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放下手機多和家人溝通吧!不要讓手機成為親情殺手

2020-12-20 泡泡網

春節假期放下手機多和家人溝通吧!不要讓手機成為親情殺手

2019年01月09日 17:37作者:王瑞編輯:王瑞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最近看了一部正在上映的電影《來電狂響》,這部電影翻拍自2016年的義大利電影《完美陌生人》,目前已經收穫了5.5億的票房,看完之後我覺得整部片子是大大超出我的預期的,片子在喜劇部分能夠讓人捧腹大笑,同時也能帶來一些關於手機和親情的思考。

電影為我們反映了很現實的問題

    這部片子是圍繞七個人聚會時玩的一個手機相關的遊戲展開的,幾個人通過公開手機上的消息,暴露了各自的小心思,引出了一連串啼笑皆非,而又值得反思的話題。

    在電影中,反映了如今人們和手機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手機要不要給自己的男/女朋友看,手機隱私以及手機和親情友情的關係。這些年手機不斷發展,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手機功能越來越多,可玩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年輕人幾乎整天拿著手機刷微博,刷抖音,聊微信,而最簡單的溝通,最基本的感情交流貌似在這些便捷的消遣方式上正在慢慢流逝。

    同時,手機上越來越多的隱私也為人與人之間增加了很多猜忌,比如電影中一對夫妻就為了一個在手機上看美女主播,一個在手機上和別人玩遊戲而起了猜忌。其實都是因為相互溝通越來越少,手機佔據了更多的時間,卻忽略了跟最親近的人交流感情。

溝通方便了,距離卻遠了

    自從1973年美國摩託羅拉實驗室裡第一部手機誕生,之後的這50年裡手機的功能從相互溝通,逐漸被賦予了更多的功能。如今的手機發展可以說日新月異,更強的手機性能也造就 了更多的手機功能,而打電話,貌似已經成為了手機最不要緊的一個功能了。

    而就是這個當初為了聯繫更方便的東西,如今卻讓面對面的人溝通更加障礙了,像我自己就是,很多話在微信上可以大大方方的說,但是兩個人面對面,就很難開口。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景,明明兩個人待在一起,但是否各自玩著自己的手機,完全沒有了交流。

    電影《來電狂響》中一段臺詞大概是這麼說的,手機本來是方便溝通的,如今卻成了人與人溝通的最大障礙。如今我們幾乎時刻拿著手機玩,即使在同學聚會或者家庭聚會中,我們常常見到大家都坐在餐桌上玩手機。曾經就有老人在聚會上說,都說孩子們是回家陪老人過節的,最後都去陪手機了。著實手機或許已經從方便大家溝通的工具,逐漸成為親情友情的殺手了。

不要讓手機成為親情殺手   

    顯然將這種情況的原因歸結於手機這是不公平的,科技進步是方便我們生活的,技術是無罪的,只不過科技的發展為我們找到了更多日常消遣的方式,這也佔據了我們大量的時間。相比於沒有手機的時候,我們一天除了睡覺都可以和別人打交道,如今我們則是睜開眼睛就盯著手機,留給我們溝通感情的時間就越來越少了。

    還有半個多月就是春節假期了,對於我這樣的北漂來說,能夠與家人朋友團圓的時間就是每年春節的七天假期了,希望大家在團聚的時候,可以放下手中的手機,多和自己的家人聊天溝通增進感情,不要讓手機成為親情的殺手。

(文中圖片來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春節回家,放下手機,多陪陪家人;別讓手機,冷落了親情
    長大以後,不管是北上還是南下,不管是發展事業還是遠赴他鄉,我們在家的時間越來越短,陪伴家人的時間也屈指可數。在外辛苦一年,何不在假期休息的日子,和家人歡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嘮嘮家常,珍惜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大家可以放下手機嗎?不要在做低頭族,不要再忽視身邊的人。
  • 放下手機,還親情一個關注
    飯前先用手機拍照上傳朋友圈,吃飯過程中不斷低頭聊天——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許多年輕人一有時間,就低頭髮微博、聊微信,卻對身邊的親人視而不見。難怪有網友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們坐在一個桌上,你卻在玩手機。而今年春節期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主動放下手機,重拾親情,珍惜與父母家人相處的時光。
  • 放下手機 讓遠離的親情漸漸回來
    放下手機 讓遠離的親情漸漸回來時間:2017-09-28 12:00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手機是信息化的工具,是時代的產物,現今社會,手機已成為每個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 別熱了手機冷了親情 這個春節你「敢」放下手機好好過年麼?
    春節,一個幸福團圓的日子。漂泊在外的遊子風塵僕僕趕回家,為的是和家人一起團聚迎新春。然而,很多人在與親朋好友相聚的同時,卻有一樣東西怎麼都割捨不下,那就是手機。哪怕和人交流的時候也有些心不在焉,眼睛不離屏幕,讓本應溫馨的團聚場景顯得有些尷尬。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的加快,玩手機成為一種減壓方式,刷微信朋友圈、看社交短視頻、打遊戲……由於經常低頭看屏幕,「低頭族」這個詞語應運而生。手機雖然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卻也疏遠了人和人的距離。
  • 「放下手機抱抱我」是對親情的渴望
    「放下手機抱抱我」是對親情的渴望 發表時間:2015-12-23   來源:準格爾文明網   「我在寫作業,媽媽陪著我,而她在看手機;臨睡前,我和爸爸分享學校裡的趣事,而他在看手機……」最近,南京幾名小學生創作詩歌《放下手機,抱抱我吧
  • 請放下你的手機,多陪陪你的家人!手機可以隨時玩,而親情不常在
    在當下,在這個已經遠離了車馬郵寄信件的時代,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像是上勁了發條的時鐘,我們都在被快節奏的生活碾壓著——我們沒有時間好好睡一個囫圇覺來補充自己久已虧欠的睡眠;我們沒有時間靜下心來看一本書來讓自己浮躁的心靜下來享受生活;甚至我們跟自己的家人坐下來好好徐一敘家常的時間都沒有。
  • 傳播正能量:把手機放下,好好陪陪身邊的人!不要讓親情友情消失
    手機,是現在的人們不可缺少的一個物品,用來接打電話很方便的,上面也有很多軟體供我們消磨時間。雖然很便利,但是也是有弊端的,比如很多的人就因為手機而忽略了很多的事情,疏遠了家人朋友,和他們之間的距離變得遠了。
  • 「放下手機抱抱我」是對親情的呼喚
    「我在寫作業,媽媽陪著我,她在看手機」「臨睡前,我和爸爸分享學校裡的趣事,他在看手機」……讀了孩子們的詩,你還忍心邊陪他們邊刷手機嗎?最近,南京幾名小學生記錄下生活中最熟悉的「刷手機」場景,彙編成一首詩歌《放下手機,抱抱我吧》,孩子們質樸的呼聲引發了眾多家長的感慨與反思。
  • 別讓手機成為親情之間的隔閡
    導讀: 手機是一把「雙刃劍」,但是,如何使用的決定權永遠在我們手上,合理使用手機,別讓手機成為親情之間的隔閡,每一位父母都應該學會。在剛結束的第32屆楚才作文比賽中,10000多名六年級學生有3000多人集體數落成人陋習,其中,家長玩手機成為所有陋習之首。(2016/3/31 《武漢晚報》)手機所帶來的便利不必多說,將人們的生活圈拉得更近,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更便捷。小小一個手機,可以讓購物更加方便,可以讓理財也變得方便。但是,任何一樣東西帶來相對好處的時候,也會帶來相應的不良影響。
  • 放下手機,回歸生活,讓親情友情愛情在生活中蕩漾
    放下手機,回歸生活,讓親情友情愛情在生活中蕩漾以前總說網癮是種病,可是現在玩手機更像是感染了極高的病毒一樣,蔓延了整個社會,手機癌隨處可見,它一點一點的腐蝕你的生活,偷走對於你來說本該重要的東西01 和哥哥姐姐約定一起去看父母,包括外甥一家,
  • 別讓手機刷淡了親情
    別讓手機刷淡了親情 發表時間:2015-02-17   來源:南京文明網可欣欣說:「爸媽才有網癮,是手機網癮。」原來欣欣覺得爸爸媽媽在家只愛玩手機,兩部手機讓家裡變得冷冰冰的。放假了,他用電腦玩玩小遊戲,可是媽媽卻把電腦搬走了。(2月16日新文化報)   研究顯示,手機等電子產品,不僅對孩子的視力傷害很大,還會導致孩子注意力難以集中,阻礙孩子社交能力的發展,不利於孩子主動探索生活,讓他們成為潛在的「宅男」、「宅女」。
  • 都來說說回到家裡有多少人能放下手機陪伴家人?
    當大夥春節過年回到家裡的時候,你又要發紅包、還在搶紅包,你要發微信、還看微信,你還要看新聞、電影、直播、P圖、看看你們,都困成什麼樣了還不忘了抱著手機,你們這樣哪裡來的時間來陪孩子和老人呢?家族的樂趣只有搶紅包看看這個景象在春節過年團圓的時候一幕幕地上演,家庭聚餐時各自刷手機、刷朋友圈。
  • 過年別被手機綁架 假期能做事很多!
    春節七天假期總該有時間好好陪陪孩子吧?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我們所想。據某報採訪了解到,有不少家長表示春節也得加班,而沒加班的家長,沒有一人認真計劃過要如何陪伴孩子,也沒人認真思考過如何利用放假時間促進與親子關係。
  • 春節假期 如何讓孩子放下手機遊戲?
    今天分享的文章來自《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來看看文中的這位媽媽是如何做的吧!在陪伴女孩們閱讀的初期,那些新奇好玩,可以帶來感官刺激的3C電子產品的確是強有力的對手。我們都知道閱讀能豐饒孩子們的內心,只是在閱讀初期,與3C 電子產品爭奪時間的大戰,似乎也吹響了號角。
  • 莫讓手機冷漠了親情
    原標題:莫讓手機冷漠了親情  於先生是出了名的「低頭族」,可就是改不了。有一天,於先生看到女兒的作文,大意是說爸爸特別愛玩手機,「有時我找他幫我看作業,要喊幾遍他才聽見」。於先生決心「改邪歸正」,換個老人機,以後多陪陪家人。(據《武漢晚報》)   誰與你最親?幹什麼事都形影不離?對於很多人來講,答案恐怕是手機。
  • 為了孩子請父母放下手機
    「媽媽,爸爸不陪我,又去看手機了。」「姥姥,你能不能管管你的姑娘和姑爺,他們玩手機,不讓我玩,人家好傷心啊。」這是2020年十一長假髮生在我身上的真實事件。,我承認手機給生活帶來許多方便如:打電話、辦公、查資料、聊天、購物、健身、閱讀、理財等,可以說,手機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越來越深入我的日常工作與生活,但是負面問題也十分的突出,人人是手機控,朋友不顧,親情、孩子也不顧,只顧手機,這種像抽大煙的著迷,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
  • 一輩子最多3萬天,別讓手機代替了親情
    現在很多年輕人也很少陪親人說話話,以及增加親情的家庭活動,比如說給爺爺奶奶捶捶背,跟爸爸媽媽一起包餃子,做家庭美食類的事情,雖然玩手機也是在親人跟前,但和這些活動相愛從根本上就不一樣,兩個小孩一起玩手機!
  • 美文:別讓手機丟了親情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手機已經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東西,他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在這個高科技泛濫的年代,買一部手機不是一件什麼難事,或者說簡直就是輕而易舉。手機丟了固然可以再買,但有些東西丟了,就再也找不回來,譬如時光,譬如親情,等等。所以,請,小心手機!
  • 不要只玩手機消磨時間了,幹點有意義的事來打發假期吧
    你和我有沒有同感。起床每天七點,吃完飯八點,然後就開始琢磨怎麼打發時間。突然從考完研的緊湊中釋放出來,面對這大片大片的時間,不知道如何安排。打開課本,準備看學習視頻。想著要不先看看今天的熱點吧。點開瀏覽器,一個個熱門看下來,當手機提示電量不足的時候,猛的發覺竟然十一點了。這麼晚了,要不再看一會,吃完午飯,下午再好好學吧。下午,打開手機劃拉開排名第一的劇,點進去看一下。心裡默念看一會,就一會。一看自己設定的時間到了,就一次次給自己退路。當確實興趣缺缺的時候,退出界面。
  • 別讓手機替代了親情
    視頻顯示,一老人冒雨來到醫保大廳繳納醫療保險,沒想到這裡不收現金,要求在手機上完成,老人給子女打電話都說沒時間。老人靜靜坐在櫃檯前,無助的身影令人心酸,也引發了不少網友的熱議:不會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應當何去何從?隨著智慧型手機的不斷更新換代,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人們對手機的依賴也越來越強。每天陪伴手機的時間隨之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