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八裡:男孩玩手遊刷光家人救命錢,遊戲平臺必須退款
8月10日,看看新聞《男孩玩手遊刷光患癌爺爺手術費 平臺:沒證據不退款》報導稱,8月8日,黃女士帶著11歲的兒子來渝北區龍山派出所報警求助,稱兒子暑假玩遊戲花掉了近2萬元,而這筆錢是給患癌症的爺爺做手術用的救命錢。派出所為黃女士提供了未成年證明材料,但遊戲平臺客服服表示,黃女士提供的材料不足以證明這些消費是由未成年人操作的,如果拿不出確鑿的證據,平臺不會退款。
在中國,對很多現象我一直感到無法理解。比如,賭博是非法的,但玩遊戲、尤其是玩網路遊戲賭博卻又是合法的。這就使得某些在現實生活中無法賭博的人,把「戰場」轉移到了網絡上。而因為手機的普及,小孩子也無形中成了網路遊戲的受眾。
我們此前也經常可以在新聞中看到,有孩子給某某平臺的主播打賞了巨額錢財,或者是孩子用父母的手機玩遊戲花費了不菲的金額。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這樣的新聞,往往只有一個當時的情況報導,而對於出現這樣的情況後,後續家長和商家、以及平臺,是怎麼協商處理的,卻基本上找不到相應的跟蹤報導。也許這些家長最後都只能忍氣吞聲,沒有辦法拿回本不該給這些遊戲或主播平臺拿去的錢。
可以說,只要是在正常的中國家庭,那麼,所有的家長都是望子成龍的。而且,不管孩子的資質如何,在家長們看來,自己的孩子都是優秀的苗子。這樣的認知,非常令人感慨。而且,許多除了基本的生活開銷以外,再也捨不得在自己身上花任何錢的中國父母們,為了給孩子上學、補課所花費的錢,真的是堪稱巨款。據說,有的家庭一個暑假甚至於要給孩子補課花上數萬元。中國人啊,永遠都活得那麼累,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新聞視頻中黃女士也是這樣,她因為自己要忙於照顧生病的父親,生怕可能會因此而使得孩子荒廢了學業,因而就給孩子報了許多暑期的網課。
我想,平時上學期間家長不可能把手機拿給孩子玩,為了暑期上網課方便,黃女士只能把手機給孩子用了。但是,學習畢竟是比較枯燥的事情,放了假孩子也想輕鬆一下。既然很多成年人休閒的時候,還喜歡打打牌、玩玩遊戲,小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差,玩手遊又是那麼方便,就難怪孩子控制不住自己了。
看到新聞中遊戲公司讓黃女士必須要拿出確鑿證據,證明玩手遊的確實是其11歲的未成年兒子,筆者首先是覺得很驚訝。一個遊戲公司,居然也學著某些單位打官腔、要各種的證明的方式,只是為了不想吐出他們已經吞進去的錢。而且,最令人覺得難以置信的是,派出所的證明到了他們那裡也不管用了。
但是,為了一己私利,讓當事人一定得提供相應的證據,證明玩遊戲確實是未成年人所為,是毫無道理的。筆者很想知道,這個11歲的孩子是如何在遊戲平臺註冊的?如果是用自己的信息,那麼,遊戲公司就涉嫌誘導未成年人賭博。
該案中,11歲孩子作為無行為能力人,肯定是沒有對家中2萬元資產進行處置的權限的。現在,該男孩玩手遊刷光了其家人的救命錢。那麼,如果該帳號不是成年人註冊並得到認證,那無論從法律上還是道義上講,遊戲平臺都必須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