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網改造為蛇蟠島點亮致富明燈︱電,讓生活更美好

2020-12-19 浙報融媒體

2018-07-16 14:12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趙靜 通訊員 程亞軍 徐慧興

湛藍的海面上,海鷗翱翔,嬉戲翻飛,三門縣的島上漁村蛇蟠鄉猶如海上仙境。

圍墾而成的數萬畝養殖塘被劃分成了無數小塊,大至上百畝,小至二三十畝。養殖戶葉叢偉說:「昔日窮鄉荒島,如今成了養殖戶的『金飯碗』。新農村電網升級改造,照亮了漁民致富路,現在又打造蛇蟠島電力精品臺區帶,漁民的生活會更紅火!」

養殖戶的致富路

見到葉叢偉,這位70歲的漁家老大哥正在塘邊小屋休息。屋內,空調、電視、電腦等家用電器一應俱全;屋前,30畝養殖塘用圍欄網圈成三塊,增氧泵歡快地打著白色水花。

葉叢偉一開口,便連說了幾個謝謝:「謝謝三門縣供電公司為漁村新增了電纜,謝謝『紅船』共產黨員服務隊為養殖塘深夜搶修。一有事兒,隊長林海偉總是隨叫隨到,這麼多年交道打下來,拒絕我的事情是一次也沒有發生過。」

養殖戶一天也離不開電。葉叢偉養殖蝦蟹已有二十多年了,「2009年以前,養殖塘因為電壓過低增氧泵難以啟動,養殖成功率低,小白蝦成批成批地死亡。我就瞎搞搞,一年掙不了幾個錢。」

2009年,蛇蟠鄉的6個村全部通過新農村電氣化驗收,改造率達到100%。三門縣供電公司踐行「養殖塘挖到哪裡、高壓線就架設到哪裡」,幫助養殖戶架線、增設變壓器、改造線路,確保所有養殖塘的增氧泵、抽水泵、飼料投放機等動力機械轉得起來,葉叢偉的勁頭一下子就足了。

隨著養殖戶的不斷擴展,用電需求增加,原有的一根電纜不夠用了。2012年,總投資近900萬的第二條新電纜的架設建成,結束了蛇蟠島只有單條10千伏海底電纜的歷史;2016年,又架設了第三條海底電纜,讓養殖戶們徹底沒了後顧之憂。

「原來養殖塘畝產不足100斤,現在普遍進行混養,飼養密度大,畝產能達到近200斤,相當於收入翻了一倍。」葉叢偉美滋滋地說,30畝養殖塘一年的收入能有十幾萬元,生活過得滋潤,前年還幫兒子在城區買了房。

蒸蒸日上的生活

蛇蟠島阡陌交通,島民淳樸。一見到「紅船」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林海偉帶著記者到來,60歲的奚希田熱情地在自家後院摘了一大盆李子招待我們。

要問海島漁村電網升級改造給漁民生產生活帶來的變化,祖祖輩輩生活在蛇蟠島上的奚希田是有發言權的一個。

「2009年實施電氣化改造之前,電飯煲燒不起,電風扇也不能用,一用就斷電,更別說空調洗衣機了,別提多糟心了。」當年的窘境,奚希田還歷歷在目。後來,家家戶戶都實現了電器化。可家用電器一多,海水養殖一發展,變壓器又不夠用了。三門縣供電公司又搞起了新一輪電網升級改造,海底電纜由一條變成了三條,去年,村裡一臺200千伏的變壓器換成了400千伏,這下,村民用電徹底放心了。「現在我家裡五六個房間,空調、熱水器、電磁爐、電腦全部打開都沒事。」

奚希田說,隨著電網不斷改造升級,村民的錢袋子也越來越鼓了。奚希田有40畝的「自留塘」,原先一直租出去。2009年,村裡實行了電氣化,奚希田的心一下子活了,將「自留塘」收回來自己養殖,從此,日子蒸蒸日上。前幾年,奚希田又擴大了承包塘,兒子見效益好,也加入了養殖戶的行列。

2017年,三門縣供電公司又提出打造蛇蟠島精品臺區,圍繞全島旅遊化,電纜全部入地的浩大工程全面鋪開,蛇蟠島景觀大幅提升。如今,景區美了,遊客多了,漁光曲路上20餘家農家樂的生意也紅火了。

「新農村電氣化改造,讓漁民生活有了保障;現在,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改造、精品臺區建設,讓我們的生活錦上添花。」奚希田說。

相關焦點

  • 蛇蟠島丨那一年相遇的小島
    2013年的蛇蟠島碼頭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到蛇蟠島了。但是第一次自己乘車、乘船來的,以前都是開車走的另一條圍墾的路。第一次是2011年10月國慶節到蛇蟠島度假酒店幫忙;第二次是2012年1月帶媽媽到蛇蟠島遊玩;第三次是2012年7月同朋友到蛇蟠島遊玩。前三次在蛇蟠島的時間都很短,基本是1到3天左右,而第四次到蛇蟠島一呆就呆到了現在.....
  • 台州蛇蟠島 千年秘境驚現六大奇觀
    浙江旅遊目的地眾多,其中,位於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的蛇蟠島有「千洞島」之稱,是全國聞名的「千年海上秘境」。島上驚現六大奇觀——石山如蟒蛇、千洞似迷宮、神秘「海盜村」、現代版「山頂洞人」、「木海馬」滑泥、石頭雕花窗。為揭開謎團,中央電視臺曾親臨探秘,並專題報導這一浙江旅遊的神秘目的地。
  • 蛇蟠美景 電力先行 三門創建「鄉村振興電力先行」示範區
    蛇蟠漁坊海鮮館經營戶李建周樂呵呵地說,「瞧,街上一根電線都看不見。」國網三門縣供電公司積極響應蛇蟠島5A級旅遊景區的開發建設以及海水養殖的電力需求,緊緊圍繞「一次成優、全鄉示範」的目標,創建蛇蟠「鄉村振興·電力先行」示範區,助力蛇蟠鄉成功創建浙江省小城鎮文明行動樣板小鎮。
  • 三八節台州蛇蟠島景區百萬門票免費大放送
    蛇蟠島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海島洞窟型景區,景觀豐富而集中。蛇蟠島引人入勝之處,在於那裡的「千洞連環洞」自成一格,出人意料,匪夷所思的景觀形態。有詩為證:「誰言鬼斧神鏤,竟是殘山剩水」。洞內有水,水中藏洞,雜以奇巖怪石,山嵐煙霞,草木花樹,清水遊魚,使其澗洞為景,千姿百態,妙趣無窮。
  • 總投資近8億 萬州農網改造升級為村民送去「脫貧電」
    讓農村居民不僅能用上電,更要用好電,這是我國「十三五」期間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的根本宗旨。記者近日跟隨市發改委、市能源局走進萬州區,萬州區90%面積的供電主體是地方電網企業——三峽水利電力公司,由於該公司長期沒有納入國家農網改造資金支持範圍,農網十三年沒有得到改造升級。
  • 故地重遊「千洞之島」——台州三門「蛇蟠島」
    於是,出發時間定在了清晨五點,從黃龍世紀廣場出發,三個戰友輪流開車,經常臺高速直奔目的地——三門縣上敖碼頭(三門的戰友要陪同我們先遊一下蛇蟠島)!也許是咱們三個人心情急切了些,也許是想為返程留下較為寬裕的時間吧!一般至少需要三個半小時的路程,我們僅用了三個小時就順利到達了三門上敖渡船碼頭。
  • 上海到台州三門自駕遊手冊——蛇蟠島
    海盜村裡鑽石洞  從上海到三門大概400多公裡,路況很好,沿著滬杭甬高速到上虞附近轉進上三高速,一路經過紹興、新昌、天台可都是好地方,上三高速的的終點便是三門了,從三門縣出口,向東走74省道,大約30公裡,到上敖碼頭,車子停好,再乘輪渡到對面的蛇蟠島了。  踏上蛇蟠島,看到的那個城堡式的城牆就是海盜村的大門入口。
  • 新疆電力巨變點亮美好生活
    城鄉居民用電更便利了,能源資源送出更高效了,充足的電能為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動能。  新疆經濟報訊(記者張豔芳報導)從孤網運行、網架薄弱的分散電網,到「內供三環網,外送三通道」的堅強網架結構;從電壓不穩、供電不足,到「放心電」「小康電」通到千家萬戶,新疆電力40年改革發展,為這片熱土的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提供了強大動能,點亮了千家萬戶的美好生活。
  • 「盜」亦有「道」,國內唯一以海盜為主題的洞窟景區——蛇蟠島
    盛產蛇蟠石,色澤棕紅,宜雕琢。歷經800多年的開採島上留下奇洞異穴1360餘個,人稱"千洞島"。島上氣候宜人,特別在盛夏季節,海風徐徐,涼氣習習,俗塵盡消。自明清以來,即是旅遊避暑聖地,曾是電影《漁光曲》外景拍攝地。海盜村景區是國內唯一一個以海盜為主題的海島洞窟景區。中國的海洋史實質上就是海盜史。
  • 蛇蟠島景區免費了,錯過時不再來
    小編今天要給大家帶來一個好消息,台州蛇蟠島在3月27日當天入園不需要買門票,具體的免費方式是什麼?去那裡玩有什麼攻略?讓我們一起看看吧~蛇蟠島為國家4A級景區,位於台州三門,享有「山海風光一絕,海上仙子國」美譽,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海上遠古遺蹟巨觀。世界唯一的海島洞窟景區。
  • 「千洞之島」 蛇蟠島
    「尋找台州網紅鄉村」第二季作為台州市第三屆網絡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由中共台州市委宣傳部指導,中共台州市委網信辦、台州市網絡文化協會主辦,台州城市網承辦,旨在挖掘一批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巨大變化、取得巨大發展的台州特色鄉村,展示台州鄉村新面貌,激發網民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 興農貸+致富通 凱裡農商銀行貸出美麗鄉村的美好生活
    爐山支行副行長(右)採集客戶信息在洛棉的發展歷程中,凱裡農商銀行爐山支行一直陪伴左右,積極提供各項金融服務:通過信用工程為全村565戶村民建檔立卡,覆蓋面100%,授信總額4391萬元;向村民推介安裝手機「黔農雲」210戶,安裝支付碼牌21戶,設置2個「信合村村通」便民取款點,月均開展2次「助農脫貧流動服務」工作,每年為農戶節約交通成本
  • 一度電帶給鄉村的「靜電感應」——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兩年...
    開欄的話  兩年來,國家投入數千億元,經過艱苦努力,如期完成了以小城鎮(中心村)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農村機井通電、貧困村通動力電為三大任務的新一輪農網改造。農村供電能力的提升,對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推動廣大農村地區消費升級和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 浙江三門蛇蟠島:聽養殖戶說:誰家的塘在哪,電路怎麼樣,電力人一清...
    2002年蛇蟠島開始農網改造,也是那時候裝起了路燈。2006年新的海底電纜鋪設,整座海島都沸騰了,圍觀的人群烏泱泱的,擠滿了山頭岸邊。奚基建也跑過去看:「一艘大船把電纜拉過來,用鐵索慢慢放下去,我們高興啊,以後用電肯定不一樣了。」
  • 電靚百姓美好生活
    惠及民生的電網工程,國網高密市供電公司一個接著一個幹,一批批的農網改造工程讓電能質量再上新臺階,村民奔上了致富路。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如同芝麻開花節節高。大伙兒一致反映:「如今不停電了,電燈更亮了,機器更有勁了。」在百姓樂開花的背後,有國網高密市供電公司幹部員工不畏艱難、甘於吃苦的拼搏奉獻。今天,跟大家一起來瞧瞧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東流口子村的用電變遷。
  • 龍州:投入3.45億元實施農網改造升級
    龍州縣持續發力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農村用電「卡脖子」和「低電壓」等問題明顯改善,也讓龍州在致富路上「電能滿滿」。逐卜鄉弄崗村園之緣海忠客棧老闆農海忠,一度為用電問題煩惱。農海忠的民宿客棧有8個房間,只在一間房間安裝空調,不能滿足客人需求,導致客人大量流失。了解這一情況後,南方電網廣西新電力投資集團龍州供電有限公司第一時間想辦法,為弄崗村換上大容量變壓器,又在弄崗保護區旁新建一座35千伏變電站,提升弄崗村及附近18個村屯的用電質量,解決用電「卡脖子」的問題。
  • 1.56億人受益新一輪農網改造
    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十三五」期間實施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作部署,國家電網公司於2016年4月開工第一批新農網改造項目。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大大改善了農村用電環境,為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新貢獻。「好!好!太好了!」在西藏拉薩市達孜縣幫堆鄉,林阿村九組組長次仁站在新建成的配電箱下,激動地用不太流利的漢語說。
  • 務農懷揣致富夢 矢志不渝為興農
    返鄉務農不喪志 潛心鑽研致富經20世紀80年代初,戴子星從農業高中畢業後,回到雷寨鄉高胡村喻橋村民組務農。為種植優質高效蔬菜,戴子星帶著50多元錢跟隨同村夥伴來到南京農科院開闊眼界。看到南京農科院培育的優質辣椒苗、西瓜苗種植效益好,戴子星就萌生了種植辣椒和西瓜的想法。當時帶的錢不多,他就到南京火車站當裝卸工,幹了一個月省吃儉用掙了200多元錢。
  • 山東舉行「十三五」配電網、農網改造規劃發布會
    為加快推進配電網特別是農網規劃建設,「十三五」期間,黨中央、國務院啟動實施了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和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李克強總理專門作出重要批示,張高麗副總理主持會議進行安排部署。  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配電網、農網規劃建設,近年來,通過不斷加大配電網、農網建設改造力度,我省在全國較早實現了城鄉用電同網同價,配電網、農網發展總體水平和主要技術指標持續保持全國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