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跟16歲兒子關係不好怎麼辦?少說話,多觀察

2020-09-11 慕曉凡

16歲的孩子基本上就是處於青春期階段,大多數家庭都將經歷一場不大不大小的戰爭,此時,孩子與家長的相處方式急需轉變。如果孩子贏得了這場戰爭,那麼他將完成自我成長與獨立;如果最終是家長贏得了勝利,孩子那個強大的自我將會慢慢被吞噬。

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我們與孩子之間的問題究竟是什麼?這一點是家長首先需要去解答的。關係不好,一般就是孩子不太愛和家長溝通,對於家長的指令也作回應,通俗來講就是對著幹。


探究媽媽和孩子關係不好的原因

那麼,在青春期媽媽與孩子之間關係不好的原因,有哪些呢?細究一下,大致有以下幾個大的方向:

1、學習習慣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早應該在小學,也就是12歲之前就需要解決的。如果孩子已經16歲,基本上已經是高一的學生了,家長對於孩子學習習慣的影響係數已經非常小了。

假設孩子還是沒有形成良好和作息習慣、學習習慣,這個時候我會建議家長少指點江山,可以買一些孩子比較崇拜的人物傳記,放在孩子的書桌上,用榜樣的力量,去影響孩子。

如果此時,家長還想通過強制的方式去要求孩子,結果就是面臨親子關係的破裂。


2、早戀感情問題

關於這一點,大多數的家長呈現出來的是慌張、不知所措,這一點建議家長要提早做心理準備,情感問題,孩子遲早是要面對的,我們家長提前引導的效果更佳。

每年報導的新聞,很多孩子因為不會處理感情問題,選擇自殺等方式。所以,家長一定要提前做功課,多觀察孩子,多鼓勵孩子認識異性同學。當孩子主動跟你探討情感問題時,要積極響應,多傾聽,幫助孩子去更好的應對。

此時,千萬不要打壓,罵孩子,處理不好,孩子和家長的關係就會變得僵化。


3、沉迷遊戲問題

高中階段學習時間本來就非常緊張,如果孩子不僅學習跟不上,還要花大量的時間去打遊戲,我相信只要是家長都會火冒三丈。此時,我們該怎麼辦?既不影響和孩子的關係,又能讓孩子主動去學習呢?

首先,家長要持理解的態度、接納的態度,因為你不接納只要讓事情向你不希望的方式發展。還是一樣,先要去觀察,孩子為什麼沉迷於遊戲,是以前就如此,還是最近才是這樣?

有時候孩子學習上遇到了瓶頸也會投身到遊戲的懷抱,因為遊戲太強大了,它能給人及時反饋,它能讓一個人在遊戲的世界裡變得無所不能。如果在現實世界中遇到了學習上的困難或者家庭矛盾讓他煩躁不已都會讓他很容易就去選擇打遊戲。

在打遊戲的時候,他能體會到成就感,體會到專注的快樂。有的家長往往會選擇簡單粗暴的方式,直接打一頓,一次不行,下次再打,直到後來關係惡化,孩子拒絕與家長交流,活成一具行屍走肉。


4、父母關係問題

中國的很多家庭,夫妻關係似乎都存在著很多的隱患,有一些人為了孩子勉強生活在一起,但是兩個人關係好不好,旁觀者非常容易看得出來,特別是孩子更是能感覺得到。

有些家長就直接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讓家庭環境變得更加的惡劣;父母之間的問題,有些母親還會把孩子當成傾訴的對象,不停地向孩子倒情緒垃圾。

以上種種,都會將孩子推得離父母越來越遠,親子關係不可能好,因為你們自己都是心靈孤寂之人,根本沒有空間去關注孩子,去愛孩子。一個不被父母看見的孩子,永遠是孤獨的!


媽媽應該怎麼辦

這些問題其實是青春孩子普遍存在的問題,大多數的孩子都會經歷一到兩個這樣的困境。《解碼青春期》裡講到了三種關鍵的思維模式:

第一種:青少年比看起來更需要你。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並沒有真正長大,但他們自己又覺得自己需要獨立的空間。一方面,他們會疏遠家長以尋找個人自由,同時,他們內心又住著一個膽怯的孩子。

不管從表面上看,孩子與你的關係有多不好,建議媽媽還是不要表現出失望,或者去責備孩子的忘恩負義,不懂得感恩等。

孩子可能會通過各種方式去試探你有多愛他,他會不斷去考驗你,你有多可靠。媽媽此時要多一些耐心,多去觀察孩子,少嘮叨,多去欣賞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伸出援手,而不是去嘲笑他,比如:「你看我說你一個人搞不定吧」,類似這種幸災樂禍的語言方式,千萬要不得。

一定不要因為孩子看似獨立了,就不去關注他們的內心,家長的忽視往往容易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第二種:遊戲規則已經變了,因此,你也得變。

這時的孩子會覺得自己已經是個小大人了,會爭取更多的自主權,我們該怎麼辦?非原則性的事情,多給孩子一些作主的機會,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自律。有些家裡的大事,也可以邀請孩子共同商量,共同承擔,把他當大人一樣去看待,孩子會有被尊重的感覺。

以前孩子小的時候,我們是保姆、是規則制定者、是權威式的家長。現在不一樣了,我們需要改變自己的角色,需要充當一名生活教練,需要教會孩子如何去面對失敗?如何去應對感情問題?如何學會獨立生活?


第三種:你需要幫助。

家長這個角色,我們也不是天生就會,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們也要與時俱進。剛生孩子時,我們學習如何做輔食,如何去換尿布,如何做啟蒙。

現在也是一樣,我們仍然需要學習如何與青春的孩子相處?有時我們需要一本書,有時我們需要向親朋好友傾訴,嚴重的時候,我們甚至會需要請心理醫生幫忙。這都沒關係,遇到困難的時候,多去向外尋求幫助,不要將自己的壞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這樣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結尾

結尾我們再回顧一下麥家與他兒子的故事,他在《朗讀者》節目中,提到了自己如何去和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相處。他說:「我有個非常簡單的辦法,是我慢慢總結出來的,就是當好旁觀者,看著他在幹什麼,你阻止不了他,那就做一個麥田守望者。」

「有教育專家跟我說了,至少有70%的叛逆孩子,只要青春期沒有被人帶壞,最後他還是會回頭。有時候就是要把問題交給時間,要有耐心。」

麥家有三年的時間,跟兒子的關係都處於緊張狀態,說不得,罵不得,打不得。後來,在兒子出國的行李裡,他放了一本筆記本和一封信。信中寫道:「我愛你,真想變作一顆吉星,高懸在你頭頂,幫你化掉風雨,讓和風麗日一直伴你前行。」

這是一位父親給予一個青春期的兒子最大的愛,做一個旁觀者,呵護他於無形,陪伴他走過這段人生最重要的路程。父母與孩子關係好與不好,需要反思的永遠是家長,做一個觀察者、守候者,接納他們的情緒,相信孩子,他一定能看見你的愛。

相關焦點

  • 媽媽跟兒子關係不好怎麼辦?過來人告訴你這個方法可以試試
    文/情感小沐柯媽媽跟兒子關係不好怎麼辦?過來人告訴你,這個方法或許可以試試,撕開年齡帶來的包裝,展現真誠,兒子和母親之間的交流並沒有想像的那麼艱難。因為兒子年齡才十五六歲,說實話,這個年齡段本身也就屬於人生的一個叛逆期,再加上在學校結識了一群會逃課、上網、抽菸的同學,所以很快,這些劣習就都被兒子學全了,以往回到家,都一遍寶貝媽媽長寶貝媽媽短的親暱稱呼,可後來,直接老媽給錢,除了這幾個字,好像母子之間就沒有任何其它一些交流了,所以漸漸的,對兒子的態度也由偏慈愛轉變為了偏嚴厲。
  • 孩子3歲了還不會說話怎麼辦?
    孩子3歲了還不會說話怎麼辦?有的孩子三歲了是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但是有的孩子到三歲了還不會說話,一段時間會喊爸爸媽媽,一段時間又不喊了,不會主動去叫人,也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讓家長很是著急。那麼,孩子3歲了還不會說話怎麼辦?
  • 媽媽被16歲兒子推倒,不會溝通的親子關係,究竟能走多遠
    經過一番溝通,媽媽才說出了緣由。家中有一對雙胞胎兒子,今年16歲,讀初三。情緒崩潰的媽媽,坐到地上嚎啕大哭,兒子則愣在一旁不敢說話。一邊是焦慮的媽媽,一邊是不上心的兒子,看著讓人五味雜陳。,而是通過觀察發現,嗯哼因為被冷落而「吃醋」。
  • 2歲半孩子不會說話怎麼辦?
    2歲半孩子不會說話怎麼辦?大家都知道的是,每個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在孩子2歲半的時候父母可以多和寶寶說話,儘量整句的話來跟寶寶交流,語句一定要清楚,讓寶寶跟著父母來學習,這樣在寶寶的腦子裡也會積累一定的詞語量,到了一定的時期寶寶也就能夠慢慢的說話了。那麼,2歲半孩子不會說話家長要怎麼做?接下來就講一講這個問題。
  • 「單親媽媽」和兒子的關係不好?採用三個相處方式,緩和母子關係
    一,單親媽媽要用正確的方式和兒子相處「單親媽媽」和兒子的關係不好,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呢?其實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單親媽媽應該採取三個相處方式,這樣能夠緩和母子關係。第一個方式是單親媽媽要學會尊重自己的兒子,第二個方式是單親媽媽要和兒子好好溝通交流,第三個方式是單親媽媽要給予兒子充足的關心。
  • 16歲的兒子說:「媽媽,我有喜歡的女生」
    從初中起到現在高一,我一直跟兒子說,這個年紀對異性都很好奇,你喜歡女生,或者有女生喜歡你,都很正常。不管是他喜歡女生,還是女生喜歡他,都要努力提升自己,讓自己更優秀,才能配得上喜歡這兩個字。「這是我幫別人買給女同學的禮物。」
  • 寶寶2歲只會叫爸爸媽媽,發音不清楚,算不算說話晚?怎麼辦?
    自從 #精彩媽媽# 開設了「問專家」的欄目,後臺就收到了很多媽媽們的育兒疑問。在眾多疑問中,問的最多的是孩子說話晚的問題。尤其是孩子2歲之後,只會叫爸爸媽媽,發音不清楚,家長才開始著急。但是孩子說話晚既不能食補又不能醫補,只能幹著急。
  • 孩子說話早晚和智商「掛鈎」?與這3點有關係,家長要了解
    都知道,看著孩子一點一點的長大,對於父母來說,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沒有什麼比這更加的珍貴了,在寶寶成長的過程當中,父母都會去用心觀察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尤其是當寶寶開口說話叫爸爸媽媽,父母的內心也是比較激動的,但是有些父母卻表示,自家的寶寶說話比較晚,看著別人家的孩子說話早,就會比較羨慕,不禁聯想到,自家的孩子是不是不聰明,這種情況也是常常存在的。
  • 11歲兒子跟媽媽同床睡,孩子一個舉動,讓媽媽下定決心分床
    其實跟孩子一起睡覺是一件好事情,而且世界衛生組織也是這個意思,但並不代表孩子長大了之後,媽媽還要跟孩子一起睡覺,這樣的行為就容易讓孩子依賴自己的媽媽,甚至出現別的不好的事情。11歲兒子還跟媽媽同床睡覺,媽媽卻發現了問題小溪的兒子都已經11歲了,平時特別依賴自己的媽媽,並且還一直跟著小溪一起睡覺。
  • 16歲男孩跟爸爸爆發大戰,媽媽:搞定青春期的娃,我有大招!
    已經16歲的兒子,不甘示弱,倆人大聲吵嚷起來,誰也不服誰。 最後,大戰以兒子沉默關門、老公黑著臉出來為結束。 今天早上,看到兒子繼續頹廢地躺在床上不起來,老公也對我開火。 老公吐槽說,我就會做好人,導致他做壞人。
  • 12歲兒子跟媽媽同床睡,一個舉動,讓媽媽下定決心要分床!
    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很多媽媽卻「過分」解讀了其中的含義。有些孩子已經十多歲了,晚上還是和媽媽同床睡,甚至是一個被窩睡,影響了孩子正常發育。12歲兒子跟媽媽同床睡小茜的兒子今年12歲了,依然每天晚上跟媽媽同床睡。
  • 媽媽和奶奶關係不好,我們應該怎麼辦?
    媽媽和奶奶關係不好,也就是中國傳統的婆媳關係不和,作為子女確實很難平衡。我是80後,不僅看過無數婆媳大戰的電視劇,更是親眼見過很多婆媳關係不和睦的。其實,我的媽媽和奶奶,在我小的時候,關係也不是很和睦。因為我們那個年代,計劃生育很嚴格了。但是我媽還是接連生了四個女孩,主要就是奶奶重男輕女,因為媽媽沒有生兒子,經常給她臉色看。不但不幫忙看孩子還經常教唆爸爸,讓他找各種理由和媽媽吵架。可以說我們從小就是在重男輕女,各種吵架,婆媳不和的環境下長大的。
  • 媽媽跟兒子談青春期,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但是如果媽媽跟兒子談青春期,兒子不但能聽進去,而且還會聽得津津有味,這是因為:一媽媽是最親近的人孩子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兒子每次從外面玩兒回來的時候,每次放學回來的時候,往往進門的第一句話就喊媽媽;如果沒有看到媽媽,就會問父母:我媽上哪了?由此可以看出兒子與媽媽的感情有多深。所以說,媽媽是兒子最親近的人,媽媽跟兒子談青春期是當一不二的合適人選。
  • 28歲媽媽帶兩兒子出走溺亡:處理不好婆媳矛盾的男人,毀了三代人
    「我老公永遠就是這樣,婆婆罵我的時候,他總是說自己媽媽年紀大了,我應該多讓讓之類的話,既然這麼顧及他媽的感受,那就跟他媽過一輩子好了!」我當然知道小敏說的只是一時氣話,也完全能理解她的委屈無奈。兒子和丈夫這個角色,是婆媳關係的核心,甚至是婆媳矛盾的誘發者。若男人不懂得如何處理婆媳矛盾,就有可能導致婆媳之間的誤會越來越深,輕則家庭不睦、婆媳結怨,重則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前段時間,「一名28歲的媽媽帶兩兒子出走溺亡」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
  • 不好好說話的父母
    我就想問能不能好好說話,[ 醋放多了 ] ,四個字表達的清清楚楚,為什麼非要那個樣子說話???豆瓣@楊了個燜燜不得不說,身為北京土著我真覺得北京人骨子裡就不好好說話……也難怪人家覺得我們陰陽怪氣。小姑娘三歲多,看著櫥窗說「我下個月生日想要這個彩虹蛋糕,就是小號的。」我想她媽媽正在買單,應該隨口說一句好的呀,記住就可以了。結果這位媽媽的操作我目瞪口呆:「你弟弟生日還沒到蛋糕都沒定,你就想著你自己的了。」小姑娘瞬間不說話,只盯著那個蛋糕了。
  • 有二胎的媽媽的忠告:夫妻關係不好千萬不要生二胎
    建平鮑爾只有五個月,這也是一個艱難的時期;大寶,三歲多,剛開始上幼兒園。可能在別人眼裡,建平很幸福,一兒一女,家庭幸福完整,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有多累。建平有婆婆幫忙,婆婆在老家出事,她回去了。兩個孩子都單獨落在建平身上。不得不說,女人為了生孩子要冒很大的風險,在婚姻中還要權衡家庭和事業。我這輩子建大寶的時候,正好趕上了工作的上升期。
  • 小孩一歲半還不會說話怎麼辦?
    小孩一歲半還不會說話怎麼辦?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會發現有的孩子內向有的外向,有的說話早有的說話完,很多媽媽都在擔心寶寶說話晚是不是不正常,其實通常發音比較早的寶寶大約在10個月就能夠開始說話,遲的大約在1歲才開始說話。哪那,小孩一歲半還不會說話怎麼辦?
  • 兒子長大說,媽媽我要和同性男友結婚,你該怎麼辦?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咪蒙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大意是如果兒子長大說,媽媽我要跟同性男友結婚,她會支持兒子的決定。我沒那麼瀟灑,因為同性情感的發生,其實是心理上或多或少出了問題。在幼兒成長過程中,如果孩子情感缺失,而父母沒及時發現的話,很有可能會排斥異性。之所以談論這個話題,源自於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近期節目。
  • 寶寶說話晚,不願意說話怎麼辦?
    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成長可謂是有著重大影響,只是現在時代快速發展網絡發達導致許多家長無心帶娃,陪伴孩子的同時卻是在刷朋友圈打遊戲看抖音等;更有家長白天上班,半夜十一二點回來,然後自己睡不跟孩子,讓爺爺奶奶帶孩子。
  • 兒子越來越不聽話,也不愛說話怎麼辦?我來給你答案
    但事實證明,真正在長大後成功反轉的比例少之又少。這段時間也有不少朋友跟我分享了她們的心酸和困惑,這些經歷我也感同身受,似曾相識。有一位朋友甚至反映,全家都因為一個嚴重叛逆的兒子而透支了巨大的精力,耐力……所以,我就來解答主要的兩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