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孕媽來說,孕期經常要去做各種產檢項目,雖然過程不易,但是每個孕媽都是非常積極配合的,當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自己的寶寶健康!愛子心切,這是所有媽媽們的共性啊!
既然如此,寶寶的出生缺陷問題,就更是孕媽們的最關注的問題了。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有效預防寶寶出生缺陷的一項孕期檢查項目——唐氏篩查。
傳說中的唐氏篩查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唐氏血清篩查是檢查唐氏兒的一種有效方法,目的是通過化驗孕婦的血液,檢測母體血清中甲型胎兒蛋白、絨毛促性腺激素和游離雌三醇的濃度,並結合孕婦的年齡、體重、孕周等方面來判斷胎兒患先天愚型、神經管缺陷的危險係數。
唐氏篩查既能縮小羊水檢查的範圍,又不會遺漏可能懷有唐氏兒的孕婦。檢查血清AFP、HGG還可篩查出神經管畸形、18三體症候群及13三體症候群的高危孕婦。
過去認為:>35歲的是高危人群,機率會隨著孕婦年齡的遞增而升高。現在認為80%的唐氏症候群發生在<35歲的孕婦當中。
唐氏篩查是否是每個孕媽必做的檢查?
建議:每個孕媽都要做
唐氏症候群是人類足月新生兒中最常見的染色體疾病,佔染色體疾病的90%以上。如不加幹預,每600-800名新生兒中就會有1名唐氏兒。唐氏症候群患兒表現為嚴重智力低下、特殊面容(面容呆滯、眼距寬、耳位低、鼻根低平、伸舌等)、精神體格發育遲滯。並可伴有其他嚴重的多發畸形和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消化道畸形、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白血病等。
這些患兒如無嚴重畸形,可存活到成年,但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難以被治癒,對於整個家庭來說,是一場巨大的災難。不僅如此,唐氏兒的高出生率也令人憂心忡忡。據悉,在中國大約每20分鐘就有一個唐氏兒出生!
另外,由於唐氏症候群是偶發性疾病,每一位孕媽都有可能生出「唐氏兒」。而唐氏血清篩查是檢查唐氏兒很有效的方法,所以建議每一位孕婦都要進行唐氏篩查,做到防範於未然。
孕媽要怎樣做唐氏篩查呢?
既然唐氏篩查這麼重要,每個孕媽都要做,估計孕媽們又要問了,「孕期怎麼做唐氏篩查呢?」目前常用的唐氏篩查方案有下列幾種:
1. 早孕期篩查 (孕11周~13周6天進行)
採用超聲NT(胎兒頸後透明帶)篩查唐氏兒的檢出率為75-80%,早孕期血清學指標聯合超聲NT篩查時唐氏兒檢出率為85%,因此早孕期聯合篩查是較好的篩查方案。但早孕期篩查無法提供開放性神經管畸形的風險,此外高風險者需行絨毛活檢,而能提供絨毛活檢的醫療機構很少,因此在國內開展受到限制。
2、中孕期血清學篩查 (孕15周~20周6天進行)
目前國內常用的二聯篩查的唐氏兒檢出率為60%(即能檢出60%的唐氏兒),三聯篩查檢出率為70%,四聯篩查檢出率為80%,但四聯篩查國內開展不多。
3、早中孕期聯合/序貫篩查
孕婦接受早孕期和中孕期兩次篩查,將結果共同計算得出唐氏兒風險,將最大限度地提高檢出率,降低假陽性率。單純早中孕期血清學篩查時唐氏兒檢出率為85%,早中孕期聯合篩查方案(結合超聲NT及早中孕期血清學指標)的檢出率為90-95%。
特別注意: 高齡孕媽要高度重視唐氏篩查
研究表明,孕婦年齡超過30歲,胎兒發生唐氏綜合症的機率為1/1000。孕婦年齡超過35歲,機率上升至1/300。孕婦年齡在35歲至39歲,機率為1/50。孕婦年齡超過40歲,機率高達1/20。
所以大齡孕婦尤其需要進行唐氏篩查,降低胎兒發生唐氏綜合症等先天畸形的機率。
結語
唐氏兒的出生雖然存在一定的機率,但是孕媽們也不必過於擔心,只要在孕期做好唐氏篩查,是能降低這種問題發生率的。不管怎樣,我們都希望有一天,「唐氏症候群」永遠只是一個傳說,而不會在生活中上演,願每個孩子都健康平安成長!