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機,還親情一個關注

2020-12-20 環球網

「今天咱立個規矩,吃飯期間誰也不準動手機! 」大年初二,家住海城市耿莊鎮的李歡一大家子來到奶奶家吃飯時,孫女李歡剛一落座就發出這樣的提議。

飯前先用手機拍照上傳朋友圈,吃飯過程中不斷低頭聊天——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許多年輕人一有時間,就低頭髮微博、聊微信,卻對身邊的親人視而不見。難怪有網友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們坐在一個桌上,你卻在玩手機。

而今年春節期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主動放下手機,重拾親情,珍惜與父母家人相處的時光。

面對親情自覺放下手機

春節回家,在大連一軟體公司上班的「網絡達人」李歡不僅自己放下手機,還和同樣在外地工作的表弟、表妹交流了體會,並得到他們的支持。因此,在家庭聚會中,李歡的一大家人中,五六位年輕人自覺地「交出」手機,並提出如果誰動手機,就「罰」誰演節目。

李歡說:「算了一下,由於在外地工作,一年到頭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時間只有七八天,那麼今後20年中,我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時間最多也就幾個月,仔細一想心裡挺難過。」因此,回來前她就決定這次一定要好好陪陪父母。年三十到家後,除了給朋友和同事發拜年簡訊,她就再也不去碰手機,就連微信群裡發起的搶紅包遊戲,她也沒有參與。

「以前,總覺得一刻都離不開手機,但這幾天不用手機,也沒錯過什麼。」李歡說,放下手機,陪媽媽包餃子聊天,她回憶了許多童年的趣事;放下手機,從家裡的影集中,她看到了自己成長的歷程;放下手機,和父母一起看春晚,說說笑笑,她看到爸爸媽媽發自內心的笑容。

陪伴是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吳女士是瀋陽一家科技公司的副總,由於工作忙,雖然在一個城市生活,但平時和父母聚在一起坐下來聊聊的機會並不是很多。吳女士說,「總是忙啊忙的,一回頭才發現,原來老爸老媽都已經這麼大年紀了。 」

今年過年,吳女士特意和丈夫安排好,從年三十到正月初二一連3天都在娘家,而且還決定撂下手機,安心地陪老人說說話,一起陪他們做想做的事。 「陪伴才是給父母最好的禮物」,對於這句話,吳女士有了更深切的體會。

「其實這也不像想像的那麼難。平時哪怕有一點時間也要低著頭看微信、看新聞,並不是習慣難改,而是心理依賴、根本不想改。 」吳女士告訴記者,這也算是次成功的試驗,放下手機,整個人都很輕鬆。

「我和老媽一起擇菜,老爸和丈夫分工和面、拌餡,大家在一起包餃子。一邊幹活,一邊東扯一句、西扯一句,說些平時都想不起來說的閒事,那感覺就像回到了小時候,真好。 」吳女士說,媽媽喜歡彈琴唱歌,爸爸喜歡遊泳,他們的老夥伴們其實她一個都不認識,老爸老媽卻像講共同的朋友一樣講著他們的趣事,「我就跟著聽、跟著笑,適當的時候搭個話,這種陪伴和交流比送什麼禮物都珍貴。 」

歡聲笑語中度過才有年味

在丹東福瑞德大酒店工作的張爽去年10月生下寶寶當了媽媽。到今年春節,兒子快4個月大了,因為有了孩子,張爽才知道父母的養育之恩多深多重。

回憶這3個多月來的點點滴滴,張爽深有感觸:「媽媽辛辛苦苦把我養大,現在還得繼續幫我照顧我的孩子。 」自己當了媽媽,才開始真正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

因為怕年三十的鞭炮聲嚇到兒子,張爽整宿地把兒子抱在懷裡,直到手臂酸麻。看著熟睡的兒子,她甩著酸疼的胳膊說:「現在,不但我想著多陪媽媽嘮嘮嗑,而且看到老公回家時捧著手機玩,也會提醒他多陪公公婆婆說說話。其實父母不需要兒女太多的付出,只要簡單的陪伴他們就會覺得非常幸福。 」

放下手機,陪父母聊聊天,一家人在歡聲笑語中過大年,才真正有年的味道。

「網絡達人」李歡陪母親聊天。

□本報記者/劉家偉 攝

放下手機跟父母一起包餃子嘮家常。

□本報記者/王榮琦 攝

放下手機,還親情一個關注放下手機,還親情一個關注

相關焦點

  • 「放下手機抱抱我」是對親情的渴望
    「放下手機抱抱我」是對親情的渴望 發表時間:2015-12-23   來源:準格爾文明網   「我在寫作業,媽媽陪著我,而她在看手機;臨睡前,我和爸爸分享學校裡的趣事,而他在看手機……」最近,南京幾名小學生創作詩歌《放下手機,抱抱我吧
  • 「放下手機抱抱我」是對親情的呼喚
    「我在寫作業,媽媽陪著我,她在看手機」「臨睡前,我和爸爸分享學校裡的趣事,他在看手機」……讀了孩子們的詩,你還忍心邊陪他們邊刷手機嗎?最近,南京幾名小學生記錄下生活中最熟悉的「刷手機」場景,彙編成一首詩歌《放下手機,抱抱我吧》,孩子們質樸的呼聲引發了眾多家長的感慨與反思。
  • 放下手機 讓遠離的親情漸漸回來
    放下手機 讓遠離的親情漸漸回來時間:2017-09-28 12:00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手機是信息化的工具,是時代的產物,現今社會,手機已成為每個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 春節回家,放下手機,多陪陪家人;別讓手機,冷落了親情
    早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機,看看有沒有什麼最新消息;晚上睡覺也是回復完最後的信息,才放下手機,還在把手機充上電。以前出門,是錢包、鑰匙,現在只需要帶一個手機全部可以搞定。以前,大家走在街上,都是說說笑笑;現在,大家走在街上,都是「低頭一族」;以前,大家回到家裡,聊過去說未來;現在,大家回到家裡,都是「點讚一族」;因為手機,我們與身邊人變成了既熟悉又陌生;因為手機,我們的溝通說的遠不如網上聊得好;所以有什麼,真想變成手機,被握在手裡,這樣起碼會成為你的焦點和關注。
  • 春節假期放下手機多和家人溝通吧!不要讓手機成為親情殺手
    春節假期放下手機多和家人溝通吧!    同時,手機上越來越多的隱私也為人與人之間增加了很多猜忌,比如電影中一對夫妻就為了一個在手機上看美女主播,一個在手機上和別人玩遊戲而起了猜忌。如今的手機發展可以說日新月異,更強的手機性能也造就 了更多的手機功能,而打電話,貌似已經成為了手機最不要緊的一個功能了。
  • 傳播正能量:把手機放下,好好陪陪身邊的人!不要讓親情友情消失
    手機,是現在的人們不可缺少的一個物品,用來接打電話很方便的,上面也有很多軟體供我們消磨時間。雖然很便利,但是也是有弊端的,比如很多的人就因為手機而忽略了很多的事情,疏遠了家人朋友,和他們之間的距離變得遠了。
  • 放下手機,回歸生活,讓親情友情愛情在生活中蕩漾
    放下手機,回歸生活,讓親情友情愛情在生活中蕩漾以前總說網癮是種病,可是現在玩手機更像是感染了極高的病毒一樣,蔓延了整個社會,手機癌隨處可見,它一點一點的腐蝕你的生活,偷走對於你來說本該重要的東西01 和哥哥姐姐約定一起去看父母,包括外甥一家,
  • 別讓手機成為親情之間的隔閡
    導讀: 手機是一把「雙刃劍」,但是,如何使用的決定權永遠在我們手上,合理使用手機,別讓手機成為親情之間的隔閡,每一位父母都應該學會。而手機就像一把「雙刃劍」,如何用好這把「雙刃劍」正考驗著我們的智慧,在小學生眼中,成人身上的最大的缺點就是玩手機。因為,家長們玩手機已經嚴重的影響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交流。孩子們需要關愛,渴望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注。但是,父母過度的將精力放在手機上,勢必會導致對於孩子的關注減少。可以說,在孩子們眼中,手機對於父母的重要性已經超越了自己,自然會討厭家長們玩手機。
  • 別熱了手機冷了親情 這個春節你「敢」放下手機好好過年麼?
    春節,一個幸福團圓的日子。漂泊在外的遊子風塵僕僕趕回家,為的是和家人一起團聚迎新春。然而,很多人在與親朋好友相聚的同時,卻有一樣東西怎麼都割捨不下,那就是手機。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的加快,玩手機成為一種減壓方式,刷微信朋友圈、看社交短視頻、打遊戲……由於經常低頭看屏幕,「低頭族」這個詞語應運而生。手機雖然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卻也疏遠了人和人的距離。難怪美食評論家沈宏非說:「人心散了,飯也吃不好了,自從上了微博,我的拍菜水準蒸蒸日上,吃菜的興趣則江河日下。」這看似是一種戲謔,實則傳遞出更多的無奈。
  • 請放下你的手機,多陪陪你的家人!手機可以隨時玩,而親情不常在
    在當下,在這個已經遠離了車馬郵寄信件的時代,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像是上勁了發條的時鐘,我們都在被快節奏的生活碾壓著——我們沒有時間好好睡一個囫圇覺來補充自己久已虧欠的睡眠;我們沒有時間靜下心來看一本書來讓自己浮躁的心靜下來享受生活;甚至我們跟自己的家人坐下來好好徐一敘家常的時間都沒有。
  • 別讓手機替代了親情
    視頻顯示,一老人冒雨來到醫保大廳繳納醫療保險,沒想到這裡不收現金,要求在手機上完成,老人給子女打電話都說沒時間。老人靜靜坐在櫃檯前,無助的身影令人心酸,也引發了不少網友的熱議:不會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應當何去何從?隨著智慧型手機的不斷更新換代,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人們對手機的依賴也越來越強。每天陪伴手機的時間隨之越來越多。
  • 為了孩子請父母放下手機
    「媽媽,爸爸不陪我,又去看手機了。」「姥姥,你能不能管管你的姑娘和姑爺,他們玩手機,不讓我玩,人家好傷心啊。」這是2020年十一長假髮生在我身上的真實事件。,我承認手機給生活帶來許多方便如:打電話、辦公、查資料、聊天、購物、健身、閱讀、理財等,可以說,手機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越來越深入我的日常工作與生活,但是負面問題也十分的突出,人人是手機控,朋友不顧,親情、孩子也不顧,只顧手機,這種像抽大煙的著迷,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
  • 美文:別讓手機丟了親情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手機已經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東西,他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在這個高科技泛濫的年代,買一部手機不是一件什麼難事,或者說簡直就是輕而易舉。手機丟了固然可以再買,但有些東西丟了,就再也找不回來,譬如時光,譬如親情,等等。所以,請,小心手機!
  • 放下手機,還孩子一個快樂童年!!!
    隨著網絡的發展,現在老老少少都已經離不開手機了,曾在網上看到一組圖片:現在我們葛優躺式玩手機和百年前躺著吸食鴉片是一樣的。自從網絡發達以後,生活上的確方便了很多,但我感覺,現在的孩子不如我們以前幸福,缺少了很多快樂。
  • 別讓手機刷淡了親情
    別讓手機刷淡了親情 發表時間:2015-02-17   來源:南京文明網可欣欣說:「爸媽才有網癮,是手機網癮。」原來欣欣覺得爸爸媽媽在家只愛玩手機,兩部手機讓家裡變得冷冰冰的。放假了,他用電腦玩玩小遊戲,可是媽媽卻把電腦搬走了。(2月16日新文化報)   研究顯示,手機等電子產品,不僅對孩子的視力傷害很大,還會導致孩子注意力難以集中,阻礙孩子社交能力的發展,不利於孩子主動探索生活,讓他們成為潛在的「宅男」、「宅女」。
  • 八個月寶寶主動把手機遞給媽媽,媽媽內疚了。放下手機,用心陪伴
    ,佔據了我們大部分時間,甚至還侵佔了我們的親子時間,還記得那些被手機侵佔的親情嗎?手機侵佔了溫暖的親情,讓我們忽略了親情的更可貴。03 案例三、大連一8歲孩子,爸媽不讓玩手機就跟爺爺奶奶要,老人寵孩子就把手機給孩子玩。久而久之孩子出現眨眼、頭痛等症狀,去醫院檢查說是電子產品使用過度。
  • 莫讓手機冷漠了親情
    原標題:莫讓手機冷漠了親情  於先生是出了名的「低頭族」,可就是改不了。有一天,於先生看到女兒的作文,大意是說爸爸特別愛玩手機,「有時我找他幫我看作業,要喊幾遍他才聽見」。於先生決心「改邪歸正」,換個老人機,以後多陪陪家人。(據《武漢晚報》)   誰與你最親?幹什麼事都形影不離?對於很多人來講,答案恐怕是手機。
  • 家長要先放下手機!揚州邗江給娃娃低頭族開藥方
    孩子沉迷手機,困擾了眾多家庭。最近揚州市邗江區教育局向全體中小學生和他們的家長發出倡議:請放下手機,讓我們真正在一起。 邗江區教育局副局長馮長宏表示,希望通過開展這次活動,引領廣大家長重塑家庭教育新理念,放下手機,重視親情陪伴,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孩子,助推孩子健康成長。
  • 7歲孩子「沉迷」手機,奶奶只用1招,就讓孩子心甘情願放下手機
    還有許多家長,平時照顧孩子最頭疼的一件事,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家長也是覺得沒有時間陪孩子,只能給孩子玩手機,可是真的當孩子拿著手機玩的時候,連飯都顧不上吃了,父母又會非常擔心:再這樣下去孩子以後能怎麼辦?以下我們來看看一個7歲的孩子沉迷手機,奶奶用什麼方法,讓孩子自願把手機放下?
  • 作為父母,讓孩子放下「手機寶寶」,你需要做到這2招
    各位家長朋友們,大家好,歡迎閱讀本文,別忘了關注訂閱。玩手機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時代問題。不僅大人喜歡玩,就連小孩現在也比較喜歡玩。由於很多學校現在還沒開學,導致一部分學生沒人監管,他們有一部分人可能會去聽網課,而有些人看似聽網課,實際上是在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在用手機打遊戲,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會讓孩子放下手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