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如何應對?

2021-01-20 合肥賽菲職業培訓學校

黃疸是新生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它是由體內膽紅素濃度升高引起的,因為新生兒不需要很多紅血球,紅血球被破壞的代謝產物就是膽紅素,如果膽紅素太高,即「高膽紅素血症」,就會導致嬰兒皮膚發黃,引起黃疸。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是正常現象。但如果發現超過了生理性的範圍,就必須注意是不是有其他的病變,所以要特別注意新生兒的膚色變化。

新生兒黃疸的基本類型

1、生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一般在新生兒出生後2-3天出現,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膚有點黃,在4-6天達到高峰,7-14天逐漸消退。對於生理性黃疸的嬰兒來說多曬曬太陽,勤餵奶都可以加速膽紅素的排出,如果是喝配方奶粉的嬰兒,可以早晚給寶寶餵30ml的白開水。

新生兒黃疸正常值:

足月兒不超過12mg/dL、早產兒不超過15mg/dL。

2、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是嬰兒出生24小時內就出現,並持續2-3周,甚至更長時間。不過只要嬰兒足月出生,十分健康的話,即使是這種不正常的黃疸也不會對嬰兒造成太大的傷害。但對早產兒和生病的嬰兒來說,如果出現不正常黃疸,就要引起父母和醫護人員足夠的重視。

如果出現以下情況之一就得需要醫生診治:

a、新生兒在出生24小時之內就發現黃疸,是「早發性黃疸」。

b、黃疸指數一下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這種情況比較常見的是溶血性黃疸(由於媽媽和寶寶的血型不合,例如媽媽是O型血,寶寶是A型或者B型)

c、黃疸指數升得太高,達15mg/dL 或以上。

d、持續時間太長,一般生理性黃疸持續的時間是7-14天,如果超過兩個星期就要注意了。

新生兒黃疸的治療

一般情況下來說,其實大多數的新生兒黃疸都是不需要進行治療的,多加注意也能起到治療效果。如果是經過檢查確定需要進行治療的病理性黃疸,就需要引起重視:

1、多吃多拉 加速代謝

可以採取一定措施來幫助寶寶減退新生兒黃疸。黃疸值偏高,有的醫生會建議讓寶寶服用茵梔黃或清肝利膽口服液。但學術界對於茵梔黃的退黃作用和副作用存在一定的爭議,因為中醫講究辨證施治,具體要看新生兒是溼熱或寒溼型黃疸,且藥物對新生兒脾胃的副作用不易把控,因此能不服用藥物就儘量不要服用藥物,可以採取最健康的「母乳餵養,多吃多拉,加速代謝」的原則。

因為新生兒黃疸形成三大主要原因是:生成較多,代謝較慢,排出較少。治療黃疸釜底抽薪的治療方法是加快代謝,簡單說來,就是「多吃多拉,有助退黃」。

遵循「母乳餵養,多吃多拉,加速代謝」的原則對生理性黃疸進行退黃,效果還是很顯著的。

如果對寶寶的新生兒黃疸有任何疑問,一定要請教醫生,以確保媽媽選擇正確的新生兒黃疸治療方法。

2、光照療法

光照治療是一種通過螢光燈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的輔助療法。藍光治療寶寶黃疸是目前為止最有效的方法。新生兒裸體臥於光療箱中,雙眼及睪丸用黑布遮蓋,用單光或雙光照射,持續24-48小時,膽紅素下降到7毫克/公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療。光照治療通常可以緩解新生兒黃疸,因為紫外光能把膽紅素轉變成一種更容易通過寶寶的尿液排出體外的東西。

PS:

【照藍光前準備】修剪指甲,以免寶寶哭鬧的時候,抓破皮膚。照藍光前要注意清潔,減少汙染,先給寶寶洗澡,不用撲粉。醫院會用黑布遮住寶寶的眼睛和生殖器官。準備比較小的尿布,讓寶寶以最大的面積接觸藍光。【照藍光有沒有副作用?】

寶寶照藍光,是會用眼罩把寶寶眼睛遮住的,還有生殖器都要遮住,藍光的副作用主要有:皮疹,發熱,腹瀉,青銅症等,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會出現,應正確對待。

3、換血療法

如果新生兒黃疸比較嚴重,黃疸值在20mg/dl以上,或經過光照療法後膽紅素水平仍持續升高,寶寶就需要進行換血療法。換血療法花費高,風險大。因此要早幹預不要發展到重度黃疸。

黃疸患兒的護理

1、讓寶寶接觸自然光

家裡最好經常通風和讓自然光照射到屋裡,因為即使在醫院治療,也會讓寶寶照光,所以在家裡儘量讓寶寶接觸自然光,自然光裡任何波長都有,照光或多或少會有些幫助。

2、母乳餵養

如果證明是因為餵食不足所產生的黃疸,媽媽必須要勤餵食物,因為乳汁分泌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勤吸才會刺激分泌乳激素,分泌的乳汁才會愈多。因此可以經常給寶寶餵母乳。

3、讓寶寶胎便儘早的排出

在早期時我們要儘早給新生兒餵養,讓胎便儘早的排出,因為胎便裡含有很多膽黃素,因為如果胎便不排出乾淨膽黃素就會經過新生兒的特殊的肝腸循環重新到吸收到血液裡使黃疸增多。怎樣看胎便是否排乾淨呢?主要是看胎便從黑色胎便轉變為黃色胎便就是排乾淨了。

4、給新生兒充足的水分

判斷新生兒液體攝入是否充足的辦法是看新生兒的小便,一般正常的新生兒一天6-8次小便,如果次數不足,有可能他的液體攝入不夠,小便過少不利於膽黃素的排洩。我們應當保證新生兒的液體攝入,一般新生兒的胎便應當2-3天就排完了,這樣就能減少其黃疸的程度。

5、密切觀察新生兒黃疸變化

黃疸是從頭開始黃,從腳開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黃、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觀察眼睛。可以按壓身體任何部位,只要按壓的皮膚處呈現白色就沒有關係,若呈黃色就要注意了。另外,只要新生兒看起來越來越黃,精神和胃口都不好,出現體溫不穩、嗜睡、容易尖聲哭鬧等情況,都要去醫院檢查。

相關焦點

  • 新生兒黃疸,初為父母的第一個考驗,如何應對?
    每個寶寶出生時都會有黃疸的現象,有的寶寶症狀比較輕,幾天就減輕,有的寶寶的症狀要長達一個多月。作為新手父母,往往對於黃疸,總是手忙腳亂,但是新生兒出現黃疸也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生理性黃疸,第二種情況是病理性黃疸。不同類型的黃疸,有著不同的應對方法。一、怎麼區分生理還是病理性?
  • 新生兒黃疸要如何應對?
    黃疸是新生兒會出現的症狀,幾乎所有的新生兒都會有,只不過程度不同,有些寶寶表現得不明顯。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事實上,所有新生兒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只是有些寶寶的黃疸不是很明顯。新生兒黃疸的原因新生兒黃疸的發生,是因為寶寶血液中一種叫「膽紅素」的色素含量過高。我們每個人的血液中都含有膽紅素,這些膽紅素通常由肝臟從血液中清除掉,然後經大便排出體外。寶寶出生前是你的肝臟替他清理他的膽紅素。寶寶出生後,他的肝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接手這個工作。
  • 新手爸媽快收藏,一張黃疸圖輕鬆應對新生兒黃疸!
    早產兒:生理性黃疸較足月兒多見,可略延遲1~2天出現,黃疸程度較重消退也較遲,可延至2~4周。沒有經驗的新手爸媽如何判斷新生兒黃疸的輕重?對於沒有經驗的新手爸媽來說,有時候可能看不出來寶寶的黃疸,直到黃疸程度嚴重,因而建議新手爸媽提前了解一些新生兒常識,並且多觀察,和醫護人員多溝通。
  • 新生兒黃疸這個坎如何跨過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表現之一。大約有85%的足月寶寶和絕大多數早產寶寶,都會出現黃疸。 雖然大部分新生兒黃疸都是生理性的黃疸,可以逐漸自行消退,對寶寶沒什麼危害,但是也有一小部分是疾病引起的黃疸,如果沒有及時發現並且治療的話,可能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然而,多數家長都不了解新生兒黃疸的知識,不清楚該如何應對。
  • 新生兒黃疸,應對有訣竅
    新生兒黃疸可能是幾乎每個爸爸媽媽都要遭遇的一個問題,甚至很多家長為此焦慮不已。本期節目做客到我們直播間的是來自高青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主任 謝娜。來給我們科普新生兒黃疸的相關知識。本期看點1、科普知識:新生兒黃疸 2、可能導致寶寶黃疸加重的原因 3、膽紅素升高會帶給寶寶的危害有哪些 4、需要家長高度重視的因素 5、新生兒黃疸的檢測方法 6、家長在家能不能通過眼睛判斷寶寶黃疸的輕重 7、能否提前預防新生兒黃疸 8、針對新生兒黃疸,臨床上有哪些好的方法
  • [健康知識科普]專家告訴你如何應對新生兒黃疸
    許多父母都遇到過這樣的煩惱:剛出生不久的孩子遭遇「黃疸」,渾身「黃得可怕」,有的人說黃疸不用管,自己可以好,可還有的人卻說黃疸不及時治療會造成嚴重後果。到底哪種說法正確?遇到新生兒黃疸怎麼辦呢?今天,邀請到了長壽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的新生兒科主任彭星,講解關於新生兒黃疸的注意事項。  黃疸是什麼?
  • 如何判斷新生兒黃疸
    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後的一周內可以出現皮膚黃染。這主要是由於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特點決定的。如果黃疸的程度較輕,屬於生理性黃疸。家長不必過分緊張。生理性黃疸一般在新生兒出生後2-3天開始出現,出生後4-6天是最黃的時候,7-10天以後逐漸消退。  家長在家裡如何判斷新生兒黃疸的程度呢?
  • 新生兒黃疸應對有訣竅
    原因:因為初乳有輕微通便作用,有利於胎便排出,減少寶寶體內的膽紅素含量,減輕新生兒黃疸。多觀察勤測量在自然光線下,觀察寶寶皮膚黃染程度。輕度黃疸:只是面部染黃,可在家觀察;中度黃疸:軀幹部皮膚黃染;重度黃疸: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現黃染,這時需要到醫院化驗。
  • 新手爸媽必備:新生兒黃疸如何識別?
    新手爸媽必備:新生兒黃疸如何識別?原標題:《【掌健識】新手爸媽必備:新生兒黃疸識別與應對》閱讀原文
  • 新生兒黃疸是怎麼產生的?母乳會導致黃疸升高?
    新生兒黃疸如何應對?母乳會導致黃疸升高?新生兒出生後,在3—5天開始,寶寶眼睛和臉開始逐漸發黃,而且感覺越來越黃,這就是所謂的新生兒黃疸,10個新生兒9個有黃疸的,只是輕重程度不同而已。新生兒黃疸是怎麼產生的?胎兒在媽媽子宮內是通過臍帶,胎兒的生長發育後的廢物也是通過媽媽的臟器幫助排洩出來的,當寶寶出生後,自己的產生的膽紅素,就要由自己來處理了,新生兒肝臟處理膽紅素能力很弱的,多餘的沒有被肝臟處理的膽紅素蓄積在體內,達到一定程度,孩子就表現出黃疸。
  • 細數新生兒黃疸症狀
    新生兒出現黃疸的症狀,最焦心的莫過於新手爸媽了。想要正確應對新生兒黃疸,還是請新手爸媽們先來了解一下新生兒黃疸的症狀吧!
  • 新生兒黃疸愈演愈烈,新手爸媽如何治療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指剛出生的寶寶,出現皮膚泛黃的現象,它是新生兒時期,的一種特有現象。它是寶寶出生後,紅細胞,代謝破壞的一種表現。幾乎每個寶寶都會出現黃疸,黃疸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是它又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下面一起跟隨喜芽孕育的黃大夫一起來看看。
  • 新生兒常見病:新生兒黃疸,新媽媽該如何護理?
    其實這是很正常的新生兒常見症狀:寶寶是出黃疸了,我們現在都知道這是黃疸,以前的人不知道,還不知道寶寶變黃後想成什麼呢。我家寶寶是第三天開始變黃的,持續了有大約兩周左右就好了,當時就是每天觀察看她有沒有恢復正常膚色。並沒有多緊張,因為她只是皮膚黃並沒有痛苦。【新生兒黃疸是怎麼形成的?】新生兒黃疸的時候,寶寶的皮膚、鞏膜,甚至口腔黏膜都變黃。
  • 新生兒黃疸病因治療與誤區
    但當寶寶出生後,肝臟功能還不成熟,體內的紅細胞卻破壞多,每天生成的膽紅素又遠高於成人,所以,寶寶就沒有能力處理那麼多膽紅素,再加上又失去了母親的幫助,那麼,這些大量產生的膽紅素就會在短時間內蓄積形成一個高峰,於是出現了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黃疸對寶寶有傷害嗎? 大部分新生兒黃疸程度都不太重,也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傷害。
  • 為什麼會有新生兒黃疸?如何區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也許很多寶媽寶的爸爸們已經觀察到:在出生幾天後,寶寶的脂肪白皮膚是如何變成黃不拉的?是營養不良嗎?還是越來越多的「黃種人」?也許,一些有經驗的婦女會告訴你:這是新生兒黃疸,別擔心,基本上很多寶寶出生後都是黃色的,過幾天就會好的。
  • 如何判斷新生兒黃疸的嚴重性
    黃疸,是新生兒的最常見的表現之一,基本上每個寶寶在出生後,都要經歷一次黃疸。但黃疸也有輕重之分,到底哪些黃疸是正常現象,哪些黃疸是病理性的,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 新生兒黃疸危害大,家長怎麼看出新生兒黃疸的患病類型?
    新生兒黃疸要是能夠及時的發現的話就能夠將危害降到最低,否則很有可能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危害,對於新生兒黃疸這個疾病發生之後是不能夠忽視治療的,當然也不能盲目進行治療要根據孩子患病類型對症採取治療措施,才是疾病有效緩解治癒的關鍵,可是很多的人不了解新生兒黃疸疾病患病的時候也往往不知道如何是好。黃疸是由於一種叫做膽紅素的黃色色素在血液中大量出現,在皮膚中沉積造成的。
  • 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是多少?新生兒黃疸怎麼辦呢?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寶寶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是大部分寶寶必須經歷的過程,父母也不用過分擔心,聽醫生的建議,按時給寶寶吃藥和護理,很快就會好的。下面貓爸就對新生兒出現黃疸的進行詳細的說明:一、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是多少?
  • 新生兒黃疸護理
    新生兒黃疸原因 黃疸是新生兒時期最常見的症狀,引起新生兒黃疸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時期所特有的一種現象,由於胎兒在宮內低氧環境下,血液中的紅細胞生成過多
  • 為何新生兒會長黃疸?如何快速消退黃疸?擺脫小黃人
    隨著二胎的開放,新生兒的量也在不斷的增多,很多家庭都迎來了二胎,當然了,也有很多人是頭胎,在照顧寶寶的時候,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新生兒出生之後,身體的變化也比較多,因為很多的寶媽也是新手,看到寶寶的變化多,也會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這是正常現象,每個寶媽都會遇到,那自己就要注意,多學點東西,才能更好的處理異常。基本上每個寶寶在出生後,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長黃疸,看著寶寶身上的黃疸,很多寶媽也是想盡辦法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