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戾」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殘暴兇狠,這是個體的一種人格特徵,而由暴戾所引發的行為往往帶有暴力、殘酷、冷血性。
秦牧 《藝海拾貝·鮮荔枝和幹荔枝》提過:「絕大多數神經病人都是相當沉默的……狂躁暴戾,反而是神經病中較少有的表現形式。」
暴戾是一種人格不健康的性格,這是一種典型的心理扭曲的表現,個體本身所受的家庭教育以及後天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的。
這類男性並不一定會面向兇惡,他們所展示出的性格特點也不一定非常明顯,多帶有一些偽裝性,短時間內是很難去從表面觀察出來的。
根據全國婦聯最新統計,每年遭受過家暴的女性在16%左右,而承認過有家暴行為的男性則佔14%左右。
在各大媒體上,近些年來有關於丈夫謀害妻子的案件,也是層出不窮,你很難想像,他們會以最為殘酷的手段去殺害自己的妻子。
在前期,「杭州萊女士失蹤案」震驚了很多人,丈夫謀害自己妻子之後,並將其衝進了化糞池,這可能是很多恐怖電影中非常血腥的片段,但是就真實的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
最為令人吃驚的是,在其謀害了妻子之後,還主動報警,非常坦然的和警察撒謊。
當真相被揭開之後,他承認了殺害妻子的事實,並且講出了殺害其妻子的動機,是因為房產問題。
這類男人就是一種典型的暴戾,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是非常冷漠的,一旦當外界損害到他的利益,他們通常就會表現出自己最為殘暴的一面,即使是自己的妻子和親人也難以倖免。
心理學家認為,對於一個暴戾的男人,我們很難從對方的外貌中來窺測其性格特點,但是可以從他說話的語氣中來揣測他的行為動機。
區分一個人是否具有健康的人格特徵,其最典型的表現就是能否做到情緒自穩,每個人都會產生情緒,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現象,但是我們具有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
而具有暴戾特徵的男人,他們很難做到情緒自穩,這種表現主要在其說話時的態度和神情中。
當你和對方進行談話和對視的時候,你所闡述的內容刺激到了對方的敏感點,他們就會表現出非常極端的情緒特點。
比如他會大吵大鬧,甚至在公共場合對你大呼小叫,然而他不能夠馬上去調控自己的情緒,意識到自己的失態,而是更加暴躁不安。
他甚至會用語言去要挾你,在情緒上變得越來越失控。
具有暴戾性格的人,他們在思維上是非常偏執的,當他們認定一個事情的時候,通常不會聽取他人的意見。
其最大的表現就是在說話的時候喜歡咄咄逼人,這類人的控制欲是非常強的,他們甚至會強迫你去做你不想做的事情。
「我說的話你沒有聽見嗎?」
「你該聽誰的你自己不清楚嗎?」
「我讓你這麼做,你就得這麼做。」
諸如此類的話,通常會出現在這類男人的口中,他們會把自己的愛人甚至親人當做一種工具。
他想要急切的去控制任何一個人,所以很多時候他們是缺乏感情的、冷血的。
暴戾的男人,他們通常會把所有的錯都歸為他人,他甚至會覺得任何一個人和這個社會甚至這個世界都是對他不公平的。
通常為了發洩自己的不滿,他們會以毆打,捆綁,禁閉,殘害等方式去對身邊的人產生傷害和摧殘。
這類人的內心深處是缺少積極的正能量的可以說他們整個人其實是好像待在黑暗裡一樣。
我們在和這些男人溝通的時候,他所說的語言往往是帶有消極性,甚至十分具有攻擊性。
這種攻擊性並非來源於他此刻的偏執看法,而是他潛意識裡潛藏的暴戾型人格。
當我們認識的男人,他在說話的時候,經常會有以上這三種語氣,我們所要做的並不是要去教導對方,以為能夠用自己的善良去感化對方,這都是非常不理智的做法。
總之,遠離他,儘可能的不要和他發生任何的衝突和矛盾,因為你很難了解你的一句話,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可能會觸動到他們的敏感點,進而引發他們的暴力行為。
在眾多的案件中,受害人受到傷害都與一些小事有關,而暴戾的男人則因為這些小事耿耿於懷,並做出一些非常瘋狂的報復行為。
The End -
作者 | 心理諮詢師付東升
戀愛婚姻心理主筆團 | 用心理學分析愛情、婚姻、人生
參考資料:《愛情心理學》、《性格心理學》
微信公眾號:戀愛婚姻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