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
導語:新生兒一般在出生24小時後出現變黃的情況,這應該是出黃疸了,關於黃疸要細分的話會有三種情況,一起來了解下。
很多陪產的家人和新媽媽在寶寶出生後,看到自己粉嫩的小寶寶開心的不得了,但是剛過了2天,突然發現寶寶成了「小黃人」,真是好難看呀。但是過陣子又恢復了原樣,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就是新生兒黃疸,在寶寶出生24小時到10天內出現的黃疸是生理性黃疸,面部和白眼球發黃,很明顯的。在醫院的時候,護士每天早上會查房,檢測黃疸的數值,如果有異常會及時治療。
一、新生兒黃疸的分類
1、生理性黃疸
這是新生兒的一種正常現象,這是因為在孕期的時候是臍帶供氧,而寶寶出生之後變為自主呼吸供氧,這就會導致紅細胞需求量減少,大量的紅細胞會被代謝掉,造成新生兒血液中的膽紅素含量增高,再加上新生兒的肝功能和肝腸循環不成熟,就會導致過多的膽紅素排不出去,就形成了黃疸。一般10天左右就會消失。
2、病理性黃疸
這應該是新生兒先天存在的一種疾病,比如感染、溶血等,膽紅素穿過血腦屏障進入寶寶大腦引發膽紅素腦病。這種情況下,寶寶發黃的程度會加重。
3、母乳性黃疸
正常情況下也就是分類1、2兩種情況,細分的話再加上第三種母乳性黃疸,有的寶寶可能是吃母乳就會變黃,然後給吃奶粉,沒想到過了幾天一吃母乳又變黃了,這是因為母乳中含有一種特殊的酶,影響了寶寶膽紅素的代謝,形成了母乳性黃疸,隨著肝臟逐漸成熟、代謝能力增強,會消退的。
吃母乳「變黃」怎麼辦?在下面就會提到。
二、新生兒黃疸怎麼辦?
1、堅持母乳餵養
對於生理性黃疸,要增加母乳餵養的次數,多餵養,促進新生兒的排便量,因為膽紅素排出體外的方式主要是通過糞便排出,另外要曬太陽,不管是哪種黃疸,曬太陽不僅可以去黃疸,還能夠促進鈣的吸收,預防佝僂病。曬太陽的時候,不要隔著窗子,要把寶寶的衣服脫下來,裸露大部分,當然也不能在陽光太強的時候照射,避免曬壞了。
2、照藍光
對於病理性的黃疸,最常見的治療方式就是照藍光。
3、對於母乳性黃疸,只要黃疸值在警戒水平以下,就可以正常母乳餵養,如果偏高,可諮詢醫生如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