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帶孩子,慣得動不動就撒潑,我該辭職帶孩子嗎?先試試這樣說

2020-12-25 JOJO育兒說

關注我:專注於嬰幼兒睡眠問題及高需求寶寶的養育,每周1、3更新,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但歡迎大家轉發。

我在問答看到這樣一條提問:

孩子讓老人帶,太慣了,不滿足就打滾撒潑,我都在懷疑自己該不該上班了,怎麼辦啊?

我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一方面是多和老人溝通,另一方面在樹立育兒規則的基礎上,不要太在意老人的做法。

結果很多人跟我留言,說「跟老人溝通」是太天真的想法,根本不可能有效……

emmmmmm...我是一個上班族媽媽,並且業餘還要寫文章和大家分享,時間可以說是很緊張了,能做到家庭和事業兼顧,自然是離不開家裡給力的老人的全力相助,並且我們在溝通上也算是非常順暢了。

所以,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我是怎麼和老人溝通育兒的。

如何與父母溝通?多理解、多溝通、多種方式並存

這一點是基礎,很多人覺得「吃飯不能放鹽」、「能自己吃飯就不要餵」這些是天經地義、人人皆知的事情,因此一旦老人沒有這麼做,就覺得不可思議、火冒三丈,甚至覺得老人故意作對。

但事實上,事情真的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就這兩件事情來說,老人這麼做,很有可能因為:

嬰兒進入味覺發育期,喜歡吃一點有味道的食物,白味的食物老人實在疲於餵飯,帶一點點鹽味,可以讓孩子吃得更好,而我們卻忽略了寶寶的發育老人真的不知道孩子不需要額外放鹽,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獲得過這樣的信息,他們周圍生活中每個人都吃鹽,我們小時候他們也給我們吃鹽,並且沒什麼問題老人也知道儘量不要餵孩子吃飯,可是寶寶自己吃,吃得飯都涼了還沒幾口,餓了怎麼辦?涼了胃怎麼辦?如果生病拉肚子,是不是爸爸媽媽又要責怪?還是幾口餵完比較省心。老人覺得寶寶還是個寶寶,因為寶寶在他們眼裡真的太小了,太心疼了,覺得寶寶還沒有到需要自己學習吃飯的年紀。你看,老人的顧慮是不是還挺多的?並且都是發自真心為了寶寶好的?有誰會為了跟兒子媳婦兒賭氣,就故意不對自己親孫子好的呢?

所以,第一步,多理解。

第二步,接下來,多溝通。

我們教孩子學會喊爸爸媽媽重複了多少遍?我們教孩子數數要多少天?我們輔導孩子作業還氣得心梗呢,怎麼就不能多和老人溝通幾次呢?

他們的思想更頑固忘性卻很大、他們固執己見難以接受新觀點,他們還有老人的架子難以放下,他們同時更是長輩不是僕人,我們為什麼要求他們對我們的話就立即執行、立竿見影呢?

凡事多溝通,多說,多重複。慢慢讓老人轉變思想,同時也慢慢讓老人明白「這個問題,我不太想讓步,你還是聽我的吧!」為了家庭和諧大家開心,當一次唐僧又如何呢?

最後,多種方式並存。

比如,老人喜歡看微信的,就把各種醫生、科普的公眾號推給他,再悄悄取關一些偽科學。比如,一起出去上上育兒知識課堂。比如,通過玩笑話說說其他家老人做得不對的地方,側面提醒自家爸媽比如,各種在別人面前誇自家爸媽特別懂得科學育兒,育兒知識一套套的!……相信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改變的!

倘若矛盾難以解決,就分工合作

老人和我們隔了一代人,難免有思想無法一致的時候,話說,我們和自己的閨蜜育兒方式也不一定完全一樣對吧?

所以,如果遇到一些實在無法調和的問題,大家不妨分工合作。比如:

覺得老人總是給孩子穿很厚,那就說好了爸爸媽媽負責孩子的穿搭,感冒中暑了也歸爸爸媽媽帶去看醫生。爸爸媽媽上班沒時間做輔食,那就請老人來做,在溝通了「不放鹽」的大原則下,老人做南瓜還是胡蘿蔔,做麵條還是粥,都是老人說了算。爸爸媽媽早上時間緊,就老人送去幼兒園;嫌老人接孩子回家總是順路去超市買零食,那就爸爸媽媽負責接回家。相對明確的分工,一方面可以避免矛盾,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大家得到「輪休」的機會,不那麼累了,自然心情就會更好,就更容易互相理解互相溝通了。

最後,和老人一起樹立規則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嘛,我們可以一起樹立一些規則, 這樣也方便老人和孩子執行。不需要用太嚴肅的方式,可以採用比較巧妙的說辭,一方面給孩子下命令,另一方面也算給老人的「通知」,比如:

吃飯時當著老人的面跟孩子說,你已經上幼兒園了,是個大孩子了,以後必須自己吃飯,我們不會餵你了,如果你不吃或者吃不完,我就會收走,待會兒也沒有零食吃,餓肚子就只能忍著,我們讓爺爺奶奶一起來監督你!如果你做得好,爺爺奶奶還可以帶你去逛公園!再比如,可以跟孩子說,我們吃飯的時候不可以看動畫片,你看爺爺奶奶吃飯也沒有看新聞,爸爸媽媽也沒有看手機,我們就認認真真吃飯。你如果第一個吃完,就可以先去看動畫片,如果爺爺奶奶先吃完,就只能爺爺奶奶去選他們喜歡的電視節目了!這樣的規則反覆出現幾次,孩子會明白你的要求,老人也就會明白你的決定了。

總之,多重複,多講規則,必要時可以寫在小黑板上,表面上是對孩子的要求,其實也是對全家人的一個規範。

其實爺爺奶奶也是歡迎這樣的規則的,當他們面臨孩子的撒潑撒嬌時,也更容易拒絕——你看,這是爸爸媽媽和你一起定下的規定,我們不能去打破它。

那麼,如果和老人理念不同怎麼辦?

1、硬性規則不要讓步

比如吃飯不要餵、吃飯之前不吃零食、吃飯不能同時看電視……這些規則你如果認為對孩子和對你都很重要,那就要多和老人溝通,表示這些問題是不可以讓步的,也希望老人不要讓步。

同時可以跟老人多講幾次規則感的重要性:如果孩子一哭鬧就妥協,慢慢的哭鬧就會成為他的手段,他只會哭鬧得越來越厲害,而不會懂得滿足。因此,我們一定要堅持規則,不要隨意打破。

2、想方法避免打破規則

如果和老人溝通不暢,或者老人總是心軟做不到,而你又特別介意的話,那就要想辦法避免規則被打破。

比如孩子看電視看起來沒個完,而爸爸媽媽回家就躺在沙發上,一邊玩手機一邊說「你別再看了,我都說了一天只能看20分鐘,你怎麼不遵守規定呢?做爺爺的怎麼就不知道電視對孩子眼睛不好呢?」

光說是沒有任何作用的,這些行為這些話,除了讓大家都不開心,沒有任何效果。

行動起來,帶孩子出去跑步、踢球、騎車,做一些有趣的事情,讓孩子願意跟你玩。不但解決了超長看電視的問題,還增近了親子關係呢!

3、無傷大雅的不要太介意

在前兩條的基礎上,老人如果有一些無傷大雅的「違規」,就要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同時放寬心一點,隨他們去吧。

因為每個人都喜歡得到一些特殊的對待,小孩子也是一樣。爸爸媽媽規定了晚上不可以吃糖,但偶爾從奶奶那裡偷偷得到一顆糖——這種感受一定會讓孩子覺得特別甜蜜和幸福,感到自己特別被寵愛的——爸爸媽媽們放寬心,偶爾的小小違規,並不會慣壞孩子,反而會增加孩子的幸福感。

我經常說,養孩子不是搞科研,並不是一分一毫都不能有差池,父母很快就會衰老,他們也是在拼勁力氣地幫我們分擔、努力地愛我們和寶寶,這些愛,比起多吃一點鹽、多穿了一件衣服真的不算什麼呢,何必一定要劍拔弩張呢?

多理解、多溝通、多感恩、多誇、多說、多想辦法……

一定會幸福噠^_^

相關焦點

  • 不滿意老一輩帶孩子的方式,我該說出來嗎?
    關於養育方式,教育理念差異的問題,在新老輩之間,就像是地雷密布的戰場,稍不注意就會踩雷。對大多數年輕家長來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很多時候也就忍過去了。但是,真的能忍嗎?難道就眼睜睜看著孩子在「不滿意」的教養方式下成長嗎?該和老一輩的好好談一談嗎?
  • 為讓父母滿足要求,孩子倒地撒潑咋辦?試試「ACT」教育法
    那麼難道真的沒有辦法,來治治孩子通過撒潑要挾父母的現象嗎?這樣的方法是正確的嗎?這樣的方法可以制止孩子撒潑的行為嗎?其實,不妨試試ACT教育法什麼是「ACT」教育法?先接納孩子的感受第一,就是要先去接受並且理解孩子的願望和感受,比如說當孩子做一件事時,你要告訴他,我知道你喜歡這樣做,我知道你這樣做很開心,讓孩子認為家長和自己是感同身受的,自然會產生對家長的信任,放鬆對家長的警惕,為家長後面想對孩子說的話做好鋪墊。
  • 該讓老人幫忙帶孩子嗎?
    現在很多人因為工作,選擇把孩子交給父母來帶。長輩有豐富的經驗,照顧孩子肯定是比初為人父的年輕人好,但是他們也會存在溺愛和思想守舊等壞處。  優點一:經驗豐富  長輩們將我們養大,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有他們幫忙帶孩子,就不會那麼慌亂了,所以隔代帶孩子在許多時候也是一件好事情。
  • 「全職在家帶孩子,不幫妯娌帶娃卻被娃奶奶罵,我該怎麼辦?」
    要求她幫忙照顧妯娌家2歲的兒子,反正一個不少,兩個也不多,給口吃的就行。朋友不想帶,因為別人家的孩子還跟自己的不一樣,打不得罵不得。可妯娌和婆婆倒好,一個在朋友圈,指桑罵槐,說她不體諒老人。一個直接指著她鼻子,說她矯情。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在指責她,她問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錯了?其實,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事情還蠻多的。
  • 白天上班晚上帶娃婆婆還跟我抱怨她沒有休息。該辭職自己帶娃嗎?
    引子佳佳是幼師,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白天她帶大寶去上班,小寶9個月,婆婆在家幫忙帶。寶寶睡覺婆婆也跟著睡覺。每天佳佳下班都晚上十點左右。昨天回家時,婆婆看起來剛睡醒的樣子,抱怨說,你們真好,有周末,不像我整天帶孫子,沒得歇一會。
  • 男人辭職在家帶孩子:不就是帶孩子嗎?天天玩。三天後他火了
    導讀:男人辭職在家帶孩子:不就是帶孩子嗎?天天玩。三天後他火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男人辭職在家帶孩子:不就是帶孩子嗎?天天玩。三天後他火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親身經歷告訴你:孩子該不該讓老人幫忙帶?
    歐文1歲之前是我婆婆帶著的。由於老家還有80多歲的爺爺和奶奶要照顧,基本上都是奶奶帶著歐文回老家待上兩個月,再帶回來和我們住兩個月。因為這樣歐文半歲就不得不斷奶了。所以,歐文1歲之後是姥姥幫忙帶著,姥姥帶孩子雖然也很盡心盡力,但是,她卻缺乏耐心,當著孩子的面就會發脾氣罵人。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孩子變得怯弱,我擔心這樣的環境不利於孩子成長,最後就把孩子接回自己家裡,自己帶。我的老闆很仁慈,沒有因為我帶著不到兩歲的孩子上班而開除我。但是,每天早上抱著孩子去打上班卡,但可能因為孩子拉褲子,不舒服了,不到10點又不得不抱著孩子回家。
  • 「你不讓孩子玩手機,辭職帶娃吧!」和隔輩同住,給孩子立規矩難
    「你們說我該怎麼辦呀?難道我要眼睜睜看著兒子被耽誤了嗎?」在休息室,文文媽媽邊和姐妹們訴苦,邊抹了一把辛酸淚。前兩年,有幾個同事生了孩子後,沒人幫著帶娃就辭職當全職媽媽。而文文媽媽兒子一出生,公公婆婆就過來幫忙帶孩子了,跟孫子特別親,讓她安心上班。
  • 該不該讓老人帶孩子,二胎媽媽有話說
    我是佑佑兜兜媽媽,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老人帶孩子」的話題。老人帶孩子的這個話題,一直是媽媽們所苦惱和頭疼的事情,由於生活的壓力和對工作的追求,讓他們不得不做出選擇。有人說,老人給你帶孩子,你解放了一大半,甚至還可以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 年輕人太難:老人要享受晚年不帶娃,孩子要深情陪伴,自己卻沒錢
    今天上午10點多她敲門問我婆婆能不能幫她看一會孩子。她說:「阿姨,我實在是沒辦法了,就一個小時就行,我快去快回。」小王說著說著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了。我婆婆是個熱心腸,哪裡看得了小王這樣。婆婆一把接過娃娃,拍著小王的胳膊說:「你放心,娃兒我幫你看。你慢慢去,慢慢回,千萬別慌。」
  • 自己帶就雞飛狗跳,別人帶就不哭不鬧,這樣的孩子究竟是怎麼了?
    回到家還不到1點,卻發現寶寶已經睡著了,我就開始吃飯,邊吃邊問寶寶的情況,婆婆說:「寶寶一直都很乖,餵飯就乖乖吃,放床上哄一會兒就睡著了,比你帶的時候要聽話太多了」。寶寶之前一直是我帶大的,婆婆來連續看了不到2周,孩子就這樣聽話,搞得我心裡有些難受~~一位媽媽發來了這樣的感慨。
  • 老公讓我辭職帶孩子,我直接讓他「滾」
    和老公是在2015年認識的,談了3年的時間,我覺得老公踏實上進,老公覺得我溫柔可愛,我們就說結婚吧,然後就閃婚了。在18年國慶節,我們說馬上30歲了,要個孩子玩玩吧,老公說如果這時候懷孕,那孩子就叫建國,我說滾。結果在19年7月1號孩子如期到來,老公說不叫建國那就叫建黨吧,我說滾。孩子的到來,一切都變了。
  • 媳婦說丈母娘帶娃每月得給六千辛苦費,丈夫不同意鬧離婚。該給嗎
    寧波一位男網友向大家發帖求助:丈母娘讓我這大男人辭職回家帶娃,怎麼辦?他介紹到:本人結婚後,工資除去房貸等,都上交老婆,我父母身體不好,丈母娘照顧妻子姐姐的兒子。說到請人,妻子居然直接說沒有錢:要請,你們家自己出錢!丈母娘過來,還非要我這個大男人辭職回家帶孩子。
  • 「說起老人帶孩子,我就一肚子氣!」隔代教育真的無解嗎?
    「我早讓你不要給她剪,你非要給她剪髮,我說你又不聽,你孩子現在不出來吃飯就全怪你。」「自己孩子不心疼呀?她不吃飯要是餓著了生病了怎麼辦,我看就是你平時帶孩子少了。」「沒有金剛鑽沒要攬瓷器活,看別人家給孩子剪了頭髮,你也要來。怎麼別人家在家做全職媽媽帶娃,你幹嘛不辭職帶娃。」
  • 如果老人這樣,你還敢讓老人給你帶孩子嗎?
    現在的年輕人思想觀念和以前不一樣了,和老一輩的人也有很多的不同。所以現在他們寧願自己帶孩子,受苦受累,也不願把孩子交給老人照顧。聽到這些話,孩子心裡肯定產生了恐懼,你都有點震驚,怎麼可以說這樣的話呢?這讓我真的很難過,媽媽怎麼可能會不要自己的孩子呢?這不是在誤導孩子嗎?
  • 家裡的老人,這樣帶孩子,孩子的一生就毀了
    最讓小靜擔憂的是孩子竟然會說謊。而她每次批評、糾正孩子的行為時,孩子就會嚷嚷著:「我要回家找我爺爺奶奶去,討厭媽媽......」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是迫於無奈,把孩子交給老人照顧。但有些老人確實不適合帶孩子,甚至把「白紙一樣」的寶寶填上各種惡習……如果你家老人有以下行為,趕緊制止一下,對孩子未來的影響真的很大!
  • 「老婆,你辭職回家帶孩子吧」,「好啊,每個月給我兩萬」
    她不甘心自己的事業發展受限,所以在產假結束之後就回到公司上班了,公司離家有15分鐘的車程,每天也有一定的哺乳假給員工,因此丫丫在家庭和工作平衡得還算可以,畢竟孩子是自己的媽媽過來帶。可丫丫的老公覺得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並不好,要求她辭職回家帶孩子,等到小孩上小學之後再出來工作,自己還可以從老家把父母親接過來一起照顧。
  • 家裡老人有這幾種特點,真不適合帶孩子,寶媽再難也要自己帶
    文|文兒最近,我朋友特別煩惱,因為要上班,她就把老人接過來幫忙帶娃了。可是,才帶了半個月,孩子就開始排斥她了。主要是,老人帶娃,凡事都聽孩子的,還總說爸爸媽媽忙,沒空管他,只有爺爺奶奶最愛他。我朋友也知道,老人這麼說是為了儘快取得孩子的信任,省的帶娃時孩子總找媽媽。但是,這種有損親子關係的帶娃方式,她實在接受不了。事實上,有些老人帶娃,確實存在很多問題。像家裡老人有以下這幾種特點,真不適合帶孩子,寶媽再難也要自己帶。
  • 自己帶的孩子跟老人帶的孩子有區別嗎?
    關於這個問題我最有話語權啦!因為我大寶是爺爺奶奶帶大的,那會年輕可能覺得自己還沒有玩夠,也可能懼怕為人父母,怕自己做不好,想逃避吧?最主要就是想多掙點錢補貼家用,還能為孩子以後多儲備點。所以大寶不到兩歲就跟著爺爺奶奶在老家生活了,也是大家所說的留守兒童了。因為老人的年齡越來越大,老人還要照看我老公弟弟家的孩子,老人也沒有精力給照看了!
  • 有必要給孩子報昂貴的培訓班嗎?老人帶娃這樣做,效果也不差
    老人們通常帶的孩子都在0-8歲之間,這個階段的孩子各種意識、能力都在發展中,培養孩子德智美全面發展很關鍵。很多老人都覺得,小孩子嘛,可好帶,以前物質條件那麼差,好幾個娃還不是一樣拉扯大?的確,現在社會物質條件變好了,許多商品應有盡有,和以前一窮二白的糧票換物年代已經截然不同。但是,物質條件變好了,固然追求的東西就要從物質轉向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