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食物相剋」的話題永不絕耳:尋常百姓都多多少少「掌握」一些「食物相剋」的搭配,如菠菜不能和豆腐一起吃;一些企業或單位製作的「常見食物相剋表」經常出現在私人廚房或大眾餐廳;網絡上和朋友圈也經常流傳著一些宣傳「食物相剋」的文章和視頻,並常常附有所謂的科學分析。
在人們越來越追求健康生活的今天,「病從口入」無疑成為人們重點關注的問題,因此,這些流傳的食物相剋的「證據」被不少人奉為心中的科學知識,再加上一些人本身可能有過食物中毒的經歷,因此對「食物相剋」深信不疑。
那麼,「食物相剋」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大量人體試驗證明:食物相剋不科學!,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中醫科主任謝煒教授指出,通過查詢中醫書籍和文獻,沒有發現可靠的依據說明食物之間相剋,反駁的依據倒是較多。早在1935年,營養學界泰鬥、南京大學教授鄭集就搜集了民間傳說中的184對相剋食物,選擇同食機會較多的香蕉與芋頭、花生與黃瓜、蔥與蜜、蟹與柿、蟹與石榴、鯽魚與甘草、皮蛋與糖等14組食物,讓動物和人試吃。結果發現,食後的24小時內,所有被試動物及人的表情、行為、體溫、糞便顏色與次數等都正常。這是首次通過科學試驗來驗證並駁斥「食物相剋」導致疾病的說法。2008年,蘭州大學與哈爾濱醫科大學也做了類似試驗,受試者並無明顯不良反應。
「食物相剋」之所以廣為流傳,有些人甚至深信不疑,主要原因有三點:一、食物中毒、過敏等時有發生,「食物相剋」的解釋最易理解;二、「食物相剋」的當代解釋,往往披著科學的外衣,真假難辨;三、相生相剋的傳統思辨依然盛行,科學思維尚待提高。
其中,第二點原因是最讓人真假難辨的,因為有一些「食物相剋」的謠言確實源自某些科學知識,只是普通人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從而輕信謠言。下面介紹一下生活中常見的幾條「食物相剋謠言」的科學解釋。
菠菜和豆腐
「菠菜豆腐湯」是家常菜式,但在一些養生欄目裡常聽到,不建議把小蔥、菠菜與豆腐放一起,因為小蔥和菠菜中的草酸,易與豆腐中的鈣結合成難以溶解的草酸鈣,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長期食用易導致結石。專家解析:說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沒錯,但這並不是壞事。如果菠菜沒有和高鈣食物一起吃,那吃下去的草酸就會和身體中存在的鈣離子,如尿裡的鈣離子相結合,反而更容易形成結石。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菠菜用沸水焯一下,可去除菠菜中的草酸。
蝦和含維生素C的食物
網上傳言稱,蝦含有大量「五價砷化合物」,維生素C會將其轉化成劇毒的三價砷,即砒霜。事實上,海產品含的多數是穩定的有機砷,極其微量的無機砷會很快代謝掉,不會跟維生素C反應。另外,我國魚類砷含量標準是0.1毫克/公斤,而砒霜攝入100—200毫克才有致命危險。也就是說,合格的海產品即便吃10公斤,再加上足夠多的維生素C,也不會中毒。何況,化學反應需要適當的條件,不是兩種物質相遇就會反應的。事實上,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理化毒理所曾經做過模擬實驗,並未發現砒霜。
柿子與螃蟹
很多人從小就被告知,柿子和螃蟹不能一起吃,否則可能送命。真實情況是,柿子中含有一定量的單寧(也被稱為「鞣酸」),成熟後的甜柿子單寧含量能低到0.1%以下,未成熟的澀柿子可高達4%以上。如果大量吃單寧,同時胃中又有很多蛋白質,單寧會讓蛋白質形成不溶性複合物,並且讓胃蛋白酶失去活性。再加上柿子中的果膠、膳食纖維等其他成分,混在一起可能形成「胃柿石」,造成消化道阻塞,從而導致腹痛。傳說中的柿子與螃蟹不能同吃指的是單寧含量高的澀柿子,因為螃蟹是高蛋白食物,澀柿子中單寧含量高,一次性大量吃下確實可能發生腹痛。其實,單獨吃澀柿子也不保險,因為你不清楚自己的胃裡有什麼。如果是成熟的甜柿子,那麼與螃蟹一起吃也無所謂。
桃子和西瓜
每年夏天都有謠言稱,桃子和西瓜同食會產生劇毒。真實情況是,桃子和西瓜含有的營養成分都不特殊,除了水分外,含量最多的就是糖,此外還含有一些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少量的蛋白質以及脂肪等常見成分,「一起吃產生劇毒」的反應基礎根本不存在,大家生活中的實踐也已經驗證過這一點。
雞蛋和豆漿
據傳,豆漿含胰蛋白酶抑制物,抑制蛋白質消化,降低雞蛋的營養價值。事實上,大豆中的確含有這一物質,但豆漿一定是煮熟了才喝,胰蛋白酶抑制物被滅活,發揮不了任何作用。更何況,豆漿本身就是高蛋白食物,蛋白酶抑制物如果依然存在,肯定會影響大豆蛋白自身的消化吸收,這跟雞蛋一點關係都沒有。
茶葉和蛋
茶葉蛋是國人最愛吃的食物之一,但有人說,茶葉中所含的鞣酸能與蛋白質結合,生成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不利於蛋白質吸收。但是,目前沒有任何實驗證實茶葉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正常人一天攝入蛋白質為60—80克,而茶葉中的鞣酸最多是幾百毫克,即使能結合,影響也不大。
總的說來,生活中流傳的「食物相剋」的說法大都沒有科學依據,特別是大眾食物間的「相剋」更是經不起推敲。所謂的「食物相剋」理論的核心無非是食物間某些成分之間可能會發生化學反應,從而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然而,對於一般毒性物質(致癌物例外),那句「拋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是萬金油。況且,許多化學反應並不能在人體內發生。
在人類生活史上,許多所謂的「相剋食物」必然經常有機會搭配在一起食用,如果某些食物的搭配對人體有明顯的危害,那肯定會被淘汰在歷史長河中。因此,應該理性和科學地認識「食物相剋」傳言,用事實擊碎謠言!
作者: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