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臺》走紅「疤叔」圈粉 扮演者是上戲臺詞老師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海南站

  《裝臺》走紅「疤叔」圈粉

  電視劇《裝臺》落幕在即,但劇中很多的情節和表演令觀眾一再回味和品評。在這部陝味大戲中,很多觀眾最初是衝著主演張嘉益、閆妮去追劇,結果發現劇中一眾綠葉配角個個出彩,而其中最圈粉的當屬疤叔這個角色。作為西安城中村中最具腔調的人物,疤叔抱著愛犬毛蛋往路邊一坐,濃鬱的市井氣息便撲面而來。

  來自上海戲劇學院的臺詞老師

  疤叔的扮演者李傳纓是上海戲劇學院表演和導演系臺詞課教師。在《裝臺》中,他把一個城中村的土豪房東演得活靈活現。接受採訪時,李傳纓告訴記者,接演疤叔這個角色很偶然,最初是《裝臺》的藝術總監張嘉益到上海邀請他出演。因為每周要給學生上課,李傳纓對接戲一向慎之又慎。加之長時間沒拍戲,他也一度擔心能否勝任。而張嘉益堅持李傳纓是疤叔這個角色的不二人選,並為李傳纓調整好了拍戲和教學的關係,這讓李傳纓很是感動。

  李傳纓回憶說,接下片約初到劇組,張嘉益就提醒他,在劇組不要說普通話了,所有人都講西安話。李傳纓出生在北京,6歲隨父母到西安生活,在西安長大。大學考入上海戲劇學院後,李傳纓一直在上海生活。進了《裝臺》劇組,李傳纓就按要求恢復自己的西安話語言邏輯。事後他覺得,這對自己的表演幫助非常大,自己普通話中多年形成的南方話邏輯得到了糾正。

  對於疤叔的塑造,張嘉益曾向李傳纓解讀,疤叔在城中村「勢是最大的(腔調足)」。而在西安,也確實存在和疤叔一樣的「閒人階層」。「腔調足」怎麼演?在張嘉益和導演的幫助下,李傳纓慢慢摸索,逐漸找到了「閒人階層」的特質。在西安拍攝的過程中,李傳纓還會隨手記錄他聽到的西安本土方言,揣摩之後加入到自己的表演中。

  跟陳小藝搭檔拍戲學到了不少

  劇中,相比刁順子一家的苦,疤叔和前妻八嬸是一對給觀眾帶來「甜度」的歡喜冤家。李傳纓說,自己很幸運,因為八嬸的扮演者陳小藝表演經驗豐富,讓他在拍戲過程中學到了不少,「搭戲的時候,我在努力地觀察她,她怎麼說話,我就怎麼還回去,調不能高了,也不能低了。因為陳小藝老師的拍戲經驗比我豐富得多,我會默認她定的調大差不差,只要努力跟八嬸搭得上調,我也會大差不差。」

  搭上調的同時,李傳纓再考慮「小發揮一下」,他喜歡在不違背角色狀態的前提下添個油、加個醋,「把這片葉子描到最細,這是演員應該做的。」比如,疤叔有個口頭禪「呀……」,不同的聲調和語氣,傳遞了不同的情感,讓觀眾印象深刻。這是李傳纓豐富人物的一點「小心思」,角色因此更加生動傳神。

  很多觀眾不知道,《裝臺》中極具故事性和畫面感的畫外音旁白,配音也是李傳纓。作為資深配音演員,李傳纓曾為上千集電視劇配過音,有豐富的經驗。對於表演和配音,李傳纓坦言自己更傾心於表演,他形容配音其實是「戴著鐐銬跳舞」,「因為別人已經演好了,你來配,就像戴著鐐銬跳舞,而關鍵就在於,戴著鐐銬你能不能跳好。所以表演和配音,各有各的挑戰。」

  談到《裝臺》的熱播,李傳纓表示這部戲最吸引觀眾的就是濃濃的煙火氣。當初讀完原著作者陳彥的小說《裝臺》,李傳纓掩卷感慨,老舍先生寫了個駱駝祥子,陳彥先生寫了個西安順子,都是要多苦有多苦的底層人物,而文藝正是為大眾服務的,「《裝臺》這個戲裡,所有底層人都有一顆滿懷希望的心,這是我們這個民族生生不息的土壤,以前的電視劇我們可能看慣了花花草草,而這部戲把視角轉到土壤,這其實更值得書寫和講述。」 本報記者 邱偉

相關焦點

  • 《裝臺》疤叔:我被張嘉譯騙!熱巴韓雪林更新老師,上戲周杰同班
    最後發現上了張嘉譯的賊船了,他幫我把上戲學校上課和演戲的事情在學校都辦好了!《裝臺》疤叔扮演者李傳纓老師出席某活動說了上述的話。一、疤叔夫妻是迪麗熱巴、徐崢、廖凡、韓雪、李冰冰的老師疤叔他是上海戲劇學院臺詞老師,迪麗熱巴、林更新、韓雪的臺詞老師。
  • 《裝臺》「疤叔」原來是正宗西安人,怪不得演城中村房東那麼像
    《裝臺》電視劇正在熱播,你還沒有追劇麼?隨著這部以西安為生活背景的電視劇的劇情展開,我們看到了西安這座城市的煙火氣十足,西安人的耿直、仗義以及喜怒哀樂,甚至有網友說,《裝臺》這部劇,都可以直接當西安的城市宣傳片了。
  • 《裝臺》「疤叔」「黑總」和「菊」,都是咱西安「硬菜」
    不過《裝臺》真不錯,驕傲的還周末兩天不更新,真是勢大,搞得人心裡挖撓。愛看《裝臺》,首先因為我是西安人。西安人實在,吃席要吃硬菜,看戲要看硬貨,玩虛的哄人弄不成。你把我當瓜子?不打你,算你娃跑得快。你沒看前一陣子《鹿鼎記》攆賊一樣匆匆結束,《亮劍3》嘴硬沒幾天就收了攤子。
  • 《裝臺》長相粗獷,無所事事,抱狗攆貓的疤叔為什麼討人喜
    疤叔,疤嬸,黑總,二代,老大,老二這六位出場人物是原著中沒有的角色,而他們確實給劇組貢獻了不少豆瓣評分,拴住了很多鐵粉二代即富二代,開麵館,熱愛戲曲,老爹是個開礦的,花錢給他在秦腔團買了個正式名額,卻買不來主角,經常貼補順子這幫下力的,免單是經常的事熱烈追求菊,菊不願搭理他,但是在蔡素芬到了她家後,她就和二代偷偷領了結婚證,告訴他,不準告訴任何人,否則就滅了他,這又是一個懸念老大、老二,一高、一矮是這部劇的喜劇擔當,由另一位裝臺高手猴子從民風淳樸的鄰村尋來
  • 裝臺敦敦結局是什麼揭秘 敦敦最後和手槍在一起了嗎
    據悉,《裝臺》結局中敦敦抱得美人歸,跟手槍走到一起了,兩個人的感情實屬不易。手槍的扮演者是秦海璐,人設非常強硬,是個跳鋼管舞的,因緣巧合之下愛上了從小練小紅拳的敦敦,他沒什麼文化,對於李白到底姓什麼都搞不清楚,好像他活著就是為了攢錢娶媳婦,可是攢錢的速度趕不上彩禮往上漲的速度,所以成了大齡剩男。
  • 大雀兒、墩墩、疤叔,這部火遍全國的裝臺,這群綠葉功不可沒
    近期一部接地氣的煙火劇《裝臺》點亮了每個人心中那份執著,一部接地氣的劇本,一群接地氣的演員,還有來自劇中大雀兒、墩墩、疤叔、刁菊花、手槍等等,每個人都是在給別人裝臺子,你服務我,我服務你。這部劇之所以火爆,這群綠葉功不可沒。
  • 一幅小村美麗畫卷——我看電視劇《裝臺》
    春節,中華民族的這一光榮傳統,在時下熱播的電視連續劇《裝臺》演繹得淋漓盡致,美輪美奐。西安某城郊小村開小賣店的疤嬸,因為房主疤叔和房客發生了不正當關係,兩人離了婚。但依然還是同在一個屋簷下,開小賣店的疤嬸有事出門,還是疤叔默契的相助。疤嬸曾找了個蹬三輪的相好並準備結婚,但是被疤叔軟硬兼施地「詔安」了。
  • 一部謳歌奮鬥者追逐夢想的群像——我看電視劇《裝臺》
    文/臨海憑風根據陝西著名作家陳彥的長篇小說《裝臺》而改編的33集電視連續劇《裝臺》,在央視一臺黃金時段播出,落下了帷幕。意猶未盡。掩卷沉思,電視連續劇《裝臺》將一群生活於社會最底層,以刁順子為代表的從事裝臺工作的小人物日常生活,為追逐夢想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演繹得如火如荼,個性鮮明,栩栩如生。彰顯一班子人「裝臺」人的堅韌和頑強的奮鬥精神!有了這種精神,雖然歷經磨難,遭受挫折,但他們最終戰勝困難,熬過了最艱難的日子。
  • 又帶《裝臺》關係戶進來了!
    張嘉譯一改《裝臺》裡刁順子的溫順,變成了村主任馬喊水,他不對水喊,對身邊的人愛喊叫,心腸好,脾氣爆! 目前似乎是這樣:張嘉譯和尤勇好像成了《裝臺》裡的疤叔與拐的,是給電視劇來添喜的。
  • 《裝臺》引人之處:明明心好,嘴卻硬得很,陝西人的「哈慫」脾氣
    身邊的陝西人真真就像《裝臺》裡的刁順子(張嘉譯飾)、鐵扣(孫浩飾)、疤叔、大雀、墩墩、蔡素芬(閆妮飾)等人一樣。01陝西以地方戲劇秦腔、碗碗腔為主流。前幾年,因為我有幸曾在當地文化系統呆過,所以對西安各大秦腔劇團的現狀和演化還是略知一二。
  • 《破冰行動》中林宗輝一角實力圈粉,其實輝叔是個80後老鮮肉
    輝叔的扮演者是公磊,其實輝叔在整部劇的戲份並不算特別多,但是每一次出場都能給人帶來驚喜,他陰鬱,沉穩內斂,話很少但眼神凜冽,能讓人有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一直以來輝叔都是為了塔寨的利益一再隱忍,雖是三房的房頭卻總是被林耀東壓著,他狠辣卻有情義,他想保護林勝武和蔡小玲,但是連自己的小兒子都死在林耀東那方手裡。
  • 老陝帶你看細節,品出不一樣的《裝臺》滋味
    甭管黑總張口「網紅城市」「上億的生意」,他一身體面的白襯衫黑西裝,腰上卻扎了一條破皮帶;疤叔坐在家門口,擺出一副「橫」炸天的樣子。 #裝臺究竟是藝術,還是體力活 《裝臺》裡很多次提到「裝臺,不是搭臺,是藝術活」。順子說過,猴子說過,墩墩也常說。這是屬於一群裝臺人的體面,畢竟不裝臺的時候,他們還得蹲到勞力市場去接散活。
  • 《裝臺》中兩位讓人印象深刻的土豪,代表了兩種不同的人生境界
    相信最近大火的電視劇《裝臺》大家都已經看了。隨著結局的到來,很多人物的關係也漸漸明朗,之前的種種鋪墊也都有了結果。整部劇以小人物的視角講述了西安城裡一群平凡人的故事,也因其接地氣的臺詞和充滿煙火氣息的場景深受觀眾們的喜愛。
  • 裝臺:疤叔戲份增加是有道理的,不僅不多餘,而且很重要
    裝臺中,寫的是底層勞動人民的艱辛生活,可是我們一路看來,卻總覺得這部劇是喜劇,感覺很有意思,裡面的人,除了裝臺隊的之外,還有一個人格外耀眼,那就是疤叔,很多的笑點都是出在他身上的,但原著中這個人幾乎是一筆帶過的,那為什麼劇版的要拉伸他的戲份呢?
  • 《裝臺》裡的刁菊花是怎麼成為這個樣子的?
    一幫在陝西西安打工的農民工兄弟,在當地人刁順子帶領下為秦腔劇團裝臺。以此為線索編寫的電視劇《裝臺》,目前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熱播。八叔溜進菊的房間要找小黑報仇,結果卻被菊用剪刀破了相,成了「疤叔」,外邊還傳說是疤叔想佔菊的便宜,一向牛逼哄哄的疤叔沒想到會栽在菊的手上,見了菊就躲。菊的壞脾氣應該源自她從小缺愛,她對別人厲害,也僅僅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心虛和膽怯。母親嫌順子窮,沒本事,便拋棄了她跟著別人跑了。
  • 《裝臺》演大雀的姬他:14年前,張嘉譯當面狠罵我,我現在忘不了
    一、《裝臺》火了,姬他被認可!在剛剛播完的現象級大劇《裝臺》中,姬他飾演了沉穩、隱忍、吃苦耐勞的大雀一角。他為了給女兒做植皮手術攢錢,節衣縮食,飽受艱辛。姬他演得真好,觀眾認為他在劇中是「最圈粉的爸爸」!小說《裝臺》裡大雀原名叫趙北瓜,人物比較扁平,離世後,葬到北京著名公墓,不符現實。姬他豐富了大雀這一形象,他也曾體驗生活,讓自己與人物對話。
  • 《裝臺》編劇馬曉勇:對家鄉的親切感 想摁也摁不住
    正在央視熱播的陝劇《裝臺》中,熟悉的景點、繁華的街道,誘人的美食,親切的陝普,集中呈現著十三朝古都西安的魅力和變遷,很多觀眾感嘆,這簡直就是一部西安的宣傳片!近日,記者採訪該劇編劇馬曉勇時,他坦言:「我是西安人,這是不由自主的」。
  • 裝臺電視劇三皮是誰演的 三皮扮演者王一資料代表作品簡介
    據悉,《裝臺》中三皮的扮演者是王一,王一1985年出生於山東濰坊市,2006年大學畢業後開始「橫漂」,當群眾演員,住過月租100塊的宿舍,後來逐漸獲得了演小成本網劇和網大的機會,諸如《嘻哈四重奏》、《非常愛情狂》、《喜歡你,但不敢愛你》等。
  • 《裝臺》:西安的「俗生活」如此親切
    看《裝臺》最愉悅的時刻,就包括了觀賞各種麵食的製作與食用,這讓人聯想到《舌尖上的中國》。希望美食畫面能更多一些,希望陝西話能說得再地道一些,希望劇中人物再「牛皮」一些……這是觀眾對《裝臺》的一種期待。 從拍攝時的42集,到播出時的33集,大幅的壓縮,導致了《裝臺》在開始的幾集故事中有跳躍感,缺乏一部正常電視劇在敘事上的流利與通暢。
  • 《裝臺》陳小藝:不是我不懂得原諒,只是希望你記住
    在最新的《裝臺》中,陳小藝和八叔的感情問題又被提上了日程,因為疤叔和陳小藝的兒子從外面回業了,疤叔不希望兒子知道夫妻兩個離婚的事情,於是上趕子地想和陳小藝破鏡重圓。其實在陳小藝的心裡我們可以看得出她對疤叔並非無情,也不是她不懂得原諒,她只是想讓疤叔經過這件事情記住夫妻感情是不可以傷的,因為傷了想要挽回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