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隱形殺手黴菌毒素到底對豬場有多大的危害呢?近年來黴菌毒素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嚴重危害著畜禽的健康,降低畜禽的抵抗力。造成嚴重的免疫抑制、畜禽繁殖障礙、生長緩慢、抗生素治療無效;正成為養殖業的隱形殺手。
黴菌是一種多細胞微生物,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在微生物學上屬於真菌。其通過孢子的形式繁衍。黴菌孢子普遍存在於土壤和一些腐爛植物中,經由空氣、水及昆蟲傳播到植物上,一旦孢子接觸到破裂的種子,就會迅速發生黴變現象。
黴菌毒素普遍存在於飼料原料或含澱粉較高的飼料中,許多黴菌在穀物飼料的生長、收穫、儲藏以及飼料加工、運輸和銷售的各個環節中都有可能代謝和產生大量的黴菌毒素。黴菌毒素對養豬業的危害極大,尤其是夏季對養豬業的危害則更甚,因此,養豬朋友們務必引起高度重視。
對養豬業危害最大的四種黴菌毒素:
1、黃麴黴毒素
對畜禽危害最嚴重的黴菌素素是黃麴黴毒素。黃麴毒素抑制免疫系統,因此使得豬只容易患細菌、病毒或寄生的疾病。黴菌毒素的自然汙染量還不至於引起明顯的中毒症狀,但卻會引起慢性黴菌毒素病及免疫抑制。其毒性很大,而以B1毒性最大,為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黃麴黴素素耐高溫和低溫,一般的煮沸或-40℃以下的低溫均不能將其破壞。
2、T-2及HT-2毒素群(新月毒素群)
豬對T-2 的LD 50 為 4mg/kg 體重:
T-2毒素群已被確實證實具有影響 T 和 B 淋巴球的功能,造成免疫機能障礙,發生小豬早期的免疫抑制,白血球缺少症;血清總蛋白量降低;消化道的水腫和出血病變;肝臟和腎臟的變性病變。
3、F-2 毒素
F-2 毒素影響母豬繁殖作用:主要是造成子宮內膜和卵泡的變性和其他卵巢病變,此類病變與過量給予雌激素的病變相同。臨床表現母豬飼料採食量減少、奶水不足、仔豬斷奶體重輕 、不好養、抗病能力低;斷奶後母豬發情延遲 、配種率不理想;影響母豬斷奶後的發情及使用年限。
F-2 毒素公豬繁殖性能影響:F-2毒素飼料會造成睪丸生精細管上皮細胞的變性,最後形成精子發育不良和不孕,生精細管周圍組織的炎症反應等。臨床表現公豬精子數稀少、產仔數未達標。
4、赭麴黴毒素
赭麴黴毒素對豬的毒性:增重緩慢、肝機能與腎機能受損、豬肝炎、急性腎炎。
黴菌毒素到底對豬場有多大的危害呢?
1.引發生豬疾病 黴菌毒素可導致生豬急性或慢性中毒,其中毒的主要危害是造成生豬的肝臟、腎臟損害以及腸道出血,並出現腹水、消化機能障礙、神經症狀和皮膚病變等,在臨床上除了有大量的黴菌毒素可引發生豬急性中毒導致患豬死亡,以及引起母豬出現繁殖障礙、流產等外,黴菌毒素導致生豬慢性中毒一般均不具備特異性的中毒症狀,在臨床上很難確認是由於黴菌毒素中毒所致,同時輕微或少量的臨床表現,在黴菌毒素中毒後很容易被養殖場戶所忽視。
2.破壞生豬的免疫系統 黴菌毒素對生豬機體免疫系統破壞造成的免疫抑制是其最本質的危害,許多黴菌毒素可直接破壞或降低生豬機體免疫系統中的結構和功能,這在動物實驗和養豬生產中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證實。如某些黴菌毒素可使生豬的胸腺萎縮,抑制或降低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的活性,抑制抗體和細胞質產物以及巨噬細胞和噬中型細胞反應器的功能,致使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產生障礙等,從而嚴重降低抗體的免疫應答功能,如近年來眾多生豬疾病的頻發與難以防治,或大量使用疫苗免疫後抗體仍達不到應有的滴度,甚至造成免疫失敗的現象,均與黴菌毒素的中毒有著密切的關係。另據專家分析,自2006年以來,我國中南一些省份夏季發生嚴重的生豬高熱症,其飼料黴菌毒素是促使生豬發病的元兇之一。
3.降低飼料的品質 黴菌毒素除了可直接影響飼料的適口性,導致豬群的食慾下降外,還可直接導致飼料中的營養物質損失14%~20%,高者可損失達30%以上,同時黴菌毒素還可降低消化道內消化酶的活性,以致幹擾生豬機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從而降低飼料的轉化率,致使飼料的消耗增加,以致導致生豬養殖的生產效益下降。
近年來黴菌毒素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嚴重危害著畜禽的健康,降低畜禽的抵抗力。造成嚴重的免疫抑制、畜禽繁殖障礙、生長緩慢、抗生素治療無效;正成為養殖業的隱形殺手。不但是危害豬的健康,還是危害我們人類的健康!
針對這一嚴峻的黴菌毒素的危害問題,養豬業應該加以重視,避免黴變飼料流入豬場,做好飼料及飼料原料的篩查工作。
冠宇儀器生產的黴菌毒素檢測儀能夠快速定量檢測糧食、飼料、穀物、食用油、調味品等食品中黃麴黴毒素、T2毒素、嘔吐毒素、赭麴黴毒素、伏馬毒素、玉米赤黴烯酮,真菌毒素殘留定量分析儀適用於糧油監測中心、糧油飼料生產加工、食品加工貿易、畜禽養殖戶自查、工商質監部門用於市場快速篩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