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八點多一點,剛剛上班,就接到表姐的電話。電話裡表姐說道:「弟啊,你表妹娜娜前幾天剛順產生了個大胖小子,你也升格當姥爺了!」。娜娜是表姐的女兒,這幾天在預產期,我是知道的,就是什麼時間生的還不清楚。
我說「姐啊,恭喜你了,升格當姥姥了!」剛開始我還以為是表姐報喜呢,準備通知什麼時間去吃寶寶的滿月酒席呢。但是,聽著表姐的喜慶聲音裡又帶著一絲焦慮。感到有什麼事情。於是,問道:「姐,還有什麼事情嗎?是娜娜有什麼不舒服還是寶寶有什麼問題?」
表姐接著就焦急地說道:「是這樣的,寶寶出生後一切都正常,你表妹娜娜也恢復的特別好。就是出院後寶寶出現了全身發黃。到醫院看了,醫生說是生理性黃疸,沒事,讓回家多喝點白開水就行了。可娜娜不放心,讓我趕緊聯繫你,你給分析分析,有什麼問題沒有?」
聽到這裡,我的擔心是放了下來,既然是經醫生診斷過的生理性黃疸,那肯定沒有什麼問題了。我說:「這樣,姐,這個一句話兩句話是說不清的,下班後我到家裡去,給您和娜娜談談什麼是生理性黃疸,該如何進行幹預?好不好。」表姐說那好那好,我等著啊。掛了電話,我想到,有必要和寶媽們一塊了解一下黃疸尤其是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相關知識。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很常見的一種疾病,是指28天內的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大約新出生寶寶中十個會有九個都會有黃疸。
生理性黃疸是在寶寶出生後2-3天開始出現,而且黃疸逐漸加深,到第4-5天時會達到高峰,之後逐漸減輕,一般足月的寶寶2周即可消退,早產兒要延遲一周。黃疸程度不深,皮膚顏色呈淡黃色,除了皮膚、眼白泛黃外,沒有其他症狀,新生兒精神狀態好,吃奶,大小便、發育、睡眠等狀況良好。
病理性黃疸是寶寶在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持續時間長,超過2周仍然不消退,或者消退後再次復發。黃疸程度過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膚黏膜明顯發黃,新生兒精神欠佳,吮吸無力,大小便顏色異常,嚴重者出現嗜睡、抽搐。
寶寶生理性黃疸是一種正常現象,是不需要治療的。而病理性黃疸就是一種疾病了,必須就醫治療。一般來說,作為寶媽,只要能分辨出寶寶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的黃疸就可以了。如果不放心,可以到醫院由醫生來幫助診斷,生理性的回家做好護理就行,病理性的就聽醫生的進行治療了。
寶寶生理性黃疸雖然不需要特殊方法治療就可痊癒,但寶媽們也不要忽視,應該密切觀察孩子的表現,比如精神狀態、心率心音等,發現異常應儘快就醫。如無異常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幫助寶寶消退黃疸。
可以給寶寶餵些白開水,讓寶寶能夠在排尿的同時排掉體內的黃疸。如果寶寶黃疸指數很高的時候,可以給寶寶喝點兒葡萄糖水。
寶媽要在陽光不是很強烈的時候,多帶寶寶曬太陽,要儘量多地讓陽光曬到孩子的皮膚。還可以停止母乳餵養幾天天,如果是母乳的原因導致寶寶黃疸,在停止餵養母乳以後,黃疸指數就會下降的。等黃疸症狀較輕時,可以繼續吃母乳。
寶寶生理性黃疸,經過積極的幹預後,通常預後良好,一般沒有後遺症,寶媽盡可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