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新生兒是病理性黃疸還是生理性黃疸?看完這篇就知道啦!

2021-01-08 騰訊網

寶寶黃疸是常見的新生兒常見疾病,主要表現為面頸部、軀幹甚至全身都泛黃,通常2-3日後會慢慢消退。很多寶媽也都知道黃疸對寶寶的身體可以造成嚴重的傷害,那麼寶媽們知道黃疸分為病理性黃疸和生理性黃疸嗎?二者的症狀表現以及危害也是不一樣的。

菠蘿姐發現很多新手媽媽由於不會區分病理性黃疸和生理性黃疸,往往導致她們把病理性黃疸誤認為就是生理性黃疸,這樣也會造成一些不好的後果。今天就帶寶媽們來全面了解新生兒病理性黃疸和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和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有哪些不同之處?

從時間上區分:

生理性黃疸:多於生後2-3天出現,4-5天達高峰,一般寶寶無其他不適,黃疸持續7-10天消退,早產兒可延長到2-4周。

病理性黃疸:在生後24小時內即出現,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大於2周,早產兒大於4周。

從黃疸的症狀上看:

生理性黃疸:黃疸程度較輕,黃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軀幹部,而前臂、小腿、手心及足心常無明顯黃疸。

病理性黃疸:皮膚呈金黃色,甚至桔黃色,或黃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也有較明顯的黃染。

從寶寶以往病史判斷:

如果寶寶在媽媽肚子裡一直很健康,出生之後也沒有出現窒息或者感染疾病等情況,發生的黃疸多為生理性黃疸。如果寶寶出現某種特殊疾病時,出現的黃疸就很有可能是病理性黃疸。

根據寶寶一般情況進行判斷:

生理性黃疸:新生兒一般情況良好,體溫正常,食慾好,睡眠、哭聲、精神狀態和平常一樣,體重漸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病理性黃疸:可伴有體溫不正常、食慾不佳、嘔吐,或精神差、嗜睡、兩眼呆滯、吸奶無力、不吃奶甚至出現呻吟、尖聲哭叫等。伴有貧血或大便顏色變淡或呈白色(白陶土樣)者;尿液呈深黃色、茶色甚至醬油色。醫生會根據胎齡、日齡、有無高危因素等綜合評估寶寶黃疸程度。

新生兒黃疸怎麼辦?

一般來說,新生兒生理性黃疸不需要治療,寶媽平常注意加強寶寶餵養即可,一般2到3日會自己慢慢消除。病理性黃疸通常以光療、藥物治療和換血治療為主。

1、光照療法

光照治療是一種通過螢光燈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的輔助療法。通常採用連續照射的方法,使膽紅素轉變成一種更容易通過寶寶的尿液排出體外的東西,這樣也可以緩解新生兒黃疸。

2、換血療法

如果新生兒黃疸比較嚴重或經過光照療法後膽紅素水平仍持續升高,寶寶就需要進行換血療法。

相關焦點

  • 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家長如何鑑別?
    新生兒黃疸是指嬰兒的皮膚顏色出現黃染的現象,是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症狀體徵不同生理性黃疸為輕中度,病理性黃疸為重度,這兩種進行判斷最簡便的方法為:在自然光線下,面部自然黃染則為輕度,若有軀幹黃染則為中度,若四肢和手腳心都出現黃染即為重度。觀察軀幹和四肢時,先用手指按壓皮膚,然後放開手指,再看黃染是否存在,若存在則可判斷病理性黃疸,並伴有吐奶、發燒、抽搐、嗜睡、大便發白等表現。
  • 為什麼會有新生兒黃疸?如何區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也許很多寶媽寶的爸爸們已經觀察到:在出生幾天後,寶寶的脂肪白皮膚是如何變成黃不拉的?是營養不良嗎?還是越來越多的「黃種人」?也許,一些有經驗的婦女會告訴你:這是新生兒黃疸,別擔心,基本上很多寶寶出生後都是黃色的,過幾天就會好的。
  • 母乳性黃疸,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到底是怎麼回事?
    怎麼判斷孩子是母乳性黃疸,還是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呢?有時間上的區別嗎?還是必須要去醫院監測?小李醫生答:孩子出現黃疸的原因,簡單來說有這幾條,第一是:孩子膽紅素生成增加,比如說孩子和媽媽的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這裡面又包括RH溶血和ABO溶血。再比如說,感染引起的溶血或者是孩子紅細胞形態異常,又或紅細胞內的酶出現了問題引起的溶血。
  • 「黃疸的種類」如何區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很多媽媽會問:醫生您看看我的寶寶是病理性的黃疸還是生理性的黃疸呢?上一篇提到正常的孩子有黃疸,50%~80%的孩子都有黃疸,也可以說是生理性的黃疸。生理性的黃疸是不需要處理的,那什麼樣的黃疸叫做生理性的黃疸,什麼樣的黃疸叫做病理性的黃疸呢?
  • 寶寶的黃疸數值怎麼看?怎麼辨別是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
    黃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病理性的黃疸需要及時就醫治療,但生理性的黃疸只需要護理得當,會自行康復。1)生理性黃疸的特點 大部分新生兒黃疸屬於「生理性黃疸」,會在1~2周內消退,也有很多寶寶會持續1個半月,母乳餵養的寶寶,黃疸甚至可能持續幾個月。但如果膽紅素急劇上升,進入腦細胞,造成「核黃疸」,就會對寶寶造成嚴重的傷害。
  •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的區別,看懂這張圖就夠了
    新生兒黃疸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在臨床上約有85%的足月兒及絕大多數的早產兒在出生後一周內出現黃疸。黃疸又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那麼這兩種黃疸症狀有什麼差別?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去醫院就診?1、什麼是新生兒黃疸?
  • 如何區分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五個不正常現象需就醫
    欣欣媽媽說自己孩子出生快一個月了,可是身上的黃疸遲遲不退,還有嚴重的跡象。欣欣媽半夜發私信問我,孩子是不是得了什麼嚴重疾病啊?如果寶寶黃疸一周後還沒有消退,說明不是生理性的黃疸,已經是病理性黃疸了,需要及時就醫治療了。
  • 生理性、病理性、母乳性黃疸的區別,寶寶得黃疸期間如何餵奶?
    如果分娩時有產傷的嬰兒可能會患上黃疸,因為大量血液在損傷處分解形成更多膽紅素。早產兒也是因為肝臟不成熟,容易出現黃疸。其他原因如感染、肝臟疾病、血型不相容等也會引起黃疸,但並不常見。 黃疸又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即暫時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症狀。
  • 如何判斷新生兒黃疸
    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後的一周內可以出現皮膚黃染。這主要是由於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特點決定的。如果黃疸的程度較輕,屬於生理性黃疸。家長不必過分緊張。生理性黃疸一般在新生兒出生後2-3天開始出現,出生後4-6天是最黃的時候,7-10天以後逐漸消退。  家長在家裡如何判斷新生兒黃疸的程度呢?
  • 新生寶寶黃疸,要區分生理性or病理性
    直播內容來源於寶寶知道直播嘉賓蘇白鴿醫生,課後整理來源於寶寶知道冷豔女王ye什麼是新生兒黃疸?答案是寶寶出生三四天之後,血清中的膽紅素慢慢升高,寶寶面部皮膚,眼睛以及身上的皮膚會開始變得發黃,這就是新生兒黃疸。黃疸可以預防嗎?
  • 小兒病理性黃疸和生理性黃疸怎麼區別?哪種黃疸應該去醫院?
    可是,如果剛出生的新生兒,黃疸總是不退,怎麼辦?是應該在家裡觀察呢,還是需要去醫院照光呢? 都說當媽的不容易,在現在更是如此,說到新生兒黃疸,大多數新生兒都會有,黃疸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的。 生理性黃疸,大多在新生兒出生後2~3天出現,4~5天時最嚴重,足月兒一般在7~10天消退,早產兒一般在2~4周消退。
  • 為什麼會有新生兒黃疸?寶媽該怎麼區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還是越來越「黃種人」了呢?也許,有些有經驗的女性會告訴你:這是新生兒黃疸,不必擔心,基本上很多寶寶出生後都黃,過幾天自己就好了。真的是這樣嗎?各位寶爸寶媽該如何正確面對新生兒黃疸呢?寶寶出生後為什麼會變黃?
  •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的區別……
    出生後幾天,面部甚至全身呈現黃色,這就是黃疸。黃疸每個小孩都有,有的寶寶出現早,消退快,為生理性黃疸。而消退慢,或反覆出現則為病理性黃疸。足月兒可持續兩周,早產兒可持續三周不消退。黃疸是怎麼來的呢?寶寶從母體內的無氧環境到體外的有氧環境,血液中的紅細胞被破壞,從而形成橙黃色膽紅素,寶寶又無法將其排出體外,導致在體內越積越多,寶寶的皮膚就變得越來越黃。
  • 新生兒黃疸:怎麼區分生理性還是病理性?吃母乳寶寶變黃怎麼辦?
    這就是新生兒黃疸,在寶寶出生24小時到10天內出現的黃疸是生理性黃疸,面部和白眼球發黃,很明顯的。在醫院的時候,護士每天早上會查房,檢測黃疸的數值,如果有異常會及時治療。一、新生兒黃疸的分類1、生理性黃疸這是新生兒的一種正常現象,這是因為在孕期的時候是臍帶供氧,而寶寶出生之後變為自主呼吸供氧,這就會導致紅細胞需求量減少,大量的紅細胞會被代謝掉,造成新生兒血液中的膽紅素含量增高,再加上新生兒的肝功能和肝腸循環不成熟,就會導致過多的膽紅素排不出去
  • 怎判斷新生兒黃疸是否消退
    作者:寶寶知道 pagan08629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後的一周內可以出現皮膚黃染。這主要是由於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特點決定的。如果黃疸的程度較輕,屬於生理性黃疸。家長不必過分緊張。生理性黃疸一般在新生兒出生後2-3天開始出現,出生後4-6天是最黃的時候,7-10天以後逐漸消退。
  • 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是多少?新生兒黃疸怎麼辦呢?
    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後的一周內可能出現皮膚黃染,這是由於體內膽紅素沉積在皮膚表面所致,醫學上稱之為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發生黃疸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1、生理性黃疸出生後2~3天出現,4~5天最顯,7~10天自然消退。所以如果是生理性黃疸,不需要特殊處理就可以自行消退。
  • 如何判斷新生兒黃疸的嚴重性
    黃疸,是新生兒的最常見的表現之一,基本上每個寶寶在出生後,都要經歷一次黃疸。但黃疸也有輕重之分,到底哪些黃疸是正常現象,哪些黃疸是病理性的,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 2019山東醫療衛生考試護理學基礎知識: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的鑑別
    2019山東醫療衛生考試護理學基礎知識: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的鑑別 新生兒黃疸是膽紅素(大部分為未結合膽紅素)在體內積聚而引起,其原因很多,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怎麼做可助減退?
    生理性黃疸一般不需做特殊處理,早吸吮、勤哺乳,寶寶多吃多拉,有助於黃疸的消退。如果是病理性黃疸,家長需要積極配合醫生尋找病因並配合治療,以將傷害降到最低。三招初步判斷 生理性還是病理性黃疸聶川介紹,新生兒黃疸是因膽紅素在體內積聚而引起的皮膚或其他器官黃染。一般來說,新生兒血中的膽紅素超過5~7mg/dl,就可以出現肉眼可見的黃疸。
  • 新生兒黃疸多久消退 病理性黃疸需及時治療
    新生兒與成人相比,由於紅血球相對較多,而肝臟還未發育成熟,紅血球代謝後的物質不容易代謝完全,就會出現黃疸,臨床把這種情況叫做生理性黃疸。一般在寶寶出生兩天以後,媽媽就能看出來嬰兒皮膚黃黃的,在出生後三天到五天,黃疸指數達到最大值,這個時候小嬰兒的眼白可能都會黃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