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號吉祥物成為焦點。
徐州醫科大悅心口腔醫院等單位開展便民服務。
讀者積極參與漢風號推廣。
中國徐州網-徐州日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吳雲)初冬的寒意沒有阻擋人們熱情的腳步,11月24日上午,徐州報業傳媒集團第十七屆讀者節現場迎來眾多市民。漢風號打卡體驗、援疆優品品嘗、淮海紅娘父母相親會、訂報優惠……精彩紛呈的活動給讀者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
■漢風號體驗館內「嘗鮮」
早上8點多鐘,活動還未正式開始,漢風號體驗館門前已經有很多市民在排隊等候。可愛的「漢風小子」玩偶首次亮相,造型可愛爆棚,路過的男女老少都要跟他擁抱、合影。
漢風號體驗館內,作詩機器人正在展現才藝,市民王先生輸入了一個關鍵字「雪」,一首文採飛揚的新詩便顯示在了屏幕上;在人臉識別(融合)機器人屏幕上,王先生「穿越」到漢代變成了「張良」,新奇的體驗引來不少市民躍躍欲試。王先生用手機下載漢風號客戶端,將自己的體驗過程發了一條「彭友圈」,然後幸運地抽到了一等獎。「我每天早上都要到彭祖園走一圈,沒想到正好碰上徐報集團讀者節活動。以後會多多支持咱們家鄉媒體。通過漢風號這隻『徐州之眼』了解徐州,了解世界。」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另一個漢風號體驗區——「我是賣報的小行家」則充滿了濃濃的懷舊味道。一輛飛鹿牌二八自行車繫上了紅色綢帶,挎著一隻帆布包,背景是一張老徐州的黑白照片,很多年輕人體驗了一把街頭賣報的感覺。
漢風號給前來打卡的市民準備了豐厚的禮品,小米電熱水壺、保溫杯、醫用口罩、護手霜等。市民許文穎等5位市民獲得了特等獎電熱水壺,連連盛讚:「我在抖音上早就關注咱們『徐州之眼』漢風號了。今年的讀者節跟往年不一樣,活動越來越有創意,越來越高科技了!」
■支教照片帶來美好回憶
徐報集團「我們一起去支教」已經連續開展5年,第十七屆讀者節將眾多支教隊員聚集到了一起,一張張有淚點、有故事的支教照片引來不少市民駐足。
「我記得這個孩子,他的被褥太薄了,午休的時候都忍著不睡覺,怕著涼。」上個月跟隨徐報集團前往陝西鹹陽洪水小學支教的幼教集團老師駱桂芝指著其中一張照片上的小男孩,眼中泛起了淚花。她說,洪水小學幼兒班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生活條件很艱苦。做完課間操孩子們滿頭大汗,她讓孩子去喝水,但有幾個孩子一直坐著不動,細問之下才知道他們沒有水杯。睡午覺的時候,駱桂芝又發現床上的被褥又髒又薄,很多孩子怕受涼都不睡午覺。支教回來後,她第一件事就是發動同事給31個幼兒班的孩子每人捐了一套被褥。
在支教活動展板前,隊員們看著一張張照片、一個個孩子的笑臉,回憶起那段難忘的時光,商量著下次支教該做哪些準備工作。
■父母相親會人氣火爆
淮海紅娘父母相親會展板前,人氣火爆。展板上貼滿了1000多名會員的信息,父母們一條條仔細地研究著,有的用筆記本認真地記錄,有的用手機將信息拍下來。
「你家男孩女孩?哪年人?」熱情的媽媽們雖然互不認識,現場就攀談了起來,提到孩子的婚事分外投機,恨不得馬上打電話讓孩子來這裡見面。丁女士的女兒38歲了,相親的次數已經無法用數字來統計。她說現在女兒不會主動出來參加相親會了,都是她和男方家長先聊,覺得差不多了再見面,然而經常是雙方家長感覺不錯的,孩子見面卻不來電。「皇上不急太監急,女兒還是挑來挑去,沒有看中的。昨天看到報紙上說今天讀者節現場有相親會,我就來了,說不定就能找到合適的。」
■全方位服務獲讀者點讚
今年訂報優惠力度誘人,360元訂晨報送晚報,而且還有贈品——一盒1500克牛肉和一大桶花生油任選。家住天山綠洲的張老先生是現場第一位訂閱者,他說:「晨報、晚報我都是從創刊一直讀到現在,你們很多記者我雖然沒見面,但名字都能叫得上來。現在年輕人都看手機,兒子也給我買智慧型手機了,但我讀報的習慣沒有改變,還是看報紙覺得親切、舒坦。」
在援疆優品體驗區,很多市民在一臺冰淇淋機前排隊,現場製作的新疆風味冰淇淋很對徐州人味口,「這個天吃冰淇淋,爽!」然後再來一杯熱乎乎的新疆蜂蜜飲品,更加盡興。
現場採訪發放的《徐州市民金融服務手冊》很受歡迎,如何理財,如何申請延期還款,各家銀行支持「六穩」「六保」的相關政策等,包羅萬相。
徐州新聞國際旅行社也在現場宣傳秋冬季節的旅行路線,還展示了幾套帶著鬥篷的漢服。市民陸先生在每個展位前都體驗、了解一番,感慨說:「如今徐報集團的服務是全方位的,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學習教育都有,還要操心年輕人的終身大事,始終把讀者放在第一位。希望徐報集團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