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軍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俄羅斯研究所所長

2020-12-13 環球網

馮玉軍,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俄羅斯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副秘書長,中國中俄關係史學會副秘書長,上海合作組織和平友好合作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俄羅斯中亞問題、歐亞事務、上海合作組織、大國關係、國際能源外交與安全、中國周邊安全以及俄羅斯國際關係理論問題研究,撰寫有大量有關上述問題的政策報告和學術論文,多次承擔國家級及省部級課題項目研究。主要著作有:《俄羅斯外交決策機制》(專著)、《俄羅斯國家安全決策機制》(專著)、《俄羅斯外交思想庫》(主編)等。曾在《人民日報》、《世界經濟與政治》、《現代國際關係》、《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外交學院學報》、《俄羅斯研究》、《俄羅斯學刊》、《國際石油經濟》、《中國評論》(香港)、《21世紀的俄羅斯與中國》(俄羅斯)等國內外著名刊物發表學術論文百多篇。

相關焦點

  • 胡仕勝: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所所長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導,主要從事南亞研究(主要是中印巴三邊關係研究)及涉藏問題研究。2004年8-12月,曾在美國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問題研究院(SAIS)做訪問學者,研究中美關係中的「西藏問題」,師從中國問題專家蘭普頓教授。
  • 胡仕勝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所所長
    胡仕勝,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導,主要從事南亞研究(主要是中印巴三邊關係研究)及涉藏問題研究。2004年8-12月,曾在美國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問題研究院(SAIS)做訪問學者,研究中美關係中的「西藏問題」,師從中國問題專家蘭普頓教授。
  •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王鴻剛:把霸權主義強加給...
    近日,美國少數極端反華派在美國媒體發表所謂「聯名公開信」攻擊中國,明確要求美國當局採取對抗中國的政策。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王鴻剛表示,近年來,美國一些極端反華人士四處散布對華負面言論,推動制定各種反華政策,這封「聯名公開信」就是最新案例。
  • 中國中俄關係史研究會第四屆領導機構成員名單
    李傳勳    黑龍江大學俄羅斯研究所  陳 軍    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  季志業    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  趙華勝   復旦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  宿豐林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俄羅斯研究所  黃宗良
  • 陳鳳英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
    陳鳳英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3-23 09:30 來源: 中國政府網 陳鳳英,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中國對外經濟關係、國家經濟安全等研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被聘為金磚國家經濟智庫中方成員;兼任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委員
  •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袁鵬訪談
    主持人:袁所長,2008年美國大選被一些媒體稱為「不正常的選舉」,無論是第一位黑人候選人歐巴馬還是年過70的麥凱恩,都不是他們期待中的總統。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下,選舉結束後的美國,也不再會是以前的美國,您覺得,大選之後的美國,會有什麼變化,在世界中所處的政治和經濟位置又會是什麼樣?袁鵬:2008年的選舉應該說是不同尋常的。
  •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倪建軍:齊心協力共創...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必將有力推動國際關係體系向著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國人民齊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 馮仲平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
    原標題:馮仲平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兼任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約評論員、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現代國際關係》和《國際研究參考》編委。1988——1992年公派赴英國蘭卡斯特(Lancaster)大學學習,獲碩士、博士學位。1998——1999、2005年分別在美國哈佛大學、英國杜倫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
  • 湖北大學研究生院官網: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2020年度招錄簡章
    湖北大學研究生院官網: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2020年度招錄簡章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湖北大學研究生院官網,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國際關係學院與韓國學術研究院成功舉辦「2011東亞未來倡議」研討會
    10月28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與韓國學術研究院(Institute of Korean Studies)合辦的「2011東亞未來倡議」學術研討會在港澳中心瑞士酒店成功舉行。出席會議的韓方代表有韓國駐華大使李揆亨,韓國學術研究院理事長、韓國18屆國會議員樸日恩(Park Sang Eun),韓國學術研究院副院長李春木(Lee Choong-Mook),韓聯社原執行長張用永燮(Chang Young-sup),鬥山重工高級行政顧問、原駐巴西大使金旺東(Kim Kwangdong),原外交通商部安保事務大使、延世大學政治學教授文正褀,原駐奧地利和葡萄牙大使申友覺
  • 早稻田大學現代中國研究所所長新春賀詞
    近年來,日中關係在經濟和政治上的交流越發頻繁,終於看到了關係好轉的兆頭。 堅實的信任關係,是接下來日中雙方共同的追求。雙方應謹慎對待可能煽動負面情緒的行為,攜手為構建堅實的日中關係努力。 日中關係的發展,在為世界各國帶來好處的同時,也有利於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發展。 在此祝願大家2018年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 第十三屆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術共同體會議簡訊(II)
    中美戰略競爭與中東國家對衝策略選擇主持人:佘綱正(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聯繫郵箱:shegangzheng@tsinghua.edu.cn發言人:牛新春(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孫德剛(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 馮玉軍:對深化中國國際問題研究的若干方法論思考
    參考消息網7月7日報導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馮玉軍教授近日在《現代國際關係》刊文,就我國國際問題研究方法論提出若干思考建議。經徵得作者同意,本網摘編該文主要觀點於此,供讀者參考: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格局、世界秩序、經濟發展以及社會思潮都與以往有著極大的不同。
  • 論道丨馮玉軍:中國需要怎樣的國際問題研究?(下)
    1856年克裡米亞戰爭戰敗後,俄羅斯掉頭東進,借中國陷入太平天國起義內亂和第二次鴉片戰爭之機,迫使中國籤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從中國割佔了上百萬平方公裡土地,真可謂「失之東隅,得之桑榆」。之後,俄羅斯與日本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展開了激烈角逐。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俄羅斯藉助李鴻章「以俄制日」的想法誘使中國籤署《中俄密約》,通過修築中東鐵路等一系列措施在華攫取了大量利益。
  •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培勇升任社科院副院長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官網簡歷顯示,現年59歲的高培勇出生於1959年1月,中共黨員,現為研究員、教授。1978年至1985年,高培勇在天津財經學院財政學系先後獲經濟學學士、經濟學碩士學位。1985年至1994年,高執教於天津財經學院,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1991年至1994年,他在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系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 專訪|中國正走在正確的發展道路上——訪希臘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帕...
    2019年1月7日,希臘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潘泰翁大學教授哈裡·帕帕索蒂裡烏在其位於雅典的辦公室內所攝。(新華社發,馬裡奧斯·羅洛斯攝)新華社雅典1月7日電(記者于帥帥 李曉鵬)希臘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潘泰翁大學教授哈裡·帕帕索蒂裡烏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中國在過去五年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可持續發展,表明中國正走在正確的發展道路上。帕帕索蒂裡烏剛剛在北京參加完研討會後返回雅典。
  • 「院士搖籃」創建者-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首任所長籍貫分布
    中央研究院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在中國的首都南京創立,是當時國內最高的科學研究機關。中央研究院學科下設各研究所從1927年開始籌備設立。1927年11月,中研院在上海籌設理化實業研究所,內有物理、化學、工程3個研究組。1928年7月理化實業研究所分設為物理、化學、工程這3個研究所。
  • 中國旅遊研究院產業研究所所長楊宏浩:「雙循環」下的住宿業呈現...
    原標題:中國旅遊研究院產業研究所所長楊宏浩: 「雙循環」下的住宿業呈現六大趨勢   12月18日下午,中國旅遊研究院
  • 讓人生綻放文化的絢麗光彩——記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
    宋寶珍是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話劇理論、中國話劇歷史以及當代劇場美學的研究。沿著這條學術路徑,她已經跋涉了28個年頭。,開始了學術研究的探索,先是參加了國家教委「七·五」重點科研課題《中國現代比較戲劇史》的寫作,後來又相繼完成了《臺灣現代戲劇概況》《中國話劇》《澳門戲劇史稿》等書稿的部分編撰任務,發表後獲得了一定的社會反響。
  • 北大國家治理研究院與韓國成均館大學成均中國研究所共同舉辦...
    2018年6月13~15日,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成均館大學成均中國研究所在韓國成均館大學共同舉辦「社會管理與社會風險比較研究」國際研討會。來自北京大學、韓國政治學會、成均館大學、首爾研究院、首爾大學、西江大學、中央大學、首爾市立大學、世宗大學、韓國教員大學、延世大學、高麗大學等單位的20餘位學者出席了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