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屁很痛,竟然得了「肛周膿腫」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續菡 孫鋒醫生

夏天到了,天氣逐漸炎熱,有人喜歡和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吃燒烤食品、辛辣刺激食物等,誰知第二天就自覺得肛門處疼痛,坐立難安愈加嚴重。許多人會認為自己這是犯了 「痔瘡」,肛門出現疼痛,忍無可忍,來到醫院一看,最終的診斷竟然是——「肛周膿腫」。

(本文閱讀時間:大約8分鐘)

(本文觀點代表原作者個人,僅供參考)

作者:續菡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肛腸外科

2021級碩士研究生(導師:孫鋒)

肛周膿腫屬於感染性疾病,它是肛腸科常見病,起病急,一旦確診,應儘早行手術治療。不少患者聞手術色變,認為肛周膿腫只是肛門發炎,吃點抗生素,打點點滴就好了。那麼,究竟何為肛周膿腫,這個疾病又該如何治療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了解這個疾病。

01

什麼是肛周膿腫?

肛周膿腫,又稱肛管直腸周圍膿腫,中醫稱為「肛癰」。肛周膿腫是發生於肛門、肛管和直腸周圍的急性化膿感染性疾病,屬於細菌感染,是肛瘻的前身。其中肛周皮下和坐骨直腸窩膿腫較為常見,而括約肌間、肛提肌上及直腸黏膜下的膿腫相對較少。

肛周膿腫的發病率男性多於女性,且在任何年齡段均可發病,發病的高峰年齡通常在20~40歲。原則上,肛周膿腫的處理是及時切開和引流。30%~70%的肛周膿腫患者會伴發肛瘻,即使沒有伴發肛瘻,仍有1/3會在膿腫引流數月到數年內診斷為肛瘻。

肛周膿腫示意圖

02

肛周膿腫臨床表現:

主要症狀:肛周持續性劇痛。

局部症狀:紅腫、皮膚溫度高、伴硬結和觸痛、可有波動感。

全身症狀:發熱、食欲不振等。

1、肛周皮下膿腫:主要是疼痛,最初為脹痛、化膿時跳痛、排便時疼痛加重,膿腫在肛門前方可發生尿瀦留,膿腫在肛門後方出現尾骶部疼痛。全身中毒症狀輕,局部腫脹,發紅、壓痛、有波動感。

2、坐骨直腸窩膿腫:患者有周身不適、發熱寒戰、體溫升高等全身中毒症狀。局部見肛門一側腫脹、發紅、灼痛、跳痛、壓痛、坐臥不安,活動和排便時痛加重,有排尿困難等。

3、骨盆直腸窩膿腫:患者全身症狀重,先寒戰高熱,周身疲倦,嚴重者可有敗血症的中毒症狀。局部症狀輕,僅有直腸下墜感,酸痛或不適的表現,亦可發生排尿困難。

4、直腸後膿腫:全身症狀與骨盆直腸窩膿腫相似,但局部症狀主要在尾骶腰部酸脹墜痛,向背部及兩側大腿放射,尾骨有壓痛,患者不能端坐。

5、直腸黏膜下膿腫:患者有周身不適,疲倦,發熱。局部以直腸刺激症狀為主,有裡急後重,下墜,便次多或便意感等。

(蜜蜂團隊擴招中……)

03

肛周膿腫的常見原因?

肛周發生感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肛門腺感染:肛門腺開口於肛管直腸交界處的肛竇內,肛竇呈漏鬥狀向上開口,易受損傷及細菌的侵入而引發感染。肛竇一旦感染後,會引起肛門腺感染化膿,炎症向肛周的間隙內擴散。因為肛周間隙抵禦感染的能力差,感染易於在這些間隙中擴散。

2、全身抵抗力下降:如糖尿病、年老體弱、過度疲勞以及結核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肛周膿腫。

3、肛門局部刺激和損傷:如經常吃辣椒、喝酒等刺激性食物會導致肛管直腸局部充血,局部抵抗力降低而易發感染。另外,幹硬的糞便擦傷肛管皮膚黏膜,腹瀉患者的稀糞落在肛竇內導致肛門腺管阻塞,以及肛門直腸外傷或被隨食物吞咽下的雞、鴨、魚骨刺傷肛管直腸等,均可導致肛門直腸周圍發生感染而形成肛周膿腫。

04

肛周膿腫的治療?

1、肛管直腸周圍膿腫的治療就是切開引流,一旦診斷為肛管直腸周圍膿腫應及時切開引流,不管有沒有成膿(有無波動感),膿腫沒有及時引流會播散引起周圍間隙的感染和全身感染。原則上切口應緊靠肛緣,以縮短潛在瘻管的長度並確保引流通暢。

2、對內口明確伴有瘻管形成的病人,如果是單純性肛瘻,或復發風險較高的馬蹄型膿腫,可以考慮行肛瘻切開術(一期手術);對高位複雜性膿腫、女性前側膿腫,即使有瘻管形成,還是以切開引流或掛線引流為主,不推薦作一期手術。

3、對於肛周和會陰局部感染嚴重的肛管直腸周圍膿腫,可考慮使用抗生素,伴全身感染、心臟瓣膜疾病、糖尿病和免疫抑制的病人需要應用抗生素。原則上,身體狀況良好的非複雜性肛周膿腫患者行膿腫切開引流術後不推薦常規使用抗生素,因其並不能改善治癒率和減少復發。

4、大多數肛管直腸周圍膿腫切開引流的病人,創面的細菌培養是不必要的,當對選擇抗生素治療有影響或高危耐藥的免疫抑制病人,可以作創面的細菌培養。

05

特殊肛周膿腫的治療

1、克羅恩病肛周膿腫:

藥物治療仍是克羅恩病膿腫和肛瘻的首選。而手術往往作為控制感染或藥物治療的輔助手段。

(1)鬆弛掛線可以作為複雜性克羅恩病膿腫和肛瘻的綜合性治療和長期姑息性治療。

(2)糞便轉流術對控制克羅恩病肛周膿腫是有效的。

2、伴HIV感染的肛周膿腫:

愛滋病肛周膿腫的表現類似於克羅恩病肛周膿腫,研究顯示,切開引流有效,膿腫切開應充分,如果伴有肛瘻形成,可作鬆弛掛線引流,因此伴有肛周膿腫時不建議保守治療。

3、伴結核感染的肛周膿腫:

治療原則與肛周膿腫相同,同時結合規範的抗結核治療。

06

肛周膿腫如何預防?

1、少吃辛辣刺激油膩食物,不過量飲酒,多食蔬菜、水果等含維生素和纖維素較多的飲食。(在臨床上,追溯肛周膿腫患者發病前1~2日的飲食,基本都有吃過煎、炸、烤等辛辣油膩刺激食物,因此注意飲食對該病的預防十分重要。)

2、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

3、注意肛門部清潔衛生,勤換內褲,便後清洗肛門。

4、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如糖尿病、腹瀉、便秘、腎病症候群、白血病等。

【本文主要參考書目】:中華胃腸外科雜誌,2018,21(4)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小兒洗屁屁哭鬧可能是肛周膿腫作怪
    肛周膿腫發病率上升與尿不溼有關  本報訊(通訊員 於偉 記者 餘敏)出生才30天的男孩聖兒,每次大便又哭又鬧,孩子又不會說話,媽媽很著急。給孩子洗肛門處時,發現肛旁有一片紅紅的腫塊,約3釐米大小,用手觸摸時聖兒哭鬧得更厲害,體溫也有點發熱。  媽媽帶他到小兒專科醫院就診,被確診為肛周膿腫,做了膿腫切排手術。
  • 肛周膿腫怎麼辦?
    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簡稱肛周膿腫,在醫學上是指以肛門直腸周圍間隙發生急性或慢性化膿性感染所形成的膿腫, 中醫學稱之為「髒毒」、「肛癰」、「鸛口疽」等。 早期徵兆 一般來說,任何疾病的發病都有一個過程,但肛周膿腫多數發病較急,往往不經意間已出現了膿包腫塊。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的人,但以20~40歲的青壯年較為多見,男性多於女性。由於在感染的初始階段,往往患者自己不易覺察,等有了自覺症狀,則已形成了膿腫。
  • 肛周膿腫之十問十答
    肛周膿腫已經成為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很多人都被它困擾,得了肛周膿腫的患者都會非常痛苦,隨著近幾年來發病率逐步上升,從小朋友到青少年都有可能得這個病,患病後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該怎麼辦,為此總結了肛周膿腫患者常問的十個問題,對肛周膿腫進行一個專題講解,在這裡把這些常見問題給大家說一說問:什麼是肛周膿腫?
  • 痔瘡和肛周膿腫哪個更嚴重?
    紅網時刻10月30日訊(通訊員 石豔芝)老劉和老張是在長沙東大肛腸醫院認識的,老劉是得了肛周膿腫,老張是患了痔瘡,排隊等候的時候兩個人一交談,得知了雙方的病情,便各自吹噓自己的病情更嚴重。這一爭執引起了醫生易科軍的注意,到底是肛周膿腫更嚴重還是痔瘡更嚴重呢?
  • 什麼是肛周膿腫 肛周膿腫病因有哪些
    肛周膿腫這種疾病主要是疼痛,一旦患上這種疾病會嚴重影響人的日常生活,對人的健康很不利。但現在仍然有許多人不了解這種疾病。接下來,就由小編來帶大家了解一下什麼是肛周膿腫,它的病因又有哪些。什麼是肛周膿腫肛周膿腫又叫做肛管直腸周圍膿腫,在中醫當中稱之為肛癰。
  • 患肛周膿腫的寶寶不能吃「糖丸」
    父母就自行塗抹了一些藥膏,直到前不久家長帶嬰兒去服「糖丸」——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時,才知道孩子得的是肛周膿腫,而且尚處感染期,只能注射接種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  肛周膿腫是新生兒常見的一種感染性疾病,與新生兒的免疫力低下有一定關係。免疫力正常的孩子在日常擦屁屁後,一般不會出現化膿、感染的現象。但免疫力低下的孩子就有可能由於清潔不夠或皮膚破損導致感染。
  • 當寶寶無端哭鬧,原來是遇上肛周膿腫,寶媽們應該怎麼辦
    嬰兒哭鬧常見原因很多,有一種疾病——肛周膿腫常常會引起寶貝哭鬧,早期卻不易被家長發現。小兒肛周膿腫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寶寶屁屁鼓了膿包,難受的是寶貝,心疼的是父母,這常常困擾著很多家長。肛周膿腫是發生在肛門直腸周圍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它的感染來源於一個叫肛竇的組織,感染菌主要是糞便中的大腸桿菌。
  • 別忽視肛周膿腫
    肛周膿腫看上去是不太會引起注意的一種情況,表面上看,也許就像是屁股長了個癤子,不用管過幾天就好了。可實際情況呢?根據孝感博仕小編了解,到肛門旁邊長個膿包,不一定是癤子,很可能是一種叫做肛周膿腫的病。這種病雖然也能自愈,但嚴重的情況下,是肯定需要手術的,否則就會造成肛瘻。
  • 寶寶肛周膿腫治療經歷分享第三篇:日常護理
    一個連吃奶都還不太利索的小傢伙患了肛周膿腫,對父母內心的煎熬是很大的。很多寶寶患病時候都很小,20多天或者一個月,軟軟糯糯,像個小猴子,抱著都怕用力過猛抱壞了。在切開引流之後的居家護理,對寶寶的家人是個巨大的挑戰。 寶寶的肛周膿腫在前期不是很容易被發現,尤其是很多小月齡寶寶有一點紅屁股,特別容易被忽視。
  • 不想屁屁遭罪,肛周膿腫必知道!
    肛管、直腸周圍軟組織內或其周圍間隙內發生急性化膿性感染,並形成膿腫,稱為肛管、直腸周圍膿腫,簡稱為:肛周膿腫。其特點是自行破潰,或在手術切開引流後常形成肛瘻。是常見的肛管直腸疾病,也是肛管、直腸炎症病理過程的急性期,肛瘻是慢性期。肛周膿腫最主要的症狀是疼痛,這種疼痛會非常劇烈,且會逐漸加重,很多患者說會吃不下,睡不著。只有在膿腫自行潰破後,疼痛才會暫時有所緩解。
  • 什麼是幼兒肛周膿腫?
    肛周膿腫就是由於肛管直腸周圍軟組織內或者是周圍間隙發生急性化膿感染形成膿腫。引起嬰幼兒肛周膿腫的原因非常多,免疫力低下,尿布換的不及時,細菌感染都會引起嬰幼兒的肛周膿腫。肛周膿腫會給寶寶特別嚴重的危害性,極多的小寶寶出現了該病的症狀,該病的出現會導致患兒的肛門部位疼痛嚴重,發病初期為脹痛,出現化膿時會出現跳痛的症狀,特別是在排便時患兒的疼痛會明顯加重,膿腫會在肛門前方產生尿瀦留,且在肛門後方產生尾骶部疼痛的症狀,患兒的全身中毒症狀並不嚴重,局部腫脹特別的明顯,極容易產生發紅、壓痛的症狀,且會產生明顯的波動感,給患兒帶來了較多的痛苦
  • 肛周膿腫會自愈嗎?
    肛周膿腫是肛腸科常見的一種肛周疾病,是指肛門直腸周圍軟組織內或其周圍間隙內發生急性化膿性感染的病變,主要症狀表現為疼痛、腫脹等。肛周膿腫起病急,病情發展迅速是肛腸科的急重症,如若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則有發展成肛瘻的危險。在臨床上,通常認為肛周膿腫是肛瘻的一個前奏,所以及早發現肛周膿腫,有助於我們控制病情,掐斷其繼續發展的路徑。
  • 肛周膿腫不能自愈但可預防,專家支招
    肛周膿腫是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的簡稱,是一種很常見的肛腸疾病,它是指肛門周圍軟組織發生急慢性化膿性感染而形成膿腫的結果。肛周膿腫多見於青壯年,男性多於女性,發病急驟,肛門部墜痛劇烈難忍,如不及時治療,形成的膿腫易向周圍軟組織間隙擴散形成新的膿腫,給生活帶來許多不便。
  • 不想「屁股痛」關於肛周膿腫的常識,你要知道!
    有的人會引起腹瀉,就會發生肛周膿腫…… 有的人會引起便秘,大便乾燥排便時就會導致肛門撕裂、感染,發生肛周膿腫…… 有的人會導致「上火」,因為這也會引起肛周膿腫……
  • 肛腸百科:患上肛周膿腫 會讓人「痛苦不堪」
    紅網時刻12月9日訊(通訊員 危為)肛周膿腫向來發病急,肛門部墜痛劇烈,疼痛難忍,臨床症狀顯著。並隨之出現全身不適、精神疲憊乏力、體溫升高、食慾減退、寒戰高熱等全身中毒性症狀。肛門膿腫形成後,易向周圍軟組織間隙擴散,並可繞過肛門後方,向對側蔓延,形成新膿腫。
  • 寶寶「紅屁股」,小心肛周膿腫
    寶寶「紅屁股」,小心肛周膿腫(肛瘻)!專家提醒,小兒肛周膿腫是一場持久戰,少則一月,多則半年,寶媽寶爸需要有足夠的耐心,積極配合醫生。不過,專家也強調,肛周膿腫在一歲內反覆發作,大部分小患者會在一歲後自愈,不需要任何處理,也無需根治手術。
  • 山西惠民醫院 肛周膿腫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簡稱肛周膿腫,在醫學上是指以肛門直腸周圍間隙發生急性或慢性化膿性感染所形成的膿腫。山西惠民醫院肛腸醫生表明它的形成主要是由肛竇炎引起的化膿性炎症,細菌由感染的肛竇、肛門腺導管和肛門腺進-步侵入到肛門直腸的周圍,就會引起膿性的炎症。
  • 肛門疼痛,也許是肛周膿腫的信號,這些症狀自查一下
    肛周膿腫還有一個名字叫做肛管直腸周圍膿腫,中醫把這種病叫做肛癰,肛周膿腫一般會發生在患者的肛門、肛管以及直腸周圍的急性化膿感染性疾病,屬於典型的細菌感染是肛瘻的前身。這種病是肛腸的三大疾病之一,發病率約為。
  • 寶寶肛周膿腫治療經歷分享第一篇——確診及排膿
    寶寶肛周膿腫已經痊癒了,一直都想來分享一下肛周膿腫治療經歷,給更多孩子患病的爸媽一些有用的信息,或者給處於崩潰中的爸媽一點信息支持和心理安慰。首先要說的是,不要過分焦慮,一定要堅持住,細心護理寶寶,一定會好起來的。下面說一下我們家寶貝的故事。
  • 等待肛周膿腫自愈?你這是要將自己推向火坑啊!
    肛周膿腫是什麼?  肛周膿腫在醫學上是指肛門直腸周圍間隙內急性或慢性化膿性感染。這種感染與眾不同,一旦來了,就紮根不走,在那裡「安家落戶」,「繁衍生息「,引起化膿性的炎症。  一般來說,任何疾病的發病都有一個過程,但肛周膿腫的發病絕大多數都很急,往往不經意間已出現了膿包腫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