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簡介】
萬東君,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聯勤保障部隊第940醫院神經內科主任。任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感覺與疼痛障礙專業委員會委員、全軍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全軍神經內科學專委會頭痛與眩暈學組委員。
「頭暈,又暈了!」這是近兩年李女士經常聽母親說的症狀。70歲的母親出現經常性頭暈已經有10多年了,「每次眩暈持續10多分鐘,慢慢就過了。」但這兩年眩暈的頻次增加,眩暈持續的時間也越來越久。做了許多檢查,吃了很多藥一直沒見效,頭暈原因也沒找到。李女士也希望能求助良醫,診治母親的頭暈。
「頭暈/眩暈是一組症狀,而非一種疾病,是多種病因引起的一種感覺不適。也是老年人就醫的常見問題。」聯勤保障部隊第940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萬東君說,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呈明顯增加趨勢。有研究顯在 歲以上人群中至少的人會出現頭暈,如何識別頭暈常見的病因,以及採取恰當的應對措施,做好自我防護,避免嚴重事件的發生,萬東君從頭暈的症狀分類、可能的病因等方面,和老年朋友聊聊頭暈。
頭暈的症狀大致分四類示,65,30%
問:如何判斷頭暈的具體症狀?
答:在門診接診時,每位患者訴說的頭暈症狀都不盡相同,首先要分清頭暈的性質、症狀分類,以便於老年患者在就醫時,能夠準確說出自己的症狀要點,利於醫生精準診療。
頭暈的症狀目前大致分四類:1.眩暈,患者在身體未動的情況下,感到自身天旋地轉,常伴有噁心、嘔吐,閉眼能略感舒適;2.頭重腳輕感,主觀感受為頭昏、頭沉,沒有旋轉感;3.失衡,感到走路不穩,有「踩棉花感」,站立和行走時出現;4.暈厥前兆,患者感到眼前發黑、站立不穩,要摔倒,常伴有心慌、全身出冷汗。
問:常見的眩暈病因有哪些?
答:一般最常見的病因是良性位置性眩暈,主要有三種表現:1.為短暫的視物旋轉或不穩感,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1分鐘,大多數在10秒至20秒;多發生在起床或翻身的過程中,有時抬頭或低頭時也會出現,頭部不動時症狀緩解。2.反覆發作的眩暈,常見病因有梅尼埃病、前庭陣發症等。梅尼埃病的特點:眩暈持續時間20分鐘到12小時不等,伴有耳鳴、耳部悶脹感,聽力波動性下降。3.持續性眩暈,症狀持續1天以上,甚至長達1周以上,常見病因包括前庭神經元炎、急性腦血管相關的眩暈。前者僅有眩暈、噁心、嘔吐;而後者除了眩暈外,還有肢體麻木、運動障礙等症狀。腦血管病引起的眩暈,應迅速就醫,錯過最佳的治療窗口期,容易導致嚴重殘疾,甚至危及生命。
心血管疾病引起的眩暈需高度重視
問:有些頭暈會出現頭重腳輕不適感,發病原因有哪些?
答:一種是慢性腦缺血引起的頭暈,患者常訴頭暈、頭昏、頭痛,健忘,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力減退等。這類患者常伴有高血壓、糖尿病、頸動脈狹窄等基礎疾病。一種是精神心理因素的原因,儘管有明顯的焦慮、抑鬱、驚恐、失眠等症狀,但往往以頭暈來門診就診。還有一種是藥物相關因素引起的,老年人大多有多重疾病共存,降壓、降糖、抗心律失常、抗癲癇等藥物均可導致頭暈,主要與藥物引起的低血壓、低血糖,以及平衡功能受損相關,調整藥物使用後症狀能減輕。
有心血管疾病引起的眩暈,包括心功能不全、體位性低血壓、嚴重的心律失常、貧血等病因,這類病因,老年患者高度重視,如果治療不及時,容易引發嚴重事件。
問:出現頭暈/眩暈後該採取怎樣的措施?
答:突發眩暈時,立即依靠支撐物坐下,或者躺下,防止因失去平衡感而跌倒摔傷,造成骨折等二次損傷;在家人或身邊人員的協助下,移至舒適的座椅或床上平臥,如果是位置性眩暈,頭不動時,眩暈症狀很快消失;如果伴隨肢體麻木、活動障礙,或眼前發黑,提示有急性心腦血管疾病,緊急送醫院診療;伴有噁心、嘔吐者,坐位或側臥位,防止嘔吐物誤吸,引起窒息。
無論是哪一種頭暈,均建議患者去醫院及時檢查,切莫拖延、不重視。
文丨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歐陽海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