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鐺!」、「噗~」、「呲~~」各位家長腦洞開起來,猜猜芽芽媽剛才放的是什麼聲音?放炮?不對!戳氣球?不對!答案是小寶寶在放P,哈哈。
跟大家開個小小的玩笑,家長們總說養大一個孩子就要負責他們小時候全部的「吃喝拉撒」,芽芽媽很想說還有一樣,那就是還得管著寶寶的「屁事兒」呢!
對於人類來說,放屁是再正常不過的行為了,但是小寶寶的這些不同的「屁事兒」也是寶寶釋放出的健康信號,各位家長,都知道這些信號背後的含義嗎?
說起這個話題,還真是挺好笑,沒生芽芽之前芽芽媽就算不是大家閨秀,那至少也是個小家碧玉,還有輕微潔癖、強迫症之類的「公主病」呢,什麼「汙言穢語」都說不得聽不得,可自從生了孩子以後,什麼「屎」、「尿」、「屁」,研究的那叫一個透徹,甚至還練就了邊換尿不溼邊吃東西的神技能。這女人一旦當了媽,什麼原則、「公主病」可以通通踩在腳底下了。
好了,言歸正傳,芽芽媽今天就來教大家如何通過寶寶的屁來判斷寶寶的身體狀況。
如果寶寶一段時間放屁的次數變多了,並且量比較大,可能是以下原因導致的:
1、寶寶胃腸發育不成熟,使得腸道蠕動不協調,引起腸脹氣,寶寶放屁就多;
2、寶寶哭鬧或者吃奶時,吞入過多的空氣;
3、媽媽的乳汁過多,每次吃奶,吃進蛋白質和水分含量較多的前奶,寶寶們就已經吃飽了,而含脂肪多的後奶吃的少,胃就會迅速排空,並向腸道排入過量乳糖,導致腸道發酵增加而產生氣體,另外,部分蛋白質消化後也很容易產生氣體;
4、母乳餵養的寶寶,母親食入刺激性食物過多;
5、母乳中含有很多多種寡聚糖,吸收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氣體;
6、寶寶想要排便便,放屁也是寶寶排便的一個信號。
如果寶寶不停地放屁,但沒有什麼臭味,可能多是胃腸排空後,引起的腸蠕動加快造成的,此時還可以聽到寶寶陣陣腸鳴音(肚子發出的咕嚕咕嚕的聲音),這種情況應該是孩子餓了,媽媽應及時給寶寶餵食,因為寶寶愛放屁也與肚子餓了有關。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吸入過多空氣,會同時引起打嗝和放屁。儘量避免寶寶長時間哭鬧和大笑,每次餵完奶都記得拍背,排出胃部空氣。餵母乳時要讓寶寶含直乳暈處可預防吸入空氣;餵奶粉的寶寶,衝調奶粉時不能用力搖晃奶瓶產生過多空氣,奶液充滿奶嘴,別讓寶寶吸到空奶瓶。寶寶的屁中有多種氣體成分,比如氮氣、二氧化碳等,不過這些氣體一般不會很臭,但如果寶寶攝入了較多的蛋白質食物,就會分解出硫化氫等比較臭的氣體,這就讓他的屁聞起來很臭,還帶有酸臭味兒。當出現這樣的情況時,建議媽媽給寶寶調整一下飲食結構:
1、如果寶寶是母乳餵養的話,寶媽這時候飲食要更清淡些,避免吃的太過油膩。
2、如果寶寶吃的配方奶的話,要按照嚴格的標準來衝調寶寶的奶粉,千萬不要認為越濃的奶粉越好,衝泡奶粉時記住要先放水後加奶粉。
3、如果寶寶已經在吃輔食的話,要減少脂肪含量高和高蛋白質食物的攝入,多讓寶寶吃一些水果蔬菜,並且要注意幫寶寶多補充水分。
如果寶寶頻繁放屁,在短時間內不排便是不用擔心的,可能是寶寶在「攢肚子」。只要寶寶的大便不乾燥,不漲肚,不噁心嘔吐,精神狀態很好,媽媽們就不必太多擔心。但是,需要警惕的是,寶寶如果是只放臭屁,但是好幾天都不拉便便,那很有可能寶寶是消化不良便秘了。
寶寶便秘是指大便乾結、排出困難,當寶寶的食物中缺乏纖維素,大便就會變幹、發黏,有時會呈球狀硬結,長期的留在直腸裡面會進一步發酵產氣,放的屁自然也會比平常更臭。
便秘多與飲食因素有關,母乳餵養寶寶與媽媽的飲食有關:
1、母乳餵養,媽媽要保證飲食均衡,口味清淡,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保持心情舒暢。
2、不論什麼餵養方式,都不要盲目補充鈣、鐵、鋅等,除非醫生檢查後確定需要補(其實寶寶只要正常吃母乳或配方奶粉,一般是不會缺微量元素的)。
3、添加輔食的寶寶,注意飲食組成中的纖維素及脂肪,保證二者供給可使大便鬆軟。
4、部分人工餵養的寶寶,可能因為牛奶蛋白過敏而引起便秘,這時就需要調整奶粉了。
5、家長這時候也可以多幫寶寶做順時針的腹部按摩,促進寶寶排便。
芽芽媽特別提醒:如果寶寶放臭屁後緊接著出現腹瀉、發燒、食慾下降、精神不振等狀況時,一定要及時就診。
放屁是寶寶重要的生理活動,通過放屁,將體內的廢氣排出,保持腸道暢通。寶寶要是長時間沒有屁放,媽媽可別大意。特別是新生兒生後24小時未見到胎糞,要檢查是否為肛門閉鎖。若寶寶吵鬧不安或出現陣陣腹部陣痛,且始終不放屁,也無大便,媽媽切不可掉以輕心。若寶寶同時出現嘔吐情況,寶寶可能有腸梗阻、腸套疊、腸扭轉,要及時帶寶寶看醫生。
看完了這篇「有味道」的文章,你是否已經對寶寶的各種「屁語」心裡有數了呢?養育一個孩子,不光要關注他的吃和喝,就連他的各種「屁事兒」都牽動著家長的心,孩子的方方面面都能體現成長的印記,媽媽們個個都像偵探,處處查找著蛛絲馬跡。
最後,芽芽媽希望所有寶寶都能健健康康,家長們也都能做到理智科學地育兒,讀了今天的文章,各位有什麼想分享的,歡迎在下方留言哦!
[1]斯蒂文•謝爾弗, 池麗葉.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M].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2.
[2]葉春香.兒科護理[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QQ:347764118/19507750/443317765
微信:caicaitong/schoolmum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