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只認奶奶?被嫌棄的媽媽傷心了!5個建議幫你建立親密關係

2020-07-31 惟苛

隨著寶寶的成長,想法也越來越多了。疫情期間,媽媽每天陪伴在寶寶身邊,當時的情況是,寶寶對媽媽和奶奶同樣依賴。

自從寶媽學校復工,正式踏入了工作進程,不知不覺變成了只要奶奶,脾氣也越來越大,稍不如意就開始哭鬧,吵著要奶奶抱抱。

這段時間照顧小寶寶的事情主要由奶奶來負責,由於白天陪伴寶寶的是奶奶,寶寶對奶奶更依賴了。

昨天,寶寶又大鬧了一場,情況是這樣的:寶寶要搶媽媽的零食包,想要媽媽把零食打開,媽媽不肯,畢竟這麼小,原則上是不讓寶寶吃添加劑過多的食品的,接下來的哭鬧就開始了,媽媽非常傷心。

寶寶只認奶奶?被嫌棄的媽媽傷心了!5個建議幫你建立親密關係

那麼,寶寶要奶奶,不要媽媽怎麼辦呢?

媽媽要對自己有自信。

寶寶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肉」,媽媽的堅強給了寶寶生命,可以肯定的是,媽媽和寶寶之間是有著別人無法代替的聯繫的。

媽媽一樣要勇於接納寶寶的感受、了解寶寶的需求、讓寶寶感到被尊重、被關愛,寶寶和媽媽的關係一定會是健康而親密的。

媽媽不要操之過急。

由於奶奶和媽媽長時間的相處,寶寶已經習慣了和奶奶一起做玩耍,如果遇到寶寶哭鬧不要自己的情況,千萬不要強迫孩子,最好的辦法可能就是要轉移注意力,慢慢哄,讓寶寶感受到媽媽的愛。

陪寶寶不僅是哄他睡覺,餵寶寶吃飯、帶寶寶出去玩耍等等都是需要耐心的和寶寶一起去做的,一切都需要時間的沉澱。

媽媽要對奶奶有信心。

媽媽有的時候會擔心奶奶養育寶寶不科學,另外會擔心原則問題的處理上沒有同步,奶奶導致了過於寵愛,當了好人,而自己堅持原則,會阻擾寶寶的部分行為,當了壞人,導致結果更喜歡奶奶。

其實,真實的情況可能不是這麼簡單的,那麼去定義會讓奶奶懷疑自己的付出,傷害了奶奶。其實,老人和寶寶一樣,需要爸爸媽媽的支持,而非指責。

在日常生活中媽媽應該多給奶奶一些支持和幫助,讓寶寶感到媽媽接受了自己和奶奶的關係,他才會願意和媽媽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寶寶只認奶奶?被嫌棄的媽媽傷心了!5個建議幫你建立親密關係

那麼,寶寶會和誰更親近呢?

誰帶的多就和誰更親。

陪伴是體現愛的最好方式。

只要我們經常陪伴寶寶,跟他一起做遊戲、給他講繪本、給寶寶餵飯、洗澡……寶寶會自然會跟我們很親,因為在寶寶心裡,我們是完全能夠依靠、完全能夠信任、有時間陪伴自己的人。

跟誰睡就跟誰親。

有些父母白天工作較繁忙,寶寶是爺爺奶奶或是保姆照看,到了晚上父母一定要把寶寶接過來跟自己睡覺,這樣做寶寶也會跟父母親近。

寶寶都害怕黑暗,睡在身邊人會讓寶寶擺脫恐懼和不安,有我們陪在寶寶身邊,寶寶特別有安全感,睡覺更安穩,漸漸的寶寶也會對我們產生很強的依賴感。

寶寶只認奶奶?被嫌棄的媽媽傷心了!5個建議幫你建立親密關係

其實,無論怎樣,父母對於寶寶來說一定是最親近的人,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

各位媽媽們不用過於擔心寶寶不與自己親近,不妨多花點時間,用陪伴去滋養與寶寶的感情。希望上述介紹的內容能幫助各位媽媽,讓寶寶與你更親近哦。


惟苛,超有愛超細心的寶爸一枚,以分享寶寶孕育成長為主。寶寶2019年1月2日3點35分出生,不定期更新文章,喜歡的朋友們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孩子跟自己不親,媽媽很傷心,3個方法讓你們的關係更親密!
    媽媽很傷心?3個方法讓你們的關係更親密!引言:和諧的親子關係建立,對於孩子的行為習慣、性格塑造以及人生觀、價值觀都有產生極大的良性影響。白萍是個事業心非常強的女性,所以在女兒1歲多時,她就將婆婆接來,幫助照看女兒,自己則投入到工作當中。
  • 你知道嗎?媽媽和寶寶的親密關係,孕期就開始建立了。
    媽媽和寶寶的親密關係是童年時期最重要的事,是孩子一生的情緒和性格發展的基礎。而這種親密關係的建立,從孕期就可以開始了,媽媽和胎兒之間愛的流動比智力的發展、物質的儲備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建議準媽媽和準爸爸們可以一邊在自己頭腦中想像著繪本中的風景,一邊聲情並茂地讀給肚子裡的寶寶聽。這樣自己不僅能享受其中,也讓Ta感受到你的喜悅。
  • 如何與寶寶建立親密關係:5件事你應該試試
    餵奶、換衣服、洗澡、哄寶寶睡覺,這些看似不太特別的事情,但事實上,這些日常活動才是建立你們關係的基礎。當你繼續這樣做的時候,一些東西會咔嚓咔嚓地落下。可能是當你打嗝的時候,他或她會做出有趣的表情,或者當他們第一次對你微笑的時候。以下是一些要記住的提示:回應你的寶寶:當你聽到你的寶寶哭的時候,你會受到生理上的暗示去行動。
  • 4個月寶寶認衣服不認媽?建立安全型依戀關係,孩子情感發育更好
    後來又試了幾次,發現媽媽一換衣服寶寶就哭。真的很奇怪,4個月的娃竟然認衣服不認媽媽!其實4月的寶寶習慣了媽媽的「味道」,但還沒和媽媽建立起情感依戀關係,所以只認媽媽的一件衣服不「認」人。別擔心,隨著寶寶情感發育的越來越好,和媽媽建立起情感依戀關係,就不會出現只認衣服不認人的情況,那麼4個月的寶寶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 全球嬰:別忽視,爸爸媽媽和寶寶建立親密關係越早越好
    幸福帶來希望的同時,也帶給爸爸媽媽更多的責任。  在寶寶出生之後,爸爸媽媽將繼續養育寶寶,更要奉獻很多很多的愛,爸爸媽媽的眼神、聲音、撫觸……與寶寶之間的互動,我們稱為與寶寶的親密關係,這些都會讓寶寶健康長大成人。  這種親密關係實際上是懷孕期間一種關係的延續。隨著爸爸媽媽對肚子裡面不斷成長的小生命的關心,這種關係得到了加強。
  • ...當父母和孩子建立起親密的關係,他們可以使用「西爾斯親密育兒...
    在寶寶出生的那一刻,或者在生命的開始,是時候和寶寶建立親密關係了。然而,由於母親或嬰兒的特殊情況,在分娩過程中建立的情感關係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分離。母親不應該太擔心打破分娩的情感紐帶,因為建立親密關係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我們始終保持愛孩子的態度並付諸行動。每當我們接觸到我們的寶寶,我們應該開始最親密的公司。
  • 嬰兒經常被奶奶抱不跟媽媽親?別擔心,你跟寶寶的關係會扭轉
    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在這世間最親密的一對就是媽媽和孩子,尤其是對於媽媽而言,一輩子都掛念著自己的孩子。然而在事實上,有時跟孩子關係最親密的不一定是媽媽,有時候是奶奶。尤其是從2個月月齡到2歲的孩子,有時候不見得跟媽媽最親。
  • 寶寶不認媽媽只認奶奶,寶寶認人怎麼破?這幾招學起來
    文|秘籍君昨日接到玲玲的電話,她給我打電話哭訴說:最近自己買了很多東西去鄉下看女兒,可是女兒卻不認自己,而且非常抗拒自己,完全把她當陌生人了,她非常傷心。媽媽想和寶寶建立親密的關係,媽媽學會這幾招很有用:一、和寶寶之間建立良性互動關係寶寶認生,不喜歡陌生人,這都是基於寶寶缺乏安全感,寶寶只有在自己信任的人面前才會放鬆警惕,寶寶對陌生的環境或者陌生人產生一種恐懼,所以為了增進和寶寶的關係
  • 寶寶的最愛是媽媽?錯過3個嬰兒依戀期,親媽一樣也是「陌生人」
    1)0-7個月:初次依戀關係的建立對於這個階段的寶寶來說,尤其是寶寶出生的前兩個月,他們是沒有明確的親密關係的。但這時候的寶寶們,已經學會了用「哭」來和大人交流。這個時期可以說誰陪伴寶寶的時間多,誰就會贏得寶寶的「依賴」。即使媽媽抽出時間陪孩子,可能效果還是很一般。對於寶寶來說你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玩伴,而一直照顧他的奶奶或姥姥,才是那個必不可少的人。
  • 2-3歲寶寶,如何建立依戀關係,再忙也要多陪陪孩子
    久而久之,寶寶對媽媽的依戀感下降。難道只能這樣下去嗎?其實不然,只要媽媽願意,再忙碌也能與寶寶建立親密的依戀關係。:「寶寶別哭,你一天都沒見到媽媽了,這會兒媽媽回來了,你應該抱抱媽媽啊!」專家支招:建立依戀關係要做好兩點中日友好醫院心理醫生李子勳表示,要想與寶寶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有必要做好兩點:跟寶寶睡覺睡覺是與寶寶建立依戀感最重要的一環,兒童心理學研究發現,誰跟寶寶睡覺,寶寶跟誰親。當寶寶晚上醒來,誰在他身邊,他就最依戀誰。
  • 新生兒剛出娘胎就「求抱」,建立和寶寶的親密關係,這點必須做到
    從媽媽的子宮,再到降生世界,每個寶寶呱呱落地時的表現都不一樣。有的寶寶淡定,蒙頭就是睡,有的寶寶不在狀態,嗷起嗓子就是哭,還有的寶寶,則讓人意想不到。前段時間,網上就有個很火的新生寶寶,實力演繹了什麼叫「最粘人」。剛剛從媽媽的肚子裡出來,小臉還皺巴巴的,醫生本來打算讓媽媽看一眼就抱走。
  • 第一次當媽的你該怎麼建立與寶寶的關係?
    我自從坐完月子,就開始上班了,平時因為工作忙,寶寶都是公公婆婆帶,有時候下班回到家寶寶都睡了。有幾次早早就把工作做完了,想著終於可以回家陪寶寶了。想帶寶寶出去玩,誰知道寶寶一直死活不去,哇哇哭著往奶奶身上靠。心裡頓時不是滋味,覺得自己在寶寶心中的地位下降,不是我的孩子了。
  • 母親和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是如何建立的?西瓜視頻帶你揭秘
    而且寶寶在嬰兒時期形成的依戀關係很有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因為寶寶會在未來自己建立的一切親密關係和人際關係時,繼續使用和母親建立親密關係的方式比如迴避型寶寶在未來就可能會喜歡獨來獨往,不喜歡和人親近,而這些都會影響他和別人的親密關係和人際交往。而安全型寶寶,則更容易融入人群、職場以及擁有一段穩定幸福的婚姻。
  • 在寶寶三歲之前,媽媽和寶寶應該建立哪種依戀關係更好呢?
    果果什麼都不會做,吃飯要靠媽媽餵;刷牙、洗臉、穿鞋,媽媽不伸手,他就一直等著。果果還有個習慣,只要媽媽在家,絕對不讓別人管他。如果去上幼兒園可怎麼辦呢?豆豆是一個2歲半的女孩,特別依戀媽媽。媽媽經常說:「我女兒在別人面前是豆豆,在我面前是公主,得伺候著。」在奶奶家,到點就睡覺,出門跟著奶奶走,還能自己坐在餐桌前吃飯;回到了家,媽媽不抱著轉1個小時,絕對不睡覺!
  • 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51家庭管家教你五條秘訣請收好
    養育生命確實是個十分大的挑戰,當你迷茫手足無措,儘可能在養育生命的過程中向著了解你自己的小寶寶、讓小寶寶覺得舒適、享受養育小寶寶的過程這3個尤為重要的目標去努力,才可以與小寶寶建立並保持密不可分的親密連結。
  • 美國知名兒科醫生:建立親密關係才是關鍵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他和妻子瑪莎·西爾斯,還有兩個同樣是兒科醫生的兒子,一起合著的書《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威廉·西爾斯在這本書裡創造了「親密育兒法」,即通過母乳餵養、與寶寶同睡、用背巾背著寶寶、及時回應寶寶需求等方式,使父母與幼兒及早建立親密關係,讓孩子在充滿愛的環境裡長大。
  • 孩子粘人媽媽一刻不能離開怎麼辦?三個方法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寶寶睡醒之後沒看到媽媽的時候很乖,看到媽媽之後反而哭的很厲害,在孩子成長股的過程中,很多父母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3歲前的孩子正是建立安全感的時候,安全感來自於孩子和成人之間的依戀關係,如果安全感建立的很好,孩子內心認為這個世界是安全的,他會很樂於積極地接受新的世界;如果安全感沒有建立,孩子的內心是孤獨和害怕的,他對這個世界會充滿了敵意。而從寶寶哭的狀態中,我們就能夠知道孩子的安全感是否建立起來了。
  • 如何才能避免寶寶只認媽媽?
    如果寶寶只認媽媽而不認其他人,這肯定會累壞媽媽。所以對於小寶寶「只認媽媽」的情況,我們不能聽之任之,尤其是年輕的爸爸,要學會體諒媽媽的辛苦,幫助媽媽度過產後的難關。 1、讓寶爸參與帶娃 當下,大部分國外的育兒專家的觀點比較統一,他們非常鼓勵寶爸參與到養育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 回歸職場後,媽媽們怎麼和寶寶保持親密關係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一些媽媽在回歸職場後,可能會出現寶寶跟自己不親密了的情況。在媽媽上班前,寶寶24小時和媽媽親密無間,孩子認定了心裡最親的人就是媽媽。而等到媽媽一去上班,寶寶就得委託給老人去照顧了。那麼每天陪伴孩子時間最多的人,就成了孩子的祖輩。那麼,媽媽在回歸職場後,怎麼才能和寶寶繼續保持親密關係呢?
  • 孩子和奶奶親,不和媽媽親,怎麼辦呢?
    最近,有寶媽反映說,自家1歲的寶寶和奶奶親,離自己遠遠的,怎麼辦呢?原來寶媽在孩子6個月後就去上班了,因為經常加班,等到回家後孩子都沒奶奶哄睡著了。剛開始,寶媽還把孩子抱回自己屋裡,後來奶奶心疼寶媽也怕驚醒孩子,索性讓寶寶跟著睡一夜。於是不知不覺間,孩子就慢慢跟奶奶親,不大理媽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