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生理性黃疸怎麼辦,新手寶媽要知曉

2020-07-30 雲翔鳳飛

上午八點多一點,剛剛上班,就接到表姐的電話。電話裡表姐說道:「弟啊,你表妹娜娜前幾天剛順產生了個大胖小子,你也升格當姥爺了!」。娜娜是表姐的女兒,這幾天在預產期,我是知道的,就是什麼時間生的還不清楚。

寶寶生理性黃疸怎麼辦,新手寶媽要知曉

我說「姐啊,恭喜你了,升格當姥姥了!」剛開始我還以為是表姐報喜呢,準備通知什麼時間去吃寶寶的滿月酒席呢。但是,聽著表姐的喜慶聲音裡又帶著一絲焦慮。感到有什麼事情。於是,問道:「姐,還有什麼事情嗎?是娜娜有什麼不舒服還是寶寶有什麼問題?」

表姐接著就焦急地說道:「是這樣的,寶寶出生後一切都正常,你表妹娜娜也恢復的特別好。就是出院後寶寶出現了全身發黃。到醫院看了,醫生說是生理性黃疸,沒事,讓回家多喝點白開水就行了。可娜娜不放心,讓我趕緊聯繫你,你給分析分析,有什麼問題沒有?」

寶寶生理性黃疸怎麼辦,新手寶媽要知曉

聽到這裡,我的擔心是放了下來,既然是經醫生診斷過的生理性黃疸,那肯定沒有什麼問題了。我說:「這樣,姐,這個一句話兩句話是說不清的,下班後我到家裡去,給您和娜娜談談什麼是生理性黃疸,該如何進行幹預?好不好。」表姐說那好那好,我等著啊。掛了電話,我想到,有必要和寶媽們一塊了解一下黃疸尤其是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相關知識。

寶寶生理性黃疸怎麼辦,新手寶媽要知曉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很常見的一種疾病,是指28天內的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大約新出生寶寶中十個會有九個都會有黃疸。

生理性黃疸是在寶寶出生後2-3天開始出現,而且黃疸逐漸加深,到第4-5天時會達到高峰,之後逐漸減輕,一般足月的寶寶2周即可消退,早產兒要延遲一周。黃疸程度不深,皮膚顏色呈淡黃色,除了皮膚、眼白泛黃外,沒有其他症狀,新生兒精神狀態好,吃奶,大小便、發育、睡眠等狀況良好。

寶寶生理性黃疸怎麼辦,新手寶媽要知曉

病理性黃疸是寶寶在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持續時間長,超過2周仍然不消退,或者消退後再次復發。黃疸程度過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膚黏膜明顯發黃,新生兒精神欠佳,吮吸無力,大小便顏色異常,嚴重者出現嗜睡、抽搐。

寶寶生理性黃疸是一種正常現象,是不需要治療的。而病理性黃疸就是一種疾病了,必須就醫治療。一般來說,作為寶媽,只要能分辨出寶寶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的黃疸就可以了。如果不放心,可以到醫院由醫生來幫助診斷,生理性的回家做好護理就行,病理性的就聽醫生的進行治療了。

寶寶生理性黃疸怎麼辦,新手寶媽要知曉

寶寶生理性黃疸雖然不需要特殊方法治療就可痊癒,但寶媽們也不要忽視,應該密切觀察孩子的表現,比如精神狀態、心率心音等,發現異常應儘快就醫。如無異常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幫助寶寶消退黃疸。

可以給寶寶餵些白開水,讓寶寶能夠在排尿的同時排掉體內的黃疸。如果寶寶黃疸指數很高的時候,可以給寶寶喝點兒葡萄糖水。

寶寶生理性黃疸怎麼辦,新手寶媽要知曉

寶媽要在陽光不是很強烈的時候,多帶寶寶曬太陽,要儘量多地讓陽光曬到孩子的皮膚。還可以停止母乳餵養幾天天,如果是母乳的原因導致寶寶黃疸,在停止餵養母乳以後,黃疸指數就會下降的。等黃疸症狀較輕時,可以繼續吃母乳。

寶寶生理性黃疸,經過積極的幹預後,通常預後良好,一般沒有後遺症,寶媽盡可以放心。

相關焦點

  • 新生兒黃疸:怎麼區分生理性還是病理性?吃母乳寶寶變黃怎麼辦?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導語:新生兒一般在出生24小時後出現變黃的情況,這應該是出黃疸了,關於黃疸要細分的話會有三種情況,一起來了解下。
  • 寶寶黃疸,寶媽粗心導致越來越嚴重,寶寶黃疸可能跟孕媽行為有關
    寶寶黃疸,寶媽粗心,結果黃疸愈發嚴重 作為新手媽媽,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想每時每刻都陪在孩子身邊,給孩子十全十美的照顧。 如果出現黃疸,2周之後會自己消退,或者花費3周的時間消退,那麼,很可能是生理性黃疸。
  • 寶寶吐奶怎麼辦,新手寶媽要知曉
    如果寶媽在給寶寶餵奶後不久,一般在半小時左右,寶寶出現吐奶,這時就要注意了,如果是寶寶偶爾吐一次奶,精神也很好,那就不用管它了。假如寶寶吐奶的量比較多,連續吐,並且寶寶會有張口伸脖、痛苦難受的表情,這時提示寶寶吐奶,寶媽就要注意留心觀察了。
  • 寶寶生理性黃疸,怎麼護理和幹預
    生理性黃疸是在寶寶出生後2-3天開始出現,而且黃疸逐漸加深,到第4-5天時會達到高峰,之後逐漸減輕,一般足月的寶寶2周即可消退,早產兒要延遲一周。黃疸程度不深,皮膚顏色呈淡黃色,除了皮膚、眼白泛黃外,沒有其他症狀,新生兒精神狀態好,吃奶,大小便、發育、睡眠等狀況良好。
  • 小兒病理性黃疸和生理性黃疸怎麼區別?哪種黃疸應該去醫院?
    可是,如果剛出生的新生兒,黃疸總是不退,怎麼辦?是應該在家裡觀察呢,還是需要去醫院照光呢? 都說當媽的不容易,在現在更是如此,說到新生兒黃疸,大多數新生兒都會有,黃疸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的。 生理性黃疸,大多在新生兒出生後2~3天出現,4~5天時最嚴重,足月兒一般在7~10天消退,早產兒一般在2~4周消退。
  • 寶寶出生有黃疸怎麼辦?
    俗話說「十個寶寶九個黃」,家長們在迎接寶寶的激動和喜悅中,很快就會面臨第一個困惑:新生兒黃疸。那新手爸媽要怎麼辦呢? 新生寶寶出現黃疸分兩種情況,即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 新生寶寶黃疸,要區分生理性or病理性
    答案是不可以的,每個寶寶出生之後過不了幾天,黃疸就會隨之而來。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是指寶寶出生三四天之後,皮膚慢慢變黃,大概到了2周左右,黃疸就會慢慢消退。值得注意的是,正常的黃疸出現時間是寶寶出生後的3-4天。病理性黃疸一般是指半個月之後還未消退。
  • 如何判斷新生兒是病理性黃疸還是生理性黃疸?看完這篇就知道啦!
    寶寶黃疸是常見的新生兒常見疾病,主要表現為面頸部、軀幹甚至全身都泛黃,通常2-3日後會慢慢消退。很多寶媽也都知道黃疸對寶寶的身體可以造成嚴重的傷害,那麼寶媽們知道黃疸分為病理性黃疸和生理性黃疸嗎?二者的症狀表現以及危害也是不一樣的。
  • 寶寶吐奶了怎麼辦?新手寶媽不要慌
    每一位新手寶媽寶爸都是有一個過程的,要學會如何正確護理新生寶寶。新生寶寶為什麼容易吐奶?吐奶了怎麼辦?  首先我們需要確定一下是什麼原因會寶寶會導致吐奶?  新生寶寶吐奶多為生理反應。主要是新生寶寶小,身體發育尚不成熟,胃容量也較小,而且食管肌肉張力較低,當攝入量較大、較多時,食物就會上湧,發生吐奶的情況。
  • 孩子有黃疸怎麼辦?新手寶媽寶爸快瞧瞧!
    每位可愛的「小天使」寶貝來到這個美麗世界,爸爸媽媽都希望他/她可以健健康康的長大,但是就是有些小粗心的寶媽寶爸容易忽略寶寶身體發出的一些訊號,最終給寶貝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
  • 寶寶就變成小黃人了?這種情況下,新生兒黃疸要治療
    其實呢,這種情況一般不用太擔心,因為百分之七八十的寶寶在出生後的幾天都有可能變成「小黃人」,寶寶這種其。情況呢,我們稱它為新生兒黃疸。一聽說黃疸許多新手寶媽寶爸們就會緊張,擔心,因為許多寶寶一出生各項檢查都是正常的,怎麼會得黃疸呢?這黃疸嚴重嗎?黃疸是怎樣出現的呢?
  • 寶寶出現了黃疸應該怎麼辦?
    新生兒黃疸作為新手媽媽的你,當孩子出現黃疸的時候,你是否會感到非常的緊張呢?我的孩子出生的時候,皮膚第一天還是非常的紅潤,但是到了第二天慢慢的就開始發黃,我們也開始緊張起來。當時,我們對新生兒黃疸的知識也不是非常的了解。
  • 為什麼會有新生兒黃疸?如何區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也許很多寶媽寶的爸爸們已經觀察到:在出生幾天後,寶寶的脂肪白皮膚是如何變成黃不拉的?是營養不良嗎?還是越來越多的「黃種人」?也許,一些有經驗的婦女會告訴你:這是新生兒黃疸,別擔心,基本上很多寶寶出生後都是黃色的,過幾天就會好的。
  • 【育兒須知】寶寶出生有黃疸怎麼辦?
    俗話說「十個寶寶九個黃」,家長們在迎接寶寶的激動和喜悅中,很快就會面臨第一個困惑:新生兒黃疸。那新手爸媽要怎麼辦呢?新生兒膽紅素代謝決定的,必然要發生的生理現象,而不是由任何其他疾病引起的黃疸。,最遲不超過出生後2周,早產兒可延遲至出生後三四周退淨,一般的生理性黃疸都能順利消失,不需治療。
  • 為什麼會有新生兒黃疸?寶媽該怎麼區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也許,有些有經驗的女性會告訴你:這是新生兒黃疸,不必擔心,基本上很多寶寶出生後都黃,過幾天自己就好了。真的是這樣嗎?各位寶爸寶媽該如何正確面對新生兒黃疸呢?寶寶出生後為什麼會變黃?造成寶寶黃疸症狀是和血中的游離膽紅素有關,而游離膽紅素多來自紅細胞的分解代謝。寶寶出生前體內紅細胞是高於正常人的,當出生後寶寶自己可以呼吸了,不需那麼多的紅細胞運輸氧氣,就會凋亡一部分紅細胞,血中的游離膽紅素自然就高起來,所以寶寶們會表現出皮膚的黃染。
  • 寶寶的黃疸數值怎麼看?怎麼辨別是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
    黃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病理性的黃疸需要及時就醫治療,但生理性的黃疸只需要護理得當,會自行康復。1)生理性黃疸的特點 大部分新生兒黃疸屬於「生理性黃疸」,會在1~2周內消退,也有很多寶寶會持續1個半月,母乳餵養的寶寶,黃疸甚至可能持續幾個月。但如果膽紅素急劇上升,進入腦細胞,造成「核黃疸」,就會對寶寶造成嚴重的傷害。
  • 寶寶黃疸怎麼辦?比較常見的的治療方法,其實都是錯的
    寶寶黃疸怎麼辦?比較常見的的治療方法,其實都是錯的很多寶寶在出生的時候都是白白嫩嫩的,但是之後三四天之後突然就會出現眼睛和臉上都開始變黃。小編相信在幾個點中,總有一個是你聽過或者是即將要聽到的,這很正常,因為「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口口相傳的。因為很多的新生寶寶都會出現一些不同程度上的黃疸,寶寶剛出生的時候肝臟等器官功能都不是很完善,所以備有辦法去代謝體內出現多餘的膽紅素,最後就出現了黃疸這樣的症狀。但是黃疸也是有不同的,一種是生理性的,另一種是病理性的。
  • 生理性黃疸?母乳性黃疸?新手爸媽們,你們了解嗎?
    生理性黃疸?母乳性黃疸?新手爸媽們,你們了解嗎?2020-05-22 12: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上海市兒童醫院 上海市兒童醫院健康科普了解了黃疸的一般知識
  • 生理性、病理性、母乳性黃疸的區別,寶寶得黃疸期間如何餵奶?
    如果分娩時有產傷的嬰兒可能會患上黃疸,因為大量血液在損傷處分解形成更多膽紅素。早產兒也是因為肝臟不成熟,容易出現黃疸。其他原因如感染、肝臟疾病、血型不相容等也會引起黃疸,但並不常見。 黃疸又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即暫時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症狀。
  • 新手爸媽快收藏,一張黃疸圖輕鬆應對新生兒黃疸!
    黃疸,當了爸媽的人都不陌生,大約80%的寶寶在出生後都會出現一些皮膚黏膜、鞏膜的黃疸,這是正常的。黃疸又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但是大部分寶寶都屬於生理性黃疸,過了黃疸高峰期會逐漸的自然消退。什麼是生理性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