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們面容特殊,全世界都有統一面部特徵,那就是皮膚白白、眼距寬、手指比較粗短……,這就是單純可愛的唐氏寶寶的長相。
生活大部分寶寶生下來都是健康的,但還有大約1/100的寶寶出生就有智力或身體的缺陷,其中常見的一種疾病就是唐氏症候群。也有報導說唐氏症候群其實是一種染色體疾病,是由於寶寶多了一條額外的21號染色體(即:21-三體)。
打個比喻:
我們經常把染色體比喻成一列火車,共有46節車廂,車廂內裝載的物質是一種叫做基因的特殊物質,每節車廂內約有上千個基因。染色體既可發生數目異常,也可導致結構畸變,由此而發生的疾病為染色體病。之所以他們的長相一樣,是因為支配長相的異常基因固定。
如果因其表現為具有多種畸形的症候群,則又稱染色體症候群,唐氏症候群就是其中之一,是人類最常見的染色體病,它不分國際,人人平等。
唐氏患者實例:舟舟
原名胡一舟,因患有「唐氏症候群」,曾經有段時間他經常出現在銀屏上。他的智力至今只相當於5歲不到的小孩,身高只有1.5米的他,體重有120斤。
除了智力低下外,他的身體也比普通人衰老的更快,由於生理機能和免疫力明顯下降,後來還患有關節炎和痛風等疾病。其實,這也是許多「唐氏寶寶」最終無法逃脫的宿命。
唐氏症候群患者還有嚴重的智力低下;50%有各種先天性心臟病;男性患者無生育能力,女性患者偶有生育能力,所生子女1/2將發病;患兒得白血病的風險比正常人高10-20倍;常有聽力障礙,生活不能自理。
據介紹,30歲以下孕婦生患兒的機率為1/1000;35歲後上升至1/200,並且這一機率隨著孕婦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儘管年齡大的孕婦懷唐氏寶寶更常見,但是任何年齡的孕婦都有懷唐氏兒的可能。
如果孕期沒有做唐氏篩查,生了患有唐氏症候群的寶寶以後,大多數在3-4個月就可以看出來。往往他們頭顱比較小、枕部平坦、臉偏圓、鼻子扁平,眼瞼細,而且是向外上傾斜,眼距是過寬等。
即便每位唐氏寶寶都是媽媽心中的寶貝,但如果你正處於孕期,請做到唐氏早篩查、早預防!
唐氏篩查通過孕早期或孕中期,通過超聲的方式或抽血檢查,來篩查出唐氏兒的發病風險。
①早期唐篩:需要在懷孕11-13+6周左右做NT檢查。(必做項,別漏)
②孕中期唐篩:大概是在懷孕14-21周期抽血檢查。(必做項,別漏)
③無創DNA檢查:在懷孕12-23周進行。(部分人群做該項檢查)
④最終確診:羊水穿刺檢查、絨毛穿刺或臍血穿刺(不一定人人需要做)
許多孕媽媽疑問:錯過前面兩項唐氏篩查如何補救?
唐氏抽血篩查一般在孕14-21周,最晚不要超過21周,如果孕媽媽有特殊原因,錯過做唐氏篩查的時間,其實還有一個補救檢查,那就是做無創DNA檢查,也有孕媽媽直接跳過唐氏篩查做無創DNA檢查。
無創DNA檢查是在懷孕12-23周進行,也是抽取靜脈血進行檢查,這兩項都是篩查唐氏。相對而言,唐氏篩查的準確率大約為60%-70%。而無創的準確率更高,篩查21三體的準確率可達到98%以上,18三體可以達到90%以上,13三體相也可以達到80%多。
必須提醒的是:前面三項檢查都只能判斷患病風險,並不能診斷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症候群。
唯一能確診唐氏症候群的方法是做羊水穿刺、絨毛穿刺或臍血穿刺。
①絨毛穿刺:可以在懷孕11-13+6周進行,通過穿刺獲取一點胎盤組織。
②羊水穿刺:需要在16周以後進行,通過穿刺取得羊水標本。
③臍帶血穿刺:通常在懷孕24周以後,通過穿刺取得胎兒臍帶血標本。
無論以上三種哪一種檢查,均可以取得胎兒基因成分,對胎寶寶的染色體進行分析,確診是否患有唐氏症候群。但無論以上哪一種檢查,均有一定風險,穿刺會帶來大約1%的流產率。
出現唐氏篩查高風險的結果,也只是代表寶寶患唐氏症候群的概率較高,並不能診斷就是唐氏症候群。需要進一步做無創NDA檢查或羊水穿刺檢查,根據檢查結果,結合醫生建議以及家長決策,才能最終確定寶寶的去留問題。
如果TA們沒有成功到來這個世界上,其中飽含了遺憾與無奈。
如果TA們成功來到父母的身邊,請大家善待TA們,因為TA們是這個世界上最純情、可愛的孩子。
感受著腹中的新生命,孕媽媽們往往期待中伴著緊張,尤其第二天要進行唐氏篩查時,部分孕媽媽整晚睡不著。其實,也不必這麼緊張,同時也為各種即將要做檢查的孕媽媽們祈禱,寶寶一定要健康平安。
本文為【天天話育兒】的原創內容,【天天話育兒】專注育兒領域深耕細作,默默日更,提供更專業的育兒科普。
關注,分享更多母嬰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