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發展規劃終出爐,澳門與珠海將在這些方面合作……

2021-02-07 澳門日報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千呼萬喚始出來,全文分十一章近3萬字,涵蓋總體要求、空間布局、城市聯動、科創建設、金融分工、基建聯通、生態文明等眾多領域。目標是到2022年基本形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2035年全面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

《規劃綱要》提到,港澳特區和廣東九市,總面積5.6萬平方公裡。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人,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大灣區包括港澳兩個特別行政區及廣東的廣州、深圳、珠海、中山、江門、佛山、肇慶、東莞及惠州九市

《規劃綱要》是指導粵港澳大灣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合作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規劃近期至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粵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廣泛,區域內發展動力進一步提升,發展活力充沛、創新能力突出、產業結構優化、要素流動順暢、生態環境優美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遠期目標到2035年,大灣區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躍升,國際競爭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大灣區內市場高水平互聯互通基本實現,各類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區域發展協調性顯著增強,對周邊地區的引領帶動能力進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中華文化影響更加廣泛深入,多元文化進一步交流融合;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顯著提高,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全面建成。

《規劃綱要》指出,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其中,澳門的定位是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規劃綱要》在科創較重著墨,將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探索有利於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和區域融通的政策舉措,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和國際化創新平臺。亦提到支持澳門中醫藥科技產業發展平臺建設,推進港澳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建設。

交通與基建方面,構築大灣區快速交通網絡。以連通內地與港澳以及珠江口東西兩岸為重點,構建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為主體的城際快速交通網絡,力爭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一小時通達。編制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推進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橫琴口岸(探索澳門蓮花口岸搬遷)。

《規劃綱要》要求灣區內要構建快速交通網絡

《規劃綱要》提到,積極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在教育、文化、旅遊、社會保障等領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務優質、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探索推進在廣東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交通等民生方面享有與內地居民同等待遇。其中會加強跨境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的銜接,探索澳門社會保險在大灣區內跨境使用。

金融方面,支持澳門打造中國-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臺,建立出口信用保險制度,建設成為葡語國家人民幣清算中心,發揮中葡基金總部落戶澳門的優勢,承接中國與葡語國家金融合作服務。

研究探索建設澳門-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支持澳門發展租賃等特色金融業務,探索與鄰近地區錯位發展。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綠色金融平臺、中葡金融服務平臺。

同時,支持澳門以適當方式與絲路基金、中拉產能合作投資基金、中非產能合作基金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開展合作。

 

為配合本澳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規劃綱要》釋出多項珠海橫琴進一步對澳門開放的建議,當中包括建設珠海橫琴國際休閒旅遊島,統籌研究旅客往來橫琴和澳門的便利措施,允許澳門旅遊從業人員到橫琴提供相關服務。

規劃綱要明確橫琴要助澳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

《規劃綱要》提到,支持橫琴與珠海保稅區、洪灣片區聯動發展,建設粵港澳物流園。加快推進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和粵澳合作產業園等重大合作項目建設,研究建設粵澳信息港。

支持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發展,探索加強與國家中醫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創新聯盟的合作。在符合法律法規前提下,為園區內的企業新藥研發、審批等提供指導。探索符合條件的港澳和外籍醫務人員直接在橫琴執業。

加強民生合作方面,支持珠海和澳門在橫琴合作建設集養老、居住、教育、醫療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民生項目,探索澳門醫療體系及社會保險直接適用並延伸覆蓋至該項目。

在符合橫琴城市規劃建設基本要求的基礎上,探索實行澳門的規劃及工程監管機制,由澳門專業人士和企業參與民生項目開發和管理。研究設立為澳門居民在橫琴治病就醫提供保障的醫療基金。研究在橫琴設立澳門子弟學校。

加強對外開放合作方面,支持橫琴與澳門聯手打造中拉經貿合作平臺,搭建內地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國際貿易通道,推動跨境交付、境外消費、自然人移動、商業存在等服務貿易模式創新。支持橫琴為澳門發展跨境電商產業提供支撐,推動葡語國家產品經澳門更加便捷進入內地市場。研究將外國人籤證居留證件籤發權限下放至橫琴。

同時,進一步完善澳門單牌機動車便利進出橫琴的政策措施,研究擴大澳門單牌機動車在內地行駛範圍。

廣州南沙方面,探索建設粵澳合作葡語國家產業園,合作推進園區規劃、建設、開發等重大事宜。中山方面,推動與澳門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深度合作,拓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新空間。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出臺,共十一章節闡述未來發展方向及目標,從廣度與深度明確表達中央的要求。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三地為邁向世界級灣區群的目標,必然會出現新的磨合與發展機遇。

《規劃綱要》指明發展意向,點明發展路徑,目標是共建世界級灣區。澳門彈丸之地,人口60多萬,資源相對局限,與灣區城市所擁有的人口規模及城市空間無法相提並論。澳門備受青睞的博彩旅遊業發達,但亦存在經濟結構單一的問題,澳門在灣區的貢獻是否會受到局限?

綱要的空間布局指出,推動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補。澳門作為四大中心城市,是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應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從而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

澳門建設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理應促進經濟適度多元,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澳門近年大力推動「一中心、一平臺」,打造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這方向早已有苗頭。如今各團體基本圍繞相關定位和目標推進,但更多是聚焦鞏固澳門的定位。

未來緊扣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澳門外引內聯的「精準聯繫人」角色,將有更大發揮。例如在雙創領域正發揮中葡合作的平臺作用,輻射面不斷擴大,既讓澳門凝聚更多雙創人士利用平臺擴大合作,也助澳門創業者拓闊眼界、發展國際網絡,讓澳門從中發掘新商機。

灣區將進一步擴大開放,走向國際,港澳兩地早已接軌國際,此優勢可以為灣區帶來更多經驗,起到聯繫國際的作用。尤其澳門的中葡平臺作用需要進一步深化,為灣區走向世界級貢獻力量。

近年澳門會議業發展已有較大突破,很多國際性會議來澳開會,澳門更應把握這個優勢,為灣區對外合作,尤其為中葡合作打造交流基地,匯聚各地人才和技術,深化澳門聯繫人角色。


相關焦點

  • 珠海和澳門迎來了深化合作的重大機遇
    從珠海國際會展中心外的情侶路南延線海邊向東北眺望,澳門的西灣大橋和澳門塔盡收眼底,將視野轉向東南,則是如火如荼建設中的橫琴金融島。  10日,上千名來自珠海和澳門的政府、行業協會和企業代表在此參加「2020澳珠企業家峰會」。
  • 粵澳深度合作區 珠海可為澳門做什麼
    國家發改委在就全國政協提案答覆的函稱,研究探索在橫琴建設澳門證券交易所,對落實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相關任務具有積極意義,將會同有關方面積極參與相關工作。被譽為澳門版「納斯達克」的澳交所傳來新動向,這為珠澳合作打開了新的想像空間。
  • 澳門科技大學落戶珠海!中山:加快推進與澳門科技大學合作辦學!
    據珠海傳媒集團報導,11月30日上午,澳門科技大學舉辦20周年校慶典禮,珠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姚奕生出席活動,並見證《珠海市人民政府與澳門科技大學合作辦學協議》籤約儀式。珠海校區將沿用澳門科技大學成熟的辦學理念和管理方法,實行獨立管理,彌補澳門校區辦學和科研空間的不足,著重在提升學習環境、產學研對接方面做好配套,解決產、學、研中,澳門地區產業單一、空間不足的短板問題,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和實踐條件,為教研人員的技術創新、科研成果轉化提供配套和支持。
  • 馬志達:大灣區要靈活融合 澳門和珠海需加深互動
    「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不管對於澳門企業,還是澳門青年來說,都是一個很重要的機遇,橫琴是我們參與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的第一站。」近日,30名澳門企業家赴珠海橫琴開展實地商務考察和交流,馬志達作為企業家代表發言。作為一位澳門青年企業家,馬志達的產業涉足文化創意、金融、建築三大領域。
  • 今天起,珠海正式「改名」!未來將全面爆發! 劃重點:「珠海一...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新批覆的鐵路建設規劃,將與大灣區內的高鐵、普速鐵路、市域市郊鐵路形成一個多層次鐵路網絡,構建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主要城市至廣東省內地級城市2」  或將誕生下一個澳門  橫琴或將成為第二個澳門?
  • 珠海醫保「三大創新」深化珠澳醫保合作 大力促進澳門融入國家發展...
    珠海市醫療保障局持續深化珠澳合作,創新實施澳門居民參保政策、創新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創新探索跨境經辦新模式等「三大創新」,大力促進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豐富「一國兩制」下醫保領域的新實踐。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在珠海就業及就讀的港澳臺居民已納入珠海市基本醫療保險保障範圍的基礎上,珠海市與澳門深化醫保合作,於2019年7月1日起在全國率先開展常住橫琴的非就業澳門居民參加珠海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工作,自2020年1月1日起又進一步擴大到全市範圍內持居住證的非就業港澳臺居民。
  • 珠海、澳門,迎來大利好
    答覆函中明確寫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探索建設澳門—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研究探索在橫琴建設澳門證券交易所,有利於支持澳門發展符合自身實際的特色金融產業,推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落實好《規劃綱要》相關任務具有積極意義,我委將會同有關方面積極參與相關工作。
  • 珠海市長:年底前將澳門蓮花口岸整體搬至橫琴口岸
    全國人大代表、珠海市市長姚奕生表示,年底前要把橫琴口岸臨檢大廳和「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都建好,將澳門蓮花口岸整體搬遷到橫琴口岸,實施「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新模式。研究橫琴與澳門稅收共享政策姚奕生表示,珠海將匯集全市之力,在橫琴營造適應澳人澳企發展的環境,支持澳門經濟制度多元化發展。「推動29個重點項目,今年必須有成效。
  • 澳門人在珠海的「新街坊」
    在珠海,個大肥嫩的「橫琴蠔」很出名,一度是橫琴這個灘涂島嶼上最重要的經濟產業,也曾吸引不少港澳居民周末前來嘗鮮。但現在,橫琴蠔和海鮮排擋更像是專供遊客的夜宵點綴,本地人早不再以此為生。許多更大的發展目標,已經讓這裡的潮水不再平靜。2019年年初《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向整個珠三角地區釋放了濃厚的政策紅利。
  •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_2019年第7號...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充分發揮粵港澳綜合優勢,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增進香港、澳門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讓港澳同胞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編制本規劃。
  •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將揭曉 區域主題蘊含機遇
    摘要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將揭曉 區域主題蘊含機遇】醞釀多時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有望於近日公布。機構認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推進,區域主題將會反覆、持續受到市場的關注。
  • 政策解讀|《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
    正心·致雅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在文化和旅遊領域合作,共建人文灣區和休閒灣區,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規劃》包含哪些內容?明確了哪些目標?一起去看看吧!
  • 澳門證券交易所有望在珠海橫琴設立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1409號(經濟發展類099號)提案答覆的函稱,研究探索在橫琴建設澳門證券交易所,有利於支持澳門發展符合自身實際的特色金融產業,推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落實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相關任務具有積極意義,發改委將會同有關方面積極參與相關工作。
  • 澳門科技大學與遵義醫科大學籤訂協議將合作辦學
    近日,澳門科技大學與遵義醫科大學在珠海籤署了教育學術交流合作協議,協議的籤署進一步夯實了兩校的合作基礎,擴大了合作的範疇,同時也為珠海市與澳門兩地高校共同融入與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澳門科技大學校長劉良與遵義醫科大學校長劉建國分別代表雙方籤署了兩校合作協議。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四大中心...
    日前,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全文)。《規劃綱要》中明確了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根據四大中心城市的發展,城市發展定位也各不相同。
  • 珠海、澳門迎來空前大機遇……
    ,有利於支持澳門發展符合自身實際的特色金融產業,推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落實好《規劃綱要》相關任務具有積極意義,我委將會同有關方面積極參與相關工作。 在2019年2月18日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裡,明確提出「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探索建設澳門—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
  • 在珠海,或在澳門,他們總在你身邊
    珠澳合作,傾力支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當經濟特區成為一面鏡子,映照中國改革開放的篳路藍縷和巨大成就;當珠海成為一把標尺,為世界標註粵港澳大灣區蓬勃發展的力度,時代賦予了珠海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使命。
  • 澳門法治報業集團到訪北京市京師(珠海)律師事務所參觀交流
    11月19日,澳門法治報業集團董事局執行主席周新政、總編呂國平、新聞調查部常務主任李桂光等到訪北京市京師(珠海)律師事務所。京師律師事務所投資合伙人、京師珠海聯合創始人左勝高,職業經理人團隊等熱情接待,雙方在黨建室開展座談會。
  • 大灣區應探索建立協同合作的國際人才政策
    粵港澳實現跨區域科創合作需要體制機制創新南方日報: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相比較,粵港澳大灣區在科技創新方面存在哪些優勢和短板?下一步如何發力?宋永華:這些年,通過大力引進或推動建設國家級實驗室、布局大科學裝置,粵港澳大灣區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相對薄弱的短板正快速補齊,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 澳門科技大學珠海校區擬落戶高新區
    高新區又迎來一個重磅利好消息,澳門科技大學將設立珠海校區,擬落戶珠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將開設相關學科研究生層次(碩士及博士)的學位課程。 根據觀海融媒報導,澳門科技大學將設立珠海校區,擬落戶珠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將開設相關學科研究生層次(碩士及博士)的學位課程。 值得注意的是,珠海校區將沿用的是澳門科技大學成熟的辦學理念和管理方法,實行獨立管理,彌補澳門校區辦學和科研空間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