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巴斯科(Tabasco)辣椒醬是一種源於美洲的辣醬,具有百年的歷史。它曾經風靡全球,被出口到160多個國家和地區。1932年,英國發起「買英國貨」運動,禁止英國議員在官方餐室內食用該辣醬,還由此引發了一場「塔巴斯哥風暴」。
大家一定很好奇,既然是風靡全球,為什麼中國很多小夥伴都沒聽說過這種辣醬呢?很簡單,因為我們有「老乾媽」(同樣也是風靡全球哦)!開個玩笑,由於中華料理口味的問題並不是很合適搭配國外的辣醬。並且,我國地大物博不止有「老乾媽」,還有種類繁多的辣椒烹飪方法,對於進口辣醬並沒有太大的進口需求。
國外購物網站上的高價「老乾媽」
不得不說,「老乾媽」辣椒醬的製作是屬於商業機密,我們無從得知。然而,塔巴斯科辣醬早已公開了自己的生產線,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個需要發酵三年才能製成的辣醬。
採摘新鮮辣椒
辣椒的成熟度是看顏色的,採摘工人會對比「正紅色」的小棒子,顏色到了就採摘下來。雖然人工很低效,但能保證這是最完美的成熟度。
磨成辣椒糊
剛採摘到的辣椒需要儘快磨碎,再加鹽放置幾個小時,先做成辣椒糊。
裝桶醃製
辣椒醬的醃製是要裝進橡木桶發酵的,用木桶是為了更好地「呼吸」,其實就是讓空氣進來更好地刺激酵母生長(跟葡萄酒的發酵類似)。
控制空氣是發酵的關鍵,這就很看經驗了,如果空氣太多會讓辣椒糊顏色不正,還會有那種澀澀的金屬味兒…
密封撒鹽
裝好辣椒糊的木桶在密封后,要給桶蓋上撒鹽。原因是辣椒醬在發酵的時候會釋放二氧化碳,內部氣壓一高就會咕嚕咕嚕朝頂部通氣孔冒泡,用鹽能吸收這些氣泡。
發酵三年
發酵時間是辣椒醬濃鬱與否的關鍵。這批辣椒醬在滿三年的發酵後,鏟去桶蓋頂部因為吸收冒出來的氣泡而變硬結塊的鹽,就好開箱啦~當然不是所有的辣椒醬都要發酵這麼久啊!
開箱檢查
發酵產生的各種化學反應會把辣椒本身辛辣衝鼻的味道中和得更加複合,這時候出來的算是粗加工的辣椒醬製品了。
加醋攪拌
把發酵好的辣椒醬加上醋放進大型攪拌機打上 3~4 周,加醋不僅是製作上等辣椒醬的重要輔料,還能把辣椒醬溶解得更加細碎,而且這個過程中醋還充當了天然防腐劑的作用。
研磨去渣
一開始發酵用的可是整根的辣椒,即便是用醋去溶解,還是會有辣椒皮和辣椒籽混在漿液裡,所以這個步驟就是用上研磨機器去渣,剩下的純漿液就是我們要的辣椒醬了。(國內辣椒醬的一般做法是不去皮和籽)
人工檢測
雖然會有機器對剛產出的辣椒醬進行粘度、酸鹼度、鹽度等的質檢。但畢竟是調味品,最重要的當然是人工品嘗啦!質檢員就比較辛苦了...嘗了剛出爐的辣椒醬口味正不正...得靠吃蘇打餅乾去除味蕾上殘留的味道再進行下批檢測,太辣了還得靠吃冰淇淋緩解...
灌裝流水線
辣椒醬用的是玻璃包裝,這和啤酒用玻璃瓶裝的原因是一樣的,一種說法是塑料瓶的分子間隙大,氣密性是小於玻璃瓶的,也就是說塑料瓶裝啤酒的口感會比玻璃瓶差,同理辣椒醬用玻璃瓶也是為了更好地防止空氣進來被氧化。
加蓋流水線正常速度下的擰蓋機…
打標流水線
打標機不僅要貼上瓶身的紙商標, 還會直接給塑料蓋和瓶頸封上一層塑料密封膜,進一步防止空氣進入。
各種世界知名的辣醬
國外餐桌經常可見的「老乾爹」SiRacha拉差醬可以說是唯一能和我國女神陶華碧老乾媽抗衡的辣醬了!(此辣醬創始人也是華裔,說起來都是本家)更厲害的是,SiRacha拉差醬可是上過天的!太空人在太空中會逐漸味覺遲鈍,需要味覺上的刺激,因此NASA的食品科學部門將拉差辣醬列入太空給太空人們享用。
SiRacha拉差醬創始人戴維·陳
Vegemite酵母醬是澳洲人民心目中可是神級別的存在,可以說是澳洲的老乾媽,也是澳洲的一種飲食文化標誌。這種醬是釀酒業的副產品酵母抽提物經加工而得到,味道極鹹,並微有苦味,又有人送「澳洲臭豆腐的」的稱號,但是澳洲人卻引以為傲。
他們之所以風靡世界也跟他們已經能夠工業化生產密不可分。如今,我國各種美味辣醬也開始走向了世界,慢慢俘獲了「西方世界」。
感受一下中國家庭的自製辣油
當然,即便是不購買成品辣醬,人們也永遠忘不掉那種家家都會做,混合了辣椒粉,芝麻等調料,再淋上一勺滾燙香油的自製辣油... 呲的一聲,伴隨著翻滾的油花,香氣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