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和奶奶關係不好,也就是中國傳統的婆媳關係不和,作為子女確實很難平衡。
我是80後,不僅看過無數婆媳大戰的電視劇,更是親眼見過很多婆媳關係不和睦的。
其實,我的媽媽和奶奶,在我小的時候,關係也不是很和睦。因為我們那個年代,計劃生育很嚴格了。但是我媽還是接連生了四個女孩,主要就是奶奶重男輕女,因為媽媽沒有生兒子,經常給她臉色看。不但不幫忙看孩子還經常教唆爸爸,讓他找各種理由和媽媽吵架。
可以說我們從小就是在重男輕女,各種吵架,婆媳不和的環境下長大的。好在,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觀點上是一致的,一直堅持讓我們上學,從來沒有讓我們小小年紀退學掙錢。
所以我們只要周末或者放假回家,都會到家放下書包先去奶奶家,雖然我們小的時候沒有看我們,但是我們該怎麼做我們都很明白。
因為好久不回家,所以媽媽每次都做好多好吃的,等著我們放學吃。我們每次都是先盛上一些給爺爺奶奶送去。媽媽一開始雖然心裡也有氣,但是她知道在教育孩子方面還是要言傳身教的,然後她也不說什麼,就算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
奶奶是那種三寸金蓮,體力活幹不了。我們又都是女孩子,知道收拾東西,打掃衛生,幫著她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再加上我們拿去吃的東西時都會說是媽媽讓送來的,慢慢的她對媽媽的態度可熱情了,和媽媽關係好多了。
有一次我印象特別深刻,我上學走的時候,媽媽給我的生活費不是很多。畢竟孩子多,還要上學,生活也不富裕。我出了大門,爺爺慢慢的跟在我的後面,偷偷的給我一些錢,讓我在學校買東西吃。我知道他沒啥錢,頂多就是兒女或者誰給他的,他攢著沒捨得花。等我再次回家的時候,我就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我發現媽媽明顯被感動了。以後都會特意多做一些飯,讓我們給爺爺奶奶送去。
所以怎麼說呢,媽媽和奶奶都是我們最親的人,人心換人心,她們關係不好,我們心裡也不好受,所以要在中間起到調和的作用。我們要替媽媽幫奶奶做些什麼,也要在媽媽年前多說奶奶的好話。很多時候,她們只是抹不開面子,幫助她們摒棄前嫌,重歸於好。
俗話說的好「家和萬事興」,為了我們的幸福家庭,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去維持好家庭關係。所以,你可以試著做點什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