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新生兒黃疸?如何區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2020-12-22 只剩一身疲倦

也許很多寶媽寶的爸爸們已經觀察到:在出生幾天後,寶寶的脂肪白皮膚是如何變成黃不拉的?是營養不良嗎?還是越來越多的「黃種人」?

也許,一些有經驗的婦女會告訴你:這是新生兒黃疸,別擔心,基本上很多寶寶出生後都是黃色的,過幾天就會好的。

真的是這樣嗎?如何正確面對新生兒黃疸?

為什麼出生後寶寶會變黃?

寶寶黃疸的症狀與血液中游離膽紅素有關,其主要來源於紅細胞的分解代謝。

出生前,寶寶體內的紅細胞比正常人高,當寶寶出生後能呼吸時,一部分紅細胞會發生凋亡,血液中游離膽紅素自然增加,於是寶寶就會表現脫離皮膚黃色染色。

如果游離膽紅素高,則會隨血液進入大腦,損害腦功能,引起膽紅素腦病。

因此人體將肝臟送到體內代謝,加工成無毒的結合膽紅素,並與膽汁一起排洩到腸道分解,絕大多數膽紅素會隨糞便排出體外。

學會區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根據苗哥的上述解釋,你寶媽寶的父親應該對寶寶的變黃過程和引起黃疸的膽紅素代謝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寶寶肝容量逐漸正常,黃寶寶血游離膽紅素會慢慢下降,這是常見的生理性黃疸。這種生理性黃疸一般在出生後2-3天開始發黃,而且黃的程度不深,一般持續1周~2周。

如果短時間內大量紅細胞死亡(如新生兒溶血),肝、腸功能低下或異常,或膽紅素轉運和排洩途徑異常(如新生兒膽道閉鎖),使血液中游離膽紅素持續升高,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一般寶寶在出生時24小時開始變黃,程度嚴重,通常表現是手掌和腳的黃色,寶寶的精神狀態和進食狀況都很差,嚴重者可引起膽紅素腦病,危及寶寶的生命。

現在很多醫院都會對新生兒進行皮膚膽紅素檢測,如果皮膚膽紅素檢測高,血液中的膽紅素測量值也很高,寶媽寶貝兒千萬不要大意,認為這是生理性黃疸,不需要治療。

也許僥倖心理會導致大錯在孩子們的未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會有新生兒黃疸?寶媽該怎麼區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也許,有些有經驗的女性會告訴你:這是新生兒黃疸,不必擔心,基本上很多寶寶出生後都黃,過幾天自己就好了。真的是這樣嗎?各位寶爸寶媽該如何正確面對新生兒黃疸呢?寶寶出生後為什麼會變黃?造成寶寶黃疸症狀是和血中的游離膽紅素有關,而游離膽紅素多來自紅細胞的分解代謝。寶寶出生前體內紅細胞是高於正常人的,當出生後寶寶自己可以呼吸了,不需那麼多的紅細胞運輸氧氣,就會凋亡一部分紅細胞,血中的游離膽紅素自然就高起來,所以寶寶們會表現出皮膚的黃染。
  • 如何區分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五個不正常現象需就醫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什麼是黃疸,以及如何區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什麼是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黃疸的區分,區分可以看這幾點1、生理性黃疸一般發生產後的2天後,病理性黃疸出現的會比較早,一般在產後12小時就出現了。2、生理性黃疸一般在產後的15天左右就會自行消退了,而病理性黃疸病情反覆,持續時間較長。
  • 「黃疸的種類」如何區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很多媽媽會問:醫生您看看我的寶寶是病理性的黃疸還是生理性的黃疸呢?上一篇提到正常的孩子有黃疸,50%~80%的孩子都有黃疸,也可以說是生理性的黃疸。生理性的黃疸是不需要處理的,那什麼樣的黃疸叫做生理性的黃疸,什麼樣的黃疸叫做病理性的黃疸呢?
  • 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家長如何鑑別?
    新生兒黃疸是指嬰兒的皮膚顏色出現黃染的現象,是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症狀體徵不同生理性黃疸為輕中度,病理性黃疸為重度,這兩種進行判斷最簡便的方法為:在自然光線下,面部自然黃染則為輕度,若有軀幹黃染則為中度,若四肢和手腳心都出現黃染即為重度。觀察軀幹和四肢時,先用手指按壓皮膚,然後放開手指,再看黃染是否存在,若存在則可判斷病理性黃疸,並伴有吐奶、發燒、抽搐、嗜睡、大便發白等表現。
  • 如何判斷新生兒是病理性黃疸還是生理性黃疸?看完這篇就知道啦!
    寶寶黃疸是常見的新生兒常見疾病,主要表現為面頸部、軀幹甚至全身都泛黃,通常2-3日後會慢慢消退。很多寶媽也都知道黃疸對寶寶的身體可以造成嚴重的傷害,那麼寶媽們知道黃疸分為病理性黃疸和生理性黃疸嗎?二者的症狀表現以及危害也是不一樣的。
  • 母乳性黃疸,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到底是怎麼回事?
    當寶寶被確診為患上母乳性黃疸後 ,如果程度較輕 ,孩子精神狀態好,吃奶量與當日齡的孩子相差不大,那麼並不需要特殊的藥物治療。只要持續監測孩子體重增長情況就可以,生長曲線在正常範圍平穩增長的話,爸爸媽媽就可以放心 ,一般也無需停餵母乳 。需要來醫院就醫的情況在最後。第二問:小李醫生,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黃疸?
  •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的區別,看懂這張圖就夠了
    新生兒黃疸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在臨床上約有85%的足月兒及絕大多數的早產兒在出生後一周內出現黃疸。黃疸又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那麼這兩種黃疸症狀有什麼差別?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去醫院就診?1、什麼是新生兒黃疸?
  •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的區別……
    出生後幾天,面部甚至全身呈現黃色,這就是黃疸。黃疸每個小孩都有,有的寶寶出現早,消退快,為生理性黃疸。而消退慢,或反覆出現則為病理性黃疸。足月兒可持續兩周,早產兒可持續三周不消退。黃疸是怎麼來的呢?寶寶從母體內的無氧環境到體外的有氧環境,血液中的紅細胞被破壞,從而形成橙黃色膽紅素,寶寶又無法將其排出體外,導致在體內越積越多,寶寶的皮膚就變得越來越黃。
  • 生理性、病理性、母乳性黃疸的區別,寶寶得黃疸期間如何餵奶?
    病理性黃疸程度重,呈金黃色或黃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較明顯的黃疸,且黃疸持久,出生2—3周後黃疸仍持續不退甚至加深,或減輕後又加深,並伴有貧血或大便顏色變淡現象。
  • 小兒病理性黃疸和生理性黃疸怎麼區別?哪種黃疸應該去醫院?
    可是,如果剛出生的新生兒,黃疸總是不退,怎麼辦?是應該在家裡觀察呢,還是需要去醫院照光呢? 都說當媽的不容易,在現在更是如此,說到新生兒黃疸,大多數新生兒都會有,黃疸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的。 生理性黃疸,大多在新生兒出生後2~3天出現,4~5天時最嚴重,足月兒一般在7~10天消退,早產兒一般在2~4周消退。
  • 新生寶寶黃疸,要區分生理性or病理性
    直播內容來源於寶寶知道直播嘉賓蘇白鴿醫生,課後整理來源於寶寶知道冷豔女王ye什麼是新生兒黃疸?答案是寶寶出生三四天之後,血清中的膽紅素慢慢升高,寶寶面部皮膚,眼睛以及身上的皮膚會開始變得發黃,這就是新生兒黃疸。黃疸可以預防嗎?
  • 新生兒黃疸:怎麼區分生理性還是病理性?吃母乳寶寶變黃怎麼辦?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導語:新生兒一般在出生24小時後出現變黃的情況,這應該是出黃疸了,關於黃疸要細分的話會有三種情況,一起來了解下。
  • 寶寶的黃疸數值怎麼看?怎麼辨別是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
    黃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病理性的黃疸需要及時就醫治療,但生理性的黃疸只需要護理得當,會自行康復。1)生理性黃疸的特點 大部分新生兒黃疸屬於「生理性黃疸」,會在1~2周內消退,也有很多寶寶會持續1個半月,母乳餵養的寶寶,黃疸甚至可能持續幾個月。但如果膽紅素急劇上升,進入腦細胞,造成「核黃疸」,就會對寶寶造成嚴重的傷害。
  • 新生兒黃疸大多無害無須治療病理性黃疸或致腦損傷須早治
    編者按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持續推進,新生兒數量也在逐年上升。俗話說「十個寶寶九個黃」,家長們在迎接寶寶的激動和喜悅中,很快就會面臨第一個困惑:新生兒黃疸。為什麼小嬰兒會有黃疸?這屬正常現象嗎?不治療會引發其他疾病嗎?近日,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特別專訪了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附屬八一兒童醫院的專家,詳細解答了家長們所關心的新生兒黃疸的一系列問題。專家特別提醒,約有85%的足月兒及絕大多數早產兒在新生兒期會出現暫時性總膽紅素增高,其大多為生理性的,不需治療,一般一周左右會自然消退。
  • 5張圖告訴你,生理性黃疸VS病理性黃疸有什麼區別
    黃疸是常見的新生兒常見疾病,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那麼二者有什麼區別呢,下面一組圖片將告訴你答案:1、具體症狀 正常的新生兒幾乎都會出現生理性黃疸,皮膚呈淺黃色;病理性黃疸情況較重,寶寶全身呈橘黃色,眼白、手心、足心發黃,寶寶精神狀態不好,愛哭鬧。
  • 2019山東醫療衛生考試護理學基礎知識: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的鑑別
    2019山東醫療衛生考試護理學基礎知識: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的鑑別 新生兒黃疸是膽紅素(大部分為未結合膽紅素)在體內積聚而引起,其原因很多,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 新生兒黃疸多久消退 病理性黃疸需及時治療
    新生兒與成人相比,由於紅血球相對較多,而肝臟還未發育成熟,紅血球代謝後的物質不容易代謝完全,就會出現黃疸,臨床把這種情況叫做生理性黃疸。一般在寶寶出生兩天以後,媽媽就能看出來嬰兒皮膚黃黃的,在出生後三天到五天,黃疸指數達到最大值,這個時候小嬰兒的眼白可能都會黃黃的。
  • 新生兒黃疸是怎麼產生的?母乳會導致黃疸升高?
    新生兒黃疸如何應對?母乳會導致黃疸升高?新生兒出生後,在3—5天開始,寶寶眼睛和臉開始逐漸發黃,而且感覺越來越黃,這就是所謂的新生兒黃疸,10個新生兒9個有黃疸的,只是輕重程度不同而已。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是多少?正常足月產的小寶寶,新生兒黃疸在第二到第四天出現,平均在第四到第五天到達高峰在一周到兩周之內會消失,早產兒的黃疸持續會較久。新生兒黃疸的顏色不能太深(黃疸的深淺可以請教醫師,或由驗血決定),膽色素的數值平均十一到十二毫克左右。
  • 新生兒黃疸如何護理,為什麼新生兒大部分都會得黃疸
    橘子媽媽懷孕的時候肚子超大,每天腿和腳腫的都不行,又睡不好,很辛苦;好不容易熬過了40周,千辛萬苦把小橘子生出來了,哪裡知道考驗才剛剛開始,漫漫育兒路上的第一關就是新生兒黃疸。
  • 如何辨別生理性和病理性黃疸
    「十個寶寶九個黃」,新生兒黃疸是每個寶寶必須經歷的階段。生理性黃疸是對人體有益的,可以抗氧化、抗炎,而病理性黃疸如果不控制,可能會引發嚴重腦損傷或者肝損壞。生理性黃疸對人體有益。寶寶出生一段時間之後,皮膚、白眼球、鞏膜出現黃疸是比較常見的問題,原因是寶寶血液中出現了膽紅素。寶寶在母體內的時候血色素是偏高的,出生的時候血色素能夠到20~22克。之後,寶寶的血色素慢慢就會降到14克。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大量的紅細胞被破壞掉,生成膽紅素。膽紅素在正常範圍之內的,叫生理性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