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

2020-12-12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11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簡章

一、培養目標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愛國守法,在本學科內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能力、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級專門人才。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面向社會需求,面向科技前沿,適應工程技術發展和創新需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愛國守法,掌握相關專業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二、招生計劃

2011年計劃招收碩士研究生48名(含推免生15名左右、全日制工程碩士6名)

三、招生專業

1、學術型學位專業及研究方向

2、專業學位的領域及研究方向

四、考試課程主要參考書目

1、普通化學:《普通化學(第四版)》,浙江大學普通化學教研室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地理信息系統:《地理信息系統概論》(修訂版)黃杏元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3、自然地理學:《自然地理學》,潘樹榮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國自然地理》,中國自然地理編寫組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4、遙感概論:《遙感導論》,梅安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遙感地學分析》,陳述彭,趙英時,測繪出版社。

5、普通生態學:《普通生態學(第二版)》,尚玉昌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農業生態學》,駱世明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

6、植物生理學:《植物生理學》,潘瑞熾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7、生物化學:《生物化學》,沈同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礎生物化學》,郭靄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8、環境化學:《環境化學》,戴樹桂編,高等教育出版社;《環境化學》,王曉蓉編,南京大學出版社。

9、物理化學:《物理化學》,傅獻彩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10、普通生物學:《普通生物學——生命科學通論》,陳閱增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版;

《陳閱增普通生物學》,吳相鈺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版。

11、土壤學:《土壤學》,黃昌勇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中國土壤》李慶逵等編,科學出版社;

《土壤地理學》張鳳榮編,中國農業出版社。

12、微生物學:《微生物學教程》,周德慶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生物化學》,沈同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13、植物營養學:《植物營養學》(上、下冊)陸景陵、胡靄堂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

《土壤-植物營養學——原理和施肥》,魯如坤等,化學工業出版社。

14、水土保持學:《土壤侵蝕》,劉秉正、吳發啟編著,陝西人民出版社;《水土保持學》,王禮先主編,中國林業出版社。

15、分析化學:《分析化學》(第四版),武漢大學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16、普通地質學:《普通地質學》(第2版),夏邦棟主編,,地質出版社。

17、水文學基礎:《水文地質學基礎》王大純、張人權等著,地質出版社;《水文學原理》芮孝芳編著,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年版。

18、環境工程學:《環境工程學》,蔣展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五、報考條件

報名我所2011年碩士研究生的考生(含學術型碩士和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須符合下列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2.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

(2)已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包括通過高等自學考試或國家承認學歷的成人高考獲得本科畢業文憑的人員);

(3)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只能報考委託培養或自籌經費的碩士);

(4)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具體標準及報考條件見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3.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

4.身體健康狀況符合規定的體檢標準。

六、報名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兩個階段。擬報考我所2011年碩士研究生的考生(推薦免試生),一律採取網上報名方式。考生在報名期間因公外出,可就地上網報名。考生在網上報名時所選擇的報名點和參加考試的考點應一致。

第一階段:網上報名

時間:2010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具體以教育部公布的時間為準。

報名和查詢網址: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招生信息網(http://admission.gucas.ac.cn)。

第二階段:現場確認

時間:2010年11月10日-14日,具體以教育部公布的時間為準。

地點: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區)高校招生辦公室指定的報名點進行現場確認。

現場確認手續:已完成網上報名的考生均須持本人居民身份證(或軍官證)、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應屆生憑學生證)原件及網上報名號確認報考資格,並辦理交費和現場照相等手續。

七、初試

初試日期:以教育部公布的時間為準。一般應在2011年1月份進行。初試地點及初試科目,以準考證上標註的為準。

八、其他

有關複試、錄取等及其他相關信息請關注我所網站,網站地址:www.issas.ac.cn。

九、聯繫方式

通訊地址: 南京市北京東路71號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生部;郵編:210008

聯 系 人:吳雪華 賀發雲  電 話:025-86881510,025-86881000(FAX)

E-mail地址:yjsb@issas.ac.cn

相關焦點

  • ...網_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考研信息網-研究生招生報名查詢系統
    一、招生計劃 計劃招收70人左右,歡迎全國各高校農學、農業資源環境、環境科學與工程、生態學、生命科學、地理科學、大氣科學、化學及相關專業的本科3年級學生申請。二、時間安排 預計舉辦時間:2020年7月25-30日,具體日程另行通知。
  • 南京土壤研究所張佳寶當選工程院院士:為13億畝中低產田消除土壤障礙
    交匯點訊 11月22日,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發布2019年院士增選名單。中國工程院院士名單中包括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張佳寶。  中科院土壤所相關負責人介紹,張佳寶院士長期從事土壤水循環、物質遷移轉化過程系統模擬及其生態環境效應、土壤信息快速獲取、中低產田治理與地力提升理論和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中國科學院大連...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創建於1949年3月,當時定名為「大連大學科學研究所」,1961年底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化學物理研究所」,1970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考研...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成立於1950年8月1日,是從事海洋科學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和新技術開發的綜合性海洋科學研究機構。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2021年招收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簡章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南京古生物所」)成立於1951年,坐落在風景優美的北極閣景區,前身為前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及前中央地質調查所等機構的古生物室(組),李四光先生為首任所長
  • Rittman訪問南京土壤所
    Rittman訪問南京土壤所 2018-05-30 南京土壤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5月27日至29日,應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小組吳永紅邀請
  • 南京地區新增8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2019年新增院士名單。東南大學有兩人,南京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紫金山天文臺、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第63研究所分別有1人當選。
  •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參考書目 一、「程序設計與算法語言」試卷要求掌握數據結構知識和一門高級語言編程(最好是C語言),參考書為《數據結構》嚴蔚敏,清華大學出版社《C語言程序設計教程》譚浩強,高等教育出版社。
  • 《土壤觀察》之《國內土壤科研進展》文章名錄
    71 第5期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褚海燕課題組:連結Teng Yang, Leho Tedersoo, Xingwu Lin, Matthew C.  78 第20期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馮有智研究員團隊:水稻土秸稈降解微生物研究連結Bao, Y., Guo, Z., Chen, R. et al.
  • 香港中文大學鍾思林博士到訪南京土壤所
    9月15日,應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南京土壤研究所小組邀請,香港中文大學鍾思林博士來所作了題為Epigenome reprograming and plant development的學術報告。南京土壤所青促會小組部分成員和科技人員30餘人參加了報告會。南京土壤所青促會會員許衛鋒博士主持報告會。
  • 美國麻省大學教授邢寶山訪問南京土壤所
    美國麻省大學教授邢寶山訪問南京土壤所 2017-06-13 南京土壤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6月8日,應中國科學院土壤環境與汙染修復重點實驗室主任周東美邀請
  • 中國科學院大學將在南京設立分院,2021年開始招生,研究生有福了
    中國科學院大學將在南京設立分院,只招收研究生,該校研究生太幸福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發展,目前高校數量已經多達3000所,每一所院校也有不同的特點,而在每個省份中也有許多知名高校和不知名高校,他們得到的扶持也是不一樣的。
  • 南京土壤所揭示木本植物系統發育特性對森林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的影響
    南京土壤所揭示木本植物系統發育特性對森林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的影響 2018-11-01 南京土壤研究所 【字體:木本植物是森林的主體,不間斷地將光合碳源轉移至鄰近土壤(以下簡稱根基土),並與土壤微生物間維繫著緊密的聯繫。近期研究發現森林樹木-真菌關係中存在極強的系統發育信號,然而,樹木系統發育特性是否在較大的空間尺度仍然顯著影響土壤真菌的分布尚無報導。
  • 河北土壤汙染防治專家庫名單
    >  8 .陳同斌 中國科學院地理資源研究所 研究員 農田、工業場地土壤環境修復 13801218210  9.陳衛平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研究員 工業場地、農田土壤環境修復 18519861136  10 .黃錦樓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副研究員 工業場地、農田土壤環境修復 13910656532  11 .曾希柏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研究員 農田土壤環境修復 13601256032
  • 南京土壤研究所在土壤生態系統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等4則進展(國內土壤科研進展2021年第5期)
    來源:根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等單位網站近期相關報導整理。南京土壤研究所在土壤生態系統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方面取得進展抗生素的廣泛使用,甚至濫用,大大加快了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的發展。
  • 南京土壤所揭示土壤動物與叢枝菌根真菌相互作用促進植物生長
    土壤真菌群落組成複雜多樣,包括從植物病原菌到共生菌等功能多樣的物種。共生菌中的叢枝菌根真菌(AMF)可幫助植物獲取生長所需的磷素(P)。雖然已揭示植物宿主和非生物因素與AMF群落的聯繫,但是對於較高營養級的土壤動物(原生生物和線蟲)如何通過捕食作用影響AMF群落結構和功能尚不清楚,難以建立有效的線蟲定向調控措施,提升植物生產力和養分利用率。
  • 中國科學院院士2017增選名單:南京大學三位校友名列其中
    中國科學院:]11月28日,中國科學院公布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名單,共選舉產生了61名中科院院士和16名中科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2017增選名單:南京大學三位校友名列其中。更多2018考研複習資料,歡迎訪問北京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 中科院江蘇省南京土壤研究所2020考研複試線(研究生分數線)
    新東方考研網為同學們整理了中科院江蘇省南京土壤研究所2020考研複試線(研究生分數線),供考生參考。
  • 南京科學家繪全國首幅土壤顏色地圖 全國土壤顏色三維分布圖
    土壤是地球的皮膚,其「膚色」各異蘊藏著地球生命的密碼,暗藏人類活動的蛛絲馬跡。日前,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張甘霖團隊繪製生成了我國第一幅高精度土壤顏色地圖——全國土壤顏色三維分布圖,該研究成果成為我國土壤肥力質量評價與空間管理的關鍵參照,並發表於國際著名土壤學期刊《國際土壤科學》上。「土壤的形成源自地殼表層巖石的風化。」
  • 南京土壤所在根際微生物與植物互作研究中取得進展
    南京土壤所在根際微生物與植物互作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8-11-12 南京土壤研究所 【字體:大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王興祥課題組副研究員李孝剛以不同栽培歷史的土壤為對象,通過宏基因組測序和植物轉錄組分析,深入解析了花生根際微生物群落組成、功能與植物生長發育的關係。發現不同栽培歷史顯著影響了花生根際微生物的組裝過程,其中稀有類群(相對豐度<0.1%)對栽培歷史響應更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