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ujian.hteacher.net 2020-02-14 15:55 福建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點擊查看》》2020年福建省中小學幼兒園新任教師招聘考試大綱匯總
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之中學生易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以下所列的中學生易產生的心理障礙,都屬於心理輔導與治療的適用範圍。
1.焦慮症
焦慮症是以與客觀威脅不相適合的焦慮反應為特徵的神經症,這是將焦慮作為一種獨立的神經症來看。學生中常見的焦慮反應是考試焦慮。
肌肉放鬆、系統脫敏方法,運用自助性認知矯正程序,指導學生在考試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對話,對於緩解學生的考試焦慮,都有較好的效果。
2.抑鬱症
抑鬱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為特徵的神經症。個體由過度的抑鬱反應,通常伴隨有嚴重的焦慮感。
抑鬱症的表現:(1)情緒消極、悲觀、頹廢、淡漠、失去滿足感和對生活的樂趣;(2)消極的認知傾向,低自尊,無能感,對未來沒有期望;(3)動機缺乏、被動、缺乏熱情;(4)肢體疲勞、失眠、食欲不振。
抑鬱症產生的原因:(1)行為主義者認為是由於多次不愉快的經歷、生活中缺乏強化鼓勵造成的。(2)精神分析派認為來源於各種喪失和失落(失去愛、失去地位)。(3)認知派認為,抑鬱源於個人自我貶低式的思維方式或者不適當的歸因方式。
治療方法有:(1)首先要給當事人以情感支持與鼓勵。(2)採用合理情緒療法,調整當事人消極的認知狀態。(3)積極行動起來,從活動中體驗成功與愉快。(4)服用抗抑鬱藥物。
3.強迫症
強迫症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強迫觀念指當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慮的事情,強迫行為指當事人反覆去做他不希望執行的動作。
森田療法,採取「忍受痛苦,順其自然」的態度。治療強迫行為的另一種有效的方法是「暴露與阻止反應」。
4.恐怖症
恐怖症是對特定的無實在危害的事物與場景的非理性懼怕。可分為單純恐怖症、廣場恐懼症和社交恐怖症。中學生中社交恐怖症較多見。
系統脫敏法是治療恐怖症的常用方法,使用這一方法最好要及時進行。
5.人格障礙與人格缺陷
人格障礙是長期固定的適應不良的行為模式,這種行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適當的壓力應對或問題解決方式所構成。
人格障礙是個體先天素質與後天教養的產物。
6.性偏差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發育過程中不良適應,如過度手淫、迷戀黃色書刊、早戀、不當性遊戲、輕度性別認同困難等,一般不屬性心理障礙。
7.進食障礙
進食障礙包括神經性厭食、貪食和異食癖等,其中神經性厭食是一種由於節食不當而引起的嚴重體重失常。可採用行為療法、認知療法予以矯正。
8.睡眠障礙
睡眠障礙包括失眠、過度思睡、睡行症、夜驚、夢魘等。可採用肌肉鬆弛法來治療失眠。
文章來源:教師招聘網, 更多考試資訊/考試動態敬請關注福建教師招聘網
推薦閱讀:
教師招聘報名時間
教師招聘報名入口
責任編輯:大白
<上一頁1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