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農業被稱作為精耕細作的農業,一直走在世界農業的前列。隨著城市面積的不斷擴大,耕地面積逐漸減少,伴隨著日本農業現代化和體驗經濟的發展,日本都市農業、休閒農業呈現多業態蓬勃發展的態勢。從民宿農莊、市民農園、觀光農園、各種農業公園再到「一村一品」等等各種業態模式,為市民提供了新鮮的農副產品又創造了綠色生存環境和休閒體驗空間。尤其是近幾年日本全面推進「六次產業」發展戰略,注重在農業的基礎上充分開發農業的多功能與多重價值,在各方面有很多好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鑑學習。特此我方對日本的休閒農業、都市農業、鄉村旅遊、創意產業等方面進行了考察。
1.Ecorin村
北海道札幌的Ecorin村因去年李克強總理的參觀而名聲大噪。ECORIN村的名稱寓意著「為永續社會的建設做貢獻,從動植物開始感受自然環境的珍貴。」園區融入了很多循環理念,包括利用廢材建造的園林、廚餘垃圾處理機、地熱泵、沼氣站、無水廁所的設置等,使遊人在與花卉、動物接觸的過程中提高對環保問題的關注。總面積約150公頃,大部分區域為「綠色牧場」景觀,並建設有由30個主題花園形成的「銀河庭園」。其中「銀河庭園」收取門票,佔地面積10公頃。「銀河庭園」不同的季節設置有不同的花卉觀賞主題,5月為水仙,6月為紫色花卉,7月為玫瑰,9月是大麗花,花園共有15個人進行打理。銀河庭院2018年遊客量一年為9萬左右。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ecorin村的「銀河庭園」
園區接待的中小學生研學旅行來自全國各地,今年研學人員達6000人,旅行社有收益分成,收益來自於餐飲。整個Ecorin村年遊客量40萬遊客,2006年開業,目前是虧損狀態,園區建設目的主要為宣傳總公司的餐飲業,總公司名字為阿來福,即日本的全國知名的連鎖餐飲店—中文名為「吃驚的毛驢」,日本全國有330個餐廳,年銷售額26億元人民幣銷售額。園區內牧草景觀非常漂亮,品種主要有苜蓿和稻科「西陽芝」,種子來自美國,牧草會定期進行割草處理養護,動物放養會進行輪換牧場。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牧場風光
2.富田農場
富田農場位於北海道富良野地區,為世界知名的花海景觀農場。由於這次參觀季節已到花海季末,可看的花卉品種不是特別多,也沒看到大面積的薰衣草花海。出乎意料的是,整個農場是沒有門票售賣的,更沒有強制性消費,但農場年銷售額已經達到9億日元,約人民幣5400萬元,主要靠花卉相關衍生品的銷售進行盈利。農場面積180畝,設有九大景觀花田、2個花園、1個溫室,園內種植由昔日以薰衣草為主,變成有多達150種花卉,七彩花田隨著丘陵地形起伏,花期交錯。
在花田之外,在農場入口及花海中部區域設置17個可供遊人參觀、購物、體驗和娛樂的設施空間,打造了非常漂亮的歐式小木屋,作為小商店購物、手作體驗、餐飲休閒場所,並配有觀光小火車,帶遊客穿梭於花海之中。富田農場銷售商品包括獨家配方的薰衣草精油、特製香水FURANO、乾花、美容香皂、薰衣草酵母菌等200多種產品,農場完全實現了薰衣草產業鏈延伸。另外,富田農場的薰衣草冰淇淋、薰衣草彈珠汽水、一些特製甜點薰衣草蜂蜜布丁、薰衣草奶油泡芙、薰衣草可爾必思(Calpis) 乳酸果凍也成為當地特色。其中,令人震撼的是乾花之舍,是日本最大的乾花展示空間,據說是農場主邀請國外著名花卉設計師進行整體設計,在充滿香氣的花海中,滿屋不會凋謝的乾花充滿浪漫氣息,自然而然地帶動了「二次消費」。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富田農場
3.箱根牧場
從外觀上來看,箱根牧場是一個很普通的牧場,沒有高大上的建築,以及精緻的景觀環境設計營造。牧場1969年由日本神奈川縣的箱根町搬遷到北海道,為了紀念故鄉,它保留了箱根牧場的名字。牧場生產區120公頃,觀光區15公頃。生產區養殖了300多頭奶牛,種植了玉米、大豆、馬鈴薯,每年生產農產品約150-200噸。牧場每日產奶量2400公斤,9成直接賣給乳業加工廠,最終產品會在東京、札幌等大城市的百貨商店裡出售。剩餘10%的牛奶,牧場會進行深度加工,製作成奶酪、冰淇淋等商品,在牧場的賣店中出售。觀光區每年接待遊客8-10萬人,遊客消費在1000-2000日元,觀光區有牛奶生產觀光區、產品售賣中心、餐飲中心、體驗工坊。遊客來到這裡可以動手擠奶、為奶牛按摩,清掃牛舍,施肥,收割玉米和馬鈴薯等農作物,製作香腸或奶酪,還可以接觸兔子和山羊等小動物,是很好的親子活動場所。箱根牧場將第一產業(農業、牧業)、第二產業(加工、銷售)、第三產業(觀光、休閒)充分結合併一直秉承第一產業是推動牧場發展的源泉,第一產業仍然佔據農場收入的70%,這個比例讓牧場擁有抵禦風險的能力,同時還能繼續進行休閒農業的探索。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箱根牧場
4.白色戀人主題公園
「白色戀人」巧克力夾心餅乾是北海道及日本的著名特產,「白色戀人」製作工廠的巧克力博物館也已經成為北海道日本札幌的著名旅遊景點。整個主題公園打造的如童話般甜蜜夢幻,到處充滿著甜蜜的浪漫氣息。公園建築採用童話城堡的風格,中庭設有玫瑰花園以及各種童話小品景觀,並設有「白色戀人鐵道」、兒童可以鑽進裡面玩樂的格列佛小屋、發條玩具動物大遊行的「巧克力狂歡節」等室外玩樂設施,處處透漏著精緻。內部設有「工廠漫步」景點,遊客可透過玻璃窗參觀「白色戀人」食品的整個生產過程及製作工序,並且可到「白色戀人」的糕點製作體驗工坊體驗烘焙,參觀學習關於巧克力的歷史及古風茶杯的展覽。在參觀的出口區域設有「白色戀人」的賣品店和糖果藝術專營店「CANDY LABO」,前來參觀的遊客基本都會購買「白色戀人」相關的產品作為伴手禮。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白色戀人主題公園
5.東京足立區都市農業公園
農業公園一詞最早出現在日本,是在都市觀光型農業發展過程中提出的一種經營模式。20世紀80年代日本等地出現以農業公園命名的農業園區,面積從迷你型0.3h㎡到50h㎡。在保留農田生產性功能基礎上,為市民提供農業深度體驗, 增加特色農業與非農休閒活動,組織多樣互動來滿足人們的需求。
東京足立區都市農業公園已有34年歷史,共有2000平米田地,稻田1400平,農業公園所在區域之前都是農田,隨著東京城市的不斷發展擴大,最終保留下來了這麼一個小的區域作為農業公園。公園內的作物栽培2015年之後完全不採用農藥,採用有機的生產手法。公園運營公司員工正式加零工共有55人,其中固定員工大約20人左右。公園一年組織的研學體驗活動達1000多次,活動有插秧,收割,挖紅薯等農事體驗。大部分遊客大概60%都是來自足立區。另外,公園每年有40萬人參觀,園內種有300多棵櫻花樹,櫻花開時遊客達8萬人。公園盈利靠農作物銷售、餐廳以及體驗活動。區政府每年撥款1.3億元,管理公司每5年和政府一籤約。公園收益達3600萬每年,研學價格以採紅薯為例,每人500日元,餐飲平均900日元一人。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足立區都市農業公園
6.日本休閒農業考察的相關啟示
日本國土狹小、資源匱乏,規模體量較小,是高補助與保護產業。同樣,日本休閒農業的發展也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日本政府在技術支持、公共設施完善、財政支持以及國際合作等方面扮演了推動者的角色。日本休閒農業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如今已經比較成熟,以精緻農業著稱,並且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通過考察調研,對我們的啟示主要有:
(1) 注重生態景觀環境的營造
日本在農業發展過程中非常注重生態環境及農業資源的保護,我們所到的鄉村區域,無不田園風光優美,自然生態,綠樹成蔭,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注重生態永續發展的理念的秉承。
(2) 注重體驗式農業打造,具有較強參與性、體驗性
日本休閒農業的體量規模較小,沒有大規模大尺度的投資建設及硬質設計,但景觀細節做得精緻美好,活動體驗項目做的非常充足。如各種農事體驗、手工體驗館、動物表演等,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的設計來增強遊客的體驗感、參與感。
(3) 注重相關文創產品及旅遊產品的開發
日本的農業休閒旅遊只是作為農業的附加產業,大部分休閒農業園區是不收門票的,園區農業生產仍是根本,而農產品的銷售及品牌的宣傳打造是園區盈利的核心。如富田農場,花田觀光是不收門票的,更沒有強制性消費,但農場年銷售額已經達到9億日元,約人民幣5400萬元,主要靠農場的特色餐飲、小食品、以及自營花卉相關產品的銷售。以及知名的Mokumoku農場,每年餐飲及農產品銷售年營業收入54億日元。通過農場景觀和休閒體驗項目帶來客流量,開發多元化的新、奇、特農產品作為農莊經營的核心競爭力,通過場景體驗來帶動二次消費。
(4) 注重品牌的打造宣傳
日本休閒農業非常注重品牌的打造,善於通過品牌來實現品牌溢價。主要藉助用戶的滿意度,對其進行宣傳。同時以鄉村人文資源和農業自然為依託打造休閒農業知名品牌。同時,日本休閒農場最大的特點是注重農場自身IP的打造。以休閒農業為核心,圍繞這個核心進行綜合性的品牌打造,這個IP一旦打造成功,將會給農場帶來一大批鐵桿粉。無論是參觀還是銷售農場的農產品,以後都將變得容易。
(5)注重與中小學生科普教育的結合
基本上日本所有的休閒農業園區都有開發中小學生研學及科普教育相關的體驗項目。日本的教育部門在休閒農業的發展中,也起到了獨特作用,在全國兩萬兩千所小學實施「少年兒童下鄉村項目」,有效的將休閒農業與小學生的素質教育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