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醫生建醫患朋友圈 休息時間答疑解惑

2020-12-22 騰訊大浙網

眼下社交流行一個詞語叫「網紅」,紹興上虞人民醫院皮膚科醫生程靖,依託自己建立的微信醫患溝通平臺,已然成了微信朋友圈實打實的「網絡紅人」。

程靖從湖北中醫藥大學研究生畢業,2009年進入上虞人民醫院皮膚科工作,2012年嘗試建立醫患朋友圈:病人結束首診後加入程靖的微信好友,程靖利用業餘時間遠程進行用藥指導和疾病健康管理。如今,她的醫患朋友圈上已經有1000多好友,佔了她微信好友的一半,不僅有內蒙古、臺灣等地的病人,甚至連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都有她的遠程病人。

利用休息時間 為病人答疑解惑

筆者見到程靖時,她正在為病人王某檢查毛囊炎。「我跟程醫生熟識已經兩年,平時皮膚有什麼不適,會提前在微信上預約,第二天到她科室檢查。」王某之前由同事介紹到程靖這裡治療青春痘,這次是來看毛囊炎,順便也治療了他的粟丘疹。

王某:「程醫生,我記不太清你囑咐的注意事項了,麻煩能再告知一下嗎?」

程靖:「你臉部皮膚過敏,這段時間暫停使用化妝品,實在癢的話,可以用生理鹽水冰敷緩解下。」

這段醫患之間的對話,不是發生在程靖的診室,而是出現在程靖的醫患朋友圈。此時,程靖一定是犧牲了她的業餘休息時間,在耐心地回答患者的問題。

「一些老年人對交代的用藥說明經常記不住,醫生寫的注意事項往往又看不懂,一些偏遠地區的病人首診後不方便反饋持續性觀察結果,一些兒童的病情需要家長反饋用藥後的觀察情況,我花幾分鐘解答病人疑惑,也許就能避免病人來回跑醫院的麻煩。」程靖笑著說,「當初建立醫患朋友圈,讓一些老年病人的孩子、朋友或一些小病患的父母加自己的微信,就是為了減少病人不必要的跑醫院次數。哪知道微信好友越來越多,找我諮詢的也越來越多了。」

身處虛擬世界 帶給病人春風化雨的溫暖

和大多數醫生一樣,找程靖看病的人很多,為了讓掛號的病人都能得到及時診斷,給每位病人的時間十分有限。程靖解釋,既然門診時間不充裕,就用休息時間為病人進行疾病健康管理和心理疏導。「作為醫生,我願意拿出部分休息時間,為病人答疑解惑。」

網友「我愛鋒」曾在上虞論壇上發帖感謝程靖對其孩子病情的後期關注。就診時,這位網友忘記詢問治療過程中應該注意的飲食和生活上的禁忌,通過微信諮詢後,程靖不僅詳細告之注意事項,並在第二天主動私信詢問治療情況。

「我在程醫生這裡治療過一段時間的疤痕疙瘩,直到程醫生產休時我才到其他醫院進行治療。」病人高某與程靖已經是兩年的微信好友,平時經常在微信裡向程醫生諮詢,程靖也經常安慰開導她,這次她又向程醫生諮詢,是否有更好的治療方法,程靖建議她進行激素局部封閉治療,並幫助她預約上了邵逸夫醫院的專家號。

「我特別信任程醫生,以前患皮炎在她這兒治療過。這段時間突然感覺全身瘙癢,我在微信上給程醫生發過其他醫院的就診單,她建議:在維持原藥方的基礎上,調整個別藥物。」病人鄭某感嘆,遇上一位這麼負責的醫生實在難得。

每天更新醫學知識 提高病人自我保健能力

進入程靖的微信醫患朋友圈,筆者發現她每天會更新跟皮膚病有關的醫學知識,少則一兩條信息,多則五六條,內容包括《春季過敏早預防》《痤瘡治療新方向》《白癜風的中醫治療》等。每當她更新動態,總會有人來跟帖、諮詢。對諮詢的好友,她會選擇私信,一對一地進行交流溝通,釋疑解惑,根據病情緩急,建議是去醫院就診還是自行處理。

「我每天會定時發布一些醫學知識,一方面是為了提高病人自我保健的能力,另一方面自己也因此在學習中提升了業務知識。」開通醫患朋友圈的四年裡,除了懷孕生產、坐月子,因為家裡建議少接觸手機,間斷了動態更新和回覆信息,其餘時間,程靖每天要在微信朋友圈少則給三五個多則給十幾二十個病人回覆信息,每天加起來的時間至少2個小時。「一般都在早上上班前、午休時間和晚飯後的一個多小時回覆信息。有時候,病人半夜也會發來信息諮詢,早上一起床,回復病人的信息,已經成了習慣。幸虧同為醫生的丈夫理解和支持,不然我也很難堅持下去。」 程靖說。

「有朋友開玩笑,你有這麼多微信好友,怎麼不順便發展微商賺錢?」面對朋友的善意建議,程靖婉言回絕,「我從一開始就只想建一個醫患交流與溝通的平臺,不想染上任何商業的色彩。」平時,程靖極少在微信朋友圈透露個人生活等隱私。為數不多的一次,是發布女兒的雙滿月動態,居然收到600多條的點讚和評論,讓她欣喜萬分。她說:「這真是意外之喜,從沒想過能收穫這麼多的祝福,我的初心就是希望全社會能擁有和諧的醫患關係。」

相關焦點

  • 答疑解惑 助力備考
    為了切實幫助高三學子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和疑惑,合肥市第十中學高三年級部課後「答疑解惑」活動正式啟動。時間為每周一到周五下午17:40—18:40,地點設在各學科辦公室。通過「答疑解惑」活動,老師們把豐富的答題經驗,獨到的解題方法
  • 湖南一醫生建微信群在線答疑:科普與諮詢為主,勿信網絡診斷
    三湘都市報9月11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馮源 羅佳藝)「李醫生,我最近打算來複查,程序還是和之前一樣嗎?」「李醫生,我的藥快要吃完了,我可以過來找你開藥嗎?」「李醫生,我最近感覺頭痛得厲害,需要來檢查一下嗎?」
  • 讀懂醫生辛苦 增進醫患信任
    其實,這件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醫生的職業特點,也讓更多人讀懂了醫生的辛苦。外科醫生長時間從事高強度的工作,體力消耗很大,極容易出現低血糖。在手術臺上,醫生經常會餓得頭昏眼花,甚至暈倒,有時只能靠喝葡萄糖補充體力。如果估計手術時間比較長,為了不出現低血糖反應,很多醫生會在進食時特意多吃一點。由於飲食不規律,很容易出現肥胖。
  • 流感來襲,紹興各家醫院的醫生都忙壞了
    這兩天,紹興各大醫院仍然是人滿為患,尤其是兒科和呼吸科等急門診量居高不下,診室「爆棚」成為常態。醫護人員長時間超負荷工作,病人依然源源不斷進來,市人民醫院呼籲:「建議一般普通病人前往附近醫院就診,讓重症病人得到妥善治療。同時,請患者在等待看病時多些耐心。」  不過,記者走訪了解到,由於這波流感影響面甚廣,紹興基層醫院一樣是人滿為患。
  • 讀懂醫生辛苦 增進醫患信任(無影燈)
    其實,這件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醫生的職業特點,也讓更多人讀懂了醫生的辛苦。外科醫生長時間從事高強度的工作,體力消耗很大,極容易出現低血糖。在手術臺上,醫生經常會餓得頭昏眼花,甚至暈倒,有時只能靠喝葡萄糖補充體力。如果估計手術時間比較長,為了不出現低血糖反應,很多醫生會在進食時特意多吃一點。由於飲食不規律,很容易出現肥胖。
  • 設立「答疑解惑直通車」 這所學校開啟學習綠色通道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劉磊 通訊員 葛寧 孫寧 棗莊報導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助力學生提高成績,棗莊市薛城舜耕實驗學校特地設立了「答疑解惑直通車」,「直通車」包括「答疑解惑問題袋」和「答疑解惑辦公室
  • 就診遇見醫生打吊瓶 患者幫忙舉起 網友:需要這樣的醫患關係
    醫生在輸液,一旁幫忙舉著吊瓶的居然是位患者,這樣溫暖的場景您見過嗎?這幾天,一張溫馨照片在西安醫護朋友圈熱傳。  照片上,身穿白大褂的男子是假期帶病堅守崗位為患者看病的西安市紅會醫院醫生何思敏,女護士正在給他扎吊瓶,一旁的老年患者見狀來幫忙,高舉著吊瓶,畫面感人。
  • 臨沂市婦幼保健院醫患關係服務平臺上線啦!
    即日起,臨沂市婦幼保健院醫患關係服務平臺隆重登場、全新上線啦!新平臺,新功能,新體驗,為您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投訴諮詢」版塊,當日諮詢投訴當日受理,承諾「只要您點擊反映問題,臨沂市婦幼保健院在工作日24小時內給您解決,讓您滿意」。為您排憂解難,我們更認真!
  • 湯博士答疑解惑:快速提升精氣神的秘訣1,每天6杯果蔬汁
    手臂骨折了,打上石膏固定,90天後手臂骨組織會自然康復,就連放射科醫生都無法說清過去骨折的位置,這是為什麼呢?肝硬化患者切除60%的受損組織,剩下的部分只要是健康的,6個月後肝臟也能夠重建失去的部分,恢復到原來的大小,這是為什麼呢?
  • 「醫患群」成常態 外科醫生微信加了兩千名患者
    隨著微信等即時通信工具在生活中的普及,越來越多的醫患交流不局限於醫院內,微信、QQ等社交軟體裡的醫患溝通正在成為常態。  醫生、患者互加微信、QQ,群聊的情況增多,有的醫生甚至存了近兩千名患者的微信。  對此,有醫生認為,這些即時通信工具方便了醫患交流,雙方獲益;有醫生則坦言,佔據了不少私人時間,並且通過網際網路談疾病「有風險」。
  • 家暴不是家務事,「娘家人」為你答疑解惑!
    家暴不是家務事,「娘家人」為你答疑解惑!快看看她們怎麼答疑解惑~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家暴不是家務事,「娘家人」為你答疑解惑!》
  • 無錫初高中英語輔導,免費答疑解惑,時刻接受家長預約
    無錫初高中英語精品小班輔導或一對一輔導,免費答疑解惑,時刻接受家長預約。長期從事中高考英語教學與研究的馮老師,為了滿足廣大初高中學生英語學習的需要,特別開設長期免費答疑解惑服務,時刻接受家長預約。無論您的孩子是高三、高二、高一還是初三、初二或初一,只要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遇到任何不會之處,都可以通過私信的方式給筆者留言,在看到您的留言後,馮老師會在第一時間為您的孩子英語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在這個答疑解惑過程中,馮老師分文不收,完全免費,歡迎廣大家長積極踴躍讓自己孩子提出在學習英語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 都勻:便民「攤兒」為街坊答疑解惑
    圖為活動現場11月21日,都勻市文峰街道辦事處、市住建局、百子橋社區聯合在金麒麟小區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服務暨主題黨日活動,把黨組織的力量延伸到了居民小區,把便民「攤兒」設在群眾家門口,派發宣傳單,為街坊們答疑解惑,受到小區群眾點讚。
  • 這位醫生太帥了!全程用英文為菲律賓籍患者答疑解惑
    由於安妮的中文不是很好,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與醫生交流。    讓安妮沒想到的是,張大夫全程用英文詢問她的病情並檢查。拍完CT片子後,安妮被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張大夫繼續用英文向她講述了病情、治療方法、注意事項,整個醫患交流過程中,安妮頻頻點頭示意,交流無障礙。    張大夫在描述當時的情景時說:「這沒有什麼特別的,都是自己應該做的。」
  • 堅守一線答疑解惑,高三老師把辦公桌搬到了教室走廊
    老師在走廊辦公,為學生解惑楚天都市報4月11日訊(記者 賀俊 通訊員 劉雅婷)每天中午12點半到1點20分之間,武漢市育才高級中學的高三班級教室外,都有老師在辦公桌前守著,隨時給學生答疑解惑。「現在的複習更多的是自查自糾,各學科老師中午在走廊上輪流答疑,不會影響教室內其他同學的學習和休息,也可以針對性地幫學生解決問題,推動個性化學習。」育才高中校長李雲平說,每年進入高三後,老師們的辦公室全都會搬到教室附近,最近的只有5米,最遠的不過20米,就是為了方便學生們隨時問老師。課餘時間,學生們只要有問題,都可以直接到辦公室去問。
  • 【人口普查小知識】關於區域劃分與地圖繪製答疑解惑
    【人口普查小知識】關於區域劃分與地圖繪製答疑解惑 2020-09-23 1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周潤發變身客座教授答疑解惑 傳授新生如何拍戲做人
    周潤發變身客座教授答疑解惑 傳授新生如何拍戲做人 2018-09-21 17:29:44   來源:央視網
  • 日本為何少有醫患糾紛?
    但是,當聽完主刀醫生有關她病情的診斷分析,尤其是聽完每個學科醫生在電子板上畫出一張張手術示意圖,給她介紹手術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步驟,她不哭了,因為她相信,醫生有很大的自信與把握來完成這一臺手術。當醫生回答完病人家屬的最後一個疑問,我看了一下手錶,整個手術說明會花了40分鐘的時間。
  • 巧用醫患溝通15分鐘快速成交
    公立醫院的患者供不應求,常常連號都很難掛上,醫生不用費心跟患者交流,只要埋頭治療就可以。然而,民營診所的情形就大不一樣了,可以說我們的每個患者都是精心維護的結果。那麼,我們的牙醫大大時間有限,病人也不少,怎麼高效溝通呢?而且很多時候,即使溝通了,醫生感覺患者當面很信服的樣子,但轉身就是不成交,醫生只能無奈地一笑而過。
  • 安徽郎溪新發鎮衛計部門開展宣傳活動 為群眾答疑解惑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通過派發衛計宣傳資料、開展相關法律法規諮詢等形式,為群眾講解衛計民生工程、健康脫貧、關愛女孩、健康素養66條、孕優國優、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流動人口服務等知識,向群眾宣傳各種優惠獎扶政策、優生優育等知識使更多的群眾了解計生政策,形成正確的生育觀念和婚育觀念。活動還設立了諮詢服務臺,為到場的群眾答疑解惑,受到了群眾的歡迎。(中國宣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