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科學衛星:我國首顆用於重力與大氣科學測量的衛星
8月6日12時01分,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的重力與大氣科學衛星在酒泉航天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這是我國首顆專門用於重力與大氣科學測量的衛星,其主要目標是進行低軌大氣密度和重力場聯合探測。
-
航空航天、衛星發射...一批科學大咖要來諸暨了
航空航天、衛星發射......一批科學大咖要來諸暨了 2020-10-15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成功發射銀河航天寬帶通信衛星
北京商報訊(記者 石飛月)1月16日11時0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我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銀河航天首發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銀河航天首發星是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河航天」)自主研發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
-
...發射,布局航空航天產業鏈條——一次海射,崛起一座「東方航天港」
4月22日,在省市兩級領導見證下,成功舉辦了東方航天港產業項目開工暨重大合作項目籤約儀式,集中簽約了國家高分專項衛星科技園等10個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重大合作項目。,與國家高分青島創新示範中心合作建設國家高分專項衛星數據應用產業研究院,推動航天產業鏈條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衛星應用領域延伸。
-
「張衡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西安科技助力衛星探索地震預測
我國成功發射首顆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 新華社發 2月2日15時51分,「張衡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首顆我國自主研製的電磁監測試驗衛星,該衛星的成功發射,使我國具備了全疆域和全球三維地球物理場動態監測能力,成為唯一擁有在軌運行的多載荷、高精度地震監測試驗衛星的國家。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為該衛星提供的數傳分系統,讓衛星接收到的監測數據能夠快速、準確地傳回地面。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發射 精心組織一心向「上」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主任 張學宇:今天凌晨我們用長徵十一固定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兩顆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探測器(衛星),這是中科院科技先導二期工程的首發,也是西昌航天發射場的收官。從14個月建成「亞洲第一塔」,到成功發射我國第一枚大推力捆綁式運載火箭;從「澳星保衛戰」無畏逆行搶救衛星火箭,到北鬥收官之星大規模燃料洩回再加注發射;從探月工程7次「零窗口」發射,到59顆北鬥導航衛星百分百成功發射;從長七長五首飛到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順利升空
-
國內首顆低軌寬帶5G衛星成功發射,銀河航天邁出「太空網際網路」第一步
2019年5月24日,首批60顆「星鏈」Starlink星座衛星被成功送入太空,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正式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11月,SpaceX公司進行了星鏈衛星的第二批發射。SpaceX遞交的「12000顆衛星星座」計劃寫道,這些衛星分別分布在340公裡、550公裡和1150公裡三個低軌道。2019年3月,美國商業航天領域最受矚目的公司之一OneWeb也成功發射了6顆網際網路衛星。
-
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專業簡介
航天航空學院 l 集航空、航天、推進等學科為一體 l 成功發射「航天清華一號」微小衛星和「納星一號」 l 力學一級學科在教育部評估中排全國第一 l 院長王永志院士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
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投資15億元 打造航空航天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
加速推進航空航天人才培育,兩江航空航天產業園又一項目落地。3月20日,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兩江校區項目籤約活動在兩江新區舉行。這是繼重慶市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合作共建全球低軌衛星通信與空間網際網路系統項目後的又一項目,標誌著雙方合作走向深入。
-
中國成功發射高分十三號衛星
中國成功發射高分十三號衛星 劉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2020-10-12 02:28
-
重力衛星揭露華北地下水虧損曲線
23日,兩顆美國「重力恢復與氣候實驗後續」衛星(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 Follow-On,以下簡稱 GRACE-FO)在范登堡空軍基地由獵鷹9號火箭發射升空。
-
追夢航天向天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報國50年全景掃描
新華社西昌12月23日電題:追夢航天向天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報國50年全景掃描李國利、黃國暢、王玉磊隨著長徵八號首飛成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度發射任務圓滿收官。至此,這個中心組建50年來,先後使用10多型火箭實施160多次航天發射,成功將200多個各類太空飛行器送入太空。
-
我國高分五號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5月9日2時2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新華社發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2018年5月9日2時2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高分五號衛星是高分專項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實現高光譜解析度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誌,將滿足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對掌握高光譜遙感信息資源自主權,助力建設 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
航天「十二五」收官:高分四號發射 同類型衛星中「視力最佳」
他們就是被譽為「中國天眼」的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12月29日,「天眼」團隊迎來「視力最佳」的新隊員——「高分四號」。 據新華社消息,12月29日0時04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四號衛星。高分四號衛星的成功發射是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工程建設的又一重大成果,將顯著提升我國對地遙感觀測能力。
-
51行走和航天彗星戰略合作 幫助成功發射科普衛星
2020年7月3日11: 09,中國第二顆青年科普衛星西柏坡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12時45分,航天宇星公司測控大廳的數據顯示,衛星的各項指標正常,正在進行各種在軌測試。在衛星發射之際,51世紀兒童英語與北京航天宇星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旨在增強中小學生對航天技術的認知,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展示航天科技的魅力。雙方將在科技和教育領域開展深入交流與合作,團結更多航天企業和教育機構攜手合作、協同發展,努力成為航天科學教育的良好合作模式。
-
我國成功發射銀河航天首發星
我國成功發射銀河航天首發星 2020-01-17 1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網「起死回生」,恢復衛星發射,成功發射36顆
來源:新智元12月18日,一網公司(OneWeb)在俄羅斯東方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了36顆衛星。聯盟號火箭於莫斯科時間15時26分(北京時間20時26分)點火起飛。衛星在4個小時內全部部署完畢。此次發射任務由Arianespace航天公司和它的子公司Starsem共同完成,所使用的是俄制聯盟2-1b/「弗雷蓋特」型運載火箭。衛星被送入450公裡高的軌道,隨後要利用自身電推進系統升至約1200公裡的工作軌道。發射後,36顆衛星都已經確認收到信號。
-
一箭雙星 中國成功發射「極目」空間科學衛星
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 孫自法)北京時間12月10日凌晨4時14分,中國「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英文簡稱GECAM)」暱稱「極目」的兩顆空間科學衛星,以一箭雙星方式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成功發射韓軍用通信衛星
7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一SpaceX旗下獵鷹9號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將一顆韓國衛星送入軌道。火箭發射升空後,一級助推器降落在大西洋的無人駕駛船上,而火箭整流罩的兩個部分均通過回收船順利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