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驚人相似,羅馬帝國與阿拉伯帝國,都毀於引入的蠻族之手

2020-12-15 淺評歷史

人類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明,以蘇美爾文明為開端,亞歐大陸上陸陸續續出現了各大文明圈,以尼羅河流域為中心的古埃及文明,以兩河流域為中心的兩河文明,以長江黃河流域為中心的中華文明,以恆河流域為中心的古印度文明以及以愛琴海為中心的古希臘文明。這些文明中,由於地緣關係的影響,中華文明與古印度文明相對來說較為獨立,因此中華文明歷史上經常保持著二元帝國形式。在這一點上古印度文明與中華文明恰恰相反,在歷史上多次遭受其他民族入侵,導致古印度文明很快被其他民族文明所同化。

相對於古印度和中國,中東、歐洲地區的三大文明圈卻不相同。在這裡,由於三方文明間很少有阻斷聯繫的地形,三方文明之間能夠保持良好的聯繫,因此這裡也不容易產生統一的帝國。在早期,歐洲地區出現了大量的城邦文明,中東地區出現了各種如米底、巴比倫、亞述、埃蘭、古埃及等文明,這些文明不斷爭霸,造成了這一地區的複雜性。這一地區先後有波斯人建立的統一波斯帝國和歐洲馬其頓人建立的馬其頓帝國,再其後就是今天要講的主體歐洲的羅馬帝國與中東的阿拉伯帝國,兩大帝國有著共同的相似點。

兩大帝國在統一上的相似點

羅馬帝國在公元前27年的屋大維被加冕為「奧古斯都」時成立了,羅馬人通過不斷地對外戰爭,統一了當時歐洲的文明世界,並修築了長城將他們認為的所謂蠻族——日耳曼人隔絕在外。

羅馬帝國的統一不單單是版圖的統一,還有宗教上的統一,從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皈依基督教起,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境內不斷擴張,最終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將歐洲的文明世界變為基督教世界。

阿拉伯帝國起源於宗教,在穆罕默德和他的繼任者的努力下,成功建立了帝國,統一了中東地區。

與羅馬帝國一樣,阿拉伯帝國統一了此前在中東地區的各種文明,波斯人、阿拉伯人、希臘人、埃及人等其他民族全歸在阿拉伯帝國的統治下,阿拉伯帝國的宗教伊斯蘭教也成為了中東地區的第一大教,使中東地區成為了伊斯蘭世界。

兩大帝國皆毀於引入蠻族之手

羅馬帝國與蠻族——日耳曼人隨著羅馬帝國後期的衰弱,羅馬人日漸趨於享受,不再像以往那樣英勇好戰,這對以戰爭立國的帝國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為了保持羅馬帝國的權威,羅馬人開始引入日耳曼人作為僱傭軍,這一行為導致後來日耳曼人成為羅馬帝國佔主導的軍事力量,讓羅馬帝國走向滅亡。

拿這一點看中國,會發現也是那麼的相似,魏晉時期的匈奴、鮮卑南遷入中原結果造成「五胡亂華」;唐朝大量運用胡人為官,結果爆發了「安史之亂」,最終使唐帝國走向崩潰。

因此,羅馬帝國在日耳曼人的不斷侵略之中不斷衰弱,最後在公元476年被奧多亞克攻破首都,統一整個歐洲古文明的羅馬帝國從此不復存在,僅剩下東羅馬帝國勉力支撐。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日耳曼人建立了大大小小几十個王國。

阿拉伯帝國與他的僱傭軍——突厥人阿拉伯帝國與羅馬帝國同出一轍,阿拉伯帝國通常分為四大哈裡發時期、倭馬亞王朝時期(白衣大食)、阿拔斯王朝時期(黑衣大食)。

在阿拔斯王朝之前,其主導帝國朝政的是阿拉伯人。然而阿拔斯王朝建立後,由於這個王朝是由阿拉伯人與波斯人共同建立的,因此波斯人逐漸在帝國內部掌握了大權,並建立了薩曼王朝和布韋希王朝。

面對這一局勢,阿拔斯王朝的哈裡發不得不多想,畢竟再這樣下去,那帝國遲早有一天會被波斯人代替,於是哈裡發將目光瞄準了西遷而來的突厥人身上,突厥人也就這樣成為了光榮的阿拉伯僱傭軍。

公元1055年,突厥人在哈裡發的邀請下滅掉了布韋希王朝,其後又消滅了薩曼王朝,建立了盛極一時的塞爾柱突厥帝國。突厥人滅掉波斯人政權的舉措讓哈裡發以為突厥人是救星,然而前有狼,後有虎,突厥人只是下一個波斯人而已。阿拉伯帝國哈裡發賜予突厥人首領「蘇丹」稱號,「蘇丹」從此掌握了帝國大權,哈裡發已無權力,阿拉伯帝國名存實亡,最終於1258年被蒙古人消滅。雖然是蒙古人滅掉的阿拉伯帝國,但在蒙古人來之前,阿拉伯帝國已經形同虛設了,被突厥人取代也只是時間問題。

結語

歷史總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羅馬帝國與阿拉伯帝國作為統一歐洲和統一中東的帝國,都統一了該地區的宗教信仰,為後世留下了深遠影響。然而兩大帝國後期衰弱,引入外族用來作為帝國的軍事力量卻是一種引狼入室的不智之舉,這種不智之舉也最終導致了兩大帝國的滅亡。

相關焦點

  • 羅馬帝國皈依基督教,和波斯帝國改宗伊斯蘭教有什麼區別?
    波斯帝國,在古代威名赫赫,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地跨亞歐非的大帝國。當波斯帝國的版圖面積超過500萬平方公裡的時候,我國還處於春秋戰國時期,印度處於十六雄國時期,而歐洲則只有古希臘的城邦散發著文明的光輝。至於後來將地中海變為內湖的羅馬帝國,當時不過只有羅馬城一隅之地。
  • 歷史連連看,一個在羅馬廢墟上建立的帝國,卻跟羅馬有諸多相似
    羅馬帝國作為人類歷史上赫赫有名無比光輝的一個大帝國,即使是在今天,我們也能在各種場合找到羅馬曾經的影子。中華文化有著一以貫之的數千年傳承歷史,而幾乎同樣古老的羅馬帝國有沒有傳承者呢?所以首先奧斯帝國和羅馬帝國在首都上是一致的。什麼,你問為什麼羅馬的首都不在羅馬?那是因為在君士坦丁大帝時期為了甩來那幫老貴族外加羅馬城自身環境變差而把自己的家當到了君士坦丁堡,所以後期羅馬帝國首都其實是在君士坦丁堡這個地方。
  • 拜佔庭成了「敗仗庭」(上):為何西羅馬帝國滅亡,而東羅馬帝國卻能...
    同時,拜佔庭帝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風俗等諸多方面都對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然而,最近一段時間,網絡上有種說法:「拜佔庭帝國被稱為敗仗庭才更為合適!」這種觀點認為,雖然拜佔庭帝國懷揣復興羅馬帝國的雄心壯志,但一次又一次慘敗於薩珊波斯人、阿拉伯人、保加利亞人、突厥人、諾曼人、十字軍、奧斯曼人。
  • 伊朗歷史最長命的朝代,國祚長達427年,最終被阿拉伯帝國所滅
    對於伊朗這個有三千年君主制歷史的國家,也有很長命的朝代,其中最長命的朝代是史稱的薩珊王朝,國祚長達427年,薩珊王朝最終被阿拉伯帝國所滅。 伊朗薩珊王朝國都泰西封遺址 阿爾達希爾一世之後的幾代皇帝依次是沙普爾一世、荷姆茲一世、巴赫拉姆一世、巴赫拉姆二世、巴赫拉姆三世、納塞赫一世、沙普爾二世等,這幾代皇帝全部都是有為之君
  • 阿拉伯帝國的崛起:為什麼穆斯林可以在短時間內徵服拜佔庭帝國?
    翻閱世界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人類文明的發展和沿革都是伴隨著偉大王朝的興起和衰落。這些王朝的出現某種意義上改變了這個世界的很多軌跡。在亞歐非大陸上曾經出現過一個非常龐大的帝國,這個帝國的興起不僅結束了拜佔庭帝國將近一千年的統治,而且還誕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蘭教。
  • 人類歷史上最悠久的九大帝國,個個都曾創造燦爛的文明
    根據目前已知的信息判斷,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帝國被認為是居魯士二世於公元前550年建立的波斯帝國。建成波斯帝國的波斯人原本受到米底王國的統治,但居魯士二世帶領他們反抗奴役,並在消滅米底王國後建立了一個"帝國"。
  • 10分鐘輕鬆了解阿拉伯帝國發展史:歷史上是誰打敗過盛世大唐
    但是在所有的穆罕默德當中,只有一個穆罕默德能夠叫做「穆聖」,聖人的聖,這個就是阿拉伯帝國的開國國君,也是伊斯蘭教的創立者。 02 阿拉伯帝國起源 其實阿拉伯帝國的歷史,準確的來講應該是叫做「先有教、後有國」,也就是先產生了伊斯蘭教,然後阿拉伯帝國才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
  • 向羅馬帝國復仇!母女三人的努力,螳臂擋車的最後一搏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是羅馬帝國初期的防禦體制,羅馬帝國只在邊境地帶駐紮軍團,例如萊茵河、多瑙河、敘利亞、埃及、西班牙、北非以及不列顛等地,這是因為當初帝國的建立者奧古斯都刻意安排的,而不列顛本身就是這次叛亂的中心,要等到距離最近的萊茵河或者西班牙的軍團趕來支援,估計蘇維託尼烏斯的骨灰都可以被布狄卡揚十次了。
  • 權謀、霸業與帝國美夢,最後的羅馬帝國復興皇帝
    不過,少有人能猜到,日後,這個年輕人將在歷史上擁有比查士丁更加顯赫的威名。查士丁尼被皇帝舅舅查士丁收為養子,雖然歷史沒有提及查士丁有沒有兒子,不過就查士丁尼的處境看來,應該是沒有。歷史書上常常會將查士丁尼選擇狄奧多拉的原因歸結為狄奧多拉的誘惑,然而個人認為,查士丁尼看中的,應該是這個風塵女子背後同樣隱藏的政治才能。通過過去客人的關係,狄奧多拉成功結識查士丁尼,並最終與之成婚,查士丁尼的婚姻大事,一時震驚了東羅馬帝國上層,甚至包括自己的養父查士丁。
  • 秦漢帝國與羅馬帝國:中央集權制和城邦制的較量
    帝國,指的是一種國家政治形態,一般指那種人口眾多,國土面積廣袤,經濟軍事實力強盛的國家。在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上,出現過多個對後世有著強大影響力的帝國。比如中國歷史上的唐宋王朝,西方古代史上的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等,這些國家的誕生都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融合。
  • 羅馬帝國,東西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它們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不過,相比於只在西方古代史上享有盛名的希臘,羅馬這個名字在歷史的長河裡就源遠流長了。在西方歷史上,一共有好幾個以羅馬冠名的的帝國,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其中三個分別以羅馬這一名號為自己命名的帝國,來看看他們之間存在什麼樣的聯繫和區別。
  • 沙烏地阿拉伯,是古代阿拉伯帝國的直系繼承人嗎?
    麥加和麥地那位於阿拉伯半島紅海沿岸的一條狹長地帶,這片地帶沙漠廣布,人煙稀少,本來難以形成強大的文明,就連曾經的強大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都對這片地區置之不理,從來沒有統治過這裡。然而,橫掃亞歐非的阿拉伯帝國和影響全世界的伊斯蘭教卻偏偏誕生在這裡。
  • 資料: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歷史簡介  阿拉伯伊斯蘭帝國興起  阿拉伯歷史上四大王朝  先知時期  四大哈裡發時期  倭馬亞王朝  阿巴斯帝國  阿拉伯帝國 Arab巨大勝利的強烈刺激下,第二任哈裡發歐麥爾歐麥爾(Umar,586-644)發動了阿拉伯歷史上空前的大徵服運動。635年,哈裡發的軍隊同時對拜佔庭和波斯帝國展開了進攻。被稱作「安拉(Allah)之劍」的哈立德•伊本•韋立德(Khalid,?
  • 羅馬帝國是怎麼滅亡的?日耳曼人是他的終結者嗎?
    羅馬帝國是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帝國之一。極盛時期的羅馬帝國疆域西起西班牙、高盧與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遊,南至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整個地中海都被羅馬帝國所環繞,成為了帝國的內海。然而,世事總是盛極必衰。
  • 歷史上曾經強大的阿拉伯帝國為何滅亡?
    呂海峰話說,阿拉伯帝國在強大以後,不斷對所統治的人民實施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從而引發了中亞各族人民廣泛的反抗,一部分的封建主也開始不滿意了,於是,到了8世紀初的時候,在阿拉伯帝國正在對外擴張勢如破竹的時候,阿拉伯帝國最終發生了分裂。
  • 安敦尼標誌著羅馬帝國「黃金時代」?
    圖拉真並不熱衷於內政,他將眼光放到了帝國的外部擴張上,即位之初就發兵進攻達西亞地區,徵服其為羅馬行省。隨後他又率兵遠徵阿拉伯國家、對於兩河流域也有所染指,最後死在徵伐戰爭中。當時帝國的疆域得到了空前的擴大,地跨亞歐非,成為一時霸主。
  • 中世紀、歐洲與封建的時間差_私家歷史_澎湃新聞-The Paper
    公元390年的羅馬帝國,分成東、西兩部分,環繞地中海,其中包含歐洲大陸的一小部分。羅馬帝國並沒有涵蓋今天歐洲的版圖中世紀用在西方歷史的劃分之上,通常從5世紀算起。來自北方的日耳曼蠻族入侵,衝垮羅馬帝國的西半部分,帝國統治的終結造就中世紀的開始。
  • 中國造紙術對8一11世紀阿拉伯帝國的影響
    正是由於中國造紙術傳入阿拉伯帝國,極大地改善了阿拉伯人接受異域文化和發展民族文化的條件,在其他基本條件相似的西歐普遍處於冥冥無為的狀態下,阿拉伯人卻能倍道而進,迎來科學文化發展的高潮,繼而,創造出舉世矚目的燦爛文化。
  • 人類歷史上有哪些帝國?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古代四大帝國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帝國在狹義上用來形容由君主(皇帝)統治的強大國家,廣義上用來形容國力強大的國家,而不限於君主制國家。
  • 西安、雅典、羅馬、開羅,漫談世界四大古都的歷史與風水
    後帝國時期,羅馬帝國在接連遭受哥特人、汪達爾人、匈奴人的打擊下榮光不再。公元476年9月,日耳曼僱傭軍反叛,廢黜羅馬皇帝,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羅馬城在東哥特王國、東羅馬帝國、法蘭克王國之間幾經易手。公元756年,法蘭克國王把羅馬城獻給教宗,成為教宗國的首都,直到1870年被義大利王國佔領,1871年,義大利首都由佛羅倫斯遷往羅馬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