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深探:如何正確理解柏拉圖式愛情?

2020-12-13 文眼看世界

柏拉圖式愛情,一般指精神戀愛,沒有肉體的接觸。但實際上,柏拉圖並不排斥身體的愛欲,柏拉圖式愛情,並非人們通常以為的那樣,而是有著不一樣的內涵。

柏拉圖關於愛的討論多見於《會飲篇》《菲德羅篇》。

《會飲篇》中,多位當時有名的人物聚在一起歡飲,依次對愛發表見解。這裡面,喜劇作家阿里斯託芬的表述很有意思。

阿里斯託芬認為,原始的人具有三種性別:男人、女人、陰陽人,三種性別是統一在一個人身上的。而且原始的人的身體也是球的樣子,對稱長著四條腿、兩張臉、四隻耳朵等等,都是現在的人的二倍的器官。

那時的原始人非常厲害,厲害到能上天,挑戰諸神。這讓諸神很煩惱,如果一下子滅絕了人類,誰來供奉諸神呢?於是宙斯想了一個辦法,把原始的人劈成兩半,就變成了現在的人的樣子,只有兩條腿、一個臉、兩隻耳朵,這樣人的身體力量就被削弱了。臉所在的身體就是切開的「切面」,肚臍就是切面的皮膚被拉平之後的疤痕,有著警示作用,讓人記住神的懲罰。

被劈開的人想念自己的另一半,就滿世界尋找,一旦找到就相互抱著不分開。也就是說相愛的人原來是一個整體。宙斯看到抱在一起的人不吃不喝,就只是抱著直到餓死,人的數量減少,諸神又沒有供奉了。就把生殖器挪到前面,讓人能通過性來繁衍。

阿里斯託芬的故事非常有創意,也傳達出一個觀點:性是低級的,是在相愛的人之外的。相愛的人只想合成一個整體,性以及其結果(孩子)的出現阻隔了相愛的人的完整性,是不被讚賞的。

在《會飲篇》中,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說出了愛與性的關係。即愛是一種神與人之間的「精靈」,處於一種無知與知的中間狀態。愛(愛神厄洛斯)追求達到的目的,是美的理念。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在愛的時候,實際追求的是美的東西。人通過在美的東西裡面生育,來達到對美的東西的擁有。

這個生育,既是生理上的繁殖,更是靈魂上的提升。也就是說,無論是蘇格拉底,還是其弟子柏拉圖,都是肯定性在愛中的作用的。這種肯定,影響非常深遠,一直持續到現在。

我們今天的觀念中,性與愛已經不可分割,而「愛他就為他生孩子」「為愛而獻身」等等說法,更是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二人的生育與愛的觀點的現代翻版。

柏拉圖:美女只是「分有」了「美的理念」的容器。

在古希臘眾多哲人思考世界的起源的時候,有水、火、氣、數等等說法,到了柏拉圖這裡就變為了理念論,柏拉圖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理念(理念型相)。萬事萬物之所以是萬事萬物,是因為它們分有了這個理念(型相)。

通俗來講,就是杯子之所以是杯子,在於作為具體實物的杯子分有了理念「杯子」的型相。如果我們不能事先在理念中認識「理念杯子」,那麼在現實中,在具體實物中,我們也不能認識「實物杯子」。

同樣,人是善的、美的,也是因為分有了「善」和「美」的理念。他進一步指出,理念不能直接被感性認識到,也就是說我們不能直接從感官看、觸摸等感知到理念「杯子」,只有從人的理性和思維中去認識「杯子」。

柏拉圖說:一方面我們說有多個的東西存在,並且這些東西是美的,是善的等等。另一方面,我們又說美本身、善本身等等,相應於每一組這些多個的東西,我們假定一個單一的理念、假定它是一個統一體而稱它為真正的實在。

當我們給許多個別事物加上統一的名稱,我們就假定有一個理念存在。或者用後來學者的話講,就是一個類概念存在。比如把各式各樣的杯子,通過人類的概念,定義為所有具體杯子的總稱:杯子。

怎麼認識理念世界呢?柏拉圖認為感性是無能為力的,柏拉圖不否定感性認識的作用,但是認為感性認識是不徹底的,只能經由理性來認識。知識不在於對事物的感受中,卻在於對所感受而起的思維中;顯然,在柏拉圖那裡,思維和理性能達到事物之存在與事物之原理的最高境界,而感受則不能。

愛,是我們認識「美的理念」的途徑。

柏拉圖認為人不能通過自己的感覺認識到「美的理念」,但在愛神厄洛斯(即人對愛的理性認識)的幫助下,人們可以達到。也就是說,柏拉圖式的愛情觀,不是愛情,不是戀愛,更不是低級的肉體衝動,而是一種方法,是一種尋找世界本原的「理念」的行為。

用現在的話講就是:我們無法接受我愛的人僅僅把愛我當成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即使這個目的聽起來如何地好,如何地高大上。因為愛是一種「我們對美的理念」的追求的現實體現。

同樣的,柏拉圖認為女性的美麗並不是說她擁有了美麗的外貌和體形,而是指她「分有」了「美的理念」,是盛放「美的理念」的肉體容器。

至此,柏拉圖通過對愛的論述,以及他的理念學說,非常成功且巧妙的完成了對愛情的升華和精神飛躍。柏拉圖式愛情也成為了後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甚至成為了飲食男女們爭相效仿的純潔情感之典範。

相關焦點

  • 何謂「柏拉圖式愛情?」
    其實題目也是我跟幾個策劃人員一起想出來的,故意選了一個比較誘人的題目,叫《柏拉圖式愛情》。當然我還是希望回到嚴肅的學術問題上,我的目標比較簡單,就是給大家把柏拉圖式的愛情原原本本地還原一下,看看柏拉圖的愛情觀究竟是什麼樣的?以及對於我們有什麼意義?如果我們願意從裡面汲取一些什麼東西的話。
  • 柏拉圖式的愛情,到底是什麼愛情
    但這則故事揭示了一個事實,人們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面臨著天然的巨大的信息不對稱困境。那麼柏拉圖式的愛情,到底是什麼愛情? /2/參加了一個網上讀書會,最近的活動是讀柏拉圖的《理想國》,然後心得交流。說偏題了,回到柏拉圖式的愛情,我們看到柏拉圖讓蘇格拉底愛的太形而上了,他們愛的實際上已不是人,而是智慧、是美本身,而他們達到愛的本質的途徑,是男人之間的愛。這肯定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柏拉圖式的愛情。
  • 柏拉圖式愛情(精神愛情)
    愛你是曾經不愛你是以後至尊寶說: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精神戀愛:柏拉圖式愛情,也稱為精神戀愛,以西方哲學家柏拉圖命名的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精神愛情
  • 誰說柏拉圖式愛情就不需要性
    柏拉圖的主要作品為對話錄,其中絕大部分對話都有蘇格拉底出場。蘇格拉底是不寫東西的,他挑了一個愛編劇的學生把自己寫成男一號。就像是雷鋒做好事不留名,但是寫進日記裡一個道理。柏拉圖的哲學觀主要有:柏拉圖思想、柏拉圖主義、柏拉圖式愛情等。(知道小夥伴們都很喜歡柏拉圖式愛情,別著急。下面會聊。)
  • 柏拉圖式的愛情:我們需要一個靈魂伴侶
    可以看出她相當的迷茫困惑不知如何處理這段感情。一方面她說:「我時時刻刻都在想他,就像是有東西在啃食我的腎臟。」另一方面她又說,她不知如何給身邊的朋友和家人交代。她說,她愛上的這個大叔純粹是柏拉圖式的愛戀,就像是一場靈魂的遭遇。我很耐心的聽她講完她的困惑問道:「你覺得什麼是愛呢?」她猶豫了一下說到:「愛,就是互相心動頻率的契合。」
  • 情感攻略|柏拉圖式愛情的意義是什麼
    柏拉圖式的愛情是什麼意思 柏拉圖式愛情的意義是什麼相信大家都一定聽說過柏拉圖式的愛情,但是卻又不知道柏拉圖式的愛情具體是什麼意思。我們都知道,現在的人們談戀愛已經不僅僅是精神上面的感情。很多人都是因為生理上面的需要。
  • 「柏拉圖式愛情」到底是什麼樣的?
    柏拉圖的思想內容涵蓋的面積非常廣,包括對世界的本質的看法、對自身心靈的關注,還有對愛情、對美學、對國家、對法律的諸多討論。其中關於愛情的,後來被簡稱為「柏拉圖式的愛情」,對後世影響巨大,那麼這樣的愛情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 柏拉圖式的愛情到底是什麼
    提到柏拉圖,大家日常生活中聽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柏拉圖式的愛情」。在絕大多數中國人的觀念中,這位古希臘哲學家的名字和精神戀愛結合在一起。那麼柏拉圖式的愛情到底是什麼呢?他的名字為什麼會和精神戀愛聯繫到一起?後人牽強附會的「柏拉圖式的愛情」到底符不符合柏拉圖的本意呢?我們今天從他的思想開始聊起,最後再揭曉答案。
  • 柏拉圖式愛情,竟然指的是同性!
    與朋友們閒聊時,經常會提到柏拉圖式愛情,那麼,究竟什麼是柏拉圖式愛情呢?對於柏拉圖式愛情,我們一般人的認知就是男女之間「無性的純精神戀愛」然而,柏拉圖式愛情指的竟然不是男女之間的愛情,在古希臘時期,男人是喜歡女人的,但他們更喜歡男人。在柏拉圖的愛情觀裡特別明顯,他所討論的愛情基本上是男子之間的感情,就是同性戀。
  • 柏拉圖式的愛情如何解釋愛情與婚姻,蘇格拉底這個比喻令人信服!
    很多人嚮往柏拉圖式的愛情,就像年少無知的我們活在自己的理想國裡面,實際上柏拉圖的世界也是一個理想國。柏拉圖公元前427年出生於雅典一個名門貴族家庭,他早年追隨蘇格拉底,潛心學習老師的學說。柏拉圖的思想還涉及了形上學、倫理、法學和教育等諸多領域,他的思想是西方思想史的一個重要來源,以至一位當代思想家說:「如果為歐洲整個哲學傳統的特徵作一個最穩妥的概括,那就是它不過是對柏拉圖哲學的一系列註腳。」而柏拉圖式的愛情中,愛情是什麼?婚姻又是什麼?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這個比喻令人信服!
  • 提出柏拉圖式愛情的女哲學家︰第俄提瑪
    教人不要去追求肉身之美而去追求那些無形不巧的美,如精神上的美,就是人們所謂的「柏拉圖式愛情」。我們該如何追求愛情?如果愛一個人就只是愛其外觀與肉體的美,我們會大叫膚淺。但誰人不受外觀的美所吸引?肉體與精神之美,要如何選擇?
  • 柏拉圖式愛情——是精神戀愛,還是同性戀?
    說到「柏拉圖式愛情」,人們總是和「精神戀愛」畫上等號。15世紀時期,義大利哲學家馬爾西裡奧·費西羅(Marsilio Ficino)最早提出「柏拉圖式愛情」這一術語,並作了相應解釋:柏拉圖式愛情是精神戀愛,追求心靈溝通,排斥肉慾。而後,這種說法被廣為流傳。
  • 你了解柏拉圖愛情嗎,當今社會是否真實存在柏拉圖式愛情。
    並稱為「古希臘三賢」的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三個人在哲學方面的造詣都很大。有一種戀人之間的關係叫做柏拉圖式戀愛不知道你是否聽過?柏拉圖式愛情,以西方哲學家柏拉圖命名的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精神戀愛,追求心靈溝通,排斥肉慾。這種只追求精神上的戀愛在當今社會能存在多少?並不追求肉慾上的感情,而是以兩人公平的愛情觀去面對,在彼此眼中是彼此的完美對象,可這種真的存在嗎?
  • 先剛:柏拉圖式愛情是一座冰山,精神戀愛只是一角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先剛在「書店裡的大學公開課——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二十年系列講座」上指出,這個從文藝復興時期出現的名詞流傳至今,人們對它的理解已經偏離了柏拉圖的本意。       先剛說:「柏拉圖式愛情可以說是一座冰山,而精神戀愛只是這座冰山浮出水面的那部分。」在講座中,他試圖還原「柏拉圖式愛情」真正的哲學內涵,並追問其可能具有的現實意義。
  • 柏拉圖式的愛情,至善至美的追求
    《理想國》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柏拉圖重要的對話體著作之一。一般認為屬於柏拉圖的中期對話,本書分為十卷。它讓我理解了,法是維護正義的手段。他在文中,借蘇格拉底的對話正義下了一個明確的定義:正義就是以善待友,以惡對敵,就是我們應該對的東西行善,並憎恨不正當的。這樣,區分朋友與敵人的唯一標準是善與惡,正義就成了一種人的美德。
  • 通俗解讀愛的本質以及柏拉圖式愛情的現實意義
    接下來說說大哲學家柏拉圖式愛情現實存在的意義。對於哲學家的愛情觀個人不好評價,說實話原來我對柏拉圖式的愛情,羅曼蒂克的愛情,烏邦託式的愛情嗤之以鼻。中國有句話說「實踐中出真理」,還有一句話「沒參與就沒有話語權」。
  • 「柏拉圖式的愛情」真的適合我們嗎?或許「它」並不是你「以為」的...
    「柏拉圖式愛情」是西方哲學家「柏拉圖」提出的一種愛情觀,跟「蘇格拉底式愛情」含義一樣,原本指的是「成年男子與少年男子之間的愛情」,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同性戀」。
  • 7000萬無性戀:真正的「柏拉圖式愛情」?
    即使被稱為「史上最純潔」的愛情故事,也逃離不了人類最原始的欲望,因為這是人的本能。不過,這種本能在7000萬無性戀者看來或許很不可思議,因為他們無論對男女均沒有性衝動,這種傾向被稱為「第四性」。  無論什麼原因,「無性戀」這個名詞的出現倒讓筆者想起一個著名的哲學家:柏拉圖。柏拉圖認為:「當心靈摒絕肉體而嚮往著真理的時候,這時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當靈魂被肉體的罪惡所感染時,人們追求真理的願望就不會得到滿足。
  • 柏拉圖問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
    柏拉圖有一次,柏拉圖問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自稱思想「助產婆」的蘇格拉底怎麼會直接告訴柏拉圖答案呢?柏拉圖按照蘇格拉底的話去做,很久才回來。蘇格拉底問他摘到沒有,柏拉圖沮喪地搖搖頭。蘇格拉底繼續問道:「為什麼呢?」柏拉圖嘆了口氣說:「因為只可以摘一棵,看見不錯的,就覺得後面還有更好的,所以沒有摘;可是我越往前走,越覺得不如之前見到的好;走到盡頭時,才發覺早已錯過最大最好的麥穗。」
  • 你真的懂「柏拉圖式的愛情」嗎?看完本文你會顛覆三觀!
    這個詞在青少年當中非常流行,他們也不懂什麼叫「柏拉圖式的愛情」,卻整天掛在嘴上,像是柏拉圖附體似的。我想說,千萬別碰「柏拉圖式的愛情」,因為這種愛情太高大上,一般的小夥伴hold不住。「柏拉圖式的愛情」怎麼個高大上?且聽我長話短說。 「柏拉圖式的愛情」顧名思義,就是柏拉圖的愛情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