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70年)人物誌:在政協工作中持續發揮智囊作用——訪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原院長季志業
中新社北京9月12日電 題:在政協工作中持續發揮智囊作用——訪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原院長季志業
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作為曾經的智庫負責人、一位研究工作者,希望能夠在政協工作中持續發揮作為學者、智囊的作用。」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原院長季志業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原院長季志業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為曾經的智庫負責人、一位研究工作者,希望能夠在政協工作中持續發揮作為學者、智囊的作用。」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攝
2018年起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以來,季志業表示,對於應該履行的職責,已有越來越清晰的認識。
作為曾經的國家公派留學生、從1994年到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工作直至去年退休,季志業說,過去自己的眼睛主要盯著國外,現在則更側重於國內、以及把國內外的情況結合起來思考。
今年4月、5月,季志業連續參與了全國政協組織的赴海南視察推進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赴浙江和新疆調研中歐班列。他對記者表示,正是這兩次調研考察,讓他看到政協在國家發展中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季志業提出,目前中歐班列已初具規模,到了理順協調的節點,而班列的無序競爭是初創發展中的問題;建議加強中央統籌協調、加強與相關國家溝通協調、推廣「集拼集運」運營模式、做好班列的介紹報導工作等。「我也建議將我們的調研報告涉及相關地區的內容,在正式成稿前徵求地方政府的意見,以便更接地氣、更貼近現實。」
赴海南調研,他不僅了解到各方面發展的成就,也發現海南在建設上或許還存在思想、觀念不夠開放的問題;此外,他還建議加強「智慧海洋」建設,因為這既涉及到國家的海防建設,也可以成為發展海洋經濟的新源頭。
季志業說,作為政協委員,能夠參與到重要建設的調研中,盡力從客觀、專業的角度提出建議、想法,也算為國家盡了一份微薄之力。
「政協工作不是說說好話、走形式主義,而是要切切實實地把事情做下去、做好。我們的任務就在於發現問題,並去找到解決問題的路徑,這才是政協委員『幫忙不添亂』,履職盡責的體現。」他說。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季志業認為,全國政協匯集國內各個領域最優秀的人才,在對外宣傳方面,可以突出展示政協所發揮的民主協商、民主監督作用,向世界展現中國模式的優勢;同時也讓世界其他國家看到,發展模式並不只有美歐模式。「在當今世界,中國的制度模式已很有說服力。我這些年和非洲國家交往很多,那裡的人對中國的政黨制度、政治體系如何建設都非常感興趣。」
「現在經常聽到大家調侃,說『滿世界都忙得跟政協一樣』。」季志業提到,他通過親身經歷,體會到的是擔任政協委員不僅不是「閒職」,反而是「戰鬥在第一線」。「沒想到退休後忙得更厲害,但也很有意思,很快樂。」
季志業還表示,最近他要抓緊時間寫好明年政協大會的提案,目前涉及的領域包括中國志願者走出去、智庫的經費管理等。「政協委員是真正要為國家的大政方針發展提出建言,並發揮好協商及監督作用。這也是我一年多來感受最深的地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