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手記丨老年人頭暈警惕心血管疾病

2020-12-20 掌上蘭州

專家簡介

萬東君,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聯勤保障部隊第940醫院神經內科主任。任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感覺與疼痛障礙專業委員會委員、全軍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全軍神經內科學專委會頭痛與眩暈學組委員。

「頭暈,又暈了!」這是近兩年李女士經常聽母親說的症狀。70歲的母親出現經常性頭暈已經有10多年了,「每次眩暈持續10多分鐘,慢慢就過了。」但這兩年眩暈的頻次增加,眩暈持續的時間也越來越久。做了許多檢查,吃了很多藥一直沒見效,頭暈原因也沒找到。李女士也希望能求助良醫,診治母親的頭暈。

「頭暈/眩暈是一組症狀,而非一種疾病,是多種病因引起的一種感覺不適。也是老年人就醫的常見問題。」聯勤保障部隊第940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萬東君說,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呈明顯增加趨勢。有研究顯在 歲以上人群中至少的人會出現頭暈,如何識別頭暈常見的病因,以及採取恰當的應對措施,做好自我防護,避免嚴重事件的發生,萬東君從頭暈的症狀分類、可能的病因等方面,和老年朋友聊聊頭暈。

頭暈的症狀大致分四類示,65,30%

問:如何判斷頭暈的具體症狀?

答:在門診接診時,每位患者訴說的頭暈症狀都不盡相同,首先要分清頭暈的性質、症狀分類,以便於老年患者在就醫時,能夠準確說出自己的症狀要點,利於醫生精準診療。

頭暈的症狀目前大致分四類:1.眩暈,患者在身體未動的情況下,感到自身天旋地轉,常伴有噁心、嘔吐,閉眼能略感舒適;2.頭重腳輕感,主觀感受為頭昏、頭沉,沒有旋轉感;3.失衡,感到走路不穩,有「踩棉花感」,站立和行走時出現;4.暈厥前兆,患者感到眼前發黑、站立不穩,要摔倒,常伴有心慌、全身出冷汗。

問:常見的眩暈病因有哪些?

答:一般最常見的病因是良性位置性眩暈,主要有三種表現:1.為短暫的視物旋轉或不穩感,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1分鐘,大多數在10秒至20秒;多發生在起床或翻身的過程中,有時抬頭或低頭時也會出現,頭部不動時症狀緩解。2.反覆發作的眩暈,常見病因有梅尼埃病、前庭陣發症等。梅尼埃病的特點:眩暈持續時間20分鐘到12小時不等,伴有耳鳴、耳部悶脹感,聽力波動性下降。3.持續性眩暈,症狀持續1天以上,甚至長達1周以上,常見病因包括前庭神經元炎、急性腦血管相關的眩暈。前者僅有眩暈、噁心、嘔吐;而後者除了眩暈外,還有肢體麻木、運動障礙等症狀。腦血管病引起的眩暈,應迅速就醫,錯過最佳的治療窗口期,容易導致嚴重殘疾,甚至危及生命。

心血管疾病引起的眩暈需高度重視

問:有些頭暈會出現頭重腳輕不適感,發病原因有哪些?

答:一種是慢性腦缺血引起的頭暈,患者常訴頭暈、頭昏、頭痛,健忘,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力減退等。這類患者常伴有高血壓、糖尿病、頸動脈狹窄等基礎疾病。一種是精神心理因素的原因,儘管有明顯的焦慮、抑鬱、驚恐、失眠等症狀,但往往以頭暈來門診就診。還有一種是藥物相關因素引起的,老年人大多有多重疾病共存,降壓、降糖、抗心律失常、抗癲癇等藥物均可導致頭暈,主要與藥物引起的低血壓、低血糖,以及平衡功能受損相關,調整藥物使用後症狀能減輕。

有心血管疾病引起的眩暈,包括心功能不全、體位性低血壓、嚴重的心律失常、貧血等病因,這類病因,老年患者高度重視,如果治療不及時,容易引發嚴重事件。

問:出現頭暈/眩暈後該採取怎樣的措施?

答:突發眩暈時,立即依靠支撐物坐下,或者躺下,防止因失去平衡感而跌倒摔傷,造成骨折等二次損傷;在家人或身邊人員的協助下,移至舒適的座椅或床上平臥,如果是位置性眩暈,頭不動時,眩暈症狀很快消失;如果伴隨肢體麻木、活動障礙,或眼前發黑,提示有急性心腦血管疾病,緊急送醫院診療;伴有噁心、嘔吐者,坐位或側臥位,防止嘔吐物誤吸,引起窒息。

無論是哪一種頭暈,均建議患者去醫院及時檢查,切莫拖延、不重視。

文丨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歐陽海傑

相關焦點

  • 「名醫手記」老年人頭暈警惕心血管疾病
    【名醫手記】老年人頭暈警惕心血管疾病專家簡介:萬東君,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聯勤保障部隊第940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頭暈/眩暈是一組症狀,而非一種疾病,是多種病因引起的一種感覺不適。也是老年人就醫的常見問題。」聯勤保障部隊第940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萬東君說,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呈明顯增加趨勢。
  • 老年人突然出現耳鳴聽力下降或為心血管疾病
    「症狀在耳,病根未必在耳,很多全身性疾病都會導致耳鳴、聽力下降等。對於老年人來說,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腦缺血等心腦血管疾病。這些疾病會造成內耳循環障礙、缺血缺氧,時間長了,就會導致內耳組織發生病變,從而引發不同程度的耳鳴、耳悶、聽力下降等症狀。」鄭振宇主任解釋說。最終,陳大爺同意做檢查了,在檢查中,他被查出是高血壓,還有輕度的冠心病。
  • 老年人突然頭暈嘔吐怎麼辦
        氣候突然變冷,我們身邊的老年人如果出現頭暈嘔吐的現象,千萬不要掉以輕心,首先要聯想到的是,是不是患了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據統計,每年冬季,心腦血管疾病導致死亡的患者佔到死亡總數的三分之一。
  • 心悸頭暈,警惕惡性心律失常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內科主任 王景峰  文/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通訊員 王海芳  名醫坐堂  王景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心血管內科主任,中山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
  • 【名醫幫忙團】——老年人到冬季就要打疏通血管的藥嗎?
    專家分析 什麼情況下老年人需要注射疏通血管的藥物? 第一必須有症狀,突然頭暈、肢體麻木 胸悶痛、氣短或者是突然的半身不遂了,真正的得腦血管病或者心血管病了,才可以注射藥物。 專家建議 注射疏通血管的藥物之前需要到醫院做哪些檢查?
  • 名醫手記丨經常眩暈 可能是「耳石症」在搗亂
    名醫手記——經常眩暈 可能是「耳石症」在搗亂常有人這樣描述自己眩暈時的症狀:不動不暈,一動就暈。躺在床上不動和好人一樣,但一起床就暈,起來就沒事了。或者,有時候扭頭暈,抬頭也暈,稍微靜一會兒就不暈了。也有一些人,在眩暈時會有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心慌憋氣、血壓升高等症狀。對於此類症狀,多數判斷是頸椎有問題引起的眩暈,所以一直治療頸椎,但眩暈依然時常發作。原來,有些眩暈是因為耳朵病——「耳石症」引起的,這種眩暈發作時間幾秒鐘或幾十秒鐘,很少超過一分鐘,對聽力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 蹲起後頭暈眼花、蹲久了腿麻很正常?警惕心腦血管等問題
    蹲起後頭暈且眼前突然發黑,並不是單純的貧血,有可能是發生體位性低血壓。因為坐著或蹲著時,腰部和腿需長期曲折,使得血管受壓,使得血液流通受到阻礙。若突然站起來可解除下肢血管受壓情況,導致大量血液快速流向腿部和腰部,引起短暫性大腦供血不足,從而引起頭痛頭暈和眼前發黑。
  • 海口七旬阿婆打牌時突然暈倒送醫 醫生:冬天老年人要警惕這3種疾病...
    急診科專家提醒,冬季氣溫下降,老年人要警惕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3種疾病,注意防寒保暖,不要長期久坐。  阿婆打牌時暈倒 搶救1個多小時無力回天  海口府城三角公園,是周邊居民休閒、玩耍的聚集地,尤其以老年人居多。12月18日下午,一名70多歲的阿婆和人打牌娛樂時突然暈倒,有人立即撥打120求助,將老人送往海口市第三人民醫院救治。
  • 睡醒了後,突然就感到頭暈,是得了什麼病?未必都是心血管病
    早上醒來又很急,立馬起身,體位性的突然變化,加上血管的彈性變差,血液無法供給到大腦,腦部開始缺血缺氧,人就會感到頭暈。站一會或者坐一會兒,血管恢復,血液循環逐漸通暢了,慢慢流動到大腦,也就不存在缺血缺氧的問題了。應該說,心血管病是中老年人遇到的最常見問題,也是導致醒來後就頭暈,或者體位改變後頭暈最常見的原因。
  • 老年人餐後頭暈、犯困,甚至暈厥!咋回事?
    餐後低血壓 餐後低血壓(postprandial hypotension,PPH)是一種只存在於老年人的疾病,主要表現為餐後血壓較餐前明顯下降,下降嚴重且急劇者可伴隨頭暈、黑曚、跌倒、暈厥及休克等症狀,是心血管事件、腦卒中和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
  • 蹲下站起來就頭暈?小心3種隱藏疾病
    很多人可能都會有這種經歷,蹲久了,再站起來的時候就會覺得頭暈、眼前發黑,緩一會之後症狀又會消失,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1直立性低血壓≠貧血蹲久了站起來頭暈,是體位變化導致的一過性低血壓狀態,血壓太低導致腦供血不足,才會出現的症狀,這和貧血完全是兩碼事!它在醫學上叫做直立性低血壓,或者稱為體位性低血壓。
  • 45歲以上人群要警惕心血管疾病
    比如一些疾病都會導致黑矇。直立性低血壓蹲著或躺著時間長了,突然站起來會眼前一黑、頭暈的症狀,一般都是直立性低血壓,通常都是一過性的,幾分鐘就會恢復。但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出現直立性低血壓的比例比較高,並且還會容易頭暈摔倒,被摔傷、碰傷。
  • 美國大型回顧性隊列研究:他汀類藥物的使用會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
    主要用於心血管疾病,如高脂血症、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等。通常用於中年人。但最近美國的一項大型回顧性分析表明,他汀類藥物的使用也會降低7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以及死亡風險。一項又一項的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能夠預防中年人的心臟病發作、中風和死亡。但是在28項他汀類藥物的主要臨床測試中,僅有2%的參與者年齡在75歲或75歲以上。
  • 大型回顧性隊列研究:他汀類藥物的使用會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和...
    主要用於心血管疾病,如高脂血症、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等。通常用於中年人。但最近美國的一項大型回顧性分析表明,他汀類藥物的使用也會降低7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以及死亡風險。這意味著儘管是老年人患心臟病和死亡的風險更大,但關於是否應該為他們開他汀類藥物仍然缺乏數據。
  • 從「心」出發 | 警惕!老年人出現這些症狀
    從「心」出發 | 警惕!為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增強老年人自我保健、自我防衛、自我調適的能力,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近期,區衛健委將推出老年人心理健康科普知識系列專題,普及老年人對心理疾病的預防與幹預。
  • 心血管內科添領軍人才,市民不出北海可看名醫
    未來,北海市民可足不出戶,就近在當地享受名醫會診。籤約儀式現場。蘇堅攝據悉,李浪是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常委、廣西醫學高層次領軍人才,在全區乃至全國心血管疾病診治方面皆有很高造詣。籤約儀式現場。
  • 李娟:老年人反覆腰痛,別不當回事,警惕多發性骨髓瘤!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特別推出「70年•70位名醫」大型系列健康科普,名醫名家帶頭普及健康知識,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本期推出:《李娟:老年人反覆腰痛,別不當回事,警惕多發性骨髓瘤!》。【視頻】李娟教授:骨髓瘤許多老年人對腰痛習以為常,畢竟老年人常常有骨質疏鬆和腰肌勞損,可以引起腰痛。
  • 後背疼痛不一定看骨科 警惕幾種疾病
    原標題:後背疼痛不一定看骨科警惕幾種疾病據報導,吉林宮先生的愛人今年74歲,近3個月來經常感覺後背發熱(尤其白天),發熱後還有火辣辣的刺痛感,汗出後身上發涼。對此,瀋陽市中醫院心內科主任魏棣指出,引起後背疼痛的原因很多,至少與八種疾病有關。
  • 腹痛、牙痛、頭暈憋氣 警惕這些症狀也是心梗!
    但心梗也有許多非典型症狀,例如有時會表現為上腹痛、噁心嘔吐;有時是突發頭暈頭痛;甚至會表現出咽痛、牙痛或頸肩痛,容易誤診漏診。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張澍教授說,心梗是冠狀動脈閉塞、血流中斷,使部分心肌因嚴重的持久性缺血而發生的局部壞死,是目前最危重的心臟急症,也是導致中老年人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 腹痛、牙痛、頭暈憋氣 警惕這些症狀也是心梗
    但心梗也有許多非典型症狀,例如有時會表現為上腹痛、噁心嘔吐;有時是突發頭暈頭痛;甚至會表現出咽痛、牙痛或頸肩痛,容易誤診漏診。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張澍教授說,心梗是冠狀動脈閉塞、血流中斷,使部分心肌因嚴重的持久性缺血而發生的局部壞死,是目前最危重的心臟急症,也是導致中老年人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