;才能防止自家娃被拐賣。能夠保護自家娃的3大&34;就是:親人、正確的出行路線、背帶和防身道具。
寶媽帶娃出門,原本就是一個比較脆弱的狀態,女性力量小,又沒有援助,很容易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因此,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儘量不要獨自帶娃出門,出門時也要選擇人多的地方,不要圖清淨而去人少的小公園,尤其是那些樹木多的地方,遮擋了路人的視線,也給自己的求助造成不便。
另外也建議寶媽給自己準備一些防身的道具,比如防狼噴霧、警報器之類。網上說的一些經驗比如&34;就非常不靠譜,真砸壞了別人的車,車主只會找寶媽的麻煩,而不太可能會幫寶媽解決麻煩。相比之下,把寶寶用背帶固定在身上、並用防身道具進行反擊更加實際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