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最關注的,就是孩子的飲食了,為了孩子的健康,老母親們也是操碎了心,生怕孩子吃到不合適的東西,損害孩子的身體。
為了讓孩子飲食更安全,汲取更好的營養,家長們都將目光投向了「兒童食品」,心想,專門為兒童定製的食品,總比普通食品更適合孩子吧。
兒童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曾經對兩千多名兒童家長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84.8%的家長更傾向於給孩子購買「兒童食品」字樣的產品。
可見,兒童產品已經贏得了大部分家長的信任,但是有些兒童產品,打著「兒童定製」的幌子,其實根本達不到所謂的營養。
以下這3類「偽兒童食品」別給孩子吃,都是商家的噱頭,費錢又傷身。
兒童奶片補鈣?
愛吃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大多數零食不健康,所以家長都會嚴格控制,但是有一種零食,卻令家長十分青睞,那就是兒童奶片。
很多家長稱讚奶片為「能補鈣的健康零食」,覺得一天吃一板也沒有問題,孩子也非常喜歡吃奶片,因為入口奶香味四溢,味道挺好。
但是奶片真的無糖、補鈣嗎?其實都是假的。
市面上真正對得起「奶片」兩個字的沒有幾個,都是一些植脂末、白砂糖和各種添加成分合成的,說是奶片,不如說是糖片。
①奶片糖分高
實際上,每片奶片都含有糖分,世衛組織(WHO)建議:兒童每天的糖攝入量在25g以下,而一板奶片的含糖量就已經12.5g了。
孩子攝入過多的糖,還會有齲齒、肥胖等風險,既費錢又傷身。
市面上的奶片,為了調味,用香精、白砂糖等成分來調味,滿足孩子的口感,孩子太小,不適合長期食用添加劑成分較多的奶片。
②鈣片,蛋白質含量低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市面上很多奶片都宣稱可以補鈣,有種說法更是盛行:「3個奶片還原一盒牛奶」,其實這個話,沒有什麼可信度。
因為奶片中鈣含量、蛋白質含量都不高,10個奶片都不能還原一盒牛奶。如果家長想要給孩子補身體的話,建議還是從牛奶和食物中獲取。
兒童醬油減鹽?
兒童醬油比普通醬油的價格貴了不少,而且大受家長歡迎,常常賣到脫銷,而最大的賣點就是減鹽。
很多家長一到超市,聽到銷售人員介紹:「專門為孩子設計的,低鈉,低鹽、更健康」,恨不得立馬給孩子買一瓶。
其實很多兒童醬油中的含鈉量,和普通醬油相差無幾,最大的區別就是價格,有的時候,兒童醬油的含鹽量甚至比普通醬油更高。
再者,1歲以下的寶寶是不適合吃鹽的。
家長們如果盲目相信兒童醬油,給孩子攝入過量的鈉,反而會影響孩子的消化功能甚至腎臟。
下面這張圖片就是普通醬油和兒童醬油的區別,乍一看,貌似兒童醬油的含鈉量的確更低,但是仔細觀察,這不過是商家玩的數字遊戲罷了。
兒童麵條能補鈣?
有一種兒童麵條,聲稱加入了豬骨湯粉,可以給孩子補鈣。
小蘇作為一名新手媽媽,因為廚藝不佳,所以愛好給孩子做麵條吃。
並且聲稱:給孩子選的都是兒童麵條,價格比普通麵條高了好幾倍,就是想讓孩子吃起來更有營養。
那麼,兒童麵條可以滿足小蘇的心理期望嗎?其實不然。
麵條中加入的豬骨湯只是為了調味,不具有補鈣的作用,含量微乎其微,而且添加鈣的來源是食品添加劑,和天然的鈣還是有區別的。
就像是胡蘿蔔粉能補充胡蘿蔔素這個說法一樣,作用可以忽略不計,也達不到更營養的效果。
由此可見,兒童食品真的不一定適合孩子,其標榜的營養價值更是名不副實。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其實目前國家並沒有給「兒童食品」一個標準。
所以,咱們平常所見的「兒童食品」,更多的是宣傳的概念。
那麼應該如何給孩子選擇食品,防止中招?
1.理性消費
很多家長在消費時不夠冷靜,更秉持著「貴的就是好的」概念,對兒童食品進行大採購,其實這是錯誤的。
高價不等於質優,不要將孩子的身體健康都寄希望於兒童食品上,只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孩子食物的多樣性,那麼基本可以滿足孩子的營養需求。
如果怕孩子缺乏什麼營養,可以詢問專業的兒童醫師,給出指導建議,在建議下合理補充。
2.慎重選擇
①查看營養成分表
家長可以適當的學習一些營養學知識,在超市選購時,可以閱讀營養標籤,了解孩子對幾種營養素需求量。
將營養成分表中的營養素與兒童身體需求相比較,不要輕易相信「兒童專用」字樣。
營養成分主要分為五個項目,家長在選購的時候可以仔細觀看其中的成分。
優先選擇蛋白質高、低脂肪、低鈉含量、低能量的食品。
為兒童選購的食品,鈉含量越低越好,建議每100g食物中,鈉含有量不超過300mg。
②會識別食品添加劑
如果配料表中含有防腐劑、香精、甜味劑、色素等食品添加劑,家長要特別注意,看見這種添加劑食品,家長最好不好購買。
【育兒寄語】
家長在為孩子選購食品時,不需要特意買兒童食品。
只要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持食材多樣性還有足夠新鮮,就能給孩子提供充足的營養了。
最安全的食品往往來自自家的廚房,所以在生活忙碌之餘,不如多下廚房,為孩子和家人製作健康的美食,既有營養還放心。
話說回來,你家會給孩子買「兒童食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