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會在秋冬捲土重來嗎?是否出現了新的傳播方式?吳尊友最新解讀

2020-12-11 騰訊網

截至北京時間22日0時48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超過2253萬例,疫情形勢依舊十分嚴峻。如何看待全球疫情走勢?進口冷凍生鮮包裝屢次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如何應對?疫情會在秋冬季捲土重來嗎?21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作客《新聞1+1》節目,進行權威解讀。

1.過去51天境外輸入確診病例一直存在,疫情境外輸入的風險會否加大?

吳尊友:我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最大的風險點來自境外輸入病例。數據顯示,3月至4月,我國出現了第一波境外輸入病例引發的疫情高峰;5月至6月,情況有所緩解;7月後,境外輸入病例又有所增加。從全球範圍看,全球疫情數據自3月後一路上揚,對我國的疫情防控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2.各國逐漸放開國際間的人員流動,這會加劇疫情傳播的風險嗎?出國人員需做好哪些準備?

吳尊友:在應對境外輸入病例方面,我國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可以說,只要境外輸入病例數和需要隔離的病例數在可控範圍內,就不會引發輸入病例的局部傳播。

要出國的人員首先要了解目的地國家的疫情情況,如果該國疫情情況較好,可以前往,抵達後要嚴格遵守當地的防疫要求。此外,戴口罩、勤洗手、通風、保持距離,這些基本的防護措施必須要堅持。

3.如何看待近期幾個復陽病例的情況?會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 病例1:河南信陽復陽病例

吳尊友:根據我的調查,該病例在日本入境時做了快速檢測,這種檢測與常規的核酸檢測不同。7天後,該病例在日本進行了第二次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當地疾控部門對其所接觸的環境和人員進行了跟蹤調查,均呈現陰性。我判斷,該病例在日本首次診斷呈陽性其實是個假陽性病例。

■ 病例2:北京復陽病例

吳尊友:該病例的情況早在1月至2月的那波疫情時便出現過,當時比例比較小。我們對該病例的核酸陽性病毒進行了培養,並沒有培養出活病毒,意味著不具備傳染性。對其相關密切接觸人員和環境的檢測,也沒有發現陽性病毒。

4.人體自身抗體的抵抗力有限,而疫苗的功效也不能一勞永逸,該怎麼辦?

吳尊友:人類感染不同的病毒產生免疫力的持久性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會產生終生保護,但有的人產生的免疫力卻十分有限。目前,通過對其他冠狀病毒免疫力的觀察,一般可以維持6至12個月。新冠疫苗並不能終生免疫,只有一段時間的保護作用,只要多次接種就可以達到預防效果。

5.縱觀北京和大連的疫情,溯源工作有哪些新進展?

吳尊友:北京這波疫情基本上排除了動物傳人的傳染路徑,也排除了外部感染病例進入新發地市場的可能性,專家推測是多種進口水產品及其外包裝持續的汙染所致。工作人員接觸了這些汙染物,造成最初的接觸感染,之後形成了人傳人的綜合傳播模式。目前,大連這波疫情的溯源工作還在進行中,相信很快就會有結論。

6.近來,多地出現進口冷凍生鮮產品包裝表面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是否出現了第三種傳播方式?

吳尊友:其實,近期出現的這些病例,還屬於人傳人的模式,並不屬於第三種傳播方式。在疫情早期的時候,病毒主要通過近距離的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就冷凍生鮮產品而言,病毒在其包裝表面可以長時間存活,這就加大了從業人員感染的風險,進而加大了後續傳播的機率。

7.國家衛健委日前推出第八版診療方案,您關注什麼?

吳尊友:第八版診療方案增加了我們對新冠肺炎的一些新的認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提出「接觸汙染的物品容易造成感染」。此外,方案還指出,潛伏期病人發病後的5天內傳染性較強,這對於傳染期的認知更加精準。

8.秋冬季快到了,疫情還會捲土重來嗎?威脅有多大?

吳尊友:全球疫情仍然處於高流行的態勢,這種態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秋冬季也是其他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新冠肺炎的鑑別、診斷和治療也會變得更加困難。需要看到的是,我國已經有了控制疫情的有效方法,這個秋冬季不太會出現像武漢早期那樣的疫情了。此外,預計到了冬季的時候,我們還會有新的武器,那就是新冠疫苗,相信對於我們防控疫情也是大有裨益。

來源:新聞聯播

編輯:張爽

審核:王小龍

終審:冷文生

相關焦點

  • 疫情會在秋冬捲土重來嗎?復陽原因是什麼?吳尊友最新解讀
    截至北京時間22日0時48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超過2253萬例,疫情形勢依舊十分嚴峻。如何看待全球疫情走勢?進口冷凍生鮮包裝屢次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如何應對?疫情會在秋冬季捲土重來嗎?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作客《新聞1+1》節目,進行權威解讀。
  • 疫情會在秋冬捲土重來嗎?專家最新解讀
    昨晚,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作客《新聞1+1》節目,進行權威解讀。 ▼ 6.近來,多地出現進口冷凍生鮮產品包裝表面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是否出現了第三種傳播方式?
  • 國內接連出現本土疫情,疫情是否會捲土重來?吳尊友發出1重要提醒
    但大連與黑龍江卻出現了新增本土病例,皆為無症狀感染者。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稱,像是從事冷鏈進口和航空飛行人員,這種高風險人群,要定期做核酸檢測,及時把結果分享出來。
  • 中疾控專家吳尊友解讀
    《新聞1+1》白巖松連線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為你解讀。新冠肺炎遠比非典複雜 零星的病例報告在預料之中吳尊友: 這種情況在預料當中,我們1月30日第一次做《新聞1+1》連線的時候,我告訴大家拖尾會相當長,現在也證實了拖尾相當長。
  • 新冠疫情再傳壞消息,英國病毒變異,鍾南山吳尊友又做最新研判
    英國變異病毒從今年9月開始出現,一直到12月8日的疫情防控會議上才引起了專家們的高度警惕。隨著英國對外發出預警,各國都在高度關注英國對變異病毒的研究進展,據之前變異病毒的傳播數據分析,變異毒株的傳播速度呈現指數增長趨勢,這對於當前全球糟糕的疫情形勢而言無疑雪上加霜。
  • 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吳尊友回應
    吳尊友回應進入12月份以來,我國已有新疆吐魯番市、內蒙古滿洲裡市、黑龍江省東寧市、綏芬河市、四川省成都市、山東省膠州市6地,先後出現本土確診和無症狀感染者。隨著寒冬的到來,本土疫情是否出現了小幅反彈?接下來面對疫情防控,需要注意什麼?
  • 是否需大規模核酸檢測?吳尊友解答
    近日,全國多地接連出現散發病例。年關將至,防疫如何過關?在昨晚的《新聞一加一》中,主持人連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對當前國內疫情進行了解讀。我國出現零星病例是正常現象吳尊友表示,入冬以來全球疫情變得更加嚴峻,每天報告病例數從30萬、40萬漲到50萬、60萬、70萬,前幾天單日報告數更是達到了80萬,無論是歐洲、美洲、亞洲都出現了報告病例數的劇烈反彈。在全球疫情出現快速上升的情況下,我國出現多點零星病例是一種正常現象。
  • 吉鄂兩省聚集性疫情源頭在哪?會否出現疫情「小高峰」?專家回應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解讀近期本土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和趨勢→吉林舒蘭疫情據吉林省衛健委消息,7日至10日,舒蘭市新增本地確診病例15例;10日,瀋陽市新增1例確診病例,為吉林市舒蘭市聚集性疫情的關聯病例。1.連日來,吉林和武漢出現多個本土病例,您是否意外?
  • 疫情有所復發,需要如何防範?吳尊友這樣說→
    12月份以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山東膠州、四川成都、內蒙古滿洲裡、黑龍江東寧、綏芬河、新疆吐魯番,這6個地方先後出現了本土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一起關注12月以來的疫情情況。如何看待12月份以來6地出現疫情?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進入冬季以後,呼吸道傳染病屬於高發季節。
  • 2021春節疫情還會爆發嗎?2021年過年疫情還會繼續嗎
    2021春節疫情還會爆發嗎?2021年過年疫情還會繼續嗎  目前多國防疫形勢嚴峻,世界衛生組織公布:11月22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達57882183例。  那麼今年國內秋冬第二波疫情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何時會發生?根據過往的經驗,冬春季有可能是爆發的高峰期。
  • 節日假期是否受限?吳尊友5答新冠新疑
    節日假期是否受限?吳尊友5答新冠新疑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境外輸入因何復陽?節日假期是否受限?吳尊友5答新冠新疑中新社記者 高凱在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連作5答,針對近期出現的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新問題,給出專家解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緣何結束隔離後復陽?
  • 疫情捲土重來?專家回應!陝西衛健委最新...
    張文宏最新發文:對於未來我們充滿信心,但是也不能放鬆警惕!今天下午,張文宏發布長微博表示:未來全國還會有散發病例發生,對於未來我們充滿信心,對於未來我們不能放鬆警惕!今天我們防疫策略的探索越多,未來我們全面控制疫情並且維持社會生產生活常態化的把握就越大。未來全國還會有散發病例發生,但無論是何種抗疫策略,只要能夠跑贏病毒,我們就能在病毒蔓延的今天,過上最接近正常的生活。廣大民眾是防疫部隊的親密戰友,通過遵從口罩洗手保持距離三原則,就可以阻止病毒擴散,減緩傳播速度。
  • 「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吳尊友回應了
    吳尊友:我想從科學的角度來談一談,因為政策出來以後確實社會反響很大,尤其是大學生們會覺得是被限制住了,但我們回顧一下北京新發地的疫情、大連的疫情和烏魯木齊的疫情,當第一個病人出現的時候,實際上已經在社會上造成一定範圍的傳播擴散了,這時再進行防範已經晚了。
  • 吳尊友談春節期間會不會嚴格防疫 說了什麼?
    吳尊友談春節期間會不會嚴格防疫 說了什麼?來源:央視新聞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吳尊友談春節期間會不會嚴格防疫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接下來又是春節的人員大流動,只要人群中沒有感染者,就不會發生重大疫情。總結過去11個月的經驗,我們有信心防止疫情捲土重來!
  • 是否關閉華南海鮮市場曾有分歧?吳尊友回應
    5日上午,在一年一度的北京論壇上,針對「中國早期應對疫情不給力」等言論,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做出回應。  從發現疫情到武漢封城,只有三周,有哪些重要的發現?  吳尊友分析,從發現疫情到分離出病毒,前後只用了一周,這麼短的時間,應該說創造了人類社會認識一種新的傳染病的最短的時間記錄;從病原體分離到診斷試劑,用於臨床診斷,只用了幾天,這也是創造了人類歷史最短的時間記錄;另外,利用三周左右的時間,我們確定了主要的傳播方式,這種不明原因肺炎的主要傳播方式和平均潛伏期。
  • 疫情跨省傳播,這提醒我們什麼...
    疫情的常態化防控又該如何落實落細?吉鄂兩省聚集性疫情源頭在哪?會否出現疫情「小高峰」?11日晚間,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做客《新聞1+1》,解讀近期本土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和趨勢。連日來,吉林和武漢出現多個本土病例,您是否意外?
  • 吳尊友最新解答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①入冬以來全球疫情變得更加嚴峻,每天報告病例數從30萬、40萬漲到50萬、60萬、70萬,前幾天單日報告數更是達到了80萬,無論是歐洲、美洲、亞洲都出現了報告病例數的劇烈反彈。在全球疫情出現快速上升的情況下,我國出現多點零星病例是一種正常現象。
  • 這些地方再發生疫情概率更大!元旦春節將至,吳尊友重要提醒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進入冬季以後,呼吸道傳染病屬於高發季節。新冠肺炎作為呼吸道傳染病出現小幅度的反彈,符合呼吸道傳染病流行的特徵。另一方面,入冬以後,境外絕大多數國家出現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大幅度上升,感染的人數和汙染的物品在增加。對於我國防輸入,防人、防物兩個方面,都增加了壓力。
  • 吳尊友:防止國內疫情反彈,要做好「防物」和「防人」兩方面措施
    在2020年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提及了目前國內新冠疫情防控的挑戰。他表示,最大的挑戰是如何第一時間發現病例,而早期病例若無症狀或者症狀輕微,自我購藥或到私人診所,未能及時發現,疫情可能會很快擴散。
  • 吳尊友:元旦、春節期間人員流動大 傳染病傳播風險會增大
    #吳尊友提醒元旦春節病毒傳播風險加大#】吳尊友:元旦、春節期間人員流動大、傳染病傳播風險會明顯增大;同時物流量加大,隨著溫度降低,由境外輸入的冷鏈物品或貨物,造成病毒輸入、感染的風險也會加大。為應對這些風險,國家已部署今冬明春防止疫情反彈的各項措施。個人也要做好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