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王朝》中,八爺允祀夥同八旗旗主王爺陰謀逼宮失敗,被雍正罷去爵位,囚禁了起來,隨同一起囚禁的還有老九允禟和老十允俄,自此以後從康熙年間就存在的八爺一黨被雍正連根拔起,九龍奪嫡在這裡才畫上了句號。雍正贏了,八爺黨被連根拔起後,雍正徹底的掌握了政權,此時的西北戰亂也已掃清,僅剩下殘部在頑抗,新政的推行也頗見成效,雍正從康熙手裡接過來的大清這個爛攤子,從一開始的內憂外患到現在的國富民強,大清國力也在蒸蒸日上。可在老八臨時之時給雍正留下了一封信,信中卻說:我這一生不佩服任何人,到後來才發現我只佩服你,皇上四哥我輸了,可是你也沒有贏。老八明明是輸的一敗塗地,為何會這樣說呢?
老八自康熙年間以來就與其他皇子秘密爭奪太子之位,也就是康熙年間有名的「九龍奪嫡」事件。由於老八在朝中維護的是權貴士紳的利益,再加上為人仁義,處事圓滑,在朝中素有「八賢王」的稱謂。太子被廢後,康熙讓朝中大臣選出新太子人選,朝中大臣大都選擇了八阿哥,可見老八在朝中的勢力,達到了一呼百應的地步。而同為阿哥的四爺,卻因處事古板,手腕強硬,朝中大臣卻很少與之結交,四爺在朝中並沒有培植自己的勢力,而且在朝中有個「冷麵王」的稱謂。太子被廢後,東宮之位空懸了出來,一直到康熙臨死之際,老八雖然忌憚老四,但仍認為最大的競爭對手是出任西北撫遠大將軍王的老十四,卻沒有想到一切都是康熙的安排,將老十四調離京城,並剝奪了老八的職務,一切都只是為老四順利登基所做的安排。
康熙臨終之時才說出傳位真相,為何沒有選擇老八,只是因為他的「賢」最終會毀滅大清,他之所賢正是康熙所惡。老八為了皇位苦苦經營這麼多年,眼看將要成功之時,卻被老四順利的登了頂,以老八的傲氣必然是不服的。雍正繼位後為了穩定政局,給予了老八高官厚祿,也沒有打消老八內心的不服,就像他最後說的,一生中從沒有佩服過任何人,他的內心是孤傲的。雍正繼位後,所謂外患的西北逐漸被平定,雍正也成功的刷新了吏治,做到了雍正一朝吏治清明,而且大刀闊斧改革推行新政,雍正一朝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國富民強,也是大清少有吏治清明的一朝。看到這些成就老八的內心是佩服的,但同時又是不服氣的,他自信論智謀才幹並不輸雍正,也不願意就這樣了卻餘生,決定拼一次,於是就有了後來夥同八旗旗主王爺逼宮一事,當時老八自己說過,此事已有九分勝算,剩下一分則是天算。
後來朝堂之上,雍正被老八逼宮險些成功,幸虧老十三及時趕到化解了危機,雖然此事件過後老八變得一無所有,還被雍正囚禁,但是他通過此事證明了他的能力,雍正是皇帝又如何,還不是差點被他奪位成功?後來出來了曾靜一案,曾靜曾大肆宣傳雍正的「十大罪」,老八正好藉此機會,安排家眷在流放途中沿途傳播雍正的「罪行」,後來自己身死時,也恰好給雍正坐實了弒弟的罪名。臨死之際雍正還是輸給了老八一著,所以老八才說雍正並沒有贏。老八倒臺後,八爺黨也被連根拔起,但是老八也用一死來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只是天不佑他,九龍奪嫡到這裡才圓滿的畫上了句號。所謂輸贏,在雍正和老八的心裡也早已有定論!
歡迎大家下方留言互動,點讚轉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