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肛周膿腫在臨床上又叫肛門直腸周邊膿腫,是一種急性的肛周化膿性疾病,多見於20歲~40歲的男性,男性發病率是女性的3~4倍,低齡者發病率也相對較高。
肛周膿腫起初只表現為菊花周圍出現一個小硬結或小腫塊,繼而疼痛加劇、紅腫發熱、墜脹不適、便秘等直腸刺激症狀,並伴隨出現全身不適、精神倦怠等全身中毒症狀,甚至引發敗血症、中毒性休克。
常見類型及表現
肛周皮下膿腫
肛周皮下膿腫主要變現為疼痛,最初為菊部脹痛、化膿時疼痛、排便時疼痛加重,膿腫在肛門前方,可導致發生尿瀦留,膿腫在肛門後方出現局部疼痛。全身中毒症狀輕,局部腫脹,發紅、按壓疼痛。
直腸間隙膿腫
局部的疼痛顯著或者並不顯著,但帶有墜脹、便意感,會發熱,直腸後側用手觸及會有較硬隆起,肛直環發生瘢痕樣變。
骨盆直腸窩膿腫
骨盆直腸窩膿腫的患者全身症狀會較為嚴重,先發生寒戰高熱,周身疲倦,嚴重者可有敗血症的中毒症狀。但局部症狀較輕,僅有直腸下墜感,全身酸痛或不適的表現,亦可同時發生排尿困難。
坐骨直腸窩膿腫
患者會有周身不適、發熱寒戰、體溫升高等全身中毒的症狀。局部見肛門一側有腫脹、發紅等情況,出現灼痛、疼痛、壓痛,患者坐臥不安,活動和排便時疼痛會加重,有排尿困難等。
治療誤區
盲目自己消炎
發生肛周膿腫後,患者往往會陷入治療誤區,就是以為肛周感染,掛掛水,消消炎,吃點藥就好了。其實肛周一旦感染,就必須手術治療,否則只能拖延病情,甚至加重病情。
保守治療
肛周膿腫的手術治療相對較為複雜,就會使得患者對手術有恐懼感,就要求醫生一直「保守治療」,其實這違背了外科「見膿就切」的原則。同時又因為患者「消炎治療」幾天後,雖然全身中毒症狀得到減輕,但是膿腫壁增厚,內口暫時性閉合,容易引發膿腫向其他間隙發展,轉變成更複雜難治性肛周膿腫或者肛瘻症狀。
肛周膿腫的危害
引起肛門失禁
肛周膿腫不可小視,因為它會引起肛瘻,而如果不及時的治療,便會對括約肌造成嚴重損傷,如此一來就可能造成肛門失禁以及其他的嚴重併發症出現。
出現流膿症狀
肛周膿腫一旦形成肛瘻,那麼就會引起肛瘻發炎,患者除了會出現肛門劇烈疼痛的情況,破潰後還會出現流膿,並且膿水會汙染到內褲,濃汁刺激到局部的皮膚,肛門瘙癢變得更為劇烈。
瘻口、瘻管增加
肛周膿腫形成的膿液會穿破管壁順括約肌間隙蔓延而成多發性、複雜性肛瘻,不但給治療帶來困難,而且也影響到肛門地生理功能。影響正常的排便,也會給生活帶來嚴重的困擾。
有癌變的危險
不要小看肛周膿腫,在出現肛瘻後,還會慢慢的惡化為直腸陰道瘻,直腸尿道瘻和直腸膀胱瘻,危及周圍臟器,並且多年未治或誤治地老肛瘻有癌變地可能。
免責聲明:本信息源自網絡,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