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職業需要經常說話,比如老師、客服、主持人、主播等。說話多了,嗓子會難受,發乾發緊,聲音嘶啞,甚至還會覺得氣虛。坐著說話看似不費什麼體力,但幾節課或幾個小時的直播下來,人累得不想動。
我有不少同學和朋友,都是光榮的人民教師,嗓子的問題是大家的通病。
我作為營養師,線上線下的講課、諮詢也不少,說話的頻率跟老師差不多。所以,老師們的感受,我有親身體會。
當然,作為營養師,得想些辦法改善這樣的困境,否則,真的愧對這個職業。
說話多,傷津耗氣
想要知道什麼方法可以保護嗓子,就要弄清楚,說話多是怎樣傷嗓子的。
1、傷津
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經歷,說話說太多的時候,就會感覺口渴、口乾,嗓子發乾了,仍要繼續講話,就會癢,繼而可能會有少許的痰,所以,需要清清嗓子。
我們口腔裡充滿了唾液,說話時,嘴巴在不斷的開合中,雖然,一般情況下,我們感受不到唾液「飛濺」,但事實上,口腔裡的唾液「偷跑」出來的並不少。所以,話說多了,唾液的消耗是很多的。
其次,說話時,聲帶的振動,也需要津液的潤滑作用,這個過程,也會消耗體內的津液。
因為津液不是水,水只是津液的組成部分,所以,說話多,感覺到口乾、口渴時,單純喝水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緩解。
2、耗氣
身體完成任何動作和行為,都需要消耗能量,這股能量,中醫上稱為「氣」。雖然說話可以坐著說、站著說,甚至躺著說,看似沒有大量的運動,但說話還是需要能量的呀,話說多了、說的時間長了,能量一直在消耗。
就像玩手機一樣,玩遊戲時,不停的操控手機屏幕,感覺手機都要被玩壞了,這個時候電量消耗是很快的;看電視時,手機放在支架上一動不動,但電量也是在不斷消耗的。
聲帶的振動,靠的也是氣流的衝擊。專業歌手、主持人,要練習發聲,都要練氣,講究氣沉丹田、丹田發聲、腹式呼吸等等。一個人說話聲音洪亮,我們說這個人「中氣十足」,氣足才能更好的發聲,那說話不就是靠氣嘛。
補氣滋陰,潤喉護嗓
說話要傷津耗氣,那要改善說話帶來的問題,就從這兩方面入手,補氣滋陰,就能潤喉護嗓了。
說話多、嗓子不舒服、聲音嘶啞時,大多數人都只會想到吃潤喉糖、潤喉片。很多歌手、主持人的包包裡,都隨身攜帶著潤喉片。適當使用潤喉片,緩解嗓子疲勞是有一定效果的。但這還不是最根本的辦法。甚至,有些潤喉片是有刺激性的,經常使用,對嗓子反而有傷害。
要長時間保持足夠的氣力說話,肯定少不了補氣,補氣常用的藥食同源的東西也不少,比如人參、黨參、西洋參、黃芪,補氣效果都不錯。
如果只用一種材料泡水喝的話,推薦用西洋參。因為西洋參既能補氣又能滋陰,而且,西洋參性質偏涼,不容易上火。但西洋參補氣的作用偏弱,氣虛的人用西洋參,力度就不夠用了。
人參補氣的效果最好,但單獨使用,容易上火,用人參搭配一些滋陰的材料,能實現補氣滋陰的目的,又沒那麼容易上火,這又比單用西洋參效果更好。
要長時間保持嗓子的滋潤,避免聲帶損傷,就要滋陰。滋陰的食物也很多,比如麥冬、玉竹、地黃、銀耳、百合、五味子、山藥、梨、蜂蜜等。
其中,麥冬、五味子滋陰的效果最優異,它們可以照顧到全身五臟六腑,所以,滋陰的中藥方中,使用麥冬、五味子的很多。
銀耳、百合、山藥,勝在性質平和、簡單易得,平時熬個銀耳羹喝、百合山藥煮個粥喝,既方便,又美味。
梨和蜂蜜最大的優點就是好吃,甜味總是能讓人愉悅。但梨的不同吃法,作用大不相同,生吃清熱生津,熟吃滋陰潤肺,所以,說話多了要保護嗓子,梨最好還是煮熟了再吃,比如山楂雪梨水、冰糖燉梨、雪梨老鴨湯等等。
補氣滋陰生脈飲
生脈飲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經典藥方,但所用材料都是藥食同源的東西,也可以作為日常保健的茶飲。
生脈飲所用的材料很簡單:人參、麥冬、五味子。
前面已經介紹過這3種材料的作用了,人參補氣數第一,麥冬、五味子是滋陰的常客,它們搭配起來,就完成了補氣滋陰的使命。
2個重要的細節:人參補氣的力度太強,一般人平常用不到這麼「厲害」的補品,可以用黨參代替人參。黨參的性質比人參平和多了,普通人使用,不容易補過頭;而且黨參除了補氣,也兼有滋陰的作用,完全能勝任生脈飲裡的角色。
飲用生脈飲時,還有一個重要的細節,三種材料加水煮好後,不要直接喝,等溫度晾到約50℃-60℃時,調入2勺蜂蜜,攪拌均勻才能喝。
蜂蜜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調味,因為五味子很酸,加了蜂蜜,酸酸甜甜的,口感非常好;另一方面,可以調和,正因為五味子太酸,它的收斂作用過強,滋陰相當於「補水」,水補進來,如果不流動起來,不就成了一灘廢水了麼,甘甜的蜂蜜可以緩解五味子的收斂作用,讓它「放鬆」一些,滋陰補進來的「水」就流動起來,成為「活水」了。
生脈飲的具體做法:▼材料:黨參9g,麥冬9g,五味子6g。蜂蜜適量。
▼步驟:黨參、麥冬、五味子簡單清洗,放入養生壺中,加水至800-1000ml,選擇「花茶」鍵即可。養生壺停止加熱後,自然晾至約50℃-60℃,加入約2勺蜂蜜,攪拌均勻即可。
滋陰潤肺銀耳梨羹
銀耳和梨都是滋陰潤肺的食物,把它們組合在一起,潤燥補水的效果就更好了。尤其經常覺得嗓子幹癢,喝水又不解渴時,喝點滋陰潤燥的銀耳梨羹,比喝一壺水都管用。
銀耳的生長環境很潮溼,所以銀耳本身是帶有寒溼之氣的,新鮮銀耳尤甚。但曬乾後的銀耳,寒溼之氣減弱,更適合長期食用,所以,建議選擇幹銀耳為主,如果喜歡吃鮮銀耳,可以偶爾吃吃。
幹銀耳的正常顏色是淡黃色、米黃色的,如果碰到雪白的銀耳,就要留心是不是燻硫了。銀耳黃色的根蒂部並沒有毒,之所以熬銀耳羹時要把它去掉,是因為銀耳生長在朽木或袋料木屑之上,根部常沾染一些雜質,又不太好清洗;而且根蒂部的膠質很少,口感脆爽,一起熬銀耳羹,會影響整體的出膠率,口感沒那麼軟糯粘稠,所以,一般熬銀耳羹時才將它去掉,並不是因為它有毒。
梨的品種非常多,能入藥用的,只有雪花梨和鴨梨,但作為日常保健食品,不用拘泥於品種,各種梨都可以使用。
銀耳梨羹具體做法:▼材料:幹銀耳10-15g,梨1個。
▼步驟:幹銀耳泡軟、撕碎;梨去皮、去核、切小塊。銀耳和梨都放入豆漿機或破壁機中,加水至最高水位-最低水位間,選擇「豆漿」鍵即可。
▼總結:①大約300-400g/個的梨用1個即可,小的梨可以用2-3個。
②梨清甜多汁,調味已經足夠,不需要另外加糖。太甜的食物容易引起痰溼,嗓子裡有痰,說話的聲音可不好聽。
③也可以將銀耳和梨放到砂鍋或電燉鍋中,加水熬成銀耳梨羹。或將梨榨取梨汁,用梨汁代替水來熬銀耳羹。
④一般每人每天5g銀耳足矣,5g銀耳加1碗水就能熬出1碗銀耳羹。水加太多,銀耳羹就沒那麼粘稠。
結語
說話多的職業,很費嗓子。怎樣保護好嗓子,也算是敬業的一種表現。
生脈飲和銀耳梨羹,對說話太多引起的嗓子不適很有針對性,當飲料或甜點食用,既簡單美味,又潤喉護嗓,棒棒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