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看病總要為停車位發愁?需要住院又擔心床位緊張?這兩個問題將得到解決。記者5月2日獲悉,該醫院由廣東省中醫院投資5億多元建設的新住院大樓,已完成搬遷,正式投入使用。新大樓的啟用,除了大大改善患者就醫環境,住院床位數翻一倍增加至800多個,還提供300多個車位,該院此前存在的床位緊張和停車難問題將得到有效緩解。
床位數翻一倍緩解「住院難」
5月2日,記者來到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的新住院大樓,大樓是一棟26層高的灰藍色建築,典雅的外觀設計以及時尚的玻璃幕牆十分引人矚目。
新住院大樓1-8層為裙樓,分布著擁有全市最先進設備的醫技科室、手術室、ICU、中心藥房、靜脈輸液配置中心、內鏡中心等;9-25樓是住院病房,每層設置病床40張,有套房、單人間、雙人間、三人間,滿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新大樓通過地下長廊與舊院區連接,上下電梯轉運方便,達到「綠色通道」要求。
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新住院大樓位於主城區吉大中心地段,佔地面積小,容積率大。為了在有限空間為患者創造更愜意的休養環境,設計上對視野、景觀、採光、通風等做了充分考慮。「透過病房、走廊的窗戶,可北覽香爐灣,東眺港珠澳大橋,南望澳門半島,美麗的山海景觀盡收眼底。」
另外,病房每兩層設有一個「空中花園」,植物生機勃勃,清新怡人。直飲水系統也能直達每個病房,患者可以直接喝到符合飲用水標準的冷熱水;房間的設施,除了電視有有線電視的節目可供自由選擇外,衛生間內設有防跌倒裝置、24小時熱水供應,還有隱蔽通風的晾衣架等。
「此前舊住院大樓由於床位緊張,患者等床、加床住院成為常態。」該負責人提到,新住院大樓無論面積、床位均大大「擴容」,大樓地上26層,地下4層,醫院總業務面積增加3倍多,床位數將翻一倍,從原來的400多個床位增加至目前800多個床位,市民「住院難」問題將得到極大緩解。
「感覺新的住院樓挺溫馨的,住院環境比之前舒適多了,而且還可以在空中花園走走,地方寬敞心情也好。」在微創外科中心住院的張阿姨介紹。另外,記者了解到,為緩解患者「停車難」的問題,新住院大樓設計了地下4層停車場,共有300餘個停車位,可供就診患者停車,解決此前停車位難尋的難題。
引進先進設備和專科專家
「新住院大樓啟用,不僅只是環境的提升,在專科、技術、設備上也將實現質的飛躍。」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院長李俊介紹。
據悉,目前醫院成立了微創外科中心,將普外科擴展為外一、外二兩個科室;增設了介入治療科、風溼血液科、傳統中醫正骨科等新專科,專科體系更加完善,許多亞專科也已奠定基礎,蓄勢待發。
另外,作為中醫院的優勢科室的骨科,為了做精、做細、做強,已設有骨關節和運動醫學科、脊柱科一區、脊柱科二區、手足踝顯微與矯形外科、傳統中醫正骨科、創傷骨科等6個亞專科,每個亞專科都有自己的主攻方向,新增的傳統中醫正骨科將發揮中醫優勢,充分利用中醫正骨手法、小夾板、針撥等技術,用非手術的方法為骨科創傷患者提供服務。
為適應專科發展需求,醫院還引進了一批優秀專科帶頭人和業務骨幹。「這兩年我們新招了四五百位醫護人員,引進專科名醫和骨幹,很多專家也從廣東省中醫院派過來,如呼吸科主任、影像科主任、神經外科主任等,這將使醫院的治療水平提高一個檔次。」李俊介紹說。
另外,在設備硬體上,為滿足業務發展和患者需求,中醫院新購置了一批最先進的診療設備,包括3.0T靜音核磁共振儀、640層螺旋CT、高端彩色都卜勒超聲診斷儀、全自動血液分析流水線、全自動免疫組化染色系統等,擁有頂級潔淨手術間12間,並預留空間規劃建設雜交手術間,以滿足複雜手術的需要,服務能力將得到極大提升。
遠程會診讓市民大病不出市
同時,在遠程會診方面,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在新大樓26樓還建設了遠程醫學會診中心,通過這個平臺,可預約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知名醫院的專家教授,開展面對面交互式視頻會診、遠程教學等,讓市民不出珠海就能享受到知名專家的遠程診療服務。
此外,遠程會診中心既對「上」,也對「下」。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目前已同鬥門區僑立中醫院、鬥門區井岸衛生院等基層醫院及1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了醫聯體。
「這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化醫療改革,推動分級診療的具體舉措。」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黨委書記王沁表示,今後,該遠程會診中心既將借力上級醫院的醫療資源,也將通過與區級、社區醫院聯動,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切實緩解百姓「看病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