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輸入因何復陽?節日假期是否受限?吳尊友5答新冠新疑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抗擊新冠肺炎)境外輸入因何復陽?節日假期是否受限?吳尊友5答新冠新疑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境外輸入因何復陽?節日假期是否受限?吳尊友5答新冠新疑

中新社記者 高凱

在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連作5答,針對近期出現的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新問題,給出專家解釋。

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緣何結束隔離後復陽?

近期,有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在結束隔離後復陽,有的入境人員在核酸陰性隔離幾天之後確診為新冠肺炎病例,對於其中原因,吳尊友稱,這些現象不是境外輸入病例所特有的。

他指出,自疫情發生以來,各地陸續都報導了一些特殊的病例情況。出現這些現象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每個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後的臨床表現不同,所以出現有時候陰、有時候陽的現象;另外一方面,還取決於採樣質量,採樣部位正確、採樣操作規範,採到陽性標本的可能性就會大。

冷鏈食品的病毒感染風險幾何?

冷鏈食品,尤其是在一些進口的冷凍食品上檢測到新冠病毒,究竟風險幾何?

吳尊友表示,下半年以來,由於冷鏈或者進口貨物導致幾起聚集性或者零星的病例發生。目前,中國對此已經加強管理。這些措施對於減少、預防通過冷鏈作為載體造成人員感染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當日特別說明稱,事實上,對於廣大的消費者來說,因為採購食用進口冷鏈引起感染的風險非常低。

吳尊友表示,首先,核酸陽性不一定代表有傳染性。其次,檢測中,判定核酸檢測陰性陽性的值叫CT值,CT值越大,說明其汙染量越小,含有活病毒的概率就越低。他指出,在全國所有的進口冷鏈食品、貨物中,檢測出來的大多屬於CT值較高。

「汙染要造成感染,必須是汙染量比較大,同時還需要長期反覆接觸才有可能。所以只要我們保持手衛生,堅持生熟分開,造成感染的風險就會非常小。」吳尊友說。

接種新冠疫苗後,防護措施會否調整?

對於接受新冠疫苗接種後,人們的防護措施會有哪些改變,還需不需要戴口罩?吳尊友當日強調,「不能把寶全都押在疫苗上」。

他指出,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等個人防護措施仍然是目前個人防止感染最簡單、最容易接受、最有效的防護措施。

吳尊友表示,對於個人來說,接種疫苗要產生保護抗體需要一定的時間,對於群體來說,讓足夠比例的人接種上疫苗,也需要一段時間。「所以說今冬明春要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反彈,我們不能把寶全都押在疫苗上。」

「現階段的各項防控措施仍然要堅持下去。疫苗的應用,特別是讓高風險人群優先接種疫苗,為控制今冬明春疫情反彈,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也讓我們更加有信心、更加從容地應對今冬明春可能出現的疫情。」吳尊友說。

節假日人員流動會否帶來疫情新風險?

隨著元旦和春節假期臨近,人員的流動越來越頻繁,這種流動會不會給疫情反覆帶來一些風險?

對此,吳尊友建議要減少流動。他建議人們元旦、春節期間減少不必要的出行,春運期間錯峰返鄉返崗。

對於一些特殊的人群,像老人、有慢性病者、孕產婦,吳尊友不建議安排出行。

吳尊友稱,人們在節日期間應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動。企事業單位舉辦聚集性活動一定要控制人數,50人以上的應該要有完整的防控方案,要有防控措施,對於個人家庭的聚集,也最好能夠控制在10人以下。

再問病毒來源

近日有外媒報導稱,針對新冠病毒的來源,一些國家有了新的發現,有的國家通過對本國去年11月、12月本土相關病例採集的咽拭子樣本進行檢測後,檢出了新冠病毒的RNA序列,再次引發人們對於新冠病毒溯源工作的關注。

吳尊友當日表示,確定病毒的來源是一項複雜的工作,對新冠病毒的溯源,需要舉全球之力,要開展強有力的國際合作,需要多學科的合作。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已經表示,新冠病毒零號病例,可能不止一個或者首例病例不止一個。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新冠病毒最初的分布可能在全球多個地方。

「我們也注意到媒體和一些科學雜誌發表了一些關於國外研究的最新進展,在溯源方面有很多新進展。病毒溯源是一個科學問題,中國科學家也從多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包括從人群、環境、基因、分子水平,以及從動物方面開展了溯源研究工作,並積極參與到國際社會溯源的工作當中去,希望我們的研究能夠為全球溯源提供更多有用的數據。」吳尊友說。(完)

相關焦點

  • 復陽原因是什麼?吳尊友最新解讀
    截至北京時間22日0時48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超過2253萬例,疫情形勢依舊十分嚴峻。如何看待全球疫情走勢?進口冷凍生鮮包裝屢次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如何應對?疫情會在秋冬季捲土重來嗎?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作客《新聞1+1》節目,進行權威解讀。
  • 是否出現了新的傳播方式?吳尊友最新解讀
    截至北京時間22日0時48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超過2253萬例,疫情形勢依舊十分嚴峻。如何看待全球疫情走勢?進口冷凍生鮮包裝屢次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如何應對?疫情會在秋冬季捲土重來嗎?21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作客《新聞1+1》節目,進行權威解讀。
  • 新冠疫苗有哪些不良反應?國務院最新發布會,信息量很大!吳尊友重點...
    目前中國有15款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鄭忠偉介紹,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後,我國布局了5條技術路線,同步推進疫苗研發工作。吳尊友表示,這種風險也是很低的。只要人們保持手衛生,堅持生熟分開,造成感染的風險就會非常小。 為何入境人員結束隔離後會復陽?
  • 新冠肺炎康復者抗體能持續多久?愈後復陽患者是否有傳染性?打疫苗...
    直播視頻截圖境外輸入病例是常態化防控中的最大風險白巖松:截至20日,我國已經連續51天有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如何看待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境外輸入風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在中國控制疫情以後,最大的風險點來自境外輸入。3、4月份出現了第一個輸入病例引起的高峰,5、6月份有所緩解,7月份以後輸入病例又有所增加。再看全球的疫情形勢,從3月份以後一路上揚,對我們國家「外防輸入」造成了巨大威脅。
  • 元旦春節假期臨近,疫情是否有加劇的風險,我國研製的新冠疫苗安全...
    每經編輯:畢陸名12月2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召開,國家衛健委、中國疾控中心就大家關注的新冠疫苗、春節病毒防控等熱點問題答記者問。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吳尊友提醒元旦春節病毒傳播風險加大據央視新聞21日報導,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21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元旦、春節期間人員流動大、聚集性活動多,將增加疫情傳播的風險
  • 新冠疫苗與HPV疫苗應分開接種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12月以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發展,日均新增確診病例超過60萬例,日均新增死亡病例超過1萬例,均為疫情發生以來最高。本月,國內多地報告新增本土散發病例或聚集性疫情,一半以上省份報告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10餘個省份報告冷鏈食品或外包裝等檢測陽性,疫情防控形勢依然複雜嚴峻。
  • 疾控專家提醒:新冠疫苗與HPV疫苗應分開接種 元旦春節減少流動
    我國正積極參與新冠病毒國際社會溯源工作吳尊友表示,確定病毒的來源是一項複雜的工作,在過去幾十年有多種新發傳染病的發生,如愛滋病、非典、中東呼吸症候群,病毒溯源均極其困難,找到零號病人、確定動物來源、確定中間宿主、確定病毒傳染人的途徑等,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相當長的時間。
  • 新冠疫苗有哪些不良反應?國務院最新發布會,信息量很大!
    鄭忠偉還提到,在緊急使用的過程當中,有6萬多疫苗接種者去過境外的高風險地區,至今我們也沒有收到1例嚴重感染病例的報告,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我們的疫苗有一定的保護效果。目前中國有15款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鄭忠偉介紹,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後,我國布局了5條技術路線,同步推進疫苗研發工作。
  • 華西醫院進入「戰時」,曾接診1例境外輸入「復陽」患者
    圖片來源於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根據成都衛健委發布的12月8日新增確診信息,「醫學界」發現,其中新增的1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於12月7日到過華西醫院就診。該病例曾在國外確診治療轉陰後,在回國40餘天后再次確診,較為獨特。
  • 吳尊友:這幾類人,不建議元旦春節出行!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等人群不建議元旦春節假期出行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21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元旦、春節期間人員流動大、聚集性活動多,將增加疫情傳播的風險。如果準備跨地區出行,要提前了解當地的疫情形勢和防控政策,了解目的地近期是否有病例或疫情發生,中高風險地區建議暫緩出行。要備好口罩、手消毒劑等物品,用於路上使用。二是減少旅途風險。交通運輸場站和交通工具節日期間加強通風、消毒等措施。
  • 新冠疫苗不良反應有哪些?接種禁忌是什麼?權威回應來啦
    據了解,當前我國新冠肺炎疫苗三期臨床試驗分析結果仍待揭盲,但就目前來看,6萬多名接受緊急接種的人群到境外高風險地區後,至今未發回一例嚴重感染病例的報告。此次發布會就當前我國新冠疫苗臨床試驗效果、不良反應、接種禁忌以及隔離後「復陽」等熱點關切進行了逐一解答。「我國新冠疫苗研發起步很早,但走到三期臨床時,很多環境條件隨著疫情發生了改變,但無論先後,尊重科學規律是第一位的。」
  • 新冠疫苗不良反應有哪些?接種禁忌是什麼?權威回應來啦!
    據了解,當前我國新冠肺炎疫苗三期臨床試驗分析結果仍待揭盲,但就目前來看,6萬多名接受緊急接種的人群到境外高風險地區後,至今未發回一例嚴重感染病例的報告。此次發布會就當前我國新冠疫苗臨床試驗效果、不良反應、接種禁忌以及隔離後「復陽」等熱點關切進行了逐一解答。
  • 吳尊友:不能把寶全都押在...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春節假期臨近,春節期間人員的流動性勢必將增大,也會增加很多聚集性活動,是否會加劇疫情傳播的風險呢?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21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元旦、春節期間人員流動大、聚集性活動多,將增加疫情傳播的風險。春節假期如何做好疫情防控?我們應該怎麼做?吳尊友給出了五條建議。一、減少人員流動 元旦、春節期間要合理安排行程,減少不必要出行,鼓勵春運期間錯峰返鄉返崗。
  • 吳尊友回應
    吳尊友回應進入12月份以來,我國已有新疆吐魯番市、內蒙古滿洲裡市、黑龍江省東寧市、綏芬河市、四川省成都市、山東省膠州市6地,先後出現本土確診和無症狀感染者。隨著寒冬的到來,本土疫情是否出現了小幅反彈?接下來面對疫情防控,需要注意什麼?
  • 國內接連出現本土疫情,疫情是否會捲土重來?吳尊友發出1重要提醒
    12月16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消息,昨日,國內本土新增確診病例有12例,都是境外輸入,山東新增疑似病例1例,同是境外輸入,北京也連續5天報告境外輸入病例。 但大連與黑龍江卻出現了新增本土病例,皆為無症狀感染者。
  • 吳尊友這樣說→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進入冬季以後,呼吸道傳染病屬於高發季節。新冠肺炎作為呼吸道傳染病出現小幅度的反彈,符合呼吸道傳染病流行的特徵。另一方面,入冬以後,境外絕大多數國家出現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大幅度上升,感染的人數和汙染的物品增加。對於我國防輸入,防人、防物兩個方面,都增加了壓力。
  • 成都發布會:9日新增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確認為境外輸入復陽
    【9日新增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確認為境外輸入復陽】12月9日,成都市衛健委公布,成都新增境外輸入病例1例,具體情況為:女,29歲,中國籍,8月在英國確診新冠肺炎,隔離治療後,於10月27日自上海回國。入境後即在當地集中隔離。11月10日隔離期滿,核酸檢測陰性。
  • 中疾控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普通人不用著急打新冠疫苗
    據國內媒體報導,10月21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在東南科技論壇上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