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練習中如何安全有效的拉伸?這些技巧和常識你要知道!

2020-12-14 語雨愛瑜伽

瑜伽旨在幫助您以某種方式拉伸,從而提高身體被拉伸部位的柔韌性。以下的伸展體式,大致按身體部位劃分。要適應各種伸展姿勢。首先,不是保持每個姿勢多長時間,而是要反覆激活和放鬆您要拉伸的肌肉。同樣重要的是,緩慢而平穩地進行激活和放鬆。專注於感受您正在鍛鍊的肌肉激活和放鬆時產生的感覺。您越能感覺和控制身體,就越容易提高靈活性。

靈活與柔韌

無論你在練習什麼姿勢,都可以執行的最基本的動作之一就是為您要拉伸的肌肉創建穩定的基礎和目標。這也是提高靈活性的最基本要求。

當您進行伸展運動時,不要只是想知道已經過去了多少時間,而是要著重於感覺和控制要伸展的肌肉。肌肉控制是指控制肌肉的行為,可以激活或放鬆肌肉,以便您可以更深入地進行自己的伸展運動。您可以控制伸展的肌肉。您可以控制與伸展的肌肉相對的肌肉。或者您可以同時控制兩者。

靈活意味著您可以輕鬆進入一字馬,也可以使用伸展相同肌肉慢慢降低到劈叉處。柔韌性實際上就是通過大範圍運動來控制肌肉的能力。您對肌肉的控制越多,可以控制它們的運動範圍就越大,您就越靈活。

如果柔韌性是通過更大範圍的運動來控制肌肉,那麼獲得柔韌性的一種方法是在當前的「柔韌性極限」內提高控制力。不用拉伸,而只是提高控制身體的能力。如果可以這樣做,您可能會發現,超出當前限制會變得容易一些。

適合初學者的伸展運動

初學者伸展運動包括一系列伸展運動,應該避免任何會引起疼痛的伸展運動。當使用相反的肌肉激活來拉伸肌肉時,它有助於理解相互抑制。

手臂和肩膀的伸展

改善肩膀柔韌性的一種方法是將注意力集中在肩胛骨上。如果您的肩膀緊繃,那麼做些肩膀打開和手臂伸直的動作會有所幫助。

肌肉輔助的肩部伸展運動是您想在伸展運動時進行的工作。重力輔助手臂伸展運動可帶來更輕鬆的伸展體驗。兩種類型均可用於幫助改善肩部柔韌性。

肩部伸展運動包括傳統的瑜伽肩部伸展運動,例如反向祈禱,鷹式和雙角式 C中使用的肩部伸展運動。

側面伸展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伸展之一。我們傾向於忽略側彎動作,事實上這些簡單的伸展運動可以給你極大地好處。

請注意,側面伸展部分與下面的後腰伸展部分有很多重疊。那是因為側面的伸展伸展了下背部以及胸腔的側面。如果將髖部包括在站立式側彎等側伸中,則側彎也可以用來拉伸內側和外側臀大腿肌肉。側面彎曲軀幹時,您可以主動拉長延伸部分的長度。您也可以主動縮短延伸的短邊。

例如,在向右彎曲時,您可以專注於延長軀幹的右側或縮短軀幹的左側。您也可以同時執行兩個操作。專注於延長或縮短會激活肌肉。這些肌肉反過來有助於產生感覺,包括肌肉激活感覺和結締組織張力。這兩種類型的感覺都可以讓您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它們還可以通過潤滑來幫助保持關節的安全。您可能會發現,儘管這有點難,但專注於這些動作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使您所做的伸展運動都感覺舒適。

如果您選擇在拉伸時放鬆一下,請確保創造穩定性。例如,如果您想要在彎曲到一側時放鬆脊椎且站立,則可以穩定腳,膝蓋或臀部,從而使您伸展的肌肉堅實或固定的基礎從中延長。

下背部伸展,用於拉伸和鍛鍊下背部酸痛

下背部伸展運動包括各種站立和坐姿瑜伽練習,以增加下背部肌肉和臀部肌肉的柔韌性和控制力。

如果腰痛,則實際上可能是臀部或腿部肌肉虛弱,不平衡或功能異常。因此,如果您的腰痛是慢性問題,請進行鍛鍊以增強和穩定臀部。您可能會發現一些肩膀舒展也有助於收緊上背部。當您伸展背部時,實際上是在伸展脊椎的一部分。

腰大肌伸展

拉伸腰肌的一種方法是仰臥拉伸腰肌。使用這種拉伸的部分原因是,腰大肌連接到第12肋骨。您還可以使用「站立式拉伸以及變體來拉伸腰肌。其他伸展運動包括一些主動式腰肌伸展運動。還有一種拉伸腰大肌的方法包括學習向腰椎增加「內在的張力」。

臀部伸展的臀肌和梨狀肌

瑜伽可用增強側臀和梨狀肌的柔韌性。拉伸側臀和梨狀肌的姿勢,包括鴿子式變體和低弓步變體。

通常,這些腓腸肌和梨狀肌的伸展包括大腿相對於骨盆的外旋並向前彎曲。我最喜歡的臀部伸展體式之一是鴿子式。

髂脛束伸展

雖然可能無法拉伸實際的脛骨帶(也稱為外側筋膜),但您可以通過鞋帶式來拉伸一些在其上起作用的肌肉(臀大肌纖維,張肌筋膜外側肌和股外側肌)。

大腿內側伸展

這些瑜伽姿勢主要伸展大腿內側,但也包括其中一隻腿或兩條腿內旋的姿勢。前兩個部分著重於側彎並拉伸外側臀部或外展肌,此處重點放在大腿內側或內收肌。

大腿內側伸展作用於內收肌,肌肉將腿向內拉。這包括短內收肌,長內收肌,也許還有腰大肌和髖骨,大腿內側伸展包括半側分開和兩側分開。

在全劈叉中,您可以集中精力使一條腿保持靜止,然後將另一條腿移離此固定參考點。

髖部屈肌伸展

髖屈肌在髖關節前部工作。這些可以用作四頭肌伸展運動的熱身或補充。從前向後的劈開既是髖屈肌伸展,也是膕繩肌伸展,儘管軀幹直立,重點更多地放在了後腿的髖屈肌(和腰大肌)上。

股四頭肌拉伸

伸展四頭肌的柔韌性瑜伽都涉及「閉合」膝關節的後部。較容易的四頭肌拉伸是指髖關節向前彎曲(彎曲的髖部拉伸),而更具挑戰性的四頭肌拉伸是指髖關節向後彎曲(延伸的髖部拉伸),例如仰臥英雄式

為膕繩肌伸展運動做好準備

如果您在伸展膕繩肌方面感到困難,您可能會發現先進行彎曲膝蓋的臀部伸肌伸展運動可以幫助伸展臀部。

臀肌伸展像低衝位衝刺和快樂嬰兒式可以被用來增加臀部的後部的靈活性,當膝蓋彎曲。這可能意味著長內收肌大頭肌等肌肉受到影響(因為它可以伸展臀部),以及臀大肌的某些纖維受到影響

膕繩肌伸展

如果您的膕繩肌很緊,您可能會發現從一些簡單的伸展開始比較容易。隨著膕繩肌柔韌性的提高,您可能會發現坐著的膕繩肌伸展運動更容易,尤其是當您學習如何增加伸展力時。

脊柱伸展

脊柱是靈活的。但這也意味著要強健。您可以通過簡單的運動來伸展脊椎。

脊椎伸展運動和所有其他伸展運動一樣要:緩慢平穩地進行

這樣做,您將專注於正在做的事情。也不太容易受傷。而且,您更有可能找到最佳運動方式,從而提高靈活性。

#百裡挑一#

#春分會養生健康不踩坑

相關焦點

  • 練瑜伽,如何讓坐姿練習更安全有效?試試這些調整技巧!
    關於瑜伽坐姿,有人喜歡有人恨,瑜伽習練者要麼喜歡坐姿,要麼將其視為禍根。就像我們都有不同的面部特徵一樣,我們也有不同的骨骼形狀。我們的肌肉長度或強度並不相同。因此,為了安全有效地練習瑜伽,我們必須能夠用瑜伽輔具來適應和調整我們的練習。
  • 瑜伽蜥蜴式,開髖有魔法,這些技巧讓你安全有效地練習!
    蜥蜴式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可能是較難的姿勢,在這個體式中臀部屈肌和腹股溝會深度伸展。認真練習,會讓你感覺很好。蜥蜴式可以很好地打開髖部前側、內側、外側,改善腰痛,加強髖部靈活性。在練習蜥蜴式的時候,需全身放鬆,效果才更好,要將意識集中在腰椎、胸椎、頸椎、下頜部位。胸部貼地時會產生壓迫感,全身放鬆,多做幾次呼吸即可改善。
  • 練習瑜伽時需要知道的七個技巧,從此遠離瑜伽傷害,塑造優美身形
    小密語錄:現在生活壓力大,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與此同時人們對於形體的要求越來越高,瑜伽,能夠緩解焦慮,修身養性,還可以減肥塑身,成為了人們鍛鍊身體的不二之選。有人說「練習瑜伽的人的美是由內而外的,徹底的,而又健康的」。是啊,美而不同,當瑜伽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時,你的美和氣質將會是獨特的。
  • 為什麼哈他瑜伽是最常練的瑜伽?這些常識你要知道!
    我們都知道瑜伽有不同的「種類」,但是您知道他們的區別嗎。瑜伽的這些不同風格來自不同的世系或大師的教學,其中許多以大師的名字命名。無論哪種定義,哈他瑜伽都是一種練習。但是,除了體式外,它還包括呼吸,念咒或創建手印等等,你可能會問:難道不是所有的瑜伽課都包括這些方面嗎?是的!Vinyasa,Ashtanga和類似的樣式都是Hatha瑜伽的變體。哈他瑜伽(Hatha)一般在無暖氣的房間裡,緩慢的練習。
  • 了解基本的解剖結構,讓你的瑜伽練習更安全有效!
    隨著現代瑜伽的發展,瑜伽體式的編排融入了解剖學的知識,兩者緊密相連。結合解剖學的瑜伽習練,讓瑜伽更加科學,更有利於習練的安全與身心健康。有很多人對身體的肌肉和結構還不太了解,導致理解不了口令中需要做功的具體部位。
  • 如何在瑜伽練習中恰當地保護好脊柱、背部
    很多伽人練習瑜伽是為了找尋身體的舒適感——抻抻手臂、拉拉肩膀、延展脊柱,這些簡單的動作讓我們感受到了舒適和放鬆。瑜伽中針對背部的練習不少,都旨在讓久立的脊柱朝著健康、直立的方向的延伸。但是,由於體位保持中的各種不標準的體態,導致背部、脊柱受傷成為非常普遍的瑜伽之傷。
  • 從不同的角度深入練習瑜伽!藉助瑜伽輪,讓拉伸效果翻倍
    瑜伽輪在國外已風靡盛行,很多老師都對此不陌生,但教學就可能只限於拉伸在輪上簡單伸展。瑜伽輪能夠幫我們打開身體,突破身體柔韌性不足的障礙,更重要的是,瑜伽輪可以提升你瑜伽練習的效果,比如瑜伽輪促進你進行深度拉伸,伸展整個後背和肩膀,改善脊柱的靈活性;瑜伽輪可以促進放鬆,釋放肌肉緊張等等。
  • 哈他瑜伽入門指南:關於哈他瑜伽的這些常識你知道了嗎?
    我們都知道瑜伽有不同的「種類」,但是您知道他們的區別嗎。瑜伽的這些不同風格來自不同的世系或大師的教學,其中許多以大師的名字命名。 在課堂上,您將有機會鍛鍊自己的姿勢,學習放鬆技巧,並在練習瑜伽的同時增強力量和靈活性。
  • 瑜伽拉伸怎麼拉才不會受傷?
    不管是艾揚格流派,還是阿斯湯加流派......都會出現「拉伸過度」而受傷的情況。 而拉伸和伸展可以說是瑜伽中最基本的存在,每一個體式都包含著肌膚的拉伸,而身體的每一寸空間也隨著呼吸去慢慢伸展。
  • 開髖提臀擁有技巧,先用瑜伽拉伸筋骨,輕輕鬆鬆塑造身材
    【健身感悟】健身塑形不是單純的機械運動,它是有技巧與科技含量在其中的,什麼樣的體式適合什麼樣的方案,將塑形美體差異化,量身定製的健身方案必然事半功倍!【文章導讀】開髖提臀擁有技巧,先用瑜伽拉伸筋骨,輕輕鬆鬆塑造身材!
  • 當肌肉力量不足以抵消柔韌性時,瑜伽拉伸很容易拉傷?如何破解
    大家好,穎子今天帶大家圍繞大腿後側的膕繩肌為例,帶大家領悟一個思路,如何防止練習瑜伽時使肌肉和肌腱緊張?以及,肌肉如果被拉傷了,如何正確處理達到療愈?經常習練瑜伽的朋友都會深有體會,沒有什麼能像舒展筋骨,舒緩僵硬酸痛的肌肉那樣舒服吧了吧?除非它使情況變得更糟,比如過度的去拉伸讓肌肉撕裂也是可能會發生的。
  • 練瑜伽為什麼能長高?看完你就懂了,瑜伽拉伸7式,有效助增高
    「練瑜伽可以長高這種說法,大家有沒有聽過?但實際上瑜伽並不能讓你長高,只是從視覺上看起來你長高了而已。為什麼這麼說呢,是什麼東西從視覺上長高的?人的身高和骨骼的發育是相關聯的,而它的關聯和一個叫骨骺線的有關。骨骺線是一個軟骨,生長在各個關節處。它會隨著年紀的逐漸增長,當受到性激素的影響,骨骺線會慢慢骨化,在進行最後一次骨化時,人也就停止發育長高了。骨骺線消失之後,也就不會再長高了。練瑜伽並不能讓人長高,但是練瑜伽可以讓你看起來長高了。
  • 瑜伽側弓步練習,拉伸大腿內側,提臀又瘦腿!
    如果你想找一個很好的開髖姿勢,請試試側弓步Side Sunge(Skandasana)。這是一個常見的瑜伽姿勢,可以伸展臀部和腿筋,幫助增強核心力量。這也是一個相對簡單的弓步,非常適合初學者練習。有時也用作過渡姿勢。
  • 陰瑜伽,最適合初學者的拉伸練習
    在他眼裡過於「陽剛」的瑜伽正在讓越來越多的女性練習者敬而遠之,而古印度瑜伽的創始人恰恰是一位女神拉克什米(ShriLakshmi)。一番苦思冥想後,保爾剔除了瑜伽中太多的「陽剛」元素,把陰柔作為主旋律來平衡陰陽對稱,同時大幅降低了動作難度,創出Yin Yoga這個新門派。
  • 如何避免在瑜伽練習過程中受傷?
    但後來,隨著練習時間的延長,我發現雖然受傷是一件不舒服的事兒,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調整了我的練習,讓我的體式更加趨於完美。不得不承認的是,疼痛和不舒適是瑜伽練習裡最有效的老師。因為它們的存在,才會督促你反思練習的不足之處。最後,我終於明白讓我受傷的不是瑜伽,而是不當的練習方式。所以,我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5個建議,想要告訴大家如何保持安全的練習方式,避免瑜伽之傷。
  • 練瑜伽,拉伸腹股溝很重要,這些體式最有效!
    所以說臀部肌肉(包括腹股溝肌肉)的柔韌對於日常生活和運動都至關重要。腹股溝是位於腹部和大腿之間的區域,腹股溝由多條韌帶、肌肉和肌腱組成,和恥骨融合在一起,並和髖關節的內收肌一起構成腹股溝區。拉伸和打開腹股溝,可以靈活髖關節,促進下半身氣血循環,還可以促進淋巴排毒,特別是女生,經常拉伸腹股溝可以保持卵巢、子宮的健康,讓你保持年輕美麗!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排除毒素。定期進行以下瑜伽練習可以幫助放鬆腹股溝肌肉和臀部屈肌。
  • 初學者練習瑜伽頭倒立,這些技巧讓你更好地掌握頭倒立!
    如果您想安全地練習頭倒立,則每次練習時都要對自己的身體,心理和情緒狀態進行的評估。以便你能安全有效的練習頭倒立。要進行倒立,持續訓練和加強肩膀和上背部力量也很重要。因為在站立姿勢中,我們通過骨盆和腿的延展和結實的骨骼來支撐身體的重量。但是,在頭倒立中,我們的體重由脖子上較小而脆弱的骨頭支撐。
  • 瑜伽解剖學,了解脊柱周圍的肌肉群,以及如何正確鍛鍊和拉伸?
    胸椎我們之前也講了這四塊肌肉,也是同樣通過這樣的一個思路學講解的,那首先大家想想練習到這七塊兒肌肉的一些瑜伽動作有哪些?比如說像頸部的練習,以胸鎖乳突肌為例,它的一個功能是單側收縮的話,你的頭就會偏向這一側,雙側收縮的話,你的頭就會向前曲,做屈曲的動作也就是前屈的動作,因此如果你要鍛鍊你頸部的這些肌肉,是不是頸部的伸和屈,以及像右耳向右肩的方向去靠近,這些動作就可以很好的去鍛鍊頸部的肌群。
  • 懷孕期間該如何運動?關於孕婦瑜伽的基本常識,這些你不能不知
    這時的媽媽除了做一些緩和身體酸痛的拉伸運動以外,也可以開始練習凱格爾運動,或是孕婦普拉提,達到強化骨盆底肌群,幫助順產。除了運動以外也要適時的休息,運動時脈搏不要超過140次∕分,體溫不要超過38℃,時間以30-40分鐘左右最為適合。問題三:好多孕媽咪都會去上孕婦瑜伽課,我應該也要去上孕婦瑜伽嗎?
  • 瑜伽練習中,拉伸和加強腰大肌很關鍵!很多人都忽視了
    當我們向後傾斜太遠時,會導致下器官的收縮和自然的下背部彎曲。這會導致神經受到壓力,不僅會引起其他下背部的疼痛,還會限制消化系統和排洩系統的功能。腰大肌如何影響體式大多數瑜伽課上都會教山式,這似乎是一個簡單的站立姿勢,直到我們開始練習並意識到簡單的筆直站立可能沒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